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堂入室 第223章

作者:吱吱 标签: 古代言情

  谁知葆光仙君很是靠谱,那小太监看着年岁不大,架子却大,说起话来那更是一套一套的。

  他质问那五品官员:“你在哪个衙门当差?这件事我们皇后娘娘也听说了。后宫不得干政。原来我们皇后娘娘是不会管这件事的,可谁让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也在场呢?听说给他们烧瓷器的宋氏被宁王告了御状,还要关到大理寺去,太皇太后她老人家当场就发脾气了,说宁王怎么这么不安生,她老人家让他呆在京城,是想着他和皇上多多亲近亲近,可没让他去干涉朝政的。

  “宋氏烧骨灰瓷的事太皇太后她老人家要亲自审问。

  “宁王已经被叫去了慈宁宫。

  “我不管你是哪个衙门的,宋氏我先带走了。你们要审,也等太皇太后她老人家问完话了你们再审。”

  他还斥责那五品官员:“你还站在这里干什么?傻了吧唧的,难怪一把年纪还只是个五品官。那王艺就比你们强多了,人家今年不过二十七,升了大理寺的少卿。你看他和不和你抢差事。你不会做官就算了,身边那么多会做官的,你就不会跟人学着点。”

  那五品官气得胸脯一起一伏的,脸上犹带几分不甘。他带的衙役却已一个个都后缩了。

  小太监看也没看他们一眼,径直上前,举了举他手中的懿旨,朗声道:“宋氏还不接旨。”

  这次不用宋积云吩咐,何大志等人忙去摆香案,拿蒲团。

  好在是刚才接旨的东西还没有入库,只是收在了一旁的厢房里。

  香案很快摆好了,宋积云跪在蒲团上接了旨。

  懿旨上只说宋氏骨瓷案疑点重重,皇上旨意,三司会审,宋氏既是元家未来的媳妇,虽然不是外命妇,但也是官员家眷,奉皇上之命,即刻进宫,交给坤宁宫看管、教训。

  小太监宣完旨,看着那五品官还没有走,似笑非笑地将懿旨递给到那人的面前,道:“您要不要验一验这凤印是不是真的?”

  宫中万贵妃独宠,皇后如同摆设。可太皇太后是当年庇佑过皇上的人,皇太后更是视皇上如亲子。若只有皇后的懿旨,还可以抗争一下,大不了走万贵妃的路子。可加上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皇上也是不敢不给面子的。

  那五品官员脸色铁青,暴喝一声“走”,甩着衣袖带着人如来时一样突然地走了。

  小太监明显的就松了口气。

  宋积云心里“咯噔”一声:葆光仙君和这小太临不会做假的吧?

  可这打赏的银子、感谢的话却是半点也不能犹豫。

  她立马朝着那小太监福礼,让何大志赶紧去包个大大的封红。

  小太监露出欢欣的笑来,道:“宋氏不必多谢。是秦哥哥说动了坤宁宫的苗公公,苗公公帮着出的主意,我也不过是跑跑腿罢了。”

  不会真是造假吧?

  宋积云自诩胆大,可也没能管住自己的表情,面露错愕。

  葆光仙君跳了出来,斜着眼睛看她,道:“你想什么呢?苗大哥办事是很妥当的。虽说之前只是求了皇后娘娘的懿旨,但肯定会让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知道的。你就放心好了,我办事,肯定稳妥。”

  宋积云怎么可能真的放心,苦笑道:“我要收拾些什么?是现在就跟着你们进宫还是要先跟宫里打声招呼?”

  倒是那小太监看出她的不安来,道:“就算苗大哥有所遗漏,不是还有王华吗?他亲自去打点太皇太后身边的人了,而且连住的地方都给您选好了,就在慈宁宫后面的西三所。”

  宋积云不太明白这些宫的位置。

  葆光仙君道:“太皇太后住慈宁宫,皇太后她老人家住在寿康宫。这西三所就在慈宁宫和寿康宫之间。别人就是要动你,也要掂量几分。”

  他还催她:“我们赶紧走。免得宁王又鼓动其他衙门来捉你。至于说衣服首饰的,你带几件平常用的就行了,到了宫里,再让王华给你送。你不是还认识教习所的那个嬷嬷吗?她是最贪财不过的,你也可以多拿点银子,让她给你带东西进去。”

  宋积云也恐迟则生变,匆匆收拾了一番就和他们进了宫。

  她这才知道坤宁宫的这小太临叫赵卓,绰号“小桌子”,原在寿康宫当差,因为擅养鸟,得了最近迷上了养鸟的皇后娘娘青睐,刚成坤宁宫的红人没多久。

  难怪还带着几分稚气。

  宋积云在心里思忖着,套了小桌子的不少话,特别是寿康宫和慈宁宫的爱好。

  她就寻思着要不要送寿康宫几套花鸟的瓷器。

  *

  西三所是由三个一进三合院组成,院内红柱绿窗,粉墙碧瓦,合抱粗的古树郁郁葱葱,树冠如伞般笼罩着院落,绿意匝地,人还没有进去,就已经感受到阵阵的荫凉。

  “您就将就些,先和胡姑姑他们住在这西宫殿了。”安排宋积云的住宿的是另一个小太监,看样子和葆光仙君很熟悉,对她也颇为热情关照,很会说话,“等到您沉冤昭雪,您很快就能出去了。”

  宋积云道了谢,打量着自己的临时住处。

  是西宫殿西厢房的北次间。冬冷夏热。

  窄长的厢房里只在靠墙的位置放了张床,靠窗的位置放了张条桌,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

第329章

  她是来避难的,又不是来度假的。

  宋积云很满意。

  不过,以她的性格,也会在有限的环境里尽量地让自己更方便。

  她想了想,给带她来的小太监塞了个红包,道:“这屋里还得添点东西,不知道我找谁比较方便。”

  宫里的事,向来是欺上不瞒下的。

  她是怎么进的宫,很多人都知道。

  那小公公早就听说过她出手大方,此时见那手里的红包沉甸甸,顿时喜笑颜开,道:“这里是胡姑姑领头,您有什么事找胡姑姑就行。”然后热心地道,“我带您去找胡姑姑。”

  宋积云谢了又谢。

  胡姑姑是宫里的女官,三十七、八岁的样子,皮肤白皙,相貌端正,面相温和,就是神色比较憔悴,一看就是个比较好相处的人。

  宋积云给她塞红包的时候她很拘谨地不肯要,还是宋积云说了又说,她才有些不安的收下后,不好意思地帮着她跑前跑后的,不仅给她搬来洗脸架子,还给她从别的宫女那里买来了被褥茶具之类的,帮她整理厢房的时候更是语带歉意地道:“原本应该是从尚寝处给你领东西的,可坤宁宫那边也没说你的事怎么办,我差人去问了尚宫处的尚宫,她支支吾吾的也说不清楚,只好委屈你自己想办法了。你看你花了多少银子,等尚宫处有消息了,我再想办法帮你去报账。”

  “不用,不用。”宋积云知道自己这是违规了,怎么好再麻烦她,忙道,“我还不知道要打扰你们多久呢,只盼着你们别嫌弃我吵到你们就好。”

  “怎么会。”胡姑姑真诚地道,“我们这里来来去去就那几个人,有个生面孔过来,我们正好多个伴,欢喜还来不及呢!”

  这话就有点意思了。

  宋积云一副没心没肺般地好奇道:“这里前面是慈宁宫,旁边是寿康宫,怎么会来来去去就那几个人?”

  胡姑姑惊觉失言,讪讪然地笑。

  宋积云就拉了她的手:“好姑姑,您就告诉我吧!我初来乍到的,万一行错踏偏,无意间闯了祸可就麻烦了。”

  胡姑姑想了想,觉得她说的有道理,左右看了看没有人,压低了声音道:“我们,我们都是从前曾经在安喜宫里当过差的。”

  安喜宫,是万贵妃住的地方。

  也就是说,这里住的都是遭殃的“小鬼”。

  宋积云面露同情之色,安慰她:“祸兮福所至,福兮祸所依。说不定您和几位姑姑能在这里安静度日,是件好事呢!”

  “嗯!”胡姑姑笑着点头,道,“日子虽然苦点,但好歹不用时时刻刻提心吊胆的。”

  “是的!”宋积云道,两人又说了半天的闲话,胡姑姑尽心地带着她在西宫殿走了一圈,把几个同住的都介绍了一番,还给她打了晚膳,这才各自去歇了。

  宋积云哪里睡得着,她在脑子里复盘着今天的事,想着怎么尽快见到宫里的贵人?如果见到了宫里的贵人,她应该说些什么?

  只是她在宫里住了四、五天都没有人理睬她。

  好像忘了还有她这个人似的,任由她住在西宫殿,睡了吃,吃了睡,问胡姑姑等人西宫殿外面的情景,她们一问三不知,只知道安慰她让暂且安心住下。

  宋积云怎么住得下?

  她得自证清白。

  她得赶紧把坤宁宫的订单交了。

  她得和洪熙商量着开铺子的事。

  想想她都要细数一番,更不要说去做的了。

  这样又过了两天,宋积云坐不住了,盘算着要不要去教习所,有小太监来找她:“有人让我给您带了封信,说您要是答应了,就让我带您去见秦公公,要是您不答应,就继续在西宫殿呆着。”

  宋积云奇怪地接过了信。

  是元允中的父亲元浩然写的。

  信写得骈四骊六极其华藻,可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如果她愿意劝元允中兼祧,宁王告她的事就由他替她摆平了。如果她要是不同意,她自然也就与元家没有关系,她就好生生地呆在宫里好了。

  他还在信里暗示。

  像她这样没名没份进宫的人,只要他一句话,就能让她的名字出现在宫女的花名册上,让她一辈子呆在西宫殿,无声无息地过完这一生。

  那小太监估计是得了元浩然吩咐,见她一目十行地看完了信,道:“让我送信给您的人还让我问您,您要是看不懂,就让我读给您听。我在内书堂读过书,能断文识字。”

  宋积云被气笑了,道:“这位小公公,麻烦您等一等。我回封信,您帮我带给让你送信给我的人。”

  小太监答应了。

  宋积云干脆改了《孔雀东南飞》里的诗句回了他几句“君若当磐石,妾自做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之类的话,让那小太监递了回去。

  之后再也没有人来找她。

  可胡姑姑等人看她的眼神都有些躲闪。

  宋积云试着从她们嘴里探了几次口风都没有什么收获,她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了。

  她想到同在一个宫殿里住的一个宫女是负责打扫慈宁宫佛堂的,她开始观察这个宫女的作息时候。

  她发现这个宫女每隔一天就会比平时回来得晚,而且回来的时候身上的香灰很多。

  她佯装不经意地问这个宫女:“你这是怎么了?是人手不够?还是和你一起当差的人偷奸耍滑?怎么你每次回来都很累的样子?”

  那宫女有些意外,但还是道:“倒不是和我当差的人不好,而是每次轮到我打扫香炉的时候,皇太后都会来和太皇太后一起敬香,可不就得耽误。”

  宋积云道:“要不我帮你一起去打扫佛堂吧?我感觉我最近运气不好,去佛堂给菩萨尽尽心,说不定菩萨一保佑我,就让我转运了呢!”

  她还抱怨道:“我这样一天到晚无所事事的,人都要闲出病来。”

  虽说宫里谁在哪里当差都是有定数的,可有时候忙起来,大家也会互相帮忙。

  “行!”那宫女道,“就是你去了佛堂不能乱跑乱闯,小心冲撞了贵人,就算你是元家的女眷,不会受什么责罚,可传了出去了,你多没面子啊!”

  宋积云可没准备连累别人。

  她迭声应下。

  (本章完)

第330章

  宋积云只希望她这个新的加入者能引起别人的注意,从而让宫中的当权者知道还有她这个人,她就能有办法把自己案件向前推进。

上一篇:折青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