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 第169章

作者:金波滟滟 标签: 情有独钟 因缘邂逅 现代言情

  “现在国家提倡改革开放,个体经济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户也与工人、农民、解放军一样,都值得尊重。”

  “道理自然是不错的,”女主却又笑道:

  “我们都以为你家在北京,原来却是农村的呀。”

  “你果然弄错了。”

  丰美一笑置之,却转向大家介绍,“我姐店里的服装都很漂亮的,你们既然来了,顺便看看有没有合适的?”

  “不愧叫霓裳羽衣,这里的衣服真好看,”另外几个女生早站在橱窗前看里面的样品,便羡慕地说:

  “怪不得鲁丰美总打扮得特别出众,我们也要选几件。”

  说着随丰美进了店里。

  “我喜欢那件紫的!”

  丰美便将浅紫的上衣拿下来,指着试衣间,“试试效果怎么样?”

  “我喜欢那条绿裙子!”

  “是这条?

  也去试试吧。”

  鲁盼儿微微一笑,妹妹果然长大了,不管别人说什么,总能自尊自信,不卑不亢相对。

  她笑着走进店里,“你们都是丰美的同学吧?”

  “姐,”丰美转过来笑了,“他们正是我的大学同学。”

  “看中哪件衣服,我只收成本价。”

  鲁盼儿大方地说。

  几个女生都开心极了,“谢谢鲁姐。”

  高兴地挑了衣服。

  就是刚刚嘲讽丰美的女生,迟疑片刻之后也选了一件。

  鲁盼儿果然给她们减了钱,又笑眯眯地说:

  “以后再过来,提丰美的名字就行,我还给你们最优惠的价格。”

  嘲讽自己和丰美的女生,不外就是觉得个体户挣钱庸俗,但到了现实面前,也宁愿省几元钱的。

  倒是那个高个子男生,名字叫袁杰的,似乎对丰美特别维护,鲁盼儿悄悄地打量着他,记在心里。

第226章 异国他乡

  没有顾客的时候, 鲁盼儿便拉着丰美去了库房, 姐俩儿说悄悄话, “你的同学竟然到磁器口逛街了?”

  磁器口虽然繁华,可是离燕京大学挺远的,平时到店里买东西的多半是附近的居民。

  丰美一笑, “我猜他们是被赵珏拉来的。”

  “就为了揭露你在店里卖衣服的事实?”

  “她一定以为我不想同学们知道,其实我根本不在意。”

  丰美从从容容地笑着说:

  “我们卖衣服挣钱有什么丢人的?

  谁家过日子不花钱?

  我在学校里穿的用的都是最好的, 我看她就是嫉妒。”

  家里最小的妹妹, 当姐姐的自然不会亏待。

  这几年家里条件越来越好了, 丰美也到了花儿一样最好的年纪,长相又出众,鲁盼儿很舍得打扮妹妹, 花的钱比跃进和丰收都多。

  不过那个赵珏嫉妒妹妹恐怕不完全因为这些吧, 鲁盼儿便笑问:

  “袁杰跟你关系不错?”

  “袁杰家在省城,我们是老乡,关系当然还不错了。”

  丰美笑笑, “学校有同乡会, 时常组织一些活动。”

  “噢,”鲁盼儿意味深长地道了一声, “原来只是同乡呀。”

  “还有,我们观点挺一致的, 总能谈到一起。”

  “嗯。”

  鲁盼儿点点头。

  “姐, 不是你想的那样。”

  “我想哪样了?”

  “姐, 人家跟你说心里话呢, ”丰美轻轻推着大姐,“我大学还没有毕业,先不考虑那些事儿。”

  “姐都支持你,”鲁盼儿拍拍小妹,“不过有什么事不要瞒着姐,姐总比你大几岁,见的也多,大事还是要替把把关。”

  “我明白,姐还是多操心家里那两个幼稚鬼吧。”

  “你果然比他们要省心。”

  提到跃进和许琴,鲁盼儿抚额,这么多年了,两人还是好同学、好战友、好朋友,在一起比个子、比训练、比内务,再有抢着干活儿,抢着吃做坏的饭……

  无怪被当妹妹的称为幼稚鬼了。

  “所以一早许琴姐来了,我就赶紧来店里了。”

  丰美又说。

  “那也没用,那俩个就是不懂男生和女生可以出门约个会,抽空儿说说悄悄话,”鲁盼儿抱怨,不过她又理解,“他们俩儿都在部队,心思是单纯了些。

  眼下跃进虽然已经工作了,可许琴才毕业,正做住院医,工作确实忙,无心私事也正常……”

  “可是,你和跃进又不一样,”鲁盼儿提醒小妹,“这两三年,韩冬时常到家里来,可不完全是找你姐夫的,我瞧着你们也挺谈得来。”

  韩冬大学毕业后,进了报社当记者,不管工作多忙,总会抽出时间来家里看书。

  初遇韩冬时鲁丰美还小,但现在她已经明白了,索性坦白,“其实学校还有追求我的男生呢。”

  鲁盼儿重新审视自己的小妹,在姐姐的心里还当她是个小女孩儿,不想小妹已经长大了,到了一家有女百家求的时候了。

  丰美从小就是娇养长大的,又一路读书上学,没真正干过农活儿,出落得白皙苗条秀气,容貌上又随了妈妈,眉眼俊俏,再兼一身的诗书气质,果然十分出众。

  如此看来,不论是男生追求,还是女生嫉妒都是理所当然的。

  自家的孩子,先前只盼着她越加优秀,如今夙愿达成,鲁盼儿心情又复杂起来,“一定要处理得当,免得生出麻烦。”

  宁林的事,就是前车之鉴。

  “我知道的!”

  丰美就说:

  “只要表白的,我一概回绝。”

  “眼下我最重要的任务是好好学习,有空儿到店里帮忙给家里挣钱。”

  “哎,前面店里又来顾客了,我去招呼。”

  丰美走了,将姐姐一个人留在屋里。

  鲁盼儿便靠在椅子上笑了,自已一手带大的妹妹,还真让自己欣慰呢。

  钱进的事只瞒了一个月,王晓霞便知道了,接着钱叔和钱婶儿也都知道了。

  事已至此,他们都没有反对,反对也没有用了。

  钱叔给堂叔写了信,恳求他帮忙担保——当年钱力爷爷离开北京的时候,钱叔已经十几岁了,叔侄间有着不浅的情分;再则钱力父母过世和钱力结婚时,他都帮过忙,他们的信比钱进有分量。

  果然,没多久钱进拿到了担保书。

  而王晓霞则陪着钱进找领导沟通,领导终于签字批准他辞了职。

  刚过了五一劳动节,钱进离开了北京。

  同学们众说纷纭,有赞成的,有反对的,毕竟钱进毕业分配很好,现在放弃的是政府机关的工作,多少人还求之不得呢。

  倒是王晓霞很平静,客观地与鲁盼儿分析,“钱进与领导闹翻了,领导固然不公平,可也有他自己的原因,总以为自己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天之骄子,书生意气太重,又难免眼高手低。”

  “到国外学习,也顺便把性子磨一磨。

  以后再进入社会,也能成熟一些。”

  鲁盼儿忍不住笑了,“别人这时候都会担心夫妻分居,孩子太小,家里收入少了一份这些现实问题,只有你高屋建瓴,想的都是将来的事。”

  “比起我过去经历的,现在的这点儿困难根本算不了什么。”

  王晓霞温柔地笑着,“我有工作,养家没问题的;公公婆婆都是善良的人,肯帮我带孩子;就是钱进,我也相信他心里有这个家。”

  “所以呀,现在我好好休息,用心带着清扬,等产假过后,再上班努力工作。”

  王晓霞就是这样的女子,多少难处她都能轻松走过,钱进的不成熟,她能包容;公公婆婆,她都能融洽相处;繁忙的工作,她又能举重若轻。

  鲁盼儿原想安慰晓霞的,此时觉得并没有必要说,便悠悠地道:

  “也不知国外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有机会我们也去国外亲自看一看。”

  “原来你也有这样的想法呀?”

  “人都是好奇的,谁不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呢?”

  鲁盼儿便笑了,“杨瑾建议我在他回国前过去探亲,我正犹豫呢。”

  “如果是我,我会出去看看的。”

  王晓霞笑着,“我支持你过去。”

  出国种探亲要与梓恒和梓嫣分开一段时间;还要花很多钱,来回路费就高达上万元;又有霓裳羽衣店的生意、家里的种种杂事……

  但鲁盼儿最终还是决定出国。

  梓恒和梓嫣交给跃进、丰美和许琴,再向蔡颖交待了霓裳羽衣事务,她登上飞机去了美国。

上一篇:与你千般好

下一篇:季太太宠夫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