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 第170章

作者:金波滟滟 标签: 情有独钟 因缘邂逅 现代言情

  鲁盼儿第一次坐飞机,从机场的摆渡车、登机的舷梯,到飞机里的种种,她都特别陌生,但这时她又与第一次坐火车时的生涩不同了。

  她从容地找到座位,放好提包,目光投向了窗外。

  小小的我舷窗外景色不停地变幻,飞机离开了机场,离开了北京,离开了中国,到了异国他乡。

第227章 入乡随俗

  飞了十几个小时, 鲁盼儿终于到了美国。

  走入机场大厅, 杨瑾迎上来将她紧紧地抱住,温热的唇落在她的脸颊。

  感受着熟悉的气息, 鲁盼儿沉醉地深深吸了一下,然后赶紧推他, “让人看见多不好呀。”

  “这里是国外,没什么不好的……”

  鲁盼儿其实知道西方的风俗, 可亲自体验还是觉得有些别扭,不过她略一抬头就见身边一对恋人模样的比他们热烈奔放得多, 而周围的人都习以为常,连看都不看一眼的。

  于是她重新将双手环住杨瑾的脖子, 将头搁在他的肩膀上, “好吧,我们入乡随俗。”

  俩人早就渴望着对方,如今感受着彼此的心跳和体温,光明正大地亲亲热热感觉真好呀。

  半晌,他们才放开手, 杨瑾便将一束玫瑰花送给鲁盼儿,“喜欢吗?”

  火红的玫瑰包在印着五颜六色心形花纹的玻璃纸中, 美轮美奂,她第一次看到这么美的花, 这么漂亮的包装, “真好看!

  当然喜欢了!”

  鲁盼儿接过花看看, 再看看杨瑾, 眼睛亮晶晶的,玫瑰在西方文化中代表着爱情,红玫瑰呢就是火热的爱情了,她知道的。

  杨瑾提起旅行箱,“来吧,我们去宿舍。”

  鲁盼儿抱着花走在他身边,觉得自己就像童话故事里的公主,一路上有行人看向她,她就回之以美好的笑容。

  美国学校的宿舍也与国内不一样,杨瑾与几个同学合住在一座房子里,但每人都有一间独立的屋子,关上门,就是两个人的世界。

  鲁盼儿迷迷糊糊睡了一觉,醒来坐在窄窄的床上,对面书架上几排书映入她的眼帘,所有的书脊上全部是英文字母,陌生的感觉由然而升,这里毕竟是美国。

  她转了转头,墙上挂着的外套是临行前买的,床上放着的丝绸睡衣是自己为他做的;桌上的砚台和毛笔也是从家里带出来的;最让她觉得有奇怪的是,不大的屋子里竟摆了不少件古董。

  随手拿起一件象牙寿星像细看,老寿星高高的额头,长眉长须,脑后梳着发髻,衣带飘垂,手里拿着龙头拐杖——这绝对是中国的文物!

  杨瑾端了一杯水进来,“这么快就醒了?”

  “其实我在飞机上睡了许久,本来不困的。”

  鲁盼儿瞟了他一眼,都是刚刚闹的太凶,才迷糊了一会儿。

  杨瑾显然懂她的意思,笑了笑便指了她手中的寿星,“是不是很奇怪,这里竟然有中国的老物件?”

  鲁盼儿点了点头。

  “我也没想到在这里能遇到中国的文物,这些古董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比如,这件明代的象牙人物像就是五美元在跳蚤市场买的。”

  杨瑾又拿起一个瓷盘,穿着低胸蕾丝花边裙的金发女子坐在花园里,怀里抱着一只雪白的小狗,“这件历史价值不如刚才的牙雕,但价格却贵了不少——清代外销瓷,以前我只在文献上看过,还是第一次见到实物,瓷盘的图案是按外国人的喜好设计的,与国内的风格迥异……”

  鲁盼儿看了一件又一件,“你还是一点儿也没有变呀,到哪里都喜欢收集这些老物件。”

  “我们的东西流到外面,只要有能力自然要收回去。”

  杨瑾看着鲁盼儿,“不过,为了买这些东西,我回国就不能带几大件了。”

  公费留学的生活费比较宽裕,中国人又节省,差不多每人都能攒下一笔钱,回国时最流行的就是带几大件——彩电、冰箱、洗衣机等等,不必真正从美国买回来,拿着钱和手续直接到友谊商店提货就可以了。

  “我倒觉得这些古董比几大件好多了,家里又不缺那些东西。”

  鲁盼儿特别理解杨瑾,眼见着中国的文物流失海外,他怎么辛苦也要想办法买回来的,所以她也特别心疼,“你一定为这些东西省吃俭用了吧。”

  “还好了。”

  杨瑾摇摇头,献宝般地让鲁盼儿看,“这两件北朝的铜鎏金飞天特别贵,我打工的钱都差不多都用在这上面,但觉得特别值得。”

  “你怎么还去打工了?”

  “公费留学的同学多半都打工,除了挣钱,也为了增加经历。

  我因为把主要的精力都用在学习上,打工最少了。

  不过教汉语很适合我,自己也能提高英语水平,收入也高。”

  杨瑾便笑着让鲁盼儿欣赏这对铜鎏金飞天,“这对飞天身姿曼妙飘逸,面含微笑,神情喜悦,一人怀抱琵琶,一人击鼓,载歌载舞,历经了千年,是不是依然能感觉到她们充满着灵动的韵律感?”

  鲁盼儿果然被迷住了,半晌才重新想起来,“国外卖的古玩果然比中国贵多了。”

  杨瑾打工挣的钱并不少呢。

  “其实比起拍卖会的价格还便宜不少呢。”

  “瞧瞧你,到美国一件衣服、用品也没添……”

  “你给我带的东西都是最好的,当然不用添了。”

  杨瑾又看看满满的书架,语气间十分满足,“这些书有在书店买的,也有在旧书市场淘的,还有与朋友交换的,但都是精挑细选而来,我都要带回国。”

  “还好,我们家有足够的房子藏书。”

  杨瑾也笑了,看看手表,“就到晚饭时间了,我带你去吃西餐。”

  “我们吃汉堡包吧。”

  新出版的英语书介绍了美国的汉堡包,鲁盼儿很想见识一下。

  “汉堡包是快餐,与正式的西餐相差还很多。”

  不过,鲁盼儿既然想尝尝,杨瑾也不反对,“转角就有一个麦当劳,我们走过去就行。”

  鲁盼儿从飞机场坐出租车的路上就发现美国的城市里高楼林立,街道宽敞整洁,汽车如流,街道两旁店铺鳞次栉比,如今亲身徜徉在其中,发现这里果然繁华,就连北京最热闹的王府井都比不了。

  再联想杨瑾的宿舍,虽然只是最普通的住宅,却有电视、电话、冰箱、洗衣机等高档电器,甚至卫生间里还有热水,只要打开水龙头随时都能洗澡,生活特别方便,她忍不住感慨万千,“无怪大家都说国外好,果然比我们发达多了。”

  “落后了不可怕,只要努力赶上。”

  杨瑾一笑,拉着鲁盼儿走进麦当劳,点了汉堡、炸鸡、苹果派、炸薯条和饮料,又帮鲁盼儿将番茄酱抹在汉堡上,“可以吃了。”

  美国的饭店没有筷子,鲁盼儿便捧着汉堡咬了一口,“嗯,面包、生菜、炸鸡肉,好吃!”

  “喜欢就多吃点儿。”

  杨瑾将炸薯条沾了番茄酱喂给鲁盼儿。

  “不错。

  嗯,你怎么只吃一点儿?”

  “留学生几乎没有喜欢吃麦当劳的——大家都吃得厌烦了。”

  “这么好吃的东西还会厌烦?”

  鲁盼儿不理解。

  “你吃多了就知道了。”

  “不会吧。”

  鲁盼儿不敢相信,吃面包、炸鸡居然能厌烦了?

  杨瑾果然只随便吃了两根薯条,回宿舍又下了碗面,鲁盼儿便说:

  “你是为了省钱吧?”

  刚刚的快餐花了两美元,也就是四元人民币,按中国的物价算有些贵的。

  杨瑾便笑,“这是美国最方便最便宜的食品,高档餐厅里一个人的花费可能是几百美元呢。”

  才要再说,就听电话响了,接起来用英语聊了一会儿才放下,“史密斯教授要我明天去学校。”

  因为就要毕业了,他没了课,余下的事务也不多,原打算这些日子专心陪妻子,没想到鲁盼儿才过来,学校那边就有事,一时竟有些无奈。

  宿舍很小,鲁盼儿就坐在一旁,已经听了了七七八八,“学习上的事情要紧,你明天只管去中。

  我坐了十几个小时的飞机,觉得有些累,正好可以休息一天。”

  倒时差是很不舒服,杨瑾催鲁盼儿早点儿睡下,自己却到一旁拿出书本又查又写。

  鲁盼儿疲乏归疲乏,可一路上睡多了,刚刚又眯了一会儿,此时却怎么也不困,躺了一会儿又坐了起来,伸过头去看,“你在写什么?”

  “我想史密斯突然找我过去,恐怕是H大学与燕京大学合作的事情有了眉目,我想提前做些准备,列出一些项目,明天与史密斯讨论。”

  杨瑾见她睡不着,起身打开电视,“你看会儿电视节目吧——美国的电视台很多,有几百个,内容也五花八门的……”

  这么多电视台!

  鲁盼儿吃惊不已,随便调了几个电台,找到一个电视剧,见里面人物出众,衣香鬓影,情节曲折,十分有趣,便推杨瑾,“你不必管我,继续写吧。”

  杨瑾才坐回去,便又听“呀”了一声,赶紧抬起头,就见她瞪着眼睛呆住了,然后转过头瞧向自己,一张脸涨得红通通的,指了电视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原来电视里的两个人正共赴巫山,翻云覆雨。

  “还有比这尺度更大的呢。”

  早听说国外开放,但是没想到能开放到这种程度,鲁盼儿想关了电视,可又心痒痒的没关,突然想起来一事,赶紧问:

  “你经常看吗?”

  杨瑾想笑,却又忍住了,“最初看到也好奇过,但后就不经常看了。”

  又她耳边小声道:

  “功课很忙,没有时间,更重要的是看了之后十分难过——但是今天倒不要紧,我们一起看吧。”

  其实刚刚鲁盼儿并没有看太清楚就躲了,现在她也害羞,过了好一会儿才慢慢适应,“看到这个,容易让人学坏。”

  “既然这样,我们一起学坏。”

  两人果然学坏了。

  杨瑾的讨论提纲没写成。

  鲁盼儿也不管她刚说过学习要紧的话了。

  ※※※※※※※※※※※※※※※※※※※※感谢黄泉引路花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9-10-24 22:13:39

上一篇:与你千般好

下一篇:季太太宠夫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