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 第33章

作者:将月去 标签: 甜文 穿越重生

  顾见山求的是姻缘,解签还花了二两银子,说时来运转,必有好事发生。

  本来他还不想解,现在看还挺值,反正听着舒坦。怪不得都说心诚则灵。

  郑氏道:“让你来还不听,我就说来是对的。”

  云氏说了句漂亮话,“五弟此行必定平安无忧,母亲,您就别再担心了。”

  顾见山手一直把玩着木签,陆锦瑶不由多看了两眼。她求得自然是孩子,也是支上签。

  就是没想到,顾见山真去求姻缘了……

  很快,她就见顾见山把签扔在了解签的桌子上。

  “既然求完了,那我回去了。”

  郑氏:“回什么回,吃完素斋再走。”

  当主子的去吃素斋,做丫鬟的只能在门外候着。

  幸好姜棠早有准备。

  赵大娘说爬山得带上吃的,姜棠就多带了好几样,背了一路早就凉了,不过她带的是凉着吃热着吃都行的。

  别人要么拿出饼子,要么拿个包子,只有姜棠,把包袱打开,好几个油纸包。

  有猪肉碎、花生碎、辣椒酱拌匀之后攒的饭团子,一个半个拳头大,总共四个。

  用香料和茶叶熬的卤汤煮的茶叶蛋,也煮了四个。茶叶是上回给顾见山做千层蛋糕的剩的,只不过蛋糕进了她的肚子。

  时间赶,为了让茶叶蛋更入味,先把鸡蛋煮熟,磕碎滚了一圈。

  还有用面包窑烤的红薯和芋头,这一路姜棠肯定饿不着。

  露竹她们带的就是干饼子和馒头,一人多带了枚鸡蛋。看姜棠带了这么多,白薇惊道:“怪不得你包袱比我们的大那么多。”

  姜棠笑了笑,“咱们四个分着吃吧,反正带的也多。”

  露竹摇头说不要,虽然姜棠带的多,但那也是辛苦做的。

  白薇道:“要不我拿鸡蛋换你一个烤红薯吧,我想吃那个。”

  姜棠:“红薯和芋头又不值钱,给你。”

  四个巴掌大的烤红薯,包了一路,肯定没有刚出锅的时候好吃。但凉了有种别样的滋味,吃起来甜丝丝的。

  吃个烤红薯就能填饱半个肚子,等烤红薯吃完,姜棠又吃了一个茶叶蛋,吃起来还算入味。

  上次姜棠出去,街上什么都有,不过没卖茶叶蛋的。茶叶价贵,寻常人吃不起。茶叶蛋没有煮鸡蛋的腥味,剥开,原本雪白的鸡蛋清上多了一圈裂纹。咬上一口,是卤料和茶叶的清香味。蛋黄并不噎人,还有浅淡的咸香味,有点像那会儿姜棠做红烧肉里的鸡蛋,但多了份茶香。

  吃着饭,露竹看那边有分汤的,一人领了一热碗。就着饭团子,吃起来正正好。

  今儿没太阳,天还阴,估摸着时辰大约过午时了。但还不能走,主子们吃过斋饭还得在厢房歇一会儿。姜棠就在树下眯了会儿。

  还没半刻钟,就被露竹喊醒了。

  姜棠迷迷瞪瞪的,“露竹姐姐,怎么了?”

  露竹道:“天色不对劲,你看这会儿天都阴黄了,还起了风。”

  她不放心道:“我去问问大娘子,得早些走。”

  佛寺不留人过夜,万一一会儿真下雨了更不好走。

  很快露竹就跑回来了,“收拾东西,马上回府。”

  一行人才下了山,豆大的雨珠就落了下来。

  这是姜棠来这儿之后下的第二场雨。

  许是好久不下,雨势极大,抬头看天,是昏黄色。狂风骤起,风卷着尘土,路旁的树叶哗哗作响,只听啪的一声,就有树枝被风吹断了。

  幸好侯府的马车牢固,但在外头驾车的车夫就遭了罪。

  马车摇摇晃晃,并不安慰。

  静墨一向沉得住气,握着姜棠的手道:“别怕,老天爷脸色说变就变,一会儿雨就停了。”

  静墨话音刚落,姜棠就听见不远处传来巨大的响声。

  紧接着时一道厉声尖叫,然后马车就停了下来。

  雨声吵闹声不绝于耳,姜棠觉得雨好像比刚才还大了,她道:“要不下去看看……”

  静墨道:“四娘子那边有露竹白薇,你过去也帮不上忙。”

  姜棠一手抱着包袱,另一只手拉着车帘挡外面的雨,“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

  静墨:“放心,不会出大事的。”

  姜棠点了点头,车厢里的几个丫鬟挤作一团,虽进了五月,但一下雨,天立马就冷了下来。

  马车停下,车夫披上蓑衣去前头看了看,前头更吵闹,一辆辆马车停着,光永宁侯府的就有四辆。

  车夫还看见跟着过来的五公子,他是骑马来的,这会儿衣裳已经湿透了。

  他还要往前走,就被五公子身边的春台拉住,春台挥挥手让他回去,“没大事儿,前头的树被吹断了,倒下来两棵,压死了匹马,别大惊小怪的。一会儿把树抬走就能走。”

  顾见山抹了把脸上的雨水,“我去前面看看,你在这儿盯着。”

  春台:“小的跟您一块儿去。”

  顾见山:“让你盯着你就盯着,别让人浑水摸鱼。”

  顾见山往前走,经过陆锦瑶马车的时候马车帘子掀开了,露竹探出一个脑袋,“五公子,我家大娘子说别去前面看了,这个天树都能吹倒,这边又是山路,怕出什么事,先等雨停了再走吧!我家大娘子附近有一个庄子,先去那儿避避雨。”

  顾见山想了想,点头答应了。

  露竹道:“还请五公子去前面说一声,一同去庄子避雨。”

  很快,马车掉头,去了陆锦瑶的陪嫁庄子。

  庄户是宴几堂的人,是高嬷嬷的儿子和儿媳妇。

  一同过来的还有安王府和定北侯府的马车。

  安王府来的是安王妃和安阳郡主,定北侯府是世子周辰远陪着定北侯夫人来的。

  陆锦瑶让人收拾出几间屋子,又让姜棠去煮红糖姜水,“一屋送去一壶,你们也喝点。”

  雨还在下,姜棠倒是没淋到雨,庄子里什么都有。

  高嬷嬷的儿子和儿媳妇是极本分的人,带着姜棠就去了厨房。

  找来了姜块和红糖,“姑娘还要什么?”

  姜棠道:“再拿些鸡蛋吧。”

  给陆锦瑶做一碗红糖鸡蛋水,一碗红糖姜茶,其他人喝红糖姜茶就好了。

  姜茶煮的快,煮完姜茶,和静墨一屋一屋的送。

  先送的永宁侯府的,郑氏,云氏还有陆锦瑶。

  顾见山那边,姜棠让静墨送的。

  她倒了壶茶去给旁边的定北侯夫人送。

  定北侯夫人是个极其英气的人,少有女子是剑眉,虽英气,但说话也和善,和姜棠说了好几句。

  没一会儿,姜棠就见定北侯世子周辰远进来了,只看了一眼,姜棠立马低下头。

  周辰远肖似其母,见到姜棠恍地愣了一下,“你是永宁侯府四娘子身边的丫鬟吧。”

  周辰远上山的时候就见到了,惊鸿一瞥。

  姜棠行了一礼,“见过世子,奴婢是四娘子的丫鬟。”

  周辰远笑了笑,“这姜汤是你煮的,你叫什么名字。”

  定北侯夫人皱了皱眉,“你又胡闹什么,她还要回去伺候,快走吧。”

  姜棠刚想谢礼,但周辰远又道:“急什么,我只是和她说说话。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为何不说话。”

  姜棠低着头,她能感觉到周辰远肆无忌惮的打量和审视,那种带着点兴趣和玩味的语调,只把她当个物件,而不是一个人。

  姜棠:“奴婢……”

  姜棠看自己身前笼住一片影子,有人说道:“还在这儿愣着作什么,没见本公子的衣服湿了,去庄子找一件。”

  是顾见山的声音,以前她觉得顾见山的声音是无常索命,但其实没有比他声音更动听的了。

  姜棠心都快跳到嗓子眼了,她赶忙道:“奴婢这就去。”

  周辰远不悦地皱了皱眉,可抬头一看,顾见山衣角还在滴水。

  到底是别人的庄子,这人又是顾见山,周辰远道:“顾兄别误会,我是看她干活辛苦,随口一问。”

  顾见山冷笑道:“如此最好,我便不打搅伯母休息了。”

  定北侯夫人点了点头,想说什么但拉不下一个当长辈的脸。等顾见山一走,她训斥道:“也不看看是什么地方!”

  周辰远笑着道:“母亲别生气,我只是随口说说,问个名字而已。”

  姜棠从定北侯夫人的屋子出来立马跑回了厨房,她缓了一会儿,对庄子的管事说,“五公子淋了雨,劳烦找身干净的衣裳。”

  找来衣服,姜棠拍了拍还在狂跳的胸口,抹了把眼角。这是陆锦瑶的庄子,没人能乱来的。

  她带着衣服去了顾见山屋门口,不等抬手敲门,里面的人就说进来。

  算起来,顾见山又救了她一次。

  她推门进去,把衣服放在门口的凳子上。

  庄子的客房简单,一张床一把桌子两把椅子。

  顾见山就坐在椅子上。

  姜棠:“奴婢见过五公子,这是庄户的衣服,看着旧但是干净的,若无其他事奴婢就退下了。”

  顾见山看着姜棠的眼睛,眼尾有点红,好像哭过一样。外面雨声仿若战鼓,明明是白天,可屋里还得点烛灯。

  顾见山偏过头,攥紧拳头道:“不是你的错,是他行事张扬无度,唐突冒犯。”

  姜棠抬起头,可顾见山并没有看她。

  姜棠道:“多谢五公子,奴婢先退下了,天凉,五公子早些把湿衣换下,姜茶也记得喝……今日五公子出手相救,奴婢感激不尽!”

  顾见山难得说了句玩笑话,“怎么,又要来世给我当牛做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