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香 第103章

作者:作者:15端木景晨 标签: 古代言情

大臣中有人低声交头接耳,满殿顿时嘈嘈切切起来。

薛老侯爷看着盛修颐的背影,表情多了几分深邃与慎重,还有些许的满意。

好半晌,元昌帝才重重咳嗽。

满殿顿时静谧无声。

“既这样,赏赐盛郎中黄金八百两,良田三千亩吧。”元昌帝好似很为难的样子,语气里却有几分轻快。

用八百两黄金和三千亩良田,就换了盛修颐的三品兵部侍郎,盛昌侯气得想吐血。

盛修颐谢恩,退了下去。

盛昌侯的脸色已经铁青。

接着就议如何处置萧太傅。

主张灭族的人占了大部分。

满朝的大臣不曾投靠萧太傅的,都被萧太傅整治过,对他恨之入骨;投靠萧太傅、又被元昌帝恩泽既往不咎的,恨不能跟萧太傅划清界限。

所以都主张灭萧氏九族。

盛昌侯亦觉得应该灭了萧氏满门,这样他就可以不用娶一个萧氏的儿媳妇进门了。

最后,元昌帝还是问一直沉默的薛太师薛镇显。

薛老侯爷步履沉稳,上前一步道:“陛下,萧氏盘桓朝野十几年,不管是愿意依附还是被迫投靠,总牵扯着朝中各方势力。一念之差祸乱庭掖,亦是他个人的冤孽。且他在朝用功有过,自当功过护抵。不如凌迟处死萧衍飞,夺其爵,没收其家产,萧氏子嗣五代不得入朝为官、不得进学,逐出京师。既恩典了萧衍飞,亦恩典其依附者,既往不咎吧。”

倘若灭了萧太傅九族,他曾经的党羽自然亦要重罚,才能服众。

就像薛老侯爷所言,他盘桓朝野十几年,不管是自愿还是慑其淫威者,举不胜数。倘若真的要处罚,不说皇帝失言,亦会朝野动荡。

薛老侯爷的话,中了很多大臣的心思。

只是他们不敢言,怕陛下以为是替萧氏说情,牵连自身。

元昌帝对这个处置方法虽不甘心,可想着满朝文武的确像薛老侯爷所言,跟萧氏皆有瓜葛。他总不能处置了满朝的人。

这样,会政局不稳的。

最后,就定了薛老侯爷的处置法子。

萧衍飞被凌迟处死,没其家产,其嫡妻、嫡子、嫡女流放千里,庶子庶女逐出京师,五代不得入朝为官、不得进学。

众人皆松了口气。

这场浩劫终于过去了吧?

下朝后,盛昌侯怒视了一眼盛修颐,快步走了出去。

盛修颐和盛修沐只得跟上去。

盛修沐有些担忧看了眼盛修颐。

“天和……”薛老侯爷在身后喊盛修颐。

盛修颐停住脚步,回头就见薛老侯爷和薛家世子爷薛子侑笑盈盈走了过来。

他忙上前行礼,尚未说话,就见娄友德跑得气喘吁吁,喊了薛老侯爷和薛子侑、盛昌侯、盛修沐和盛修颐等人,笑道:“陛下请您几位御书房说话。”

第129节明珠遗海(粉红120+)

几个人都停住脚步,彼此对视一眼,心里猜测元昌帝让他们留下是什么缘故。

“有劳公公。”盛昌侯和镇显侯都纷纷道谢。

在娄友德的带领下,众人进了御书房。

元昌帝褪了龙袍,换了平常的绣双龙锦袍,正在伏案批阅奏折。见薛老侯爷和薛子侑、盛昌侯父子三人进来,元昌帝微微颔首,让太监给他们赐座。

几个人坐下,元昌帝指了指御书案上厚厚一摞奏折,让太监拿给盛昌侯和镇显侯看。

两位侯爷翻开瞧来,皆是皇后头七过后,众大臣参议立后和立储之事。

元昌帝站起身,对薛家和盛家的几个人笑道:“这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还有大批的奏折,皆是上书早日立储立后,早固国本。薛太师和盛太傅皆是朕的肱骨大臣,朕想听听你们对立储、立后的看法。”

盛家三爷盛修沐忍不住心里想,真够为难人的,薛家肯定想立二皇子为储,薛贵妃娘娘为后;盛家自然是想立三皇子为皇储,盛贵妃娘娘为后。皇上明知两家的心思,还故意如此问。

这怎么回答?

两位侯爷也半晌不语,都在猜测元昌帝的用意,生怕说错了惹恼了皇帝。

“薛太师,您说呢?”元昌帝突然开口问。

薛老侯爷笑了笑,道:“陛下,老臣不过是太师闲职,倘若圣恩眷顾,早已致仕归隐。朝中大事,老臣岂敢胡乱圈点?盛太傅年富力强,是国之栋梁,老臣想听听盛太傅的看法。”

倚老卖老,把问题踢到盛昌侯这里。

盛昌侯心里恨薛老侯爷的狡猾,也道:“薛太师过谦。您是三朝元勋,比我等有见识。我等皆洗耳听薛太师的高见。”

相互推诿。

薛老侯爷哈哈笑起来:“什么三朝元勋。老骨头一把。不过是圣恩盛隆,才积年赖居朝堂。未来咱们圣朝,要靠盛太傅中流砥柱。您但说无妨。”

元昌帝看出了这两位老狐狸在相互推卸。便知道问不出所以然,呵呵笑起来,打断了两位侯爷的对弈:“今日留下几位。亦并不是为了此事。天和得胜回朝,朕备了家宴款待,想请薛太师陪同。”

说罢,转脸问盛修颐,“天和还没有见过四皇子吧?”

盛修颐去西北,是盛昌侯和镇显侯共同保举的。如今宫里设宴为他接风,请镇显侯和镇显侯世子爷作陪,也是情理之中的。

况且两家都是皇亲。

盛修颐连忙起身,恭敬道:“臣恭喜陛下喜得龙子,臣尚未见过四皇子。”

元昌帝笑起来。起身带着他们去熙宁宫入宴。

又吩咐娄友德:“去把四皇子抱来,给国舅爷瞧瞧。 ”

娄友德道是。

几个人跟着元昌帝,去了御书房西南角的熙宁宫用膳。

那里早已备了珍馐肴馔,琼浆美醪。

元昌帝居首席,依次是镇显侯、盛昌侯、沐恩伯盛修沐、薛子侑、盛修颐。坐定后。便有内侍进来服侍用膳。

四周垂着湘竹帘幕,一阵悉悉索索的脚步声,乐工轻坐在帘幕后。片刻便有悠扬丝竹声入耳。

酒过几巡,元昌帝似有醉意。

内侍抱了四皇子来。

盛修颐上前给襁褓里的四皇子行礼,夸他面相富贵。

元昌帝见盛修颐丝毫没有年轻人的傲气,言行谨慎小心。甚至有些胆小。他真的难以置信盛修颐可以收服西北大营的那群大老粗。

可当着盛昌侯和镇显侯的面,元昌帝又不好质疑功臣。

内侍抱着四皇子,镇显侯和盛昌侯亦纷纷上前行礼。

一圈下来,内侍又把四皇子抱了下去。

元昌帝看了眼坐在下首的盛文晖和盛修颐,将酒樽搁在案几上,笑着问道:“朕听闻柔嘉身怀六甲,小公子尚未出世吗?”

东瑗是御赐的柔嘉郡主,是同元昌帝的姊妹。所以他问起柔嘉,语气很随意,好似兄长对妹妹的关心。

盛修颐走的时候,东瑗只是猜测有了身孕,并未确诊。

看来是怀了身子。

他拿着银饰象牙著的手微微紧了紧,瞬间又松开。

而在场的其他人都心里一咯噔,怎么好好问起东瑗?元昌帝对东瑗的心思,甚至被东瑗刺伤一次,旁人可能不知道,盛昌侯和镇显侯、薛子侑、盛修颐、盛修沐心里却是一清二楚的。

盛昌侯心里起了些许戒备,却不敢不答:“回陛下,太医说郡主是这几日临盆的日子。不过孩子尚未出世。”

元昌帝的表情就微微顿了顿。

众人皆看得清楚。

薛老侯爷心头涌起些许的不安来。

薛老夫人说过,元昌帝一生没有吃过太多的亏。太后进宫八年才得了太子,先皇百般宠爱。倘若说让他不得如愿的,就是太后和萧太傅。

萧太傅尚未除去,太后就疯了。

而今萧太傅亦定罪。

那么近来让他求而不得的,只有薛氏东瑗了。

“朕……”元昌帝倏然站起身,身子有些晃,好似醉了般,娄友德忙搀扶着他。

元昌帝推开他的手,道:“朕没醉。”然后他摇摇晃晃般站立着,高声道,“朕作践六年,如今江山方才安定,窃国恶贼才除。这些年,朕的江山大权旁落,以致黎民百姓受苦。此乃为君不义。”

然后他缓步下了高阶,背着手,身子依旧微晃。

御前侍卫小心跟在他身后。

他继续道:“太后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才有了朕。如今内乱使除,太后却重病。神志不清,而朕束手无策。此乃为子不孝。”

“皇后崩,尚未出服,萧家就家破人亡。虽是国法难容萧家,终归是朕愧对结发爱妻。此乃为夫不仁。”

元昌帝一边走,一边慢慢道来。

他好似在叙述自己的几大罪状。

最后,他站在盛修颐面前。顿了半晌,才道:“……明珠遗海,此乃为父不慈。”

这句话出口。在场众人听得一清二楚。

饶是再老练沉稳,喜怒不显于色,镇显侯爷也变了脸。

明珠遗海…….

为父不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