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 第31章

作者:将月去 标签: 甜文 穿越重生

  文书姜棠能看懂,没什么意见,“大娘子,奴婢看完了,现在签字按手印吗。”

  陆锦瑶笑着摇了摇头,“你先别急,我话还没说完呢。铺子还没开业,能不能赚钱尚且不清楚。若是以后赚钱多了,方子能值更多的钱。”

  姜棠相信自己,更相信陆锦瑶,她做生意就是稳赚不赔。

  “大娘子开铺子,肯定能赚得盆满钵满。”

  陆锦瑶笑道:“那就借你吉言了。”

  并非陆锦瑶夸大,自小到大,她遇见的小事可能磕磕绊绊,但大事上就没有不顺心的时候。在闺中的时候学管家,身边的丫鬟各个顶用,除了姜棠让她不知如何是好。嫁给顾见舟算是门当户对,尽管婚后没有立刻有孕,但顾见舟对她极好。

  有了孩子她害喜害得厉害,全靠姜棠,现在吃什么都香,不觉得难受了。

  总是能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姜棠也跟着笑了,“奴婢还有一个点子,这不马上就端午节了嘛,粽子不贵,买点心可以送粽子。”

  糯米粽子多好吃,蜜枣的、豆沙的、咸鸭蛋黄的……

  姜棠想想都咽口水了。

  粽子人人都会包,是份讨巧的心意罢了。陆锦瑶点了点头,“这个主意不错,买多少米,多少粽叶……直接去找露竹。”

  姜棠应下,这才跟着露竹去领银子。

  总共三十两,露竹给了两张十两的银票,十两的碎银。

  姜棠比她小许多,露竹忍不住提醒几句,“钱别乱花,留着总有大用处的。闷声发大财知道吗,赚钱的事不许往外乱说,尤其是其他院子。”

  提醒之后露竹又道:“但是有钱了,多打扮打扮也好,对了,外院的韩管事……”

  露竹忘了是听谁说的,外院的韩余清对姜棠有那么点意思。后来韩余清还托她给姜棠带了东西。

  韩余清是大娘子举荐当管事的,姜棠又是宴几堂的丫鬟,光看相貌,韩余清文质彬彬。若说能力,他做事有条理,是个能当事的。

  姜棠默了一下,一半真一半假地说了,“韩管事很好,但我想多赚点钱,就不耽误人家了。”

  露竹道:“总要嫁人的,你成了亲也能在大娘子这边当差……”

  姜棠摇了摇头,“那不一样,成了亲都是柴米油盐的小事,说不准还要为他洗衣做饭,一辈子就那样了。”

  姜棠冲露竹笑笑,“我还想赚银子,想跟大娘子学做生意,学为人处世,不想那么早就嫁人。”

  露竹二十出头,至今还没嫁人。以前想过嫁人的事,后来拖到现在,心思也就淡了。她现在是想给陆锦瑶做一辈子的丫鬟,等小公子出生,去照顾小公子。

  姜棠那么想也没错,只是难免觉得可惜。

  她要是在姜棠这个年纪遇上这么合适的人,肯定会嫁人的。

  露竹道:“你自己想清楚就好,以后韩管事再托我带东西,我不管帮他带了。”

  姜棠道了声谢,“那晚上做好吃的给大家吃。”

  露竹:“才说了省着花又不听了。”

  姜棠是要省着花,可这是高兴的事儿,花出去一点才能赚的更多,“不做多了,正好试试新菜式。”

  算上明天姜棠还能待两天,陆锦瑶让她待五天,但明天就是初一了。

  每月的月假不能留到下个月,姜棠今早

  去府医那儿看了,已经大好了。

  待了五天,赚了半两多银子,算起来不少了。

  姜棠打算明早就去小厨房,该做什么还做什么。“露竹姐姐,我要五斤糯米,二十个咸鸭蛋,五斤五花肉,若是能买到火腿就更好了。”

  大枣和红豆小厨房都有,就不用去买了。

  露竹问:“这也是包粽子的?”

  姜棠:“你没吃过咸口的粽子吗,就放鸭蛋黄和肉,味道有点像荷叶饭,咸咸香香可好吃了。”

  露竹摇摇头,“好像再往南边一点才吃咸的,咱们都吃蜜枣豆沙的。”

  姜棠道:“我每样包几个,那你出去采买的时候给我也带些糯米吧,五斤就够了。”

  宴几堂是宴几堂的,姜棠想多吃得自己花钱买。

  露竹笑道:“不用你买,你忘了,咱们端午的节礼就是每人两斤糯米、两斤猪肉、半吊钱。”

  每逢过节宴几堂都会发节礼,若说贵自然不贵,猪肉一斤十文钱,糯米一斤六文钱。

  最贵的要数半吊钱,是三等丫鬟半个月的月钱。

  除了端午节,还有中秋、春节、上元。中秋的月饼上元的元宵,节礼不算在宴几堂的月例中,都是陆锦瑶自己掏银子。

  各个院子的节礼不同,但都不差,当主子的不差这些钱,为的是讨个好彩头,让下面的人高兴高兴。

  两斤糯米不少呢,宴几堂这么多丫鬟,谁想吃粽子了和姜棠一起包。

  姜棠:“那也好,有糯米就不用买了。明儿一早我就包粽子去。”

  露竹:“明儿你过去怕是得早点了,初一,夫人和大娘子她们要去普陀寺上香,中午在那边用素斋,赶不回来。”

  露竹要跟着去,不知道怀兮去不去。

  她好的差不多了,昨日就回来当值了。

  兴许大娘子会带着姜棠去。

  普陀寺在盛京北边的万象山上,香火旺盛,每月初一十五,各家的夫人娘子都会去上香。

  上香,捐香油钱,吃素斋。

  这两日人特别多。

  直到晚上,陆锦瑶才指了要带谁去。

  露竹白薇,静墨姜棠。

  怀兮虽然养好了腿,但还是别上山的好。白薇机灵,静墨稳重。至于为何带着姜棠……陆锦瑶只是潜意识觉得该带着她。

  小说里的剧情姜棠忘得差不多了,永宁侯府的人去寺庙的次数太多了,的确是有在去寺庙遇险的时候,不过受伤的都是别人,姜棠已经不记得是哪次了。

  这相当于出公差,放现代普陀寺就是名胜古迹。姜棠来这儿之后就没出过远门,出去看看也好。

  明天去普陀寺也阻挡不了姜棠想吃一顿的心,她晚上想吃麻酱宽粉。

  赵大娘给她做了五天的炖汤,生着病姜棠不敢吃辣的,这回好了,怎么也得过过瘾。

  她让露竹买了不少红薯宽粉,打算吃顿麻酱酸辣宽粉。

  要吃那种辣的,裹着芝麻酱,酸爽可口软糯弹牙的粉条。要是光吃酸辣粉,细粉丝就行,但加上麻酱,还得是宽粉好,煮久一点,吃起来软耙耙的。

  芝麻酱是陆英她们帮忙磨的,稍微加点花生酱,味道更甜些。若是做出来觉得好吃,可以做给陆锦瑶吃。

  买的是地地道道的农家红薯粉,汤是熬了一下午的猪骨汤,加上辣椒油和醋调了味儿,再熬半个时辰。

  趁着这空炒盘花生米。

  浓汤煮粉,煮好之后盛出来,淋上一勺酱汁,稍微拌一拌,多放点花生米。

  炸黄豆也行,没这个味道就不对。

  寻常吃粉丝都是做在菜里,佩兰还是头一回这么吃。

  她最爱吃肉,现在觉得不吃肉也不是不行。

  夜里天还凉,佩兰还吃了一头汗,吃完,辣得呼呼喘气。

  麻酱酸辣宽粉姜棠一共卖了十碗,一碗八文钱。不过粉条须得趁热吃,凉了不仅坨一块,再热还没有第一次那么劲道的口感了。

  春台买了就快马加鞭往宴回堂赶,也就一刻钟,实在想不通粉条为何就成这样了。

  刚到手里的时候春台还看了眼,本来麻酱和油辣子均匀地裹在宽粉周围,光看着就想快点吃,现在看着没什么食欲。

  着实算不上好看。

  春台硬着头皮道:“公子,要不别吃了。”

  顾见山:“一餐一食当思来之不易,边关将士有多少吃不饱饭的,我为副将军,不做表率也就罢了,怎能奢侈浪费。”

  顾见山拿起筷子,费劲挑出来一根吃,看着不行,吃着倒还好。

  春台见状也赶紧往嘴里扒,香是真香,一口麻辣味和芝麻酱的甜香味,就是有点噎得慌。

  “公子要不要水。”

  “拿杯茶水过来。”顾见山嘴里干,还辣,嘴唇麻麻的,脸上出了层薄汗。

  里面花生米泡的时间长,外面软里面酥,一口一个香的很。

  吃一碗酸辣麻酱宽粉,顾见山喝了三杯水。吃完,春台把碗筷收下去,然后颠颠地进来,“公子,明儿就是下月初一了。夫人要去寺里,您去不。”

  自古以来求神拜佛都是为了许愿,郑氏最近正愁着,她觉得是佛祖觉得她许久没上香,心不诚,所以在惩罚她。

  郑氏病了许久,这月才好利索,所以想下月去一趟。

  一是还愿,陆锦瑶有孕,她得还愿。二是为了祈求佛祖和老天爷,给她的儿子顾见山一段美满的姻缘。

  郑氏原想叫顾见山一起,但顾见山根本不去。

  只有自己办不成的事才会祈求老天爷。

  求己不成不求人,反倒求老天爷。

  多可笑。

  天底下有多少佛寺,每日又有多少人许愿,老天爷看得到吗。

  顾见山对这种事一向嗤之以鼻,“不去。”

  春台劝道:“要不去吧,公子,明儿四娘子也去。”

  顾见山抬起眉。

  陆锦瑶去,按春台话里的意思,姜棠也会去。

  那他去不去。

  不该去,他很容易被姜棠扰乱心神。

  想得好好的,不见心就不会瞎跳了,结果去了一趟宴几堂,吃了顿饭心又乱了。

  他马上就要走了,能不能回来都是未知数。

  再回来,会是什么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