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家娘子 第197章

作者:云霓 标签: 古代言情

上门来的贺家真的就是蒋静瑜的外祖母家。

没想到是因为蒋静瑜的妹妹来请她去看病。

多年的习惯,只要上门的病患,她就不会随随便便拒绝,婉宁道:“有些病我是看不了的,贺家有的是杏林圣手,他们无可奈何,我也不一定就有法子。不过既然找到我,我总要过去看看。”

没想到婉宁这样痛快地答应,蒋静瑜有些怔愣,片刻之间她立即露出喜悦的笑容,“那我回去就跟外祖母说。”

婉宁看着蒋静瑜,“你说的妹妹是你的亲妹妹?”

蒋静瑜点点头,“我家里出事之后,外祖母就将我和妹妹接过去住,只不过因为我妹妹的病,很少人知道她。从前她还是个很乖巧的孩子,后来却……留在我外祖母家里也是为了方便照应。”

贺家能千里迢迢将一个生病的孩子带到京城,可见贺家老太太对这个外孙女的喜爱。

贺家老太太用贺家的方子给外祖母治过病。不管蒋姨奶奶和蒋静瑜是什么心思,她却不能因为对这两个人的怀疑,连吃饭、走路这样的寻常事也变得畏首畏尾。

蒋静瑜拉住婉宁的胳膊,笑着道:“你真好。”

……

小宫人将紫砂壶捧过来放在矮桌上,一双修长的手伸过去,将泡茶的动作做的行云流水。

靠在软榻上的皇帝放下手里的奏折接过小巧的粉彩仙鹤纹杯,放在嘴边尝了一口,抬起头看向对面的顺妃娘娘。

顺妃娘娘病了一场,下颌尖下来。高高的发髻让她如同仙姬般不食人间烟火,“皇上觉得好喝吗?”

皇帝放下手里的杯子。“朕喝惯了从前的,倒是你跟皇后喜欢这种新奇的东西。”

顺妃娘娘笑了一声。“妾也是觉得好奇才让人将东西置办全了,这是多聪慧的人才能想到用这么多的东西来喝茶。”

皇帝随便应了一声,又将目光放回手里的奏折上,“不过都是些女子喜欢的东西。”

顺妃娘娘给自己也倒了杯茶,“妾很喜欢做这茶的姚七小姐,宫里要赐宴命妇,妾想着将这个姚七小姐也叫进宫说话,左右是进过宫的人,也识得些礼数。”

“赐宴的事跟皇后和惠妃商量,请什么人也是你们来定,”皇帝并不将这些事放在心上,说到这里却顿了顿,“难得你和皇后都喜欢那个姚家的小姐。”

顺妃娘娘翘着眼角,“聪慧漂亮的闺秀谁不喜欢,之前来给我治病的蒋家小姐,妾也很喜欢,再选几个闺秀一起叫进宫,就是给宫里添添热闹。”

皇帝道:“一年里只有几次宴席,就凭着你们的心思去办吧!”

送皇帝去了养心殿。

顺妃坐在软榻上休息,女官将桌子上的点心换成了顺妃爱吃的蜜饯子。

顺妃想了想豁然笑起来,“我这是顺水推舟送个人情,好不容易开口说桩婚事,任谁都要给我几分薄面。”

女官低声道:“娘娘想得周全。”

那自然是周全。

无论什么事都已经算计的精准,不会再出什么差错。

******************************

月底了,求粉红票。(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九章 憎恶

姚宜闻觉得身子很沉,尤其是在冬天里,身上如同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壳,他站在角落里,就像是等着要偷窃的贼子。

马车、轿子都停在山下,然后是纷纷来上香的香客,姚宜闻向前走了两步,看到熟悉的人又退后一步,这样走走停停,终于里眼前不远处的孩子只有几步的距离。

“六爷。”旁边的下人喊一声,姚宜闻立即走开了一些。

昆哥转过头,将手里刚求的平安符放好。

“六爷,老爷、太太那边拜好了。”

昆哥点点头,跟着下人一起走过去。

姚宜闻在一旁看着,那个孩子脸上露出明朗的笑容,眼睛清亮,不知怎么的,看过去心里就会赞叹,怪不得天资很高。

姚宜闻小心地将昆哥的面容和自己的重合着。

他小时候是不是这样的脸颊,昆哥的眉眼是不是和他有些相像。

只要顺着这个想下去,姚宜闻就觉得难以把握住自己的思量。

虽然五弟说要从扬州打听,他还是觉得应该找沈氏问一问。

沈氏是个不会撒谎的人,至少在他面前说话、做事都不太遮掩,不论他问什么,沈氏都会仔细地回答。

平日里他只要心平气和地跟沈氏说话,沈氏什么都不会瞒着他。

他还是很了解沈氏的脾性。

……

沈氏求了签正要亲自去找庙祝解签,就看到一个青衣小仆过来说话。

沈氏身边的妈妈听得这话不由地皱起眉头。

“什么事?”沈氏问过去。

妈妈低声道:“娘子,那是姚家的下人。”

姚家的下人,沈氏向周围张望,“是婉宁来了?”

管事妈妈摇了摇头,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不知道怎么说才好,沈氏立即就明白过来,“要做什么?”

管事妈妈道:“想要请娘子去那边说句话。”

沈氏摇摇头。“就说我不去,让他们再也别找来了。”

沈氏说完向后面走去。嫂子陪着杨老太太来上香求平安符,她本不想出来,昆哥磨着她出来走走散散心,她这才跟过来,哪知道会在这里遇见姚家人。

看管事妈妈的脸色,这个姚家人恐怕就是姚宜闻。

沈四太太这时候走过来拉着沈氏去解签,姚宜闻在外面等了半天不见沈氏,这么多人来来往往他不好再打发人去问。正要离开,前面遣出去的下人来禀告,“不肯来见。”

没想到沈氏不肯来说句话。

姚宜闻顿时觉得脸上有些不好看,转身向外面走去,却不想在半路上遇到熟人,只得佯装回来为姚老太爷求了道药王符。

姚宜闻求了符就要走小路过来,刚走到一棵枇杷树下,就听到有笑声,不知道是谁家的孩子在地上握雪玩,孩童玩起来就收不住手。你来我往地丢雪球,雪球扔来扔去眼见就冲着前面的人呼啸而去。

姚宜闻正好看到一个小小的人影跑过来挡在女眷面前,雪团子顿时就砸在那孩子的身上。

然后是一个他很熟悉的声音。“昆哥,没事吧?”

戴着帏帽的沈氏蹲下身来收拾昆哥身上的残雪。

昆哥笑着道:“姑母,没事。”

帏帽上的青纱飞开,是沈氏那张让他熟悉又陌生的脸,从姚家走的时候沈氏面容悲戚,没先到再见到沈氏,沈氏却眉眼飞扬,脸上满是笑容。

看着沈氏和昆哥,姚宜闻一时有些恍惚。想起沈氏抱着婉宁嬉笑时的情形来。

这样思量,让姚宜闻不由自主地停住了脚步。

说完话的沈氏和昆哥抬起头也发现了不远处的姚宜闻。

沈氏皱起眉头。昆哥伸出了细细的胳膊,挡在沈氏面前。看到姚宜闻没动,昆哥脸上浮起了明显的憎恶,“路就这么窄,是你先走还是我们先走?”

姚宜闻顿时觉得脸皮像是被火烧了般。

再去看沈氏,沈氏已经转过头避开了他,眼前的两个人都是一副拒人千里的模样。

他本来是想心平气和地问两句,谁知会弄成这样的局面。

姚宜闻低着头匆匆地走开。

沈四太太刚好扶着杨老太太从禅房里走出来,看到姚宜闻不由地抽了口冷气,低声道:“怎么就在这里遇上了。”

沈氏也去搀扶杨老太太,昆哥的表情还有些僵硬。

杨老太太侧脸看过去,伸出手来拉住沈氏的手,“这孩子,手怎么这样凉,你们这些孩子终究是年纪尚轻,要学学我老太婆,就算天大的事都不要放在心上。”

……

姚宜闻眼前浮起的是昆哥倔强的表情,那张小脸就在他眼前怎么也挥之不去。

姚宜闻踏进家门,正要去内宅换衣服,就看到管事妈妈脸色苍白地出来差点就撞在姚宜闻身上。

“这是做什么?”

姚宜闻顿时喝问过去。

“不好了,”管事妈妈哆嗦着嘴唇,“老爷,不好了,太太收拾东西要回公爵府。”

姚宜闻皱起眉头大步走去张氏的院子。

屋子里传出张氏哭泣的声音,姚宜闻撩开帘子立即看到张氏哭红了的眼睛。

如妈妈忙带着丫鬟退出去。

张氏抽噎的声音断断续续地传来。

姚宜闻被哭得心神不宁。

“三郎。”

张氏好半天才抬起脸看向姚宜闻,仿佛是下定了决心。

姚宜闻被叫的一怔,三郎,他心里早就系了个疙瘩,不知道张氏喊三郎是叫他还是在叫五弟,可如今张氏喊着三郎,眼睛定定地看着他。

“你跟妾身说句实话,你是不是准备将妾身休了,将沈氏接回来?”张氏说着顿了顿,“若是这样,妾身也不用老爷为难,这就……回去跟父亲说。”

姚宜闻没料到张氏会跟他说这些。

张氏没有和他吵闹,反而软声软语地问他。

张氏道:“如妈妈在口子胡同那边听说老爷派了人手去扬州……下人多了几句嘴,说老爷让查那个沈元坤,老爷为什么要查沈元坤?为什么去打听沈元坤的生辰?”

姚宜闻顿时说不出话来。

“沈家将宅子买在我们家旁边,婉宁明目张胆地来来回回走动,老爷不闻不问也就罢了,如今当着我的面就遣人去打听沈家的事,”张氏轻声道,“妾身总还为老爷生下了欢哥,若是老爷真的要休妾身,不要这样遮遮掩掩,直接跟妾身说清楚。”

姚宜闻皱着眉头,“我什么时候说要休了你?”

听到这话,张氏又软了几分,含着眼泪,“那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老爷要在意那个沈元坤。”

姚宜闻坐下来不说话,只觉得张氏一直在看他的神色。

张氏试探着道:“老爷喜欢那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