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小女官 第48章

作者:春溪笛晓 标签: 种田文 甜文 爽文 轻松 古代言情

  对这么小的“学生”,王维自然是鼓励为主,又教了她两首简单曲子指法供她平日里练习。

  三娘信心满满地说道:“等九月放授衣假,我一定过来弹给您听!”

  王维含笑应了个“好”字。

  三娘这才依依不舍地和王维话别,与萧戡他们一起踏上归程。

  很快地,驸马萧衡带着儿子回到公主府。

  新昌公主刚哄睡一双小儿女,听人说萧衡父子俩回来了,忙出来看看儿子的情况如何。

  这一看,唇角就止不住地抽搐。

  大的满身酒气就不说了,小的身上臭烘烘是怎么回事?

  还有儿子的衣摆怎么缺了一大块?

  他们到底去干了啥哟!

  爹带孩子出门,细心程度大抵是“崽活着就行”,想维持崽干净可爱的状态是不可能的。

  竟是连件换洗衣裳都没有带。

  新昌公主无奈地让人把儿子拎去洗澡,边跟着往里走边伸手戳着他脑门说道:“你看看你,身上一股子酸臭味,别人闻见了不知道怎么嫌弃你!”

  萧戡听后睁圆了眼,气愤地说道:“好哇,难怪回来的路上阿晗不爱和我挨着坐,原来是嫌弃我身上臭!”

  新昌公主:“……”

  居然已经丢过人了!

  新昌公主无情地吩咐底下的人把他多搓两遍。

第57章

  又过了几日, 仁风里那边的宅院修整好了。仁风里离建春门很近,离南市也很近,竟是和他们在长安的宅邸差不多。

  以郭家祖父几十年的积蓄不是买不到更好的, 只是如今在天子眼皮底下,你又是买庄子又是置宅,莫不是生怕旁人不知道你兜里有钱?

  如今朝廷正缺钱呢, 年初圣人才刚下旨抄没了长安一富商的家财,谁都别撞枪口上去。

  何况郭家祖父是想把这处宅院留给三娘的,自然不能买太贵,就像妻子说的那样, 当家的得考虑“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问题, 真叫儿孙因为这件事生出嫌隙来反而不美。

  就按三娘得的赏赐来买吧,三娘不仅因为两次御前召对拿了赏赐, 还因为与皇长孙李俨一起发现那位懂得雕版印刷的老僧而得了厚赏, 换算下来买下这处宅邸和嵩山别业绰绰有余。

  更别提玉真公主和新昌公主也给她赐了不少好东西。

  哪怕这两位公主算是公主之中相对节省的,她们赏赐下来的东西依然样样都是上品。

  要知道开元初李隆基减少公主食邑, 把皇妹降到千户、皇女降到五百户。结果公主们纷纷抱怨这么点食邑连出行的仪从都征调不过来!

  而一个中下县的人口也不过千户左右, 下县更是直接不满千户。

  倾举县之力都没法满足公主日常起居所需要的人手,可见她们的生活得是多么豪奢。

  皇家从指缝里漏出来的好处,都足够三娘有安身立命之本了。

  有宅有地,想做什么都不慌!

  唯一比较麻烦的是,仁风里离百孙院太远,三娘想继续去蹭课不太容易。不过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 可以非休沐日留郭幼明陪三娘继续住官舍,等休沐日她们再回仁风里。

  或者早上坊门一开就由郭幼明骑马带三娘过去上课也行。

  左右皇孙们上课不算太早。

  三娘听了这么两个选择, 立刻表示要骑马。

  郭幼明无奈地说道:“那我得天天陪你早起了。”

  三娘眼巴巴地看着她家八叔。

  郭幼明把人拉进怀里可着劲揉搓了几下,叹着气说道:“算了算了, 谁叫我是你叔?”

  郭家祖父说道:“你是该勤勉些了,你看你都十五了,该相看人家了,可别继续见天儿游手好闲、东走西晃!”

  郭幼明眼看郭家祖父要还要继续念叨他,二话不说扛起三娘就跑,生怕自己马上就得肩负起传宗接代、养家糊口的重大责任。

  三娘环着她八叔的脖子闷笑起来。

  等郭幼明带着她跑出老远,她才把下巴枕在她八叔肩膀上,很有些惆怅地说道:“要是八叔也有了孩子,肯定就不能经常陪我玩了。”

  郭幼明道:“那你让你阿翁别这么快催我娶妻生子。”

  三娘鼓了鼓脸颊,闷声说道:“可是我又不想八叔你孤家寡人。”

  郭幼明道:“叔对你这么好,你不给叔养老送终?”

  三娘顿时感觉自己小小的肩膀又一次变得沉重起来。

  从她八叔找阿翁要钱花的频率就知道养她八叔可费钱了。

  好愁人哦!

  郭幼明见她还真认真考虑起来,不由抬手刮了刮她的小鼻子:“逗你玩的,过几年我肯定会成家立业,生几个弟弟妹妹给你玩儿。”

  郭家祖父看着叔侄俩在外头凑一起嘀嘀咕咕,总感觉他们没说什么好事,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他家儿孙都太多了,光是婚事就得寻摸不知多少家,真是叫人头疼。

  七月初便有个吉日,郭家祖父想着在自己家给三娘过乞巧节挺好,便决定就着吉日搬了过去。

  哪怕置办的宅子不算太大,乔迁该有的流程还是应当有的,须得提前几日把帖子发出去,多邀些人到家中暖暖宅。

  别人来不来不要紧,你帖子必须得送到。

  三娘得知还有这么一桩要事,登时来了兴趣,积极问道:“我也能写吗?我能邀人来玩吗?”

  郭家祖父揉着她脑袋笑道:“你邀人到自己家玩有什么不可以的?”

  三娘立刻凑到她祖父旁边跟着学帖子怎么写。

  郭家祖父便给她解说邀请帖的写法。

  三娘指着落款问:“这里能写‘阿晗’吗?”

  郭家祖父沉吟片刻,点着头说道:“既然是你邀的人,你便写‘郭晗’更正式一些。”

  也不知是什么时候传下来的习俗,女子大多以姓氏称“某氏”,有时候连墓碑上都是这么写,许多人从生到死都无人知晓她的姓名。

  可三娘是决心要出去与许多人往来的,总得有名有字才行。像那什么谢道韫、韩兰英不都有自己的名字吗?听闻那韩兰英文采斐然,还曾被皇帝封为博士哩。

  他家孙女以后说不准也能当博士!

  郭家祖父大方地把一叠帖子分给三娘去写。

  因着要邀请的都是些重要朋友,祖孙俩一起埋头奋笔疾书。结果郭家祖父这边没写完,三娘那边就凑过来问他多讨要一叠。

  郭家祖父:?????

  你的朋友怎么这么多!

  三娘就给他数了一圈人,从李泌他们数到每天早上遛弯时都要打招呼的钓鱼佬。

  “要是有人知道我给别人都写了,没给他们写,他们会不开心的吧?”三娘和郭家祖父说出自己的想法。

  郭家祖父自己也是这个想法,只是他是怕得罪人,三娘则是由衷觉得别人会因为这点小事难过。反正纸张也不值什么钱,他便大方地给三娘再匀了一叠。

  第二天三娘就揣着一大包帖子开始沿街发放。

  看得贺知章都一愣一愣的。

  他这么爱交朋友的人都没像她这样博爱过。

  贺知章忍不住问:“你们家新宅子坐得下这么多人吗?”

  三娘呆住。

  她只想着人人都有份,还真没想到家里能不能挤得下。

  贺知章见她少有地露出这种茫然之色,哈哈笑道:“没事,不是人人都会过去的,你们到时候错开点来招待客人便好。放心吧,你家里人会安排好的。”

  三娘这才放下心来。

第58章

  三娘给每个认识的人都送了帖子, 告诉大伙自己搬家到仁风里了,有空的话可以过去玩耍。

  她还认真记录每个人是早上有空还是下午有空,按照贺知章的建议搞分批接待, 顺便琢磨从早到晚该带大伙玩什么游戏。

  比如散学归家时看到洛水边上那个眼熟的钓鱼佬,她就跑过去问人家要不要去仁风里那边临近的河段钓鱼,顺便到她家吃顿饭。

  据说乔迁时来帮忙暖宅的人越多, 住进去的人运气会越好!

  钓鱼佬年过半百,须发只见零星的白,身上却有一股子离尘脱俗的气质。他瞧了眼三娘递过来的帖子,把手中的钓竿放到一边, 打开看了眼, 笑道:“你这字写得越来越好了。”

  三娘登时翘起了小尾巴。

  “颜先生也这么夸我!”

  她乐滋滋地和这位钓友分享自己的小快乐。上次她的习字结果得了颜真卿的夸奖,散学时逢人就给人家看一看, 连眼前这位萍水相逢的钓鱼佬都被迫看过她的习作。

  钓鱼佬名叫岑勋, 乃是相门之子,家中曾出过岑文本、岑长倩、岑羲三位宰相, 堪称是“一门三相”, 可惜其中两个都命途多舛、下场不佳。

  比如岑长倩在武家如日中天的时候力保睿宗皇帝,被武家人罗织罪名灭了满门。

  再比如岑羲跟着太平公主政变,也被杀了……

  所以岑家的成分算起来非常复杂,以至于李隆基对岑家人的感情也非常复杂,反正吧,大抵是不太想看见他们。

  岑勋不咸不淡地在洛阳一带待着, 想居闹市便居闹市、想入山林便入山林,日子过得倒也还算自在, 并不在意自己能不能入仕为官。

  这不,都发展出古时隐士必备技能(钓鱼)了。

  一代隐士姜太公的成功事迹带火了这个技能一千多年!

  岑勋见三娘这般积极相邀, 点着头应道:“行,到时候我过去看看。”

  三娘走了半天,觉得有点累了,也学岑勋坐到洛水边的石阶上,与岑勋说起自己填满书房的宏伟构想。

  小孩子就是这样,甭管自己到底能不能做到,要做什么事都得嚷嚷得人尽皆知。

  说漏了一个人算她输!

上一篇:锦鲤娘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