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运来 第120章

作者:卫风 标签: 古代言情

  按说,现在最焦急的应该是武姑娘吧?

  可是一直朝茶棚外探看雨势大小的却是朱平贵。

  “糟糕,怕是来不及进城了。”朱平贵小声说:“就算这会儿雨停,赶到京城门也该关了。”

  “平贵哥,你先不要急,这雨若是一时停不了,我们只怕还得折回去。”

  “正是。”朱平贵说:“不知道刚才报信那人进城了没有,或许也在哪里避雨呢——只是武伯父的事情……”

  武姑娘垂下头去不说话了。她这样不言语,倒让朱平贵更替她焦虑。

  这位武姑娘,看来可真不简单。

  刘润的目光在人丛中巡梭。

  不是他想的太多,而是他已经养成了习惯。

  如果这位武姑娘并不是象她说的那样想救父亲,而是另有目的的话……

  刘润的目光落在一个人身上,顿了一下,他猫着腰沿着墙出去,动作既轻,在乱糟糟的茶棚中也绝不显眼。

  店家的小二不一会儿又出来忙活,满满的一壶热水拎过来给各人添茶续水。还有人吆喝着:“小二,有没有包子?有面也成,能垫肚子的快端些上来。”

  “包子没有,烙饼还有。”

  “烙饼也成!可不要给我那掺糠的。”

  店小二低头猫腰给各人都续上了茶水,然后又绕到后面去。这茶棚不过是三面土坷拉墙撑着,有个客人蹭了一身墙灰,骂骂咧咧:“也不知道这墙牢靠不牢靠,让雨浇塌了可怎么办?”旁边就有人不乐意:“你这话怎么说的?你还盼着这墙塌啊!”

  两人拦了几句嘴,旁边有人劝阻,也没吵起架来。

  朱平贵心里焦燥,茶喝了一碗又一碗,忽然觉得眼前的一切有点发虚。

  他摇摇头,定定神说:“这雨若小些,咱们就回山庄去,今天是进不了城了。”

  武姑娘还很体贴的说:“这三桥也该有客栈,胡乱对付一夜就成,再回去打扰也不好……”她下面的话变成了一声惊呼,朱平贵身子晃了两下,咚的一声,头就重重砸在了桌面上。

  山庄里头,阿福留杨夫人一起用饭。新鲜的山鸡,炖的烂烂的,味道极鲜美,阿福虽然心中有事,还是破例多吃了半碗饭。杨夫人吃东西时那举止仪范标准的可以写进宫女们必背必学的《宫诫》里头。二站端着手巾在一旁伺候,紫玫指点过她,让她注意学杨夫人的举止动伤。二丫看的那叫一个入神,连阿福要她递手巾都疏忽了。

  “不用这么心急,规矩也不是一天学的。”阿福说:“这里也差不多了,收拾了你们也去吃饭吧。”

  紫玫答应一声,饭桌撤下去,又沏了茶,才领着二丫退了出去。

  紫玫教导二丫:“吃饭时不可张嘴咀嚼,碗碟筷子不可碰出声响,喝汤时不许吸溜。还有,饭不可吃饱,腹饱人易懈怠疏神,容易困倦忘事。还有,吃饱了易有嗳气,这些都要牢记。”

  二丫乖乖点头,认真记住每个字,连饭菜是什么味儿都没有尝出来。

  “在主子面前打嗝,咳嗽,喷嚏……这些都是失礼之举……”

  二丫忍不住问:“可我要实在想打,憋不住呢?”

  “那就避出来再打,一定要忍住。”紫玫点着她的鼻尖:“告诉你,我当年进了宫,一开始服侍主子的时候,那打骂可没少挨。和我一起进宫的,当时我们有几个姐妹,红锦最聪明,绿盈心细,我比她们差些,那会儿还有一个白芸,她就因为给主子递茶的时候打了个喷嚏,被掌嘴二十,嘴角都打肿了,牙齿也松了,那可还是最轻的。”

  二丫吐吐舌头。

  “你不要不当一回事。咱们王爷和夫人都是好性子,不打人不骂人的,可是王府自有王府的规矩。你看瑞云,她走路就从来不风风火火的,裙角耳坠子都不动,说话前先在心里想一想再说,慢些倒不怕。”

  屋里头杨夫人亲自动手替阿福拆下簪环,梳顺头发:“夫人与王爷总是一个城里,一个城外的住着,王爷挂念夫人,夫人也对王爷放心不下,既然这样,夫人就该回城中去住才是。庄子是清静,地方也大,可这里毕竟不是王府。”

  阿福低下头,轻声说:“是啊,是该迁回去。”

  “外人看着,若不知道夫人喜欢清静,世子年纪又小,还不知道要怎么胡猜乱想,造出许多没边的谣言来,夫人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是啊。”过了一会儿阿福说:“我回来给王爷去封信说一声,再把京城里的屋子该整的整了,咱们就搬回去吧。”

  杨夫人得了准信儿,心满意足的笑着说:“夫人不要嫌我多事……”

  “哪里的话。”阿福抬起头来,在铜镜中看着杨夫人柔和模糊的脸庞:“我知道您也是为了我着想。我毕竟不是大家出身,从一个小小宫女变成正夫人,运气太好了,不知道多少人看我不顺眼……”

  她的口气有些自嘲,杨夫人的手轻轻放在她手背上,觉得有些心疼。

  阿福一直温柔宽厚,做宫女,当然这样很好。做王爷的妾,也使得。可是做正夫人,只有温柔宽厚可不行。就象这个山庄,庄子很好,山野闲居养性逸情,王爷和夫人等到了五六十岁的时候来住,那再好不过。可是现在……却不是时候。

  院子里传来脚步声,阿福怔了一下,杨夫人放下梳子走到外间。

  瑞云掀开帘子回了一声:“夫人,刘润回来了——朱舅爷和武姑娘也回来了。”

  阿福有点意外:“他们一块儿回来的?”

  “不是。”瑞云也不清楚详情:“刘润哥,夫人还没歇下,你进去回话吧。”

  刘润没有进屋,他衣裳头发靴子都湿漉漉的,路上泥泞溅的身上脏兮兮的。

  “夫人,朱舅爷在路上昏过去了。”

  阿福一惊:“怎么回事?”

  “我刚才在客院替他诊了一下脉,是今天天气骤变,先是有些中暑,又淋了雨着了些寒气,所幸没有起烧,并不要紧,歇一晚大概便好,药吃不吃的都不打紧。”

  阿福心里松了些:“你也淋了雨吧?刚才生过病没多久,让人煮姜汤,多喝一些。泡个热水澡,把衣裳也换了。”

  刘润应了一声,顿了下,问:“武姑娘虽然和朱爷一车回来……不过毕竟名分未定,不如先安置在西边院子里?”

  “好,让人收拾下安顿武姑娘,你快去歇着——姜汤一定要喝。”

  阿福一边说话一边把头发又挽起来,系好衣带,唤紫玫跟着:“你跟我去吧。”

  虽然刘润说朱平贵不要紧,可阿福还是不太放心,总要去看一看。

  

  第79章 回城(三)

  

  庆和撑着伞跟随着,客院里亮着灯,下人进进出出的,阿福一到门口,全体人都躬身屈膝静了下来。

  “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吧。”紫玫替阿福挽了下裙角:“夫人当心,台阶滑。”

  朱平贵睡的沉沉的还没有醒,不过看起来神情安详脸色红润,一点不象是病人。阿福放下心事,刘润既然说他没事,那就一定没大碍。

  “夫人不用担心,或许朱爷是累着了,多歇歇就好。”

  阿福点点头:“好好安置武姑娘。”

  “是,夫人放心。”

  刘润已经换了衣裳过来,他站到门口,阿福几乎是立刻就发现了,她转过头来。

  刘润朝她安抚的笑笑,走进屋里。

  “你怎么过来了?”阿福有点嗔怪:“不是让你好好歇着去吗?你也着凉怎么办?”

  刘润挥了一下手,紫玫会意的遣退其他人,自己反手扣上了门,就站在门外头。

  雨声很大,就算她站的门口也听不见屋里在说些什么。

  “朱爷不是着凉,是吃了一点药儿,睡到明早就会醒,没什么关系。”

  阿福意外之极,不过她没说话,她在等刘润往下说。

  “途中遇雨,我们在三桥那里的茶棚避雨,我发现有人暗中跟着朱爷和武姑娘,心中觉得不妥,所以借着递茶的机会给朱爷茶里放了点药末儿让他睡着,武姑娘果然很急切,那个暗中跟着的人便出面来说可以帮忙送武爷回来——那人现在就在下房,我已经让人暗中盯着他了。本来我拿不准武姑娘与那人是不是相识,不过朱爷一倒下,武姑娘和那人的说话举止我就看出来了。他们不但相识,而且,应该是一路人,一个在暗一个在明,相当有默契。”

  “是个什么样人?”

  刘润微微一笑:“是个和我一样的人。”

  阿福怔了下,随便明白过来。

  “那人……是宦官?”

  “不错。”

  武姑娘怎么会认识一个宦官?

  那宦官与武家……他们跟着朱平贵到山庄来,打的什么主意?

  “这场雨,倒来的正是时候。我们不能朝外传递消息,他们也不能。”刘润轻声说:“不过,我觉得先不要告诉朱爷……比较好。”

  那是自然。

  “让朱爷且病几天再说吧。那位武姑娘么,她是客人,在庄中一举一动都有人注意着,也不必多虑。至于那个帮忙赶车送他们回了山庄的热心人……”刘润的笑容显的愈发可亲:“自然要好好招待。”

  这好好招待让阿福觉得……那个热心人下场不会太好。

  不过现在重要的不是那个。

  阿福不明白了,宫里还会派人打主意她懂,可是怎么就找上了武姑娘?

  这武姑娘……武家怎么在会和宫里扯上关系?又是和谁扯的?阿福想不明白。

  一别多年,谁身上发生什么事都不好说,阿福自己身上的变化不也是天翻地覆的么?

  第二天也不知是太巧还是太不巧,还是在下雨。

  朱平贵一早就醒了,神清气爽,精神饱满。刘润以“正气内虚”“肝强脾弱”的理由把他继续留在床上。武姑娘一早也过来了,不过却被来探病的杨夫人给拦住了,不轻不重的软钉子给她碰了一个。一是说庄里有的是人手照顾舅爷,二是武姑娘到底还是武家的姑娘……等成了朱家的媳妇再来这里奔忙也不晚。一席话说的温和有礼,又可亲可敬,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杨夫人是武姑娘的亲娘亲姨之类的,一心替她打算。武姑娘在这上头不是杨夫人对手。而住在门房的那个热心人,也开始上吐下泻了,据刘润说,没准儿是昨天他们一起在茶棚喝的茶不干净,可得好好休养。

  这个休养……

  阿福觉得要让刘润继续照料下去,这位热心人恐怕——

  越糟才越好呢。

  虎无伤人意,可人还有害虎心呢。谁让它长着虎骨虎皮虎胆……

  下雨天闲着也是闲着,杨夫人一透露收拾东西搬回城里王府去,所有人都欢腾雀跃起来了,阿福才发现——似乎除了她,别人还都是喜欢京城的繁华,住在山庄,所有人都有一种被发配了的没有根基的感觉。还有家人亲人在京城的人尤其如此,收拾东西的速度简直是神速一样,有人已经把衣裳铺盖都打了卷儿了,就等着天晴了,上头一声令下好搬家!

  阿福有点纳闷,和瑞云说:“住山庄有什么不好?开门见山,风景好又清静……”

  “夫人啊。”瑞云看她一眼:“您是喜欢,可是别人未必喜欢。连买个胭脂水粉买个肉都要来回折腾个大半天,您去厨房打听打听看灶上的人想不想搬回城里?再说了,在这儿连个上门来串门拜访的都没有,门子连一个门包都收不着。要是住京城,他们那可是美差,是要大发财的,想见王爷想见夫人的,哪个进门不得让他们先刮一笔?您别笑,就是这样,这是俗例。就连我也是。在京城的时候还有人拿银簪子什么的讨好我呢……当然我没要。”她赶紧加了这句,又看看阿福似乎没注意这句,又接着说:“夫人,人往高处走,没个喜欢待在穷乡僻壤忍受寂寥,再让人忘个精光的。”

  阿福托着腮:“你说的是,是我自己图清静,可没想着你们。”

  “其实能伺候王爷夫人这样好的主子,底下人也不是不感激的。”紫玫端茶进来,看了一眼瑞云,把她看的勾着头退出去了,才把茶放下:“不过夫人,给人一分好,人有一分感激。可是这天天月月的都挺好,好成了习惯了,大家也就不觉得好啦,夫人有时候也得恩威并施才好。再说,这庄里除了原来一些人,都是京城过来的,自然想回京城去,这也没什么,夫人不要往心里去,更不要觉得你对不住他们。要是夫人也能板起脸来隔差岔五的赏顿板子,只怕那些人的好话还要说的更多呢。”

  阿福也知道,不能总给人吃糖的道理。糖总吃,就不觉得甜了。时不时也得给点苦头吃。

  “放心吧夫人,恶人用不着您做,有杨夫人呢。”紫玫笑眯眯的叫二丫过来,把美人拳给她:“来,学着捶,不要太重,也别太轻了,从上头捶下来,你看,不难。”

  阿福笑:“我用不着。”

  “让她练练手也好。”

  

  第79章 回城(四)

  

上一篇:凰权

下一篇: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