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后爹全家是皇帝 第78章

作者:文理风 标签: 穿越重生

  如此,林从和小公主的婚约算是正式过了明面。

  林从哭笑不得地看着面前摇摇摆摆的小公主和自己手中的金算盘,猜测八成是之前陪小公主练抓周的都是他和他娘,小公主才会拿到后就送到他的手里,这算不算是个误会?

  不过,大人们应该也不在意这事到底是不是天意,只是借个彩头趁机宣布而已,所以误会不误会其实也不影响,最多算是锦上添花罢了。

  林从笑了笑,也放下心。

  抓完周后,自然是要去外间筵席,大家纷纷走去入席

  王氏也抱起小公主,拉着林从往外走去。

  张才人挺着肚子,本来就站在后面,又因为不方便走的慢,就落到了最后。

  王氏看到张才人,就随口问了一句,“你这看样子快六七个月了吧?”

  张才人忙回,“回娘娘,刚六个月多一点。”

  王氏今儿高兴,就随口说:“那也快了,过两天我让六局给你准备生产的东西再给你送个奶娘去,省得到时临生了慌乱。”

  张才人一听忙感激的说:“多谢娘娘!”

  王氏不过是大喜的日子施恩一下,算是给小公主积德,也没在意,就带着小公主和林从一起吃宴去了。

  宴会上,还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李嗣源看着小闺女终于满周岁了,不用怕起名被小鬼惦记了,终于大手一挥,给小公主取了个大名——李安,并下旨册封女儿为寿安公主。

  自此,小公主算是朝廷真正的小公主了。

  而王氏,鸡娃的DNA也再次动了,磨刀霍霍准备好好在李嗣源耳边吹吹枕头风,给自己未来儿媳讨个千户食邑。

  ……

  王氏那边忙着给小公主讨食邑,林从这边,也没闲着,拜宫里孩子、怀孕的增多,林从也终于想起赵匡胤他爹赵弘殷。

  之前忙着各种事一直没空,就把这事耽搁了,如今李从益的事也解决,林从也有空了,是时候也该把赵弘殷送走了。

  也幸好赵弘殷的媳妇一直没怀上三胎,还不算晚,林从正好手头有一个不错的位子,就让郭威把赵弘殷叫来了。

  很快,赵弘殷就跟着郭威来了。

  “小郎君,您叫小的。”赵弘殷上前来请安。

  “叫你来是有个好事,我手头正好有个不错的空缺,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打算从亲近的人挑一个去,郭威在我身边离不开,素日看你做事也勤勉,就叫你来看看有没有兴致接。”林从看着手中的纸条,笑着说。

  赵弘殷听了一喜,忙问:“不知小郎君是什么职位?”

  林从把手上的纸条给了他,“这空缺油水不错,就是离京远了些,也不知道你舍不舍得离京。”

  赵弘殷小心接过纸条,往眼前一看,顿时大喜,“这是……宫里一处铜矿监办。”

  “不错,这原来是宫里大太监安希伦管的,他派了他一个干儿子在那,可安希伦不是因为之前和安重诲有牵连被杖毙了么,他那干儿子手脚也不干净,在矿场贪了不少,如今被拿下了,这位置不就空出来了么,我娘打算再派个老实本分的去做监工,我想起你,就招你来问问,你可愿意?”

  赵弘殷立刻说:“小的愿意。”

  “可是这个矿场离京城很远,而且去矿场做事你也知道,一旦进去,你可能好几年都捞不着回家,你家里可能行?”林从故意问。

  赵弘殷此时已经被这职位的油水完全迷住了,朝廷上有几大油水职位,盐、铁、矿,前两个盐、铁,那都是皇帝心腹,朝中重臣,他赵弘殷位卑职低,一辈子都不敢肖想,而后一个矿,向来被宫中太监把持,如果不是今天,他更是摸都摸不到。

  赵弘殷立刻说:“小郎君不用担心,小的家里夫人持家有道,完全不需要小的操心家里,而且小的家里已经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小郎君之前不还说小的不适合再生么,正好派小的去,小的保证认真监工,给娘娘和小郎君好好效力。”

  林从扑哧一下笑了,“你这家伙,还真是会打着杆向上爬,好了,既然你有这个决心,那这个空缺就是你的了,不过本小郎君丑话可说到前面,你去之后可要好好把关,手脚稍微干净一点,可别丢了我和我娘的脸,否则出了事,我可定不轻饶。”

  赵弘殷忙说:“小的一定忠心耿耿,绝不辜负小郎君和淑妃娘娘之托。”

  “好了,回去收拾一下把,宫里很快就会把调令送你家去。”

  赵弘殷满心欢喜地退下了。

  郭威看着赵匡胤离开的背影,有些眼热,忍不住说:“铜矿的监办,小郎君出手好大方。”

  “羡慕了?”林从笑着问。

  郭威立刻凑过来,“卑职不羡慕,主子素来大方,定然会给卑职更好的。”

  “聪明!”林从赞了一句,“矿场虽然油水足,可也只是油水,男儿志在四方,当建功立业,你身手不错,在军队会更有作为,可不能因小失大,为了点钱断了仕途。”

  郭威精神一凛,“多谢小郎君提点。”

  林从笑着说:“过些日子,我还指望你帮我练更多兵呢!”

  郭威眼睛一亮,“小郎君的意思是?”

  “因为安重诲的事军中一些将领会调整,禁军中也有要动的,到时你家小郎君可能能升一级,领的兵更多了,而你,也可以顺势顶上我之前空出的位子。”

  “真的?”郭威惊喜地脱口而出。

  “自然是真的,所以你也还不快去歇歇,等后面有的忙呢!”林从笑道。

  郭威听了挠挠头,“那卑职,也先回去了。”

  林从点点头。

  等郭威退下后,林从站起来伸了懒腰。

  终于把赵匡胤他爹送去挖矿了,这一下,他好几年出不来了吧!

第98章 又收了一个小弟!(一更)

  林从那日虽然有给郭威画饼的嫌疑, 不过他没说谎,他确实趁着他后爹清洗军中安重诲势力时,打算再往上升一下。

  他如今是指挥, 麾下有一支两千来人兵马,这兵马对他这年龄虽然不少,可远不够他和他娘以后安身立命的, 如今趁着军中因为清洗空出不少空缺,林从少不得得谋划一下。

  林从此时也有些明白, 为什么安重诲一失宠,立刻墙倒众人推了, 落井下石只是顺手,安重诲和他派系所占的位子,才是重点。

  就例如安重诲一倒,枢密使就空出来, 枢密副使范延光就顺理成章被扶正成了枢密使,范延光本来和安重诲就不合, 怎么放过这个机会, 所以这次攻诘安重诲的, 就有范延光的人。

  范延光从枢密副使升到枢密使, 枢密副使的职位就空出来,兴平公主的驸马赵延寿之前随他爹赵德钧进京, 他后爹也没薄待自己亲家, 直接封赵德钧为幽州节度使,赵德钧就去幽州就藩了。

  而兴平公主夫妇就留在了京中, 之前一直没好的空缺,如今正好有枢密副使,赵延寿立马走了自己媳妇的关系, 从李嗣源手里讨了枢密副使的位子。

  所以这次安重诲派系清洗,赵延寿也没少在他后爹耳边吹风。

  还有石敬瑭之前领兵出征,此次回来,除了原有职务不变,因为原来禁军副统领职务是安重诲的人,这次也下去了,由于禁军这位置太过特殊,又值此安重诲派系清洗,李嗣源生怕重现李存勖当年清洗郭崇韬时的宫变,石敬瑭领兵一回来,李嗣源就让石敬瑭领了禁军副统领之职,也就是六军诸卫副使。

  虽然唐朝时就已经有御林军总指挥、禁军总统领这样乱七八糟的称呼,可并不是官方称呼,官方准确称呼,是六军诸卫使。

  至于六军诸卫使是谁,是李从荣那个坑货。

  李从荣虽然和安重诲一起谋划的,可安重诲倒了,李从荣却丝毫没受影响,李嗣源对自己儿子的态度是,自己儿子犯错都是臣子带歪的,自己儿子还是好儿子。

  这次把石敬瑭调给李从荣做副手,也是怕安重诲一死,李从荣压不住禁军,才忙把最能干的大女婿给儿子送去,帮着压住禁军。

  所以总体来说,这次职位变动,范延光和赵延寿是赚了,石敬瑭就有些憋屈。

  不过这是对这人,对林从,那就是大大的赚了。

  顶头上司是自己的大姐夫石敬瑭,枢密院管任命是对自己很客气的聪明人范延光和二姐夫赵延寿。

  如此条件,林从简直可以在禁军横着走。

  这时候自然得稍微往上爬爬了,不过林从也很克制,他现在是指挥,麾下管两千禁军,再往上,是一军指挥、副指挥,十个指挥才一军,换个具体说法就是,一支是两千五百人,十支成一军,一军是两万五千人。

  当然这只是编制,实际各军就没有满编的,可即便如此,林从也很难坐上一军指挥,哪怕是个副指挥。

  坐上了,也只会是虚职,两万多人也不可能听他的,所以林从退而求其次,看中了一个职位,都虞侯。(不是爵位,他官名就叫这个)

  这个职位算是个中间过渡职位,在指挥和军指挥之间,但没有确定范围,也就是你以指挥升了做都虞侯,你如果没本事,那你可能还是只领你这支,其他支的指挥,鸟都不鸟你,可你要有背景有人脉,你也可以拉几个指挥到你麾下。

  所以都虞侯,具体大小看能力。

  而林从,想稍微扩张来点实际的,把自己两千来人变成四五千,都虞侯是个不错的跳板。

  林从要这个职位,都不用找他后爹,去找他大姐夫石敬瑭和二姐夫赵延寿,没两天一个都虞侯任命就下来了。

  升了都虞侯后,林从就把指挥让给郭威,并且开始考虑再拉哪个指挥做小弟。

  一军十个指挥,除了他麾下的郭威,还有九个,这几个平日开个会,点个兵时虽然也常见,可不过都是点头之交,也就认识的程度,毕竟林从年纪小,大家都觉得他是来玩票的,也不可能真和他相交,所以能相熟到能当小弟的,还真没有。

  不过林从也没无措,原先不相熟,不等于之后不相熟,再说这当下属难道是因为交情好,当然不是,是为了跟着领导有前途,他现在既然有背景,何愁没有有实力的人来投。

  所以他就在某次几个指挥一起点兵时隐晦透漏了一下自己身为都虞侯,想麾下再并一两个指挥时,不少指挥有意动的神色,然后林从就回去等着了。

  果然没两日,就有郭威就来报,有一个指挥隐晦打听他,有意向来他麾下。

  林从听了很高兴,忙问是谁,并且准备查查这人实力怎么样。

  然后林从就震惊地得知,这个是他九个指挥中最不想收的那个——高行周。

  说起高行周,还真不是这高行周实力不行,恰恰相反,这高行周是他们这一军中十个指挥实力最强的。

  高行周是北方燕地人,家正好在边关边境上,由于常年契丹南下掠夺,所以当地人都很彪悍,高家正是当地的豪强,族中弟子个个习武,在边关十分有名,高行周的父亲,正是历史上四季拳创始人,唐末第一名枪,人称“白马银枪”的高思继。

  只是后来高思继夹在当时唐末争霸中被杀,几个儿子只好碾转在各大节度使手下,不过由于家传渊源,几个儿子都勇武过人,其中以高行周行军打仗最为厉害,高行周后来到了李嗣源麾下,跟着李嗣源屡立战功,多次升迁,如今已经是节度使,兼着禁军指挥。

  这种和林从这种在禁军中升迁不同,人家是真的沙场悍将。

  甚至现在在禁军中,人家领的都是骑兵,是禁军的精锐,和林从领的那两千步兵也不是一个概念。

  按理说高行周这样的来投,是林从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事。

  可问题是他是高行周啊!

  历史上李从益被立为傀儡皇帝,刘知远不承认,领兵前来,当时李从益慌乱之下,就是派高行周去抵御刘知远,结果高行周接到圣旨,理都没理,转头就投降了刘知远。

  然后就是他娘得知后,立马带着李从益让位,可即便这样,还是没躲过刘知远斩草除根。

  所以对于高行周,林从感观一直怪怪的。

  只是林从倒也没怪高行周,毕竟李从益这傀儡皇帝一看就要能力没能力要兵权没兵权,光有个空头皇帝名义,一道圣旨就让高行周去抵抗比自己势力大的刘知远,凭什么。

  这五代又不是你是皇帝,大家就得给你卖命。

  再说高行周也不欠李从益的。

  而且林从记得后来高行周给后面的皇帝打仗也挺出力的,虽然不是那种死忠,但也是给封赏就出力的那种,并且还多次抗击契丹,打仗水平也不错。

  所以平时林从对高行周也就是和其他人一样。

  只是如今高行周来投,林从难免有些顾虑。

  这高行周一看就不是忠君款,而是给好处出力的那种,郭威孬好当年对后汉是忠心耿耿,是后汉负他,再加上郭威如今年轻,他从年轻时就施恩,拿下郭威不成问题,可高行周今年都四十五了,又征战沙场多年,来投他一个九岁的孩子,他真能压得住他吗?

  林从对此很没信心。

  不过还没等林从纠结出要不要接触高行周,高行周已经先找上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