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小女官 第74章

作者:春溪笛晓 标签: 种田文 甜文 爽文 轻松 古代言情

  人家的实绩可是动不动就是成千上万!

  三娘的想法是这样的,狄仁杰名气大,乃是大唐家喻户晓的名人。而狄县尉是狄梁公亲孙子,甭管狄梁公教没教导过他吧,总归是血脉相连的至亲,且狄县尉还继承了狄仁杰的些许天赋,对案件特别感兴趣!

  那么作为狄梁公的亲孙子,牵头排演几出“狄公案”不过分吧?

  亲孙子能有什么坏心思呢,亲孙子不过是想做好他们蓝田县的普法工作罢了!

  这个想法其实三娘在知晓狄县尉的出身时就冒出来了,只是那时候他们还不熟,哪里能一见面就跟人说“借你祖宗我用用”这种话。

  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她们已经是明法科方向的知己了,大家一起为明法科的发扬光大贡献一份力量不过分吧?

  狄县尉是比较爱读书的类型,不太理解俗讲之类的娱乐活动,颇为犹豫地问:“这东西该怎么弄?”

  三娘道:“你拿出些既有意思又有教化意义的案子来,别的我来想办法。”

  她什么都不多,就是朋友多,不仅是她自己从小爱跑佛寺里听俗讲,她八叔郭幼明还是组织各类活动的一把好手,如今她八叔虽然去了洛阳,人脉却没完全断掉,请几个师傅过来带带新人还是可以的。

  至于为什么不是请全套人马过来,那当然是因为主要还是以挖掘本地人才为主。要是卯足劲把事情办成了,结果整个班底都是外头的,那不是白费劲吗?

  听三娘这么一说,狄县尉马上应了下来:“没问题!许多案件我都记得,就是许多细节可能不够深入。我这就给我阿耶还有叔伯们写信,看能不能从他们那儿了解得更仔细一些。”

  三娘道:“也不着急,贪多嚼不烂,你先琢磨一两个好案子,争取到时候能一举打响名头。”

  都说一招鲜,吃遍天,像公孙大娘常在人前演出的也不过是那么几支舞,还不是有许多人抢着花钱去捧场。这说明很多事在精不在多,你要是一开头就让观众索然无味,煞费苦心整个十出八出戏也是白费功夫。

  别的不说,就说《狄仁杰三大奇案》和《狄仁杰判语一千例》摆在一起,你想先了解哪个?

  狄县尉点着头表示自己明白。

  这事儿对他来说着实大有好处。

  他祖父的名气虽然很大,可到底已经去世了,他们这一代还能沾点祖荫,再往后可就不一定了。

  但若是他提供的案子真像三娘说的那样成了蓝田县——乃至于大唐别开生面的普法“俗讲”,那可就不一样了。他的名字怎么说都会让不少人记住了!

  狄县尉下衙后都还很兴奋,回到家后就开始铺纸研墨琢磨该挑什么样的案子好。

  因着想得入神也写得入神,狄县尉都没注意到自家十一二岁的女儿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悄悄在他边上探头探脑看他在写什么。

  等狄县尉察觉到女儿来了,无奈地搁下笔说道:“你鬼鬼祟祟的做什么?”

  小姑娘笑嘻嘻地说道:“看阿耶您在写什么!您是在写曾祖父的事吗?”

  狄县尉道:“对。”他最喜女儿聪慧,也不介意与她多说一些,不过话题说着说着就转到三娘身上,给女儿说起三娘的厉害之处。

  他们这位郭少府可不止考了状元那么简单,人家才刚到蓝田县不到一个月,在蓝田县衙说话已经很有分量。

  这说明人不仅书读得好,做起事来也不含糊!

  崔县令本来多清高一个人啊,哪怕面上彬彬有礼,骨子里还是有着世家独有的倨傲。可现在呢,瞧见郭少府就满面笑容,不知道的人还以为郭少府是他亲闺女。

  她的能耐从这里就可见一斑了。

  狄县尉今天亲自体验了一下就发现,不是崔县令抵抗能力弱,而是吧,有些事你真的拒绝不了。

  如果有人给你搭好台子,你只要上去讲两句就能名利双收,你能狠下心拒绝吗?

  你肯定也不能!

  这位郭少府年纪不大,揣摩人心的本领可比许多人都要强。

  狄县尉因为出身的关系,从小接触的也都是名门望族,只是他自己比较喜欢读书,不太爱出去应酬,只有聊到刑律相关的问题时才会有说不完的话。

  难得遇到个自己这般欣赏的同僚兼“小友”,他自然忍不住跟女儿多夸几句。

  一夸就夸出问题来了。

  第二天一早,三娘去点卯上衙。她才刚坐下,就看到两个小脑袋在门外探来探去。

  三娘定睛一瞅,认出来了,这是狄县尉家的一对龙凤胎。

  他们县衙来来去去就这么几个主官,她还是最后来的,逢年过节当然会去同僚家里串个门。

  崔县令他们的家眷她虽不能说全都认识,大多也都打过照面。

  狄县尉家这两个小娃娃就挺让人印象深刻的,兄妹俩是双生的,从小长得一模一样,不过妹妹性格活泼可爱,哥哥则有些沉默寡言,且身体还有些病弱。

  这是双生子常有的情况,母亲孕育一个孩子已经很艰难了,换成双生子很可能会有供养不足的问题。

  才十一二岁的娃娃脸上时常带着些病容,瞧着总是叫人心疼的。

  许是因为早慧的缘故,三娘虽然只比她们大三岁,见着狄家这对小孩儿却觉得她们是小不点。她放下正在搁下公文的笔,朝她们招了招手。

  得了三娘友善的信号,两个小不点屁颠屁颠跑到三娘面前开始自我介绍。

  兄妹俩的名字也好记,哥哥叫狄平,妹妹叫狄安。

  一听这么两个名儿就知道她们刚出生时有多凶险,不然相门出身的娃儿大抵不会这么起名。

  她们母亲卢氏也是许多年都没再生养,专心致意地抚养她们兄妹俩长大。

  两小娃娃一左一右地瓜分了三娘手边的位置,趴在案前看她写东西。

  三娘来了兴致,不时指几个字考校她们兄妹俩,很快摸清了她们的水平。

  狄县尉夫妻俩可都是名门出身,教养儿女自然是用心的,两小孩基本把字都认全了,书也读了不少。

  三娘叫人去取了两本适合她们看的书,安排她们先看着,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来问她。

  两小孩乖乖应下,开始积极争当三娘的小跟屁虫。

  这天傍晚狄县尉回到家,很快察觉自己家里空落落的。

  他里里外外找了一圈,不仅没找着自家娃儿,连妻子都不见踪影!

  怎么回事?!

  他那么温柔体贴的妻子呢?!

  他那么聪明可爱两孩子呢?!

第88章

  关于薅走人家狄县尉老婆孩子这件事, 三娘觉得自己是无辜的。

  首先是两个小不点自己跑过来跟着她。

  接着是卢氏这个当娘的来县衙找孩子。

  正好她准备回去了,就邀她们一起到自己家吃过饭再回去。

  卢氏一琢磨,自家丈夫回到家不是抱着卷宗在看, 就是一个人埋头写东西,怪没意思的,回去作甚!

  于是卢氏就答应了。

  左右家中有人做饭, 也饿不着她丈夫。

  到了三娘家,里外作陪的都是聪慧好看的小姑娘,叫卢氏一下子感受到未嫁时的欢欣。

  为了丈夫和孩子她已经很久没这么放松过了,回家有什么好, 晚些再回吧!

  狄安这个小女娃对三娘家园子好奇极了, 只在进门时安安分分地坐了一会就开始到处跑来跑去,她哥在后面一直念叨也拦不住她。不过她不伸手乱摸, 只是看, 还是很乖巧的。

  狄平小小年纪满面愁容,瞧着很是可爱。

  卢氏瞧见女儿一刻都没消停过, 无奈地道:“她被我和外子惯坏了, 闹腾起来谁都拴不住。”

  三娘笑道:“白天她们在县衙可是静下心来看了许久的书,这会儿玩一玩也不打紧,我小时候可比她能闹腾多了。”

  这话脱口说出来,三娘心下也有些怅然。

  她在蓝田县做事虽然挺顺畅,却也算是走上了仕途,做起事来便不能像儿时那样无拘无束。

  她埋头读书时还不觉得日子过得有多快, 如今开始独当一面了,才恍然发现无忧无虑的孩提时光已经远去很久了。

  卢氏白天其实去过一次县衙, 远远见两个孩子乖巧地坐在那儿看书就放心地回去了,直至临近下衙才来接孩子回家。

  想到孩子白天的表现, 卢氏感慨道:“孩子果然还是得别人来教,平时她俩可坐不住。”

  三娘道:“只要我这边没什么事,姐姐可以多带她们过来看看书,我们也可以一起吃个饭聊个天。我最喜欢热闹了,这次自己一个人过来赴任总觉得怪孤单的。”

  三娘自己小时候被贺知章他们各种照拂,如今长大了遇到合眼缘的小孩也愿意照顾一二,不说手把手教他们什么,偶尔指点一下他们学业上的问题总是可以的。

  卢氏也是这么个心思。

  养过孩子的都知道,不到十岁的小孩是最粘人的,至少她家两个娃以前就恨不得天天和她这个当娘的凑在一起。可等她们再长大些,就有自己的想法了。

  这时候父母说的话反而不是她们最愿意听的,这就需要为孩子找个好老师。

  要论才学,蓝田县谁比得过三娘?

  三娘可是今年的进士科状元啊!

  而且她都没有守选三年,而是直接通过制科选官。她丈夫熬了多少年才熬成畿县县尉?人家才十来岁就和她丈夫一个职位了。

  当然了,单论学问的话崔县令当然也不会差,可崔县令会愿意教两个小孩儿吗?这种事还是得别人愿意才行,别人没这个想法你还去提可就太不识趣了。

  既然存了让两小孩跟着三娘读书的想法,卢氏当然不会拒绝三娘留她吃饭的邀请。

  娘三个开开心心地在三娘府上用过饭才走。

  回去的路上,卢氏还问狄平狄安愿不愿意拜三娘为师。

  卢氏同样是世家出身,凡事最讲究规矩。既然有心请三娘帮忙教导自家孩子,那肯定是不能让人白教的,该拿的诚意肯定得拿,该有的姿态肯定得有。

  别看两小孩和三娘年纪只差了那么两三岁,论学识、气度、身份,那可都是天差地别。合该把师徒名分定下来!

  这样她时常去三娘府上作客也算是名正言顺。

  家长时不时去老师家里待半天不是很正常吗?

  老是白吃白喝也不成,回头得看看家里有什么海味之类的拿去与三娘一起吃,还有家中送来的明前茶也该带过去。

  就她丈夫那牛嚼牡丹的喝法,随便喝点别的就成了,何必糟蹋好茶?

  两小孩虽不知道他们亲娘正盘算着把家里的好东西都搬去三娘那边,听了卢氏的话后也都十分雀跃。

  昨儿她们听自家阿耶那么夸三娘始终半信半疑,想亲自去见识见识;今儿她们亲自去见了,才知道阿耶还是夸少了!

  三娘不仅长得好看,人也和气,对她们非常有耐心。更重要的是她懂的东西很多,不管她们提什么问题她都能答上来,且答得非常有趣!

  要是能一直跟着这么厉害的人读书,她们当然是愿意的!

  卢氏领着直接欢呼起来的儿女回到家,看到的就是坐在那里食不知味的丈夫。她摸摸两小孩的脑袋,让她们自己玩去,自己坐下和狄县尉说起让两小孩拜师的事。

上一篇:锦鲤娘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