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 第32章

作者:将月去 标签: 甜文 穿越重生

  春台看顾见山一脸烦躁,“公子不去也好,万象山很高的,普陀寺又在山顶……”

  顾见山:“别人都能爬我爬不了?”

  兴许他这次死在战场了,多看一眼是一眼。

  ——————

  次日,阴天微风。

  姜棠昨晚收拾了一个小包袱,里面有花茶包,冰糖,两条手帕,一身换洗的衣服。

  这是出门必备。

  早饭是她和赵大娘一起做的,做完,赵大娘跟姜棠说她去安王府得赏的事儿。先是把安王府夸了一遍,高门大院,要走多久才能到,府上有多少好东西。然后才说给安阳郡主做了菜,得了五两银子的赏钱。

  “郡主让我教厨子几道拿手菜,我说了这是你教的。要是没你我也拿不了,这赏钱该分你一些的。”赵大娘都把荷包准备好了。

  赵大娘拿的是二等丫鬟的月例,陆锦瑶从前常赏她,她不是眼皮子浅的人。

  和姜棠共事,她是拿好处的。

  赏钱分一半出去,以后好学做菜。

  再说,她去安王府谁都知道,姜棠能不知道?还不如自己说了。

  姜棠把手背到身后,“大娘你这就是见外了,我能痊愈多亏了你。给你的就是给你的,我也没教什么,你能会做也是你自己厉害,这赏钱是你自己凭本事拿的。”

  她养病这些天,是赵大娘一日三顿地炖汤,给她做饭。

  赵大娘是宴几堂的厨娘,只负责陆锦瑶顾见舟的饭食,给她炖汤就多用几个时辰。

  赵大娘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哎,那有事就和我说啊,千万别客气。你这……大娘其实有个侄子,是个读书人,在外头赢天下酒楼做掌柜。”

  姜棠长得好看,还有门好手艺,赵大娘还觉得自己的掌柜侄子高攀了。

  先说和说和,万一成了呢。

  姜棠忍俊不禁,“大娘想谢我不必把亲侄子搭上,大娘子那边快好了,我先去等着了。”

  赵大娘觉得可惜,但没纠缠,“行,你快去吧,去上香大娘子吃素斋,你带点吃的,省着路上饿。”

  永宁侯府离万象山二十里远,坐马车要一个多时辰。

  陆锦瑶有孕,马车上得多铺几层垫子。

  临出行,露竹嘱咐了三人几句,“在外不比宴几堂,去普陀寺上香的都是贵人,万不能随处乱跑。咱们只管照顾好大娘子,万事小心。若出了事,谁都救不了你们。”

  三人齐声应了好。

  姜棠绝不会乱跑,除了陆锦瑶身边,哪儿都不去。

  初一,更显出人多来。

  街上好多马车,前面那条街住的是燕国公府,马车更是精美。

  燕茗双已经大好了,初一被母亲拉着上山还愿,是佛祖保佑她。

  燕茗双人来了,但她知道,救她的不是佛祖,而是顾家四娘子身边的丫鬟。

  是仙女姐姐救了她。

第25章 当丫鬟的第二十五天

  天气阴凉, 看不见太阳。

  燕国公府的马车到万象山时,山脚下已经停了不少马车。

  往山上望去,除了王公贵族, 还有平民百姓,都拾阶而上。平民百姓见到仆从成群的世家夫人会低下头避让, 等人过去才好奇地张望。

  燕茗双身后跟着两个丫鬟,那个跟她去永宁侯府叫银粟的, 已经不见了。

  她不知道银粟去哪儿了,兴许在国公府的洗衣房,做最辛苦的粗实活计, 也许被卖了,又或许打发到庄子……她问别的丫鬟, 一个个都摇头说不知道。

  燕茗双去求情,她母亲说,伺候不好留着无用, 万幸没出事, 但凡燕茗双落下一点病根,银粟都万死难辞其咎。

  原想过去开开心心地玩, 现在燕茗双是真的后悔了。

  当时只要小心一点就不会出事, 是她连累了别人,银粟是和她从小一起长大的。

  她好了两日,早想去永宁侯府看她的救命恩人,但她母亲说,已经送了药材和补品, 若还记挂着, 以后多和陆锦瑶走动就是了。

  不必为一个小丫鬟费心。

  怎么可以这样, 救她的人该是谁就是谁。

  燕茗双不知道今日陆锦瑶会不会来, 若是来了,会不会带着她的恩人。

  燕茗双走几步就回头看一眼,直到登顶,也没见永宁侯府的人。倒是看见安王妃和安阳郡主了。

  安王妃拉着燕茗双仔细瞧了瞧,“真是佛祖保佑。我也来还愿,安阳近日身子好了不少。”

  燕国公夫人笑着道:“我瞧着安阳气色是好了。”

  听燕国公夫人这么说,安王妃甚是高兴,“可不是,每日用饭都比平日多些,又请太医看过,说是没有大碍。我过来也是为了还愿。”

  安阳站在一旁,模样娴静。燕茗双自从落水之后就没从前那么活泼了,气质和安阳很像。

  两个大人在那边说话,燕茗双觉得烦,就到一旁透气。

  两个丫鬟紧跟着,燕茗双斥道:“别跟着我,我去和郡主说会儿话。”

  以前燕茗双觉得安阳柔弱,说话也慢吞吞的,让人提不起劲来。现在她也快成这个样子了。

  不能打闹,马上及笄了,性子该稳重些。更不能成日贪玩,该学的管家刺绣也该学起来。

  这些话都是她母亲说的。

  怎么那般迂腐势利。

  燕茗双气鼓鼓的,安阳莞尔一笑,“她们一直都是那样的,你不必放在心上。兴许你母亲未和你说……我派人去永宁侯府看过了,姜棠姑娘已经痊愈,陆姐姐对她不错,修养了四五日,已然大好。”

  燕茗双攥紧手,原来她叫姜棠。

  “我就是心里憋屈,明明是……”

  安阳跟着叹了口气,“谁说不是呢。”

  她能好也和姜棠有些关系,陆锦瑶让她院子的厨子过来做菜,她一高兴,就赏了厨娘五两银子。

  那个厨娘就跟倒豆子似的,把她从哪儿学的菜都说了。

  后来还教她院子的厨子怎么做。

  结果她母亲偏觉得是佛祖保佑,这不来上香还愿了。

  若是佛祖保佑,她的病早就好了。

  安阳道:“茗双妹妹,你若不想为她招来祸端,万不可再在你母亲面前提及此事。救命之恩,你心里记得就好了。今儿寺里人多,你别乱跑,你出事了……连累的是别人。”

  燕茗双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她突然想起了银粟……

  燕茗双的目光黯淡下来,“我听安阳姐姐的。”

  安阳郡主道:“若是她来了,我想办法带你去谢她,如何?”

  燕茗双眼睛一亮,“真的?”

  “真的,但是看完就走。”安阳伸手摸了摸燕茗双的脑袋,“你也别太放心上,憋着只会让自己更难受。”

  燕茗双道:“我知道。”

  永宁侯府的马车到山脚下时已经快到正午了。

  陆锦瑶有孕,故而马车驶得慢些。

  露竹和白薇和陆锦瑶坐一间马车,姜棠静墨和别的院子几个丫鬟坐在后面的马车一块过来的。

  下车之后,姜棠总算见到了古代版的人山人海。山脚下一群做小生意的商贩,什么卖糖葫芦的,卖素面,卖包子,卖泥人,卖香的,每个摊铺前都围了好多人。

  有权有势的人家上山吃素斋,普通人可不就得下山吃素面。

  上山的路是一条一丈宽的石阶,上山的走在右边,下山的顺着左边走。

  永宁侯府的来的晚,现在已经上山少下山多了。

  今儿韩氏没来,她都是十五上香,初一府上事多,离不开人。

  二房的许氏也没来,自从顾二爷下派之后,许氏就很少出门。三娘子云氏站得离陆锦瑶近,她是过来人,能照看一二。

  今天凉风阵阵,陆锦瑶和云氏走在前面,一众丫鬟小心跟在后头。

  云氏性子爽利,她只有一个女儿,这回上山是想求子。

  顾见海是庶子,日后分家必然能分到一些产业,夫妻俩不求侯府爵位,日子倒也自在。

  日后未来谁做的永宁侯,顾见海都是他的兄弟,两边不得罪才好。

  一路上,云氏都在说有孕该注意的事,台阶高了,她还会出声提醒。

  陆锦瑶是头胎,这才两个月,是最该小心的时候。她想等过三个月再告诉平阳侯府,云氏说这些对她用处极大。

  投桃报李,陆锦瑶也该做些什么。

  如今永宁侯府厨房采买虽不是她在管,但韩余清是宴几堂的人,照顾一下宴方堂倒也容易。

  慢悠悠走着,走了将近两刻钟,这才登顶。

  郑氏带着两个儿媳进寺上香,丫鬟们就侯在外头。

  一路提心吊胆,姜棠可算能松了口气了,她看了看周围,万象山不高,山中林木茂盛草木繁多,不时传来鸟叫,倒也悦耳。

  姜棠想等这月月假过来看看,顺便打听一下长明灯多少钱一盏。

  顾见山好像也来了,姜棠刚才看见春台了。

  春日宴弄成那样,也不知道顾见山的亲事定下来没。

  又是两刻钟,郑氏她们从寺里出来,姜棠赶紧低下头。

  郑氏喜笑颜开,她进去摇了一签,是上上签。佛祖告诉她顺其自然就行,肯定会有结果的。

  郑氏还让顾见山摇了一支,顾见山原本不愿意,后来鬼使神差地拿了支签,竟然也是支上签。

  郑氏更是深信不疑了,弄得顾见山怀疑,签筒里面是不是都是上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