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八零种辣椒 第48章

作者:己亥之冬 标签: 女强 基建 穿越重生

  魏檗和温荣谢英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里浓浓也来了兴致。

  “纪大姐~~”

  三人齐声叫道,闪着buling~buling~的眼睛。

  “纪大姐~~~”

  纪大姐有什么办法呢,一个妹妹还好,三个妹妹盯着看,纪大姐无奈叹气,“去看看。”

  “喔,好诶。”

  温荣欢快叫了一声,一手牵起魏檗,一手牵起谢英,“嗖”一下窜过去。

  人群里三层外三层。

  温荣凭借小巧灵活的个子,在人群缝隙中插空,生拉硬拽着魏檗和谢英往前挤。

  谢英生得胖,身量大,她往前一挤,把温荣找到的小空,生生挤成大空,然后魏檗被谢英用力一拽,拽到挤出来的大空里。

  被挤到的人怒目而视,魏檗只好堆起一脸笑……

  三人分工协作,温荣负责插空,谢英负责趟开,魏檗负责赔不是,配合分外默契。

  魏檗脸都要笑僵了,终于,好不容易挤到了最前面,看清楚了引大家伙儿发疯发狂的东西。

  这是……

  魏檗愣愣看着被大家伙儿围在中央的三个壮汉,和地上堆成三堆,黑漆漆散发臭味的东西。

  一个壮汉拿着铁锨,中间堆里铲三下,左边堆里铲两下,右边堆里铲一下,全铲到一个大木桶里。另一个壮汉拿一根木头棍子,在木桶里来回搅拌,让散发臭味的东西混合。

  最后一个壮汉,拿着一杆秤,一边收钱,一边把木桶里的东西铲到大家伙儿递过去的编织袋里,装好之后上称。

  “这是什么?”

  温荣扯大嗓门问。

  过称的壮汉头也不抬,“肥料,一块钱十斤。”

  温荣惊呼:“什么肥料这么贵?!”

  过称的壮汉这时抬头看了她一眼,说道:“我们自己家传秘方配的肥料。你问问这些人,贵不贵?”

  “不贵不贵。”温荣旁边的一个大姐递过去一个黄色编织袋,“兄弟,给俺称50斤!”

  过称的壮汉接过编织袋,看了看温荣和魏檗、谢英,道:“不买离远点,别当人家。”

  魏檗三人一脸怀疑人生。

  经历了后世营销手段轰炸的魏檗,怀疑刚刚递袋子的大姐是托,绝对是托吧!

  许是魏檗怀疑的眼神太过明显,大姐接过装好肥料的袋子之后,好心给她们仨解释了一句:“这肥料用得好,俺家每亩地去年多产了10斤粮。”

  听完大姐说话,温荣震惊脸弯下腰,捡起崩到脚边的碎渣渣,掰开看了看,放在鼻子底下闻了闻,站起身来,摊在掌心给魏檗和谢英看,“这明明是……”

  接着温荣被魏檗一把捂住嘴。

  “唔唔唔。”

  铲肥堆的壮汉看到这边的动静,把铁锨杵在地上,满脸横肉,神色不善的看向她们仨。

  魏檗对谢英说:“坏了,我身上没钱。咱的钱都在大姐手里,我们找大姐拿了钱再来买吧。”

  “哦,好,好。”

  谢英随便魏檗说什么,只是猛点头。

  魏檗说:“咱走吧。”

  “好,好。”

  谢英转身,挤出一条道。

  到了人群外,温荣皱着眉问魏檗:“你捂我嘴干嘛呀?!”

  “你说呢?!”魏檗拉着温荣走远了一些,才说:“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你当场叫破,那仨壮汉,能绕得了咱?”

  这时,纪春兰和谢英也跟了上来。

  纪春兰问:“怎么了?”

  魏檗:“没怎么。”温荣:“我差一点儿就闯祸了。”

  两人异口同声。

  魏檗无语看向温荣,姐妹儿,你太直肠子了。

  纪大姐果然吓了一跳,拉着温荣仔细问。

  温荣说:“里边有仨骗子,普通肥料掺一起,卖老贵了。要不是小魏,我一时嘴快揭了他们的底,怕是要挨揍。”

  “你还知道要挨揍啊!”纪春兰恨不得戳温荣脑袋,再给她们强调:“这儿鱼龙混杂,千万不要多嘴多舌!”

  “知道知道。”

  温荣在嘴上做了个拉拉链的手势。

  可她拉链拉了白拉,一路上没有停嘴,唠唠叨叨不停骂骗子。跟魏檗几个说,“左边是草木灰,右边是尿素,中间是农家肥。草木灰农家肥不要钱,尿素八分钱斤,掺起来就敢卖一块钱。”“啊啊啊骗子,大骗子。”“成本不到一毛钱,直接翻了十倍,太挣钱了。”“那些人怎么不把他摊子砸了。”“这么多人,是不是托?”

  “我猜,还真可能不是托。他们,也不能完全说是骗子。”魏檗石破天惊一句话,砸得温荣晕头转向。

  “啥?!这还不是骗子!”温荣差不多要跳起来:“我才是土肥专业!你不要质疑我的专业!”

  “没有没有。”魏檗好笑,问温荣:“他们不就是掺成复合肥了么,效果好是应当应分的吧。”

  “啥?!”

  温荣直接被“钉”在地上,拉住魏檗,“你仔细说说,什么是复合肥?”

  魏檗也吓了一大跳。

  什么玩意儿?!现在还没“复合肥”这个概念吗?是了是了,之前没有在意,现在仔细一想,农资店里,和田头丢弃的肥料编织袋,一般都是印着不同的大字:尿素、磷肥、钾肥。

  从来没见过印“复合肥”三个字的。

  但是在四十年后,广告里地毯式轰炸的,田头编织袋上印的,都是鲜红的“XXX复合肥”大字。

  史丹丹,金大大,先达达,这些几乎垄断国内市场的化肥品牌,全都归属国外大的跨国农业公司,市场上几乎见不到一家国产品牌。

  难道是因为国内复合肥发展慢,单一品类肥料抵挡不住复合肥的冲击?

  魏檗上前握住温荣的手,深情的跟她说:“姐,我发现了一条发家致富的金光大道!”

  温荣眼神蹭一下亮了,“怎么说?站住了细聊!”

  “细聊个鬼!”

  纪大姐一巴掌拍开魏檗和温荣牵在一起的手,揽过魏檗的肩膀,佯怒道:“小魏,你可不能朝三暮四。还种不种辣椒了?!”

第54章 农资市场(二)

  ◎农资市场(二)◎

  “自然是要种的。”

  其他都是有枣无枣打一杆的“小道”, 种辣椒才是安身立命之本。

  魏檗笑呵呵同样揽过纪大姐的肩膀,回头对温荣说:“复合肥的事情不急,咱晚上卧谈的时候再细聊。”

  “就是。”纪春兰指指前面, “看见了吗,到了,先干正事儿。”

  魏檗抬眼一看, 发现终于到了她熟悉的“农资市场”。

  外面的地摊, 估计算是“外围”。进到这里, 道路尽头, 有一个圆形的水泥场地,围着水泥场地, 一家挨着一家,全是卖农资的门店。

  到了这里, 人也没有外面多了。

  有些门店已经关了门,有的门店里似乎没有几个人, 整体显得有些冷清。

  纪春兰在最外面一家关了门, 招牌剥落,门框斑驳的店铺外面驻足。里面黑洞洞的,正门横梁上,荡悠悠垂下一只蜘蛛。

  “唉。”

  纪春兰叹了口气,跟魏檗说:“不瞒你们说,原来这里是我们单位驻省城的销售门店。”

  “啊,这……”

  魏檗一时不知道怎么安慰。

  纪春兰并不需要她的安慰, 出来做生意,要知己知彼, 她只是提前给魏檗介绍一下里面的门道。只不过, 谈到自己单位在市场浪潮中被淘汰, 总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羞愧和赧然。

  “种子市场放开之后,我们单位争不过人家,年年亏本。省城这家店,人员工资发不出来,别说房租,水电费都交不起了。现在单位要改制,打算把这些划成企业,剥离出来。”纪春兰摇摇头,“哪那么容易。”

  她给魏檗指指其他门店:“你看,这是桐市的驻省城门店,也半死不活。现在好的越好,差的越差。”

  她领着三个人往里走,“只有咱省农科院里的门店挣钱,他们已经改制,从省院出来了。”

  “已经完成改制了?”魏檗有些惊讶,这个年代,让你放弃稳定的编制,并不十分容易。

  “他们效益好呗。”纪春兰说道:“他们成立了个什么公司。如果不改制,每个人拿几十块钱死工资,改了制,按效益拿钱,都能拿到一千。”

  “所以人家盼着改制,抢着改制,跟我们不一样。”

  说白了还是利益。魏檗心念一动,有什么念头一闪而过。

  进门之前,纪春兰和魏檗对好了“台词”。

  二人相视一笑,联手推开农资门店透明的玻璃大门。

  纪春兰显然是这里的常客。进了门,环视一周,问柜台后的姑娘:“你们陈老板呢?”

  “在后面点货呢。”姑娘转头,朝后喊了一句,“陈哥,有人找。”

  魏檗环顾四周,打量这这间农资门店。

  门店里用高高的大柜子做了个隔断,分成里间和外间。里间多大她看不到,单单外间,就要比山水镇上的供销社、农资店大了近三倍。

  除了门口一侧,其他三面都立着柜子或者货架。

  北边的货架用油漆刷成黄色,架子上摆的全是各类化肥;东边的柜子是绿色,上面堆满各类种子;西边的货架是红色,卖的是各种农药。

  除了李静进门时问的柜台后姑娘,每个货架前还有一个人,对进来的顾客推销售卖。

  看起来是一人负责一个货架的样子。

上一篇:枕边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