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府美食探案录 第55章

作者:少地瓜 标签: 古代言情

  宋推官沉声道:“吃了这一通打,日后便要记住祸从口出四个字,少些口舌是非!”

  张家人感激不已,宋推官摆摆手,又干脆利落道:“李满田无故殴打张家三子在先,此案容后再审,必要有个结果。只他所需一概医药费用,皆由李家供给,尔等可由异议?”

  若再几息之前,李家人必然有异议,可现在李婆子才被打得烂泥一般,便是有异议也只得生咽回去。

  李老汉白着脸道:“大,大人,小人,小人家中实在拿不出银子来啊……”

  宋推官根本不睬他,“没有银子就去发卖家具,卖房卖地!人家给你白打了不成?

  子不教父之过,既然知道自家没银子,那李满田打人时,你为何不阻拦?如今倒跟本官哭起穷来了!”

  “这如何使得啊!”李老汉人都傻了,下意识看向家中唯一的读书人。

  可李二这会儿才后知后觉想起来,老三打人了,犯法了,要入狱了!

  也就是说,他的亲兄弟背上案底了!

  需知朝廷选任官员,除了查看士子自身履历外,也要核查祖孙三代的底细……这可是亲兄弟!

  思及此处,李二瞬间面色如土,哪里还顾得上什么卖房卖地的事,满脑子里想的只是仕途堪忧。

  不过他也不想想,都二十多岁的人了尚且连个秀才都考不中,哪里就需要急着忧虑日后的事呢?

  快刀斩乱麻之后,宋推官便让两家人暂且家去等消息,又特意嘱咐李家三日内先包五两银子来。

  其实张家并不缺这点银钱,但自家被闹成这样,他们也别想好过!故而也不推辞。

  因张家三子情势不明,马冰也不敢放任他们拉回家,便暂时留在开封府内观察。

  张家人放心不下,二老也打熬不住,便由次子先在衙门附近的客栈住下,其余人回家与长子汇合,慢慢等消息。

  马冰回到后堂时,王衡正带着两个药童照料张家三子。

  “怎么样了?”两人异口同声道。

  马冰问的是张三的情况,王衡问的则是案子的情况。

  两人都是一怔,然后同时点头,“尚可。”

  马冰一边说着案子,一边去查看张三的情况下,又问王衡的意见。

  她对自己的医术有自信,却并非自大。

  王衡出身医学世家,又在太医院纵横多年,虽因经历的关系过分谨慎,说话总是露一半藏一半,但对各种病例的见解颇有独到之处。

  两人认识不过月余,马冰就从他身上学到了许多。

  王衡捻须点头,“你看得极好,针扎得及时,如今瞧着还算平稳,先过了,今晚再说。”

  时候也不早了,两人又聊了几句,马冰就让王衡先回去休息。

  衙门里有空的衙役都撒出去查轿子的下落了,这么大的开封城,够他们跑的。

  日头一点点西沉,原本直上直下的影子被渐渐拉长,像在地上用力拖出的墨迹。

  屋檐下的燕巢也有了动静,是外出觅食的大燕子回来了。

  乳燕们拼命挣着统共没几根毛的红扑扑的身体,用力伸长了脖子啄食。

  大燕子喂了这个又喂那个,圆溜溜的豆子眼中透出慈爱。

  马冰看得入神。

  多好的一家呀。

  她又低头去看仍在昏迷中的张家三子,嗯,脸虽有些肿,但不难看出还是个孩子呢。

  是个肯为姐姐出头的好孩子,可惜……太不耐打了些。

  时候差不多了,马冰又给他施了一回针,“傻小子,快醒来吧!别让你爹妈担心了。”

  如今女儿下落不明,若幼子再有个什么好歹,张家二老就别活了。

  赵夫人来时,就听马冰在里面对着伤者自言自语道:“其实细想想,你也挺幸运的,父母俱在,还有哥哥有姐姐,多好啊……”

  唉,这孩子。

  赵夫人无声叹了口气,又轻轻挪回去几步,然后重重踩下去。

  听见脚步声的马冰迅速回头,“夫人,您怎么来啦?”

  赵夫人装着刚到的样子说:“听前头的人说有人受伤,我想着你这孩子忙起来肯定顾不上吃饭,去厨房问了一回,果然是,就叫人给你做了点,且先垫垫吧。”

  马冰往门外一看,惊讶地发现竟已是月上梢头,“哎呀,这么晚了?”

  刚不还太阳没落山吗?

  赵夫人摇头失笑,亲自将饭菜一碟碟端出来。

  “这是花雕酿鸭,不醉人的,只是加些香甜。这是翡翠丸子汤,山药夹子……”

  每样菜都只有几口的样子,但赵夫人一口气拿出来十多个碗盘碟子,也满满当当堆了一桌。

  马冰有点欢喜,又有些不好意思,忙不迭去洗了手,果然坐下吃饭。

  “夫人,您吃了吗?”

  赵夫人在旁边给她打扇,闻言笑道:“傻丫头,也不瞧瞧这都什么时辰,我都该上宵夜啦。”

  马冰就笑,先去夹那花雕酿鸭。

  花雕酒她喝过,鸭子也吃过,但用花雕酒酿的鸭子却是头一回入口,登时眼前一亮。

  确实如赵夫人所言,酒腥气和鸭肉本身的异味早就在漫长的炖煮中飞走,剩下的只有质朴的粮食香,而鸭肉更韧更嫩,配着碗底特意留下的一点红棕油亮的浓稠酱汁,跟米饭一起吃当真绝配。

  翡翠丸子汤是先将鱼肉打成泥,再把菠薐菜拧出汁子来,调和上劲儿,下高汤打个滚儿就成,十分鲜嫩清香,正是夏日里用的。

  乳白色的汤底里浮动着一颗颗翠玉般玲珑可爱的肉球,端的有趣。

  天气有些热了,到了夜里仍余温不减,不多时马冰便吃得满头大汗,额头和腮边好几缕头发都打湿了,蜿蜒着贴在肉上,痒痒的,偏偏她又腾不出手去挠。

  太好吃了,舍不得放下碗!她一边刺挠,一边痛苦地想着。

  赵夫人便放下扇子,先用沾了水的帕子替她擦了汗,又轻轻拢起头发,再次举扇,对着露出来的脖颈轻轻扇着风。

  柔风瞬间带走燥热,马冰惬意地吐了口气,眼睛亮闪闪的,“夫人,您真好。”

  她的动作又轻又柔,还香喷喷的,像春日花圃中拂面的清风。

  马冰忍不住想,如果母亲还在世,一定就是这个样子的吧?

  赵夫人爱怜道:“傻孩子,快吃吧。”

第44章 芝麻酱肉胡饼

  开封城共有水陆大小城门四十五座,考虑到疑犯是用轿子带走张宝珠,水门暂且不必考虑,再去掉寻常人轻易不能走的大门、中门,剩下的也足有20余座之多。

  谢钰各处跑了一圈,又简单召当日轮值的守卫问了一回话就花去大半日,回到开封府时,天都黑透了。

  饶是素来精力旺盛的元培也觉疲惫不堪,哈欠连天道:“大人辛苦了,快回去休息吧!”

  谢钰却道:“你自去睡觉,我瞧瞧伤者。”

  元培挠了挠头,笑道:“大人这么说,我竟不困了,倒有些饿,索性出去买些个芝麻胡饼来吃。”

  再夹上肥嫩的酱肉,要肥瘦参半的,一咬一嘴油,想想就过瘾!

  如今天气渐热,日间人们都不大爱出门了。反倒是日落之后凉爽怡人,都爱出来逛逛,街上更比白天热闹十倍。

  各色饭菜瓜果自不必说,还有那许多吹糖人、捏面塑、耍把式卖艺的,各式彩灯照出去几条街,只闹得轰轰烈烈。

  回来的时候路过那黄澄澄的胡饼摊子,麦粉混着芝麻香直往人鼻子眼儿里钻,把元培馋得了不得,若非跟着谢钰,一早跳下马去买了。

  谢钰失笑,拽下钱袋丢过去,“多买些,也分给今日跟出去的弟兄们。”

  元培麻溜儿接了,欢欢喜喜跑出门去。

  马上就是端午,明日起,城中会有一连三天的庙会,百姓们自然是高兴的,但衙役们就未必了。

  常人越快活的时节,往往是差役们最累死累活的时候。

  这几日谢钰都忙着和另一位军巡使筹备庙会期间巡防的事,还要联络各处的防隅官房,检查水囊、唧筒、云梯等灭火工具,有坏的、旧的不好用的都及时报上去更换……

  故而现在虽已是亥时了,开封府内各部仍灯火通明,各自忙碌着。

  谢钰一边走,一边慢慢活动手臂脖颈,很快来到副厅。

  衙门里的人时常有损伤,这大堂后的副厅四通八达,便作日常急救之用。

  进去后绕过屏风,映入眼帘的先是一流摆开四张大榻,给伤重不能起身的伤患。两侧则是燕翅列开的桌椅,方便休息和坐着接受治疗。

  张家三子伤重,夜里也离不得人,王衡年纪大了,熬不得夜,白日来了一回,晚上又打发一个药童来与马冰轮值。

  谢钰到时,那药童正靠在外面的廊柱上打哈欠。

  见谢钰过来,那药童哈欠打到一半就要起身行礼。

  “坐着吧。”谢钰道。

  一天跑下来,他也有些累了,免了俗礼大家都安生。

  药童来开封府有些年头,知道谢钰为人,果然坐了回去,又道:“大人,还没醒呢,不如您明早再来。”

  谢钰摆摆手,自行撩袍子进去。

  马冰就半趴在最靠近伤者的那张靠背椅里,胳膊伏在扶手上,垫着脸颊,呼吸悠长,似乎已经睡着了。

  五月的夜晚仍有几分凉意,她还穿着白日的薄衫,此刻被寒气侵袭,整个人几乎都缩成一团。

  谢钰这才发现她真的很瘦,看着高高挑挑的,窝在椅子里却只是小小一团。

  她睡梦中仍眉头紧锁,两排鸦羽似的长睫在眼下笼出大团阴影。

  他知道对方一直有许多心事,可连睡梦中都不得片刻安生吗?

  谢钰就这么静静的看着,一度不受控制地想去碰碰她日益消瘦的面颊,却又在半道生生停住。

  这算什么呢?

  他不该这样冒失的。

  一阵风袭来,马冰缩得更紧了。

  傻姑娘,守夜也不知道多加件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