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运来 第119章

作者:卫风 标签: 古代言情

  那个穿着杏色衣裳的姑娘安静的站着,阿福已经认出来了。

  “这不是武姑娘吗?”

  阿福已经想不起她从前是什么样子了。依稀记得当年她就很文静,说话声音也低。武家走了数年,各人都长大了,样子也变了。武姑娘身材高挑,看起来仍然敦和文静,发式还是姑娘发式。阿福和朱氏商议的时候,谁也没指望朱平贵能在酆群找着武家。不过是为了一个信字,为了不担背信的恶名,才打算让朱平贵去走一趟做做样子。

  阿福恍惚了一下。

  或许这就叫无心插柳吧。

  也许……他们之间的确是有缘分,不但当初能订了亲,现在还能再见着面。

  阿福到现在都不知道武家这位姑娘到底叫什么名字。

  “哥哥几时去的酆郡?我竟然一点消息也没得。”

  朱平贵用袖子抹了抹额上的汗:“我一直未离开京城。”

  “那……”

  “是武伯父他们家迁回来了。”

  阿福恍然:“原来如此。我正奇怪,你要去酆郡路途遥远,不会回来的这样快。而且到了酆郡,也未必寻得着武伯父家。原来他们是迁回来了——只是咱们家也迁了地方,武伯父又怎么寻着你的?”

  “我到西城旧宅子去的时候,遇着了武伯父。”朱平贵说:“他样貌没怎么大改,一开始我还不敢认。你看巧不巧,我正要去酆郡寻他们,他们却又回京城来寻我们。”

  果然是巧。人生有些事情,比书上的故事还要巧。

  茶端上来,朱平贵虽然进了内宅,却一直守礼,从来不正眼打量阿福身边伺候的人。武姑娘也一直垂着头。她虽然与朱平贵早订过亲,可是毕竟还没正式成婚过门,随他到阿福这里来,虽然情理上都没什么不妥,可是仍然是一副羞腼样子。

  这两口子做夫妻倒是很般配。

  阿福以前想过,倘若朱平贵娶一个泼辣的回来,整天吵闹不休可够糟糕的。朱氏又不是那种能端起恶婆婆架式的人来。

  “哥哥预备几时办亲事?”阿福微笑着说:“王爷与我只怕不能去道贺了,家里房舍还要整一整吧?”

  朱平贵看起来有些难开口的样子,阿福只以为他大概是手头紧。娶亲,聘礼这些花费可也不是一笔小数目,朱氏大概一时张罗不开。这个上头阿福倒是帮得上忙,财物,衣裳这些都易办。

  “有一件事情……”他还没说出来,自己先为难起来。

  阿福微微意外:“哥哥有话就说,这儿又没外人。”

  武姑娘轻声说:“夫人,这是我家的一件麻烦事,实在不好意思,却要给夫人添麻烦了。”

  她虽然看起来安静腼腆,但是说话却简白直接:“夫人也知道,我家当年是惹上了是非才迁离京城的。我爹爹与人合伙做生意,一起置办了一样古董,由爹爹先保管着,可是等到约了人看货的时候,那人却说古董被爹爹调换了,拿出来是件赝品。父亲辩白不清,本是多年的朋友,差点闹到要见官的地步,接着那人……却又暴病死了,他家里人不肯罢休,说是爹爹起了黑心暗害了他。正因为这事,为了避祸我们才举家迁回酆郡老家去的。”

  阿福还是头一次知道当时事情的原委。武家那时候走的急,阿福那时候年纪也不大,听不到这些大人们之间的纠葛。

  “此事难道,还未了结?”

  已经过了这么些年,京城又有这样大的变故,当时要同他们打官司的人家恐怕都不在了。事情难道还有什么麻烦?

  武姑娘点点头:“正是。我们刚迁回来数日,不知道怎么,那家人又得了消息,找上门来追究当年的旧事。说是就算当年那人的死不是我爹爹害的,那件被调包的古董也需赔出来……”

  阿福总算明白了大概:“原来如此……那古董价值多少?”

  对武家来说是大麻烦,对阿福来说却也算是小事。若是朱平贵要替武家揽这事,阿福可不愿仗势欺人,大不了她来出这件古董的钱赔给那家人了解些事。

  怪不得朱平贵不好意思,自己岳家的事却要求到妹妹这里来,的确是张不开口。

  武姑娘摇头说:“夫人好意我们心领,可是事情却不是那样简单。父亲说他当时没有调包,那家的儿子自然不信,放下狠话走了。可昨日,突然有人闯进家来将父亲绑了走,现在,现在下落不知,生死不明……”武姑娘纵然坚强,说到这一句,声音也微微打颤。

  事情大出阿福的意料之外,她看了一眼朱平贵:“这样要紧的事你怎么不早说?”武姑娘也是,倒是从头说起,她倘若进门时先说父亲被人绑了去想请帮忙寻找,何置于要绕这样大的弯子。

  “救人如救火,你们还真耐得住性子。被什么人绑去,有什么线索?报了衙门吗?”

  “没敢报……”武姑娘掏出帕子抹了下眼:“家人怕这事一报了衙门只会惹来更大的祸事……可是又实在没有办法。”她跪了下来:“还请夫人……”

  “你不必说了。”阿福站了起来,在屋里走了两步,唤人说:“把刘润找来。”

  偌大京城,要找出武姑娘的父亲被绑到了哪里,可真不容易。阿福记得上次阿喜的事情就是刘润去办的,很快就将阿喜找着了。这次武家的事,只怕也得着落在他身上。

  “哥哥别想太多,武姑娘也别太忧心了。那家人既然只是要钱,事情就没那么糟。”阿福宽慰他们:“要钱的话一切好办,家里若是凑不够时我这里也帮得上忙。”

  武姑娘点头说:“夫人的大恩大德,我们全家没齿不忘。”

  “都是一家人了,不要说见外的话。”

  阿福对刘润讲了这件事,刘润听的仔细,点头说:“这位武姑娘也是一面之辞。事情或许没有她说的这样简单。”

  “你到了城里,先和王爷通个气儿,这事……”

  刘润轻声说:“我自然先去府里讨王爷的示下。夫人不用担心。既然是亲戚,能帮的自然要帮忙。”

  刘润骑马离开。这时候是一天里最热的时候,太阳晒的树叶都没有精神,蝉声远远的在林间鼓噪不休。

  武姑娘站在廊下,帘子的阴影投在她脸上,阿福看了她一眼,移开视线。

  武姑娘很有担当……阿福相信她以后也是个好妻子,好主妇,能把家操持好——

  只是……

  阿福觉得有什么事情,似乎,不是那么完美。

  可是要让她说出心里什么地方不舒服,她又说不上来。

  朱平贵他们也要回城里去,阿福没有挽留。趁现在走,城门关闭前应该可以进城。

  他们刚走就起了风。

  夏天的天气变的极快,刚才还烈日当空,一转眼,黑压压的云就从山那边压了过来。

  杨夫人看着人关门闭户收拾东西,顺着回廊朝这边走。

  海芳说:“朱家那位舅爷这会儿只怕在半道上呢,要是遇着大雨,只怕今晚进不了城了。”

  杨夫人点点头,没说什么。

  “夫人有心事?”

  杨夫人在回栏边坐下来:“唔。”

  “可是为了今天下午这事?”

  杨夫人没说话,天变的很黑,往远处看,低低的铅云象是压在头顶一样。

  “我到夫人那里去,你去厨房看看。”

  一道炸雷惊响,震的人脚一软,雷就象打在头顶一样,响过了,人耳朵里觉得嗡嗡的。杨夫人有些心神不宁,到了正院门口,二丫忙着接过伞迎她进去。

  雨到底落了下来,雨点极大,噼里啪啦的砸在屋瓦上。阿福拍着儿子,不知是不是雷响受了惊吓,小李誉哭起来便不肯停,哄了半天才好。杨夫人问了一声:“世子怎么了?”人已经走了进来。

  “许是让雷惊了,已经好了。”阿福说:“夫人坐。”

  杨夫人关切的凑过来,看李誉的确已经睡下了,松了口气说:“这雷当真响的邪门。”

  淑秀端茶进来,杨夫人接过茶盏,看了她一眼。淑秀垂下手,缓缓退出去。

  杨夫人看阿福的脸转向窗子,也有些神不守舍的,料想她是担心这会儿在路上的人。

  “夫人,夫人?”

  她提高了一点声音,阿福才转过头来,有点不好意思的笑。

  “庄子上虽然好,但终究不是常住之地。这个月十六是好日子,收拾一下,迁回王府去如何?”

  阿福愣了一下。

  杨夫人说的是正理,她也想过。

  可是无形中,她已经把这里当成真正的家了。她在这里住的时间那样久,孩子也在这里出生……

  “山庄离城远,有些事情毕竟不方便。王爷要办差,夫人总不能一直和王爷这么分隔两地。”杨夫人笑笑:“我还想着,夫人早些给小世子添上弟弟妹妹,府里好更加热闹呢。”

  

  第78章 回城(二)

  

  外面雨越下越大,庄里各处都开始掌灯。

  而刘润这时,却给困在三桥那里的茶棚里。

  这会儿茶棚中挤满了避雨的人,是的喧攘而杂乱。许多人都在咒骂,不知道这雨几时能停。想进城的自然更加焦虑。

  刘润端着一杯茶,面前还摆着两个小碟——卤香干和花生。他剥了两粒花生吃了。刚才驰马时出了一身汗,又淋了些雨,现在身上泛潮发凉。

  外面显的极暗,离平时天黑明明还有一个多时辰的光景,现在外面却已经看不清三丈开外的东西了。

  又有人进了茶棚,这里已经没有空位子了,有个客商带的几大箱子货物就占了一片,后来的人有的只能挤到茶棚边上,雨大,难免溅水。茶棚里点起一盏油灯,离的近烟气熏的很难受。

  又进来的一男一女刘润认得,不是别人,就是朱平贵和武姑娘。

  刘润坐得靠里,里头比靠外的地方显的更黑,朱平贵看了一下,和人商量着在左边挤了个位置出来,和武姑娘先坐下。

  刘润的听力极好,即使隔着好几重人,茶棚里又这样嘈杂,他也能听到自己想听到的。

  朱平贵低声说:“这雨不知要下多久……今晚怕是赶不及进城了。”

  武姑娘没出声。

  “早知道倒不如在庄子上过一夜再说。这不前不后的在半道上,倒真是为难。”

  “都是我不好,给你添了麻烦……”

  “别这么说。”朱平贵顿了一下,说:“都是一家人了。”

  可还不是一家人。

  刘润在肚里冷笑。

  家人么……朱平贵可能觉得自己要娶武家的女儿,那武家的人自然也是自己的家人。

  可是在刘润看来,家人不是这样定义的。

  没有共患难,大难来时各自飞的,可算不得是一家人。

  刘润剥着花生,那武姑娘话不多,但却是个有成算的人。来找阿福帮忙的事情,刘润觉得应该不是朱平贵主动。朱平贵这个人是很要面子的,阿福贵为成王夫人,但是他却不想要沾什么光,也绝没有打着成王府的旗号说什么做什么。就这一点,刘润还是很敬重他。朱氏也是一样,与阿福不亲近,但她也不是个贪婪的人。不过这个武姑娘……

  他又剥了一粒花生放进嘴里。卤水煮的花生余味甘香,刘润听到那武姑娘说:“阿福妹子……和过去可大不一样了,真是一派贵气。”

  “嗯。”朱平贵说:“她也不容易,能有今天也是难得。”

  “怎么她住在城外面呢?是不是……”这话里暗示的意思就多了。朱平贵并没察觉武姑娘话中那简单的疑问语气后头藏着那样多的疑问:“她怀孕之前到庄子上来小住,可是后来有了身孕了不宜挪动,现在孩子也小,早晚是要搬回城里去的。”

  武姑娘就笑了,茶棚里灯火昏暗,她的笑容显的很温和敦厚:“怪不得呢。我还瞎担心,以为……”

  茶棚的伙计提着大壶过来添水,她把续满水的杯子朝朱平贵跟前推近些,一边似乎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头。

上一篇:凰权

下一篇: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