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20章

作者:老实头儿的春天 标签: 种田文 穿越重生

  人家的闺女有花儿戴,我爹钱少不能买,扯上一尺红头绳,给我扎起来,唉,唉……给我扎起来。

  待珍卿穿了一身绿衫黑裙出来,素素净净啥首饰也没戴,杜太爷看得就很满意了。

  早饭是臊子面,有蛋有肉,珍卿呼啦啦吃完了。

  开学头一天,杜太爷也跟珍卿去学校。

  因为通知中特意说过,头一天上学,请杜珍卿的家长,一同到学校一趟。

  到了学校,杜太爷从车上下来,和珍卿一起进校门。

  杜太爷被另一个校工领着,据说是去见卢教务长去了。

  教务长具体干啥的,珍卿不太清楚。

  但是顾名思义,应该是管教务的,就是管教学事务的官儿吧。

  珍卿被校工引导着,到了女部教学楼。

  是的,女部教学楼,启明中学不搞歧视女性的那一套,让女孩子也有受教育的机会。

  但是,初小的学生(一至四年级),还可以男女合班教学。

  高小的学生(五、六年级),还包括初中的学生,就必须男女分班教学。

  以珍卿的猜测,这是县里士绅地主的底线,他们把孩子送进学校,大概并不想看到,半大的男女孩子,整天厮混在一起。

  这种现象,正说明了此时民间风气还未开化。

  珍卿正好分在高小,她就上了六年级女班。

  进了女部教学楼,校工指点着她,叫她先去□□的公事房。

  这里的公事房,应该说的就是办公室了。

  珍卿上到三楼,在校工说的公事房前,敲了敲门,里面一个女声说:“请进。”

  她就推开门进去,是个不大的公事房,里面有五六张桌子,坐了有四位男女教员,都在自家案头忙活着。

  见珍卿进来,坐在窗户边的女先生——就是珍卿考试时监考的梅先生,笑着跟她招手:“杜珍卿同学,请你过来。”

  珍卿就老老实实地,走到她的办公桌旁,梅先生搬了张方凳,让她坐下,然后和蔼地对珍卿说:

  “杜珍卿同学,这次的招生考试,你表现非常优异,在一百五十九人中拔得头筹,着实令人瞩目,祝贺你,杜珍卿同学。

  “依你的程度,直接到初中部,也可以读。但是,校长、教务长都认为,高年级学生,普遍年龄偏大,你在中间,有许多麻烦事,怕你应付不来,于你成长不利。

  “所以,就想让你按部就班,从高小六年级开始读。关于分级的事,教务长,也正跟你的家长说明。

  “杜珍卿同学,事情还没完全落定,你若有想法,不妨说一说。”

  珍卿其实早想过这事,招生简章中说过,高等小学校,招生年纪十二到十五岁,初级中学招生年纪,在十五到十八岁。

  她猜测校方这样的安排,多半是为这方面的考虑,今天看来果然如此。

  珍卿就老实说:“校长、教务长和先生们,都是为我着想,我年纪小,许多事都不懂,愿意听从师长安排。”

  坐在梅先生对面的男先生,就笑呵呵地说:“果然是头名状元,说话也爽快。”

  梅先生跟珍卿说:“这位是岑先生,以后教你们六年级的历史、地理课。”

  珍卿连忙站起身,给岑先生鞠躬,并喊:“岑先生好。”

  岑先生笑得很温和,招手叫珍卿过去,珍卿瞅了梅先生一眼,梅先生含笑点头。珍卿就小跑着,到岑先生旁边。

  岑先生对书法感兴趣,听说珍卿字写得很好,问她的书法先生是谁,学了几年了,等等。

  看时间差不多了,梅先生就打断二人,说:“杜珍卿同学该去教室了。”

  接着,她跟珍卿说教室在哪儿,叫珍卿先自己找过去。

  珍卿离开公事房后,四个□□议论珍卿几句,说的都是好话。聪明而老实的孩子,当先生的,大概没有讨厌的。

  才认识珍卿的人们,总认为她是个老实人。

  这也怪不得,在杜太爷手下讨生活,莫名其妙的规矩和要求太多。

  没有老实的里子,她也得装出老实的样子,不然日子也过不下去。

  作者有话说:

  稍后还有一更

第16章 新式学科真奇妙

  珍卿下到二楼,找到她的教室,发现里面人已很多,清一色的娘子军。

  吆呵,林小霜竟然跟她一样,也上六年级来了。看来这林小霜学习还是不错的。

  这教室里,祖国的小花朵们,穿得都是“花里胡哨”的。

  戴长命锁的小姐姐们,那长命锁材质不同,金银宝玉,各种各样……

  她们耳朵上的坠子,胳膊上的手镯、手串,也都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珍卿还看见,一个穿桃红色洋绸裙的女孩儿,戴了一整套的翡翠首饰:

  头上是鎏金镶红翡翠钗,脖子里是沁绿的翡翠项链,手腕子上是翡翠镯子。

  她倒也不是陌生人,就是上回考试,跟林小霜关系很好,说她是打秋风的穷亲戚的那个,只是不晓得她叫什么。

  ……

  珍卿看得眼花缭乱,反观自己一身丧丧的暗绿深黑,简直黑无常出街似的,完全格格不入。

  她心里暗叹:果真如袁妈所言,第一天到学校,人人都想有一个精彩的亮相,人人都想让人高看一眼,可不都在穿戴上下足了功夫。

  唉,这里的小学生,觉悟真是太低了,俺们后世的小学生,哪个穿金戴银,弄得花枝招展地上学?

  这些小孩儿戴的东西,简直能开一个首饰铺子。

  不过,不怕有人见财起意,偷东西吗?

  唉,算了算了,她注定是个不拘一格的人,还是先找个座位坐下吧。

  这教室算不上大,约摆了二十副桌椅,坐了一多半,后面倒是没啥空位了,第一二排几乎没人坐。

  看来古今皆同此理,都不愿坐在先生眼皮子底下。

  珍卿在第二排,找了个靠窗的位子坐下,屁股还没坐定,忽听后面有人叫:“喂,那个穷丫头……”

  珍卿正在无聊,忽见面前来了两个女孩,很不友善地站在她桌前,那个一身翡翠配饰的,不屑地冷哼一声:

  “乡下人真没家教,叫你半天,你咋不答应,你聋了吗?”

  珍卿坐正身板,瞅瞅来者不善的两人,露出很单纯的笑,站起来作揖道:

  “失敬,失敬,这位姐姐,你啥时候叫的我?我实在没听到,请问有何贵干吗?”

  另一个丫头,穿着杏黄绸衫的姑娘,她那大襟的盘扣上,竟然还挂了赤红的流苏坠子,映着光线,真是好看极了。

  这流苏姑娘猛一拍桌子,冷声说道:

  “你少装模作样的,叫了你半天,你捂着耳朵,当没听到,一个乡下丫头,你仗的谁的势,你倒是说说看?”

  珍卿心想:一对二的情况下,大家冷眼旁观,明显对她印象不好。

  她觉得,这里的同学非富即贵,最大限度地避免冲突,绝对是最明智的选择。

  那个翡翠小姐姐,又抢在她前面说话:

  “喂,小乡巴佬,我上回跟你一个考室,你不记得了?我问你,你上回考试睡过去,你咋进来的,是不是走后门啦?”

  珍卿刚张开嘴,想说一句“我是头名考进来的”。

  这句拉风的话来不及说出口,忽听后面一个人喊,说:“先生来了,快回座位。”

  珍卿回头一看,发现是林小霜喊的这一声。

  哎,小小年纪,戏太多——刚才跟她对峙的两位小姐,也不知道林小霜,到底跟她们说了什么,惹得这两人,一上来就找茬儿。

  片刻功夫,梅先生走进教室来了。

  梅先生先做自我介绍,说她是六年级女班的国文先生,除了课业上的困难,有其他难题,也可以找她。

  然后,梅先生讲了课时长度、课堂纪律,还有如厕、吃饭、看病、请假等事,还大致说了正式上课后,会有哪些科目。

  那些科目的名称,听着都挺新鲜的。珍卿听了个大概,记不大清,估计别人也没记清。

  梅先生接着说,六月和七月这两个多月时间,大家主要的任务,是掌握教育部推行的一套注音字母。

  其他的课程比重不大,这一个多月是一个熟悉的过程。

  按教育部的规定,到秋后九月才算正式开学,度过这个适应阶段,九月以后才会排正式课表。

  珍卿心想,果然提前开学,是有原因的,原来是为了学啥注音字母。

  她又琢磨注音字母是个什么内容,忽见梅先生对她一笑,说:“杜珍卿同学,请你起立。”

  教室里,忽然嗡的一声响,大家就看着那珍卿站起来。

  翡翠小姐和流苏小姐,惊诧地轻叫出声,原来她就是头名的杜珍卿——她是自己考进来的。

  梅先生指着珍卿,对大家说:“别看杜珍卿同学年纪小,她可是头名状元考进来,你们都是大姐姐,可要照顾小妹妹哦。”

  张翠翠睨了一眼林小霜,这一眼很不友好。

  林小霜忐忑极了,她原以为,杜珍卿肯定考不上,她对张翠翠说的那些谎话,指定不会戳破。

  谁知道,杜珍卿竟然考进来,而且是第一名。

  那天明明看她睡那么久,天知道她怎么考的。

  珍卿眼睛一动,知道梅先生大概看到刚才的场面,轻轻地敲打了一下大家。

  这件事,做先生的说出来,会比珍卿自吹自擂,效果好得多。

  可是有时候,一个学生成绩好,又有师长维护她,也会引起同学们的反感和孤立。

  不过,她从小到大,都是孤独长大,倒也无所谓。

  这个梅先生,担的像是班主任的活儿,但这里又好像没有班主任这种职位。

  说完了杂事闲篇,梅先生作为国文先生,开始给大家讲,注音字母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