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亲后我成了亲姐姐的对照组 第116章

作者:云一一 标签: 布衣生活 古代言情

  但事实上,小福禄根本不在意这些。恰恰相反,回了上米村得小福禄反而少了几分稳重,变得开朗了起来,甚至还带上了几分顽劣,颇有点像小时候的于书楷了。

  于老汉和于大娘都不是特别会教孩子。像于大哥他们,于老汉和于大娘从来都是放养的,孩子们长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等到了小福禄这一辈,于大宝几个大的更多的还是他们的爹娘在管教,于老汉和于大娘基本只是在一旁看着,确定孩子们没有被养歪就决计不会多嘴,更不会/插/手。

  但四房三个孩子在于老汉和于大娘的心里不一样。就如同对待于书楷一样,他们在孙辈上也偏心了。

  因着偏心,于老汉和于大娘就更希望小福禄三兄妹能过的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小孩子么,不需要那么懂事,也不需要那么稳重,只要每天都笑呵呵的,于老汉和于大娘就高兴。

  这不,因着小福禄在上米村跟在府城的时候截然不同,于老汉和于大娘也跟着重视起了这个问题,还特意叮嘱于书楷以后一定要多多抽出时间陪陪小福禄。

  “虽说你媳妇平日都在家,带小福禄带的也很上心。可小福禄到底是男孩子,爹爹和娘又不一样。他肯定也希望你这个亲爹能多陪他玩。不需要你带着他干什么,就跟在他身边,他肯定都高兴。”于大娘的言语很是直白,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却说的很是认真。

  “娘,我知道的。以前是我疏忽了。想着小福禄还小,还不懂这些。以后我会注意的。”说起来于书楷自己小时候倒是没有这些困扰。彼时的他每天就只知道出门找小伙伴们玩,不管是疯跑着玩耍打闹,还是上山摘果子、掏鸟蛋,他都玩的很开心,根本就没想过要黏在于老汉和于大娘的身边。

  没成想小福禄在这方面如此敏感,于书楷既然发现了,自然会认真对待,也会记在心上。

  “也是咱家小银宝儿和小元宝儿还太小了,不能陪小福禄一块玩儿。府城到底比不得咱们上米村,孩子们的玩伴少,大家也不会随意将孩子们放出去到处跑着玩。”说起这件事,于大娘也觉得挺唏嘘的。

  乡下孩子都养的野。反正一个村里多的是沾亲带故的亲戚,其他又都是相处多年的乡邻,彼此知根知底,全然不担心自家孩子会跑丢。

  不像在五水县和府城,地方确实大了,可孩子看的也越发谨慎了,根本不敢轻易放孩子出门到处跑。万一丢了可怎么办?找都不知道往哪里找!更不知道找谁哭去!

  “没事儿。等回了府城,小福禄开始上学堂,就有很多同窗了。”原本于书楷是打算一去府城就将小福禄送去学堂的。不过许小芽说小福禄还小,又是初到府城,人生地不熟,就耽搁了下来。

  而今的小福禄,不单单是年纪大了些,性格也开朗了不少,于书楷便打算直接送小福禄去学堂了。

  “啊?这么快就送小福禄去学堂?不会被欺负吧!”听说小福禄要去学堂,于大娘顿时就担心了。

  早先于大宝他们去学堂的时候,可是兄弟好几个一块去的,于大娘根本不担心。毕竟真要动起手来,几兄弟人多力量大,还不定是谁吃亏呢!

  可换了小福禄就不一样了。小福禄年纪小不说,还单/枪/匹马一个人,于大娘光是想想就觉得不放心。

  “娘,没事的。府城好多孩子都是从小就请了夫子,上了学堂。”于书楷摇摇头,解释道。

  “那可不一样。娘都打听过了,别人家孩子太小,是请的夫子上家里去教。你现如今是打算将小福禄送去学堂,又不是请夫子来家里教。”于大娘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糊弄住的。

  以前她人在上米村,确实没什么见识,对读书识字一事也全然不懂。就村里的夫子说什么,她便听什么,而且是深信不疑。

  但是去过五水县和府城之后的于大娘,已然察觉到了她以前的错误认知。谁说夫子说的就肯定是对的?那上米村的夫子还说过,他们家老四肯定考不过县试,当不了秀才呢!

  可结果呢?他们家老四不单单是秀才,还是举人老爷!没瞧见他们这次回上米村,那夫子连面都不敢露,再不敢出现在他们一家人面前了?

  所以说啊,夫子说的可能是对的,但也可能是错的。单就这一点,于大娘就深有体会,也委实增长了不少见识。

  说起请夫子上门,于书楷确实动过这个心思。这事儿还是李君懿跟他提的。

  据说李君懿幼时就是夫子上门一对一教导,因材施教确实大有好处,也更容易精准把握学生的进度,不会过多的耽误和浪费无谓的时间。

  原本于书楷已经准备开始着手打探合适的夫子人选了。可此次回来上米村,于书楷又有了不同的想法。

  有些学子天资过人,比如李君懿这种,确实更适合单独请夫子到家里教导,也能事半功倍。可更多的学子只是寻常人,完全不必要特意请一位夫子来家里把握学习进度,反而更适合去学堂跟一众同窗大家一起学,既有读书的氛围又能结识三五好友,何乐而不为?

  再说回小福禄身上,于书楷还是更愿意看到小福禄轻轻松松的长大,而不是时时刻刻都被约束着必须要好好读书,日后又必须得光耀门楣之类的。

  他自己就不是多么天资卓越,又何必严苛的要求自己的儿子?

  加之,于书楷确实没有特别远大的抱负和志向,也没有什么未有完成的夙愿。他想要走什么路,他自己就会努力去走。走不到,是他自己能力不够,他继续努力便是。从始至终,于书楷都未曾想过要给小福禄施加任何压力。

  故而此时此刻,于书楷做出的决定还是让小福禄去学堂。

  当然,如若小福禄自己不喜欢,于书楷也不会勉强。

  想了想,于书楷索性就当面问小福禄了。

  “我去学堂。”小福禄现在已经开始读书识字了,而且是于书楷给他启的蒙。不过于书楷白日里不在家,就只能晚上教。等到白天,就是许小芽来督促小福禄。

  小福禄没有不喜欢爹娘陪着他。可他也很清楚,这样一来,爹娘都很累。爹爹白天要去大儒家里,晚上不单单要教他,还要完成大儒布置的功课。

  小福禄很聪慧。他甚至知道,爹爹完成功课之余,还要写话本赚银钱!

  爹爹写的话本,小福禄暂时并不能完全看懂。可他们家书肆的生意很好,小福禄亲眼所见。他很清楚,他爹爹很厉害,连写话本都特别受欢迎。

  而他娘,白天不单单要督促他读书识字,还要照顾弟弟妹妹。书肆和家里如若有事,也要他娘费心……

  “好。那就先去学堂。如若在学堂呆的不开心,就跟爹爹说。爹爹可以另外给你换学堂,或者单独请一位夫子来家里教你,都是可以的。”于书楷的语气是带着商量,而非命令,意在给小福禄不同的选择。

  “嗯。”小福禄抿抿嘴,脸上忍不住就露出了笑容。他一直都知道,爹娘很疼爱他,爷爷奶奶、还有家里其他三房的伯伯伯母们、堂哥堂姐们,也都很喜欢他。

  于书楷是希望小福禄能把情绪外露的。虽然孩子还小,可如若什么事都藏在心里,早晚能憋出问题来。

  所以更多的时候,于书楷更喜欢引导小福禄把自己心里想的事情都说出来。小小年纪哪里来的这么多小秘密,藏着藏着都要藏成小古板了。

  此刻看小福禄笑了,知道小福禄是真的没有勉强,于书楷伸出手按了按小福禄的小脑袋:“小孩子不许太沉闷,喜欢就说,不喜欢也说。爹娘肯定什么事都会顺着你的心意,不会让你受委屈的。”

  “好,我都记住了。”小福禄倒也不是喜欢藏着不说,而且他本来就没什么委屈。只不过有的时候他就觉得吧,自己是哥哥,要稳重,不能像弟弟妹妹一样只知道哭闹。这样一来,会让娘太累的。

  而且他已经长大了,都开始读书识字了,要懂事了、听话了……

  不过最近一个月被于书楷带着到处玩儿,小福禄渐渐就释放了天/性,在性格上委实有了转变。

  这不,于书楷说让他以后什么事都必须说出来,小福禄想了想,就认真应了下来。他还小么,要是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本来就应该告诉爹爹和娘亲,一丁点也不丢人。

  必须得承认,此次于书楷得“游学”实在算不得严格意义上的游学。但他的收效很大,阴差阳错还影响到了小福禄,委实算得上幸运了。

  等回到府城,大儒拿到于书楷最近这段时日写的文章,原本很是严肃的脸色一点点转晴。待到最后,直接就大笑出声:“好,很好!这一趟不枉远行!以后只要能稳住你这次出门的心情,写文章对你而言就再不是瓶颈和难事!”

  这应该算得上是自打于书楷拜大儒为师之后,大儒对他最直截了当的夸赞了,而且是完全不带丝毫掩饰的夸赞。

  早先即便对于书楷有些满意,大儒也会收敛着夸,拐着弯的提点于书楷还有其他地方做的不够好,需得更加努力。

  但是此时此刻拿着手中的文章,大儒脸上的赞赏怎么也散不去:“好,很好!总算在你的文章中看到灵气了!”

  自家人知晓自家事,于书楷对于此次的“游学”结果本来就心下有数,也很满意。有了大儒的称赞,他就更有信心了。

  “好了,夸赞到了,灵气也有了。你现有的进度和高度都到了。接下来,不能骄傲、不能自大,稳住!”大儒自己也是个狂妄的性子。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他不会因为于书楷是自己的学生,就一味的夸赞于书楷何其厉害。

  反之,他也不会因为于书楷骄傲了,就一味出手压制于书楷,甚至否认于书楷的进步。

  就像现在,明明就看到了于书楷文章中的灵气,大儒的肯定态度也是极为理所当然的:“以后也不必每日都交一篇文章给老夫了。每个月十篇文章,只能多不能少,你自己看着办,想什么时候写就什么时候写,随时都能拿给老夫。但是,灵气不能少,老夫对你就这么一个要求。”

  “好。”大儒此刻对于书楷的要求,亦是于书楷这次“游学”摸索出来的节奏。换而言之,他以后写文章不再是任务,而是灵感来了就写,真真正正的随/性/为之。

  “要求也记住。”文章的多少,在大儒这里从来都不是事儿。真要写的好了,一个月只一篇文章,大儒也不会多说半个字。

  反之,倘若写的不好,哪怕一个月交上百来篇文章,大儒也一眼都瞧不上。

  “学生领命。”于书楷毕恭毕敬的说完,又送上了他特意从上米村带回来的一些特产。

  跟于书楷,大儒没有客气,当即就收下了于书楷送来的东西:“有时间带小福禄来家里玩。他的功课也是时候该提上日程了。”

  “我正要送他去学堂。”于书楷点点头,回道。

  “哦?不请夫子上门去教?”大儒诧异的看向于书楷,主动说道,“若是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夫子,只管把小福禄送到老夫这里。”

第138章 更新

  以大儒的身份, 能够说出将小福禄送来他这里,无疑是大材小用了。不过,这也恰恰证明了大儒对于书楷的看重, 以及对小福禄的喜爱。

  于书楷自然不会真的将小福禄送来大儒这里。如若日后真有可能, 他倒是想要等小福禄长大, 再带小福禄来找大儒拜师。

  不过, 这都是以后的事情了。暂时而言,并不着急。

  于书楷他们在府城的这座府宅地理位置本就很好,虽然周边没有如五水学院这般便利的学院, 但也不乏口碑极好的学堂。

  是以很快的,于书楷就将小福禄顺顺利利送去了学堂。

  等李君懿听闻此事, 倒是没有任何反对意见, 反而认真点了点头:“那个学堂我听说过, 确实不错。小福禄去那里读书, 很合适。”

  “嗯,就先去试试。如若小福禄没办法适应,再想其他法子。”虽然一直都在告诫自己、也告诫家人不能过分溺爱小福禄,可于书楷到底还是舍不得小福禄受委屈的。

  反正自家有这个条件。不管是另外再给小福禄换个学堂, 或者直接请夫子来家里教,都可行。故而,于书楷就做足了其他的准备。

  “于兄这个考虑得当。多些尝试能让孩子见识更多,也能懂得更多, 挺好的。”听着于书楷的考量, 李君懿仔细想了想,很认真的觉得,他日后也能这般养自家孩子。

  不过如此一来,他的儿子肯定要跟他、也跟李家往年的教导不同了。就是不知道, 他爹、他祖父会不会拦着他。

  算了,到时候的事情到时候再说。他而今还没儿子呢!真等他要教导儿子,最起码得再多等三、四年,实在不必着急眼下就做出决定。

  说完小福禄的事情,李君懿特意找于书楷要来了于书楷这两个月的游学结果,仔细认真的看了起来。

  于书楷则是抓过纸笔,开始赶稿。这两个月他特意放松自己的心情,话本也有写,但却不多。而今终于不用再着急写文章,于书楷便能空出更多的时间来赚银钱了。

  “果然。”不得不说,真正看过于书楷最新的文章,自负如李君懿也只有“佩服”二字了。

  当初于书楷离开府城之前,李君懿姑且还能帮于书楷挑挑文章中的瑕疵,帮着于书楷一起查漏补缺,做出改进和提升。

  但是而今的李君懿,望着于书楷的文章已然没有了想要改的冲动,反而只剩下了满满的赞赏。

  “确实大有改进,厉害了!于兄,你说我要不要也去游个学?”李君懿突然感触道。

  “可以。我一直都觉得你的文章写的很好,辞藻华丽,金栏玉砌,但少了些许实用性。如若你能多出去走走看看,再写出来的文章肯定跟现下很有不同。到时候你可以比一比,哪一种更好。”于书楷正奋笔疾书,头也不抬的回道。

  “肯定是改了更好。”李君懿虽然自负,但并不会唯我独尊。他自己的弱点,他很清楚。只不过他这些年一直都是如此,早已习以为常,根本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

  而今见于书楷的游学很有效果,李君懿不禁就动了心思。也或许,他是时候该好好改变改变了。

  不得不说,相较于书楷,李君懿对读书一事更加的执着,也更加的纯粹。

  因着起了游学的念头,李君懿很快就告知了他的老师和李家人。

  李君懿的老师是没有异议的。他跟大儒是好友,大儒放于书楷去游学的事情他也知道。加之于书楷游学回来之后的进步,他亦看在眼里。无可厚非,他自然支持李君懿到处多走走看看。

  李大人和李夫人也没有反对。想当初李大人还年轻的时候,也曾经到处游历了一番。个中见解,绝非三言两语就能为人道。

  不过,李家娘子就不愿意了。

  “我也要去!”游学,当然可以。李家娘子自认她不是那种没有见识的愚昧妇人,游学是好事,她百分百赞同。

  可于书楷出门的时候,拖家带口连家里的下人都一并离开了府城。轮到李君懿,怎么也该带上她吧!

  “你怎么去?”瞥了一眼李家娘子的肚子,李君懿微微冷了脸。

  “我……”忽然想起自己眼下正怀着孩子,李家娘子不禁就沉默了下来。不过下一刻,她又打起精神,冲着李君懿撒娇道,“我相信夫君会照顾好我们母子的。”

  “你的意思是,我出门游学不需要干别的,就全心全意照顾你和肚子里的孩子?”李君懿并不想跟李家娘子吵架。他本人很不喜欢在这种事上起冲突,而且李家娘子正怀着孕,确实情况特殊。

  照理来说,李君懿是应该让着李家娘子的。可李家娘子的要求实在太过分,李君懿实在没能忍住,开了口。

  “夫君不用全心全意照顾我和孩子,只需要带上我和孩子一块出门就好了。到时候咱们一家三口出门,夫君你可以游学,我和孩子还能一直陪在夫君身边,多好?”李家娘子笑嘻嘻的开始规划起了接下来的路程。

  “你觉得你现下的情况可以随便出门,而我不需要分心照顾你?”李君懿皱起眉头,实在不是很懂李家娘子话里的意思。

  “有下人在呀!到时候咱们多带几个下人,不就可以照顾好我和肚子里的孩子了?”李家娘子一脸理所当然的说完,忽然又想起更重要的事情,“哦对了,还得带上一位大夫。就找平日里上门给我诊脉的那位大夫好了,他对我的情况比较了解,医术也很高超,肯定能保证我们母子安然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