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 第220章

作者:金波滟滟 标签: 情有独钟 因缘邂逅 现代言情

  外面的毛线加上运费比本地的还便宜?

  但是鲁老板肯定不会说谎的。

  刘北不由得长叹一声,“难道化工厂的线就卖不出去了?”

  化工厂积压的线,就像压在刘县长的心头,“襄平县本来就不富裕,发展旅游业要投入,原本化工厂是县里最重要的纳税单位,可谁想到这两年开始亏损,亏损数额还越来越大,非但不能纳税,还有上千的员工要发工资……

  现在就指望着把这些线卖出去呢。”

  可化工厂的那些毛线,质次价高,谁又能买?

  要鲁盼儿说,化工厂现在就不应该继续生产了,越是生产越是赔钱,完全没有生产的必要;库存的毛线,也应该尽快降低出售,收回一些成本总比什么也收不回好些……

  但刘县长恐怕很难接受。

  正这时,“大哥大”响了,鲁盼儿拿出电话接通,是省城毛衫厂的刘师傅,“鲁老板,过去你邀请我去霓裳羽衣,我没答应。

  现在我再没有后顾之忧,不知道你还要我吗?”

  鲁盼儿的第一台编织机就是在刘师傅的帮助下买到的,接着在采购毛线等方面也得到刘师傅的很多帮助。

  霓裳羽衣有了规模后,她就有心请刘师傅来自己的公司负责采购,并给刘师傅开出了远远高于毛衫厂的工资。

  可是刘师傅因为家庭的原因,没有答应,现在情况变了,鲁盼儿就笑,“收,当然收!

  不管刘师傅什么时候来,我都欢迎!”

  刘师傅对国内毛线行业实在太熟悉了,各厂家生产的编织机、各种类型的毛线,他都如数家珍,有这么一个人,霓裳羽衣的生意一定能锦上添花。

  “那好,我明天就到单位办停薪留职手续,然后去霓裳羽衣上班!”

  刘师傅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也看好霓裳羽衣,此时也很高兴。

  “最近我在襄平县呢。

  刘师傅可以先过来看看我们的新厂。”

  鲁盼儿正要挂了电话,突然又想了起来,“刘师傅,你知道襄平县化工厂吗?”

  “当然知道,省内所有化工厂我都去过。”

  “化工厂现在积压了许多毛线……”

  不待鲁盼儿说完,刘师傅就急忙阻止,“鲁老板,襄平化工厂的毛线可不能买!

  他们厂这么多年还是生产过去的老产品,质量一般,颜色土气,价格还很高,织成毛衣不好看,谁买谁赔钱!”

  刘师傅的嗓门很大,隔着电话传了过来,鲁盼儿特别挪了挪,让刘县长也能听到。

  有些话自己不好说,借刘师傅之口更合适些。

  刚才鲁老板也指出化工厂产品的问题,但总算还委婉些,眼下刘师傅直通通几句话,听得刘县长心里凉冰冰的,无可奈何地问:

  “那该怎么办?”

  “刘师傅,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鲁盼儿将话传过去。

  “当然先停产了!

  越生产越赔钱,还生产什么!”

  刘师傅非常了解全国的市场,“至于积压的毛线,趁着今年秋冬,赶紧低价甩卖!

  收回多少成本是多少,再放下去,就成一文不值的废品了!”

  鲁盼儿收了手提电话,“我先走了,谢谢你们的招待。”

  到了门口,忽听刘北在背后问:

  “陈厂长究竟是不是一个好厂长?”

  也许陈建军擅长伪装,也许他工作的确很努力,刘县长和县政府许多人都对他的印象不错。

  鲁盼儿转头笑笑,“我和陈建军有过好几次不愉快,评价他可能不够公平,也就不评价了。”

  “但是,给我们编织厂供货的厂长与陈厂长很不一样。

  他跟我素昧平生,并没有私人往来,也没派人来推销。”

  “我听说他厂子的线便宜,质量还好,主动找过去的,有了业务往来后,知道他每季都会推出新产品,定期征求客户对毛线的意见,还会把服装界的最新潮流与客户分享……”

  “最初我从他那里买线,每次只买几包,然后越来越多,现在我们编织厂的毛线百分之八十以上都在他的工厂采购。”

  “所以,刘县长自己判断吧。”

  ※※※※※※※※※※※※※※※※※※※※感谢墨柒柒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9-12-08 15:44:43感谢墨柒柒扔了1个火箭炮!

  投掷时间:2019-12-08 15:44:52感谢墨柒柒扔了1个手榴弹!

  投掷时间:2019-12-08 15:44:57感谢墨柒柒扔了1个手榴弹!

  投掷时间:2019-12-08 15:45:03滟滟的新文,求预收!

第273章 颠倒是非

  新厂刚刚开始生产, 鲁盼儿自然要多留些时日, 将管理、生产各方面都理顺。

  有一天, 万红英突然找了过来。

  鲁盼儿正在厂区里,听到传达便摇摇头,“我正忙着, 不见。”

  老板这么说了,门卫便将人拦住了。

  然后鲁盼儿也就忘记了。

  北京阜城门外的厂子拆迁停产, 手里的订单压了段时间, 排期紧,新厂这边的任务量很大, 她带着大家下了班都没有按时走。

  工作告一段落, 她看看表, 笑着说:

  “大家辛苦了, 正好今天是周末,我来请客,正好也欢迎刘师傅加入我们霓裳羽衣!”

  刘师傅在新厂里转了几圈,十分兴奋,“这厂子建得太好了,比那些合资的工厂还要好!

  我也算有些见识了,可怎么也没想到私人企业能有这么大的规模!

  早知道我就早来了!”

  “现在也不晚!”

  鲁盼儿一挥手, “尝尝我们襄平县的小鸡炖蘑菇、炸河虾!”

  小鸡炖蘑菇、炸河虾都是当地的特产,不是什么名菜, 但味道特别好, 何况还是老板请客, 大家都开心地道:

  “刘师傅,你的面子可真大!”

  刘师傅笑眯眯的,“是老板对我们关心!”

  大家说笑着出了厂子,有人拦住他们,“鲁盼儿,不,鲁老板,我等你等了大半天了。”

  居然是万红英,原来她一直没走,就守在厂外。

  鲁盼儿无可奈何,“你有什么事?

  赶紧说吧,我们还没吃饭呢。”

  新厂门前是一处不小的广场,再前面便是宽敞的大马路,跟着鲁盼儿出来的,又有十几个人,万红英左右看看,竟没有可以私下里说话的地方,便指着马路对面的大树下,“我们到那边去吧。”

  “有什么就在这里说,我一向没有不可告人之事。”

  万红英看鲁盼儿马上要走的样子,犹豫一下,便低下头,“我是来向你承认错误的。

  过去我不应该帮万红宇为难你,不应该抢跃进保送大学的名额,也不应该说丰美的坏话……”

  “要是为了那些过去的事就不必了。”

  “既然你早不放在心上,那就太好了。”

  万红英对鲁盼儿笑得十分亲切,“不管怎么样,我们是老同学,也都是襄平人——为了襄平县,你就把化工厂积压的毛线收了吧。”

  “你毕竟开编织厂的,收了毛线总能织成毛衣,就算不能出口,也能在国内销售呀。

  实在不行还可以发给员工,就算是工资了……”

  看来刘县长经过那天晚上的触动,已经对化工厂开始了整顿,要么万红英怎么能来找自己推销毛线?

  先前陈建军来谈业务时,可是高高在上的,一幅毛线卖不卖都无所谓的样子。

  但是,卖毛线还可以这样?

  鲁盼儿简直惊呆了,“亏了你怎么想来出的,给员工发毛衣当工资?”

  “那有什么不行的,反正天冷了大家都要穿毛衣,就当用工资买的毛衣有什么不行?

  你们编织厂上千人,每人几件,就要用上万斤毛线……”

  万红英算起了账,仿佛事情已经定了下来。

  鲁盼儿觉得可笑极了,“不用说上万斤毛线,就是一斤我也不买。”

  “你怎么能这样呢?”

  万红英轻声责备,“化工厂是襄平唯一的大型国有企业,化工厂的毛线卖不出去,县政府的领导们都急得睡不着觉。”

  “求求你了,鲁盼儿,不要因为个人的恩怨,为难化工厂,给我们化工厂一千多名员工一条出路吧!”

  到了十月,东北就进入了秋季。

  傍晚时分,天色渐暗,夜风骤起,吹得万红英瑟缩了一下,她原本又瘦又小,像一朵被霜打了花一般,看向鲁盼儿的目光,竟显得十分可怜。

  鲁盼儿简直就要产生错觉了,自己原来是个大坏人!

  万红英颠倒是非的本事,可真强啊!

  不对,她根本恐怕不是颠倒是非,而是根本就没有是非观吧。

  但是大家都不高兴了。

  蔡颖不但知道毛线采购的风波,也了解过去她们的矛盾,第一个站出来反驳,“过去的事,你说算了就算了?

  你和你们万家做的事,不只鲁盼儿,就连我,还有当年红旗九队的许多社员们都跟着受了牵连。

上一篇:与你千般好

下一篇:季太太宠夫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