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重生手册》 第115章

作者:作者:茂林修竹 标签: 古代言情

  片刻后,他对苏恒躬了躬身,道:“娘娘身上并无大碍。请稍事休息,容臣去写药方。”

  苏恒起身跟了他出去。

  我给红叶使了个眼色,她便也跟了去研墨。

  红叶很快便命人抄了方子回来,她自己却迟迟未归。

  只是一副保胎药。

  上一世表哥开给我的方子,之前我一直吃着。但自从怀了婉清,便不敢再胡乱吃药,因此也停了有些日子。

  此刻心里却忽然不安起来。表哥为什么不直接开给我那一副?我想了很久,也只能想出一个理由。

  ——恐怕是那副药于我腹中的孩子,大有妨碍。

  小腹一时又坠痛起来。

  我伸手捂住了,仔细的回想自己最后吃那一副药是什么时候,可是慌乱中一时竟算不出是在受孕前还是后。

  冷汗很快便浸透了衣衫。我命人将清扬唤来,一面安慰着自己——清扬看过那副方子,她只对我说我胎像不稳,饮食、汤药要比常人更小心些,却并不曾特别提点我戒停那副汤药。

  所以,也许不是那么严重的事。

  但是不可否认的,上一世我怀着婉清,并没有过这许多险象。

62

62、57章(上) ...

  表哥没有再回来。

  等大长秋来通禀的时候我才知道,他与苏恒说完话就已经离开了。

  虽然早料到他心里怨我,却还是没有想到他会做得这般决绝。我们从小到大十余年的情谊,竟不能让他有半分心软。

  不过,表哥这般表态倒也明晰。我也已经无需再问他,舅舅的战死究竟有些什么样的内幕。

  ……必然就是我猜想的那般情境。

  ——哪怕他是我的舅舅,苏恒到底也还是不能容他活着。

  他对我所谓的怜悯和愧疚,其实也就只有这种程度而已。

  

  身上越发的疼起来。疼得忍受不住时,也就放任自己落了几滴眼泪。想了想,又暗笑自己哭给谁看呢。而泪水竟也因此止住了。

  手上略有些抖,却还是理得好发鬓衣裳。我便依旧斜靠上美人榻,不教人看出我的软弱来。

  清扬得了传唤,很快便来了寝殿。今日她看上去稍有不同,纱衣清透,动静婉转,像是盛夏竹荫间吹过的清风。面上也薄施粉黛,双颊微红,新月似的双眸里柔光似水。承自顾沈两家的教养举止里,也多了些柔婉与拘束。

  我就稍微有些愣神,她这般情态,倒有些少女意动的娇羞。

  只不知是想到了谁。

  我对她挥了挥手,道:“过来给我切切脉。”

  清扬素来是能保有本真的,依旧从容在我跟前跪坐下,为我扶脉,一面问道:“娘娘是觉得哪里不适?” 書 萫 閄 苐

  我说:“这几日下腹坠痛。”

  清扬便不再言语,只默默扶脉。许久,方对我说:“不碍。娘娘体寒,又心思玲珑,轻易劳神。原本就比别人艰难些的。”

  我说:“眼看便要两个月了,还是险象不断。我心里安稳不下来。我这边常年病着,汤剂也用得多,你给我看看,可有什么妨碍。”

  便命人把这两个月用过的方子给清扬看。

  清扬一张张揭过去,细细的看完了,终究还是把表哥给我开的解毒方子挑出来,道:“这一份民女记得,上个月娘娘就停了药。”

  我便有些不安:“是。”

  清扬道:“其余的药剂都平温,不伤胎的。这一份里倒是有天麻,然而也不是什么虎狼之药,动不了根本。”

  我便略略安心下来。

  清扬又想了想,恳切道:“民女说句僭越的话。”

  我点了点头。

  她便说:“娘娘还年轻,又有了小殿下。能再添喜庆自然是好的,便是不能,也还来日方长。民间有俗语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我心中骤然不悦,“你说什么?”

  清扬顿了顿,道:“——娘娘该放宽了心思,不必患得患失。”

  我不由暗笑自己草木皆兵,已然松懈下来,道:“我知道了,你退下吧。”

  

  人人都劝我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然而他们都不明白,这个孩子是不同的。便是拼了性命,我也想好好的把她生下来。

  我曾亲眼见她活过。对我来说,她和韶儿是一样的,也许比韶儿还要招人疼些。她在我最孤家寡人的时候出生。我被休回家去,身边也只带着她和红叶。在晴雪阁里最难熬的那几年,她一直都陪在我的身边,我亲眼看着她一点点长大,看着她怎么艰难的学着走路,学着说话……書 萫 閄 苐

  而如今,也只有我一个人知道她曾经活过。如果连我也不能让她活下来,还有谁会记得她。

  

  红叶跟着苏恒回来。

  许是天光晴透了的关系,她的面色看着略有些发白。

  至于苏恒,我是不指望能从他脸上看出什么的。他有谢安石的修为,当他不想时,便是生生把他的心沾酒剜出来,他也未必有半分动容。我对他察言观色了这么些年,结果也只是确认了他的美色罢了,从来都不敢说自己揣摩对了他的心思。

  便依旧慢悠悠的做着针线,对红叶道:“你去库里挑些布样来,要吉祥的花色——花鸟最好。”

  红叶应诺去了,苏恒便踱过来,在榻前站着,静静的看着我做活。

  我笑道:“你挡了光。”

  他便往旁边让了让,早有宫女搬了鼓凳过来,他就势坐下,依旧没有说话。

  他的手放在膝盖上,映着明光,白玉般莹润。我便想到新婚夜里,他执一柄玉如意来挑我的盖头,他的手是真的比玉同色。

  我便放下针线,去拨弄他的手指。他先是老老实实的任我拨弄,片刻后便坐到榻上来,从背后揽了我,揉捏着我的手指,“你不能劳神,便少做这些。”

  他手上有些薄薄的茧子,然而我的手也并不柔滑,只怕比他的还粗糙些。

  我说:“闲极无聊,总得找点事,打发时光。”

  他便摩挲着我的耳鬓,调笑道:“朕召之即来,给你解闷可好?”

  我笑道:“臣妾不敢与万民争利,国事要紧。”

  他说:“……许朕就想做个昏君呢?”

  我便摇了摇头,“那也不能是因为沈含章。”

  他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拿起我刚刚方向的活计,在我耳边低声问道:“是给肚子里的孩子做的?”

  我笑道:“不是。是给陛下绣的……已经有些年没有给你做过这些东西。看你配着别人编的绦子,用着别人绣的帕子,心里总是别扭。”

  他便顿了顿,身上贴的近了,声音便有些低哑,“你不喜欢,朕便再也不用了。”

  我笑道:“用也还是要用的,我一个人可做不了这么些……”

  他便说:“慢慢做,来日方长。”顿了顿,又说,“孩子也是。等你养好了身子,我们再养很多个孩子。”

  我心里一时有些不妙的预感,便截了他的话,笑道,“嗯。我觉着这次会是个女孩儿呢,长得像三郎多一些,日后定然是个美人,只怕比景儿还要好看些……就叫她婉清怎么样。”

  苏恒沉默了许久,才摇了摇头,说,“不好,‘婉如清扬’,你殿里已经有了清扬。”

  我说:“若有人用过便不好,后人要怎么取名字?不碍的。”

  苏恒只说:“还早呢,也不必着急。”

  

  外间有事,苏恒并没有久留。

  我心里已对他生了警惕,立刻便命人去传红叶来,去传话的人却说,红叶不在库房。

  

  入了夏,天气也变得不可琢磨,过了午膳不久,外间忽然便起了一阵风。穿堂而过,蓄满了水汽,竟有些凉意。

  而后不及反应,天上便滚墨似的堆起了乌云,只眨眼功夫,雨幕便铺天盖地落下来。

  一时空气里满是泥土清腥的味道。天地都被哗哗的雨声淹没了。

  红叶依旧迟迟不归。

上一篇:花月佳期

下一篇:淡扫娥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