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的掌珠 第56章

作者:看泉听风 标签: 天之骄子 宫廷侯爵 豪门世家 穿越重生

  圣人想法很好,但是随着太原郡形势进一步恶化,在元月底,他接到太原郡传来的急奏,说圣人派去的天使居然被太原郡暴民杀死后,圣人终于坐不住了,在郑玄再一起请命后,他终于轻叹的答应了,郑玄甚至都来不及回去跟王珞说一声,便领着左右羽林军出发了,而这时的王珞已经随时可能生产了。

第127章 生产(上)

  郑玄离京的消息, 还是长乐跟王珞说的,她说话时语气非常委婉,还小心的关注王珞的神情, 深怕她会多想。

  王珞并不意外郑玄的离开, 依郑玄那种习惯掌控万事的脾气, 又怎么可能对自己不告而别?他在好几天前就跟自己提过, 他说去太原镇压民乱,是个绝佳的掌握左右羽林军的好机会。而且太原离京城太近, 不能乱,太原一乱,大夏便岌岌可危。

  郑玄很早就把柳习文、陈敬都交给她了, 陈敬和柳习文都有一身好武艺, 他同时还留下了一支私兵给她,将那支私兵暂时养在王珞的别院里,让王珞可以随时调动。王珞很早就猜郑玄在养私兵,但当她看到真人时, 她还是有点胆战心惊,郑玄这样子, 真不像是个忠心耿耿的臣子。

  她跟郑家人相处越久, 她就越觉得郑家对大夏、对皇室忠心耿耿, 从镇国公到世子,他们真刷新了王珞对古代军人的坏印象,毕竟匪过如梳、兵过如篦,这话可不是王珞说的, 而是郑玄对她说的,他很直白的说兵匪一家,郑家养得私兵,即使兵又是匪,只是这群匪抢的不是大夏百姓,而是外族人。

  但镇国公和世子却很符合,王珞前世对军人的定义,时下并无国家的概念,镇国公和世子也谈不上爱国,可至少他们忠君爱民。王珞怎么没法把镇国公跟后世的“郑太师”联系在一起,难道时间真能改变一个人?可从时间上来说,大夏差不多也该乱了,难道这期间郑家还发生了什么事?让镇国公性情大变?

  王珞也不是没怀疑过郑太师不过镇国公,而是郑家三兄弟、甚至是郑玄,但除非镇国公身死,不然又怎么轮的上郑玄上位?不过王珞想着后世对“郑太师”的评价,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历朝奸臣之翘数——想想还真符合郑玄的形容,难道郑玄才是后世的“郑太师”?

  王珞实在琢磨不透,也就不琢磨了,横竖自己都上了贼船,不管“郑太师”是谁,只要是郑家人就好,如果是郑玄更好,这样郑玄权利能更大,更方便她做事。王珞倒没什么改变历史的雄心壮志,但她至少能让郑玄全身而退。王珞跟长乐聊了一会,觉得有些累了,干脆回屋靠在床榻上休息,她这会只觉得小腹一阵阵隐隐作疼。

  这段时间她小腹时常有点疼,据说这就是临产前的预兆,王珞也习惯了。崔氏担心女儿因姑爷离开而心情不好,特别过来安慰女儿,王珞怕大家担心,也没提自己又开始肚子疼了,她靠在床上跟崔氏说话,说着说着她便睡着了,崔氏也没喊醒女儿,而是轻手轻脚的给女儿盖了一层被子后就离开了。

  王珞这段时间明显精力不济,她连每天坚持的锻炼都停了,下人们都知道王珞快生了,对她的照顾越发上心,她现在身边片刻都不离人,即便睡着,床帐都不是完全拉下来了,芳池、眉绿几个轮流在屋里陪着她,一刻都不敢闭眼。王珞迷迷糊糊的睡了一觉,觉得感觉下腹似乎又不怎么疼了,她支撑着身体想要坐起来。

  随着肚子越来越大,王珞要么侧躺着睡觉,要么就是坐着睡觉,已没法子平躺睡觉了。眉绿见王珞醒了,连忙扶她起来,“姑娘,您醒了,饿不饿?要不要吃点东西?”

  王珞点点头,肚子越大她越容易饿,“饿”这个美妙的感觉,王珞已经很久没体会过了,她每天都惊喜的期待着孩子的来临,她觉得怀孕让她“活”了,所以她一定会顺顺利利生下孩子的!为了孩子,她也会活下去,没娘的孩子太可怜了。不说郑大郎这种母亲本来就犯错,被父亲杀了的孩子。就是王琼她又过的有多好?如果大崔氏还活着,有母亲的引导,王琼不一定会变成现在这样。

  眉绿见姑娘点头,赶紧让人去准备饭菜,天气越来越冷,王珞越来越不喜欢吃那些一会就凉了的饭菜,庖厨时常给她准备面食、热汤、锅子等食物,今天庖厨炖了一只嫩嫩的童子鸡,骨头已经全部拆走,只留下鸡肉和香菇、木耳等干菜。王珞用鸡汤拌饭,一口鸡肉、一口菜蔬、一口米饭,很快就把一碗米饭吃完了。

  眉绿见姑娘吃得舒心,只盼着姑娘将来生产完之后也能保持这个胃口,姑娘以前也吃的太少了。

  王珞吃完饭,发现肚子又开始疼了,而且比以前更疼了些?王珞眉头皱了皱,有些不确定的想她不会要生了吧?王珞没生产过,对生产的经验仅来自于身边人的传授,无论是长乐还是崔氏,她们都说生孩子很疼,王珞觉得自己现在的疼还好,不是疼得忍不住的那种。

  她是见过生产的人,她堂姐就是剖宫产的,产程很快,但是她跟自己说过,顺产的人基本都要生上十几个小时,有些甚至要二十四个小时,王珞认为自己可能要生了,但也不到真生的地步。她想了想,吩咐眉绿准备热水,她要去洗个澡。这次洗完,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洗。

  洗澡是王珞多年的习惯,即使崔氏说了好几次,让她怀孕不要洗的那么勤快,王珞就是忍不住,郑玄也顺着她意思,崔氏只能叮嘱丫鬟们一定要看着王珞。这段时间王珞洗澡就不是盆浴了,而是站着让丫鬟给自己冲洗。

  等洗漱完毕、换了衣服回房间时,王珞又晕晕欲睡了,眉绿让她躺在柔软的坐垫上休息,她仔细的给王珞擦着湿发,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王珞蓦地从睡梦中惊醒,把眉绿吓了一跳,她轻声问王珞:“姑娘?”

  王珞问:“什么时辰了?”

  眉绿道:“快未时了。”她见王珞神色有些不对,她担心的问:“姑娘,你是不是不舒服?”

  王珞按了按肚子说:“我觉得肚子有点疼。”话说这种长时间、有规律的疼痛,是不是就代表要生了?

  眉绿惊得脸色都快变了,但王珞还是很淡定的对眉绿说:“你别急,说不定只是正常现象,你让产婆过来给我看看。”王珞一怀孕,就从民间找了几个经验丰富的产婆,接回家养着。虽然宫里也有产婆,但是这些产婆都是为贵夫人服务,论经验远远不及民间接生婆。

  把接生婆接回家里后,她就开始教她们如何在接生时讲卫生、如何消毒接生用品,她甚至还让人用鱼皮做了手套,让接生婆戴上,好方便替产妇按摩节省。等接生婆学会后,她让她们继续回家替别人接生,她甚至还让宫里的接生婆也随那些民间的一起去接生,让她们积累经验。

  王珞这举动除了宫里少数脑残宫妃反对外,大部分人都是认同的,生产是鬼门关,大家都希望接生婆手艺越来越好。因王珞这些天随时会生,郑玄一早就派人把接生婆接回家里,宫中的太医也接了两个回来,随时待命。

  伺候王珞的接生婆,都知道郑指挥使年纪老大,才娶了这么一个娇妻,爱若掌珠,更别提她肚子还揣着一个众人盼望的孩子,一听说王珞觉得肚子疼,连忙过来看王珞。三人细问王珞的情况,听王珞说觉得有点疼,但不是非常疼的时候,大家估摸着王珞可能要生了,但等真正生产,可能还要一段时间。

  接生婆们有条不紊的吩咐下人备热水,让王珞去准备好的产房待产。芳池想去告诉临海,但是王珞不让,她才刚开始生产,还不确定要不要生,干嘛这么兴师动众的?尤其是今天郑玄刚走,她就闹这么一出,让别人怎么想自己?万一只是虚惊一场怎么办?王珞情愿自己熬一会,也不想惹麻烦。

  大家见王珞这么坚持,也不再劝阻,因王珞太淡定,又不像别的贵夫人那般一疼就开始呼天抢地,因此连几个接生婆都当王珞可能只是刚开始,真正要生可能要等明天了。但等到酉时,王珞疼痛越来越规律,她也忍不住开始细碎呻吟的时候,几个经验丰富的接生婆才恍然大悟,她这哪是准备要生了,她是马上就要生出来了!

  院子里众人这时才慌乱起来,有人去禀告临海、有人去喊崔氏,不一会,整个镇国公府都被惊动了,临海、九江已经歇下,被人喊了起来,临海听说王珞已经要生了,她懵了一会才惊怒问道:“这些奴才是怎么伺候的?都要生了才通报?不是早吩咐过,十七娘有什么动静就要来说吗?”

  仆妇苦笑着说:“十七娘头胎没经验,她又耐疼,接生婆问她疼不疼,她总说不怎么疼,直到要生了才扛不住说疼,别说您了,就是亲家也才知道十七娘快生了。”

  临海心疼道:“这孩子肯定是因为十七郎刚走,怕我们多想,才不肯说的。这孩子也太傻了,怎么能这么忍?这不是胡闹吗?”

  临海换了衣服匆匆赶到王珞的院子,这时九江也来了,镇国公甚至也派了一个通房过来,说是伺候九江,其实就是为了随时知道儿媳的情况,九江上前给临海行礼道:“母亲。”

  临海对着九江摆手:“十七娘如何了?”

  九江说:“还在生,接生婆说看样子很顺利,亲家母已经进去陪十七娘了。”

  临海转着手中的串珠,祈求王珞能顺利生产,给十七生个大胖儿子。

  产房里王珞忍着疼吸气呼气,她已经疼得麻木了,偶尔实在扛不住了,才哼哼唧唧几声,她不能喊疼,她要保持体力生孩子,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她居然觉得好像有什么东西从她下面滑了出来。

  在接生婆一声声惊喜的呼喊中,王珞只觉浑身一轻,她再也扛不住沉沉睡去,临睡前她听到崔氏惊喜的说:“哎!好漂亮的儿子!跟阿石小时候一模一样!”

第128章 生产(下)

  王珞生产完, 也不知道睡了多久,等她迷迷糊糊再次醒来时候,屋里昏暗一片, 她身上已经被收拾干净, 连寝衣都换过一套了, 屋里静悄悄的, 一点声音都没有,王珞茫然了一会, 蓦地一惊,宝宝呢?她的宝宝呢!

  “姑娘醒了?”芳池就坐在王珞身边,见王珞醒了, 连忙上前问:“您饿不饿?要不要喝点水?”

  王珞点点头, 芳池给王珞倒了一杯温水,喂她慢慢喝水,一边喂一边说:“老太夫人、太夫人都来了,公爷也来了, 女君就抱着小郎君去给大家看了。”

  王珞这才松了一口气,她轻声问:“我睡了多久?”

  芳池说:“不久, 半个时辰都没到。”

  崔氏这时也抱着孩子回来了, 孩子才刚出生, 太娇嫩,几个长辈也就让崔氏抱着孩子看了一眼,便开心的离开,没人伸手去抱一抱。大家离开前都叮嘱崔氏, 让王珞好好休息,千万别累着她,让崔氏辛苦些,好好照顾王珞,崔氏自然是连声答应。

  她也没觉得大家对这孩子不重视,就是瞎子都看出,临海和镇国公对这孩子有多喜欢,镇国公看着小孙子,甚至破天荒的说了一句,“这孩子看着有几分像十七小时候。”这话崔氏觉得不对,这孩子分明跟阿石小时候一模一样。

  王珞睡觉前听崔氏说过,她生得宝宝漂亮,她见阿娘进来了,想坐起来抱儿子,崔氏连忙对她小声说:“快坐下,孩子就在我这里,生出来就是我抱的,没换过手。”崔氏抱着外孙,不敢声音太大,怕吓到外孙。

  王珞听得心头暖暖的,这就是亲妈。崔氏将小襁褓放在王珞身边,王珞忙偏头瞧儿子,看了好一会,她不可置信的看着母亲,“阿娘,你说宝宝跟我小时候一模一样?”她小时候有这么丑?王珞被打击到了,她前世今生都是美人,从小美到大的那种,她见过自己前世刚满月的照片,明明一个白胖肥美的小萌娃,难道自己刚生下来的时有这么丑?王珞拒绝相信。

  崔氏爱怜的说:“对啊,你瞧这小眼睛、小鼻子、小嘴巴,不是跟你一模一样?”

  王珞瞪着身边黑乎乎、皱巴巴的小东西半晌,都没瞧出他身上有半点跟自己一样的地方,她简直没法相信自己会生了这么丑的孩子?明明她跟郑玄长得都好看,难道这儿子是正正得负?王珞被打击的不轻。

  或许是母子连心,小东西感觉到了亲娘的嫌弃,小嘴巴动了动,抽噎了几声,崔氏连忙说:“快叫乳母进来。”

  王珞这会刚生了孩子,正是满腔母爱,即便这孩子丑,她也只沮丧了一会,毕竟她生的是儿子,丑一点也没关系,有郑家那个基因在,估计长大再丑也丑不到那里去,大不了就跟镇国公一样……或许是杨夫人基因太好,郑家三兄弟长相都亲爹要出众许多。

  她撑起身体,将儿子抱了过来,解开衣襟亲自给儿子喂奶,喂奶是有正确姿势的,这个王珞记得很清楚,因为她去看堂姐时候,正好有人在教堂姐如何喂奶,虽然堂姐后来也是人工喂养,但刚生产完的母亲,总有各种雄心壮志,想要给孩子亲喂的。

  崔氏见女儿自己喂奶,也没阻止,王珞刚出生时也是她亲自喂养的,她那会嘴可挑剔了,根本不吃乳母的奶,崔氏亲自喂养了三四个月,才把女儿养得不拒绝乳母奶了。

  新生儿胃口很小,宝宝不过吮吸了一会,便靠在母亲怀里甜甜睡了,王珞看着自家丑娃满心满足,她这会早忘了生产时的疼,只觉得丑娃是天下最可爱的小宝宝,丑萌丑萌的。王珞虽然一早给儿子取乳名虎儿,但看到自家儿子时候,她第一反应就想叫儿子丑娃,当然这只是她私底下叫叫,不敢当着长辈的面称呼。

  崔氏对王珞说:“你刚生娃,也累了,快睡吧。”

  王珞点头道:“阿娘,你也去休息吧。”

  崔氏说:“我就睡在外面,你有事叫我。”

  “好。”王珞等崔氏离开,她快速解开儿子的襁褓,让他趴在自己身上,肉贴肉的一起睡觉,她吩咐芳池说:“你一定要看着我们,宝宝有什么不对劲,你要马上喊醒我,要是困了,就叫别人来替班。”王珞现在房里轮值的丫鬟多了,都是值夜班的,这样好让大家轮流休息。

  芳池点头道:“奴婢知道,您放心睡。”她见姑娘就让小郎君睡在自己身上,心中暗忖,也亏得郎君这会外出了,不然见了这样肯定不答应。

  王珞搂着儿子放心的沉睡了,丑娃也心满意足的趴在母亲身上酣睡。

  此时郑玄并不知道娇娇已经生下他期待多时的儿子,他正带着兵一路急行。羽林卫是皇帝私兵,也是大夏最精锐的部队,无论从装备还是人员上都是精心挑选的。即使时下军政腐败,大夏的府兵制几乎名存实亡,羽林卫依然是大夏的顶尖战力。

  郑玄骑马疾驰了一阵,然后松开缰绳慢慢缓行,让马匹休息一会,他身边除了郑家的亲卫之外,还有孟继宗等人,郑玄担任羽林大将军这段时间,除了让崔大郎去吏部外,并未提拔任何亲信,连孟继宗都没提拔。

  但是孟继宗这段时间,大部分时候都驻扎在军营里,跟军士们同吃同睡,已经很顺利的融入羽林卫。本来郑玄就想,如果自己这次再去不成,就让孟继宗去。再武勇的兵,没见过血、杀过人,就不算是真正的兵。孟继宗也很感激郑玄的栽培,他这次出来时也带上了平时最好要的几个兄弟。

  孟继宗的离京,让王琼无所适从,在她印象中大夏就是这段时间开始乱起来的,只是前世这时候王贵妃已经死了,圣人再有几天也要驾崩了,然后京城就彻底乱了。但现在王贵妃还活的好好的,王琼也不确定圣人会不会死。

  可这段时间城外流民那么多,很有可能会跟前世一样,有乱民攻城,她想让孟继宗别走,毕竟她才刚生产完,没有孟继宗保护,她生怕自己会有危险。但是孟继宗坚持,王琼拧不过丈夫,便退一步想住到良国公。当初京城叛乱,王家受了波及,崔家却安然无恙,她去崔家肯定在王家安全。

  但是孟继宗怎么可能把妻子送到外家?就是王家都不愿意,孟继宗不顾王琼反对,将妻子儿子送回了成国公府。也只有王琼带着孩子回王家,孟继宗的庶子和通房都被他送回孟家,就算京城乱了,有父亲和弟弟们在,他的女人孩子总不会出问题的。

  王琼带着孩子回王家,让王朗很是手忙脚乱了一阵,毕竟家里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小的孩子了。而且王朗几个生过孩子的妻妾,崔氏在镇国公府照顾王珞、二娘的姨娘也被崔大郎接去良国公府照顾二娘了。因为二娘又怀孕了,且孕吐反应严重。春喜也是刚生产完,既要伺候二娘,又要照顾两个孩子,分身乏术。

  崔大郎见妻子吐得实在可怜,就学郑玄的做法,把妻子的生母接到了妻子身边,照顾妻子。四娘自然也跟着姨娘一起去了。若不是这段时间三郎回家过年,刘姬也跟三郎一起回来,王琼回了成国公府也没人照顾。可是三郎打小早慧乖巧,而王琼那几个孩子是王琼养大的,她没照顾孩子的经验,即使她前世生了五个孩子,五个孩子也全是王夫人和世子夫人照顾大的,她生了就不管了。

  而嫁给孟继宗后,她又因接连生产,没精力养孩子,是故她几个孩子没断奶时是乳母照顾的,等大一点就是孟家兄弟养了。孟家兄弟姐妹多,大的也习惯带小的,王琼两个孩子打小跟叔叔们一起玩,小的一个年纪还小,还不算太调皮,大的一个才来家住上三天,已经彻底把刘姬和三郎吓到,两人就从来没见过这么调皮捣蛋的孩子!

  就是王朗见这外孙都头疼,他都打破不打不骂孩子的好习惯,随身携带一根戒尺,看到外孙有不对劲的地方,抡起戒尺就打。幸好这孩子也皮实,被打了,当时哭过一场,转眼就忘了,乖巧一炷香时间后,又开始调皮捣蛋的历程……偏偏王琼还对王朗打自己儿子不满意,她看自己孩子哪儿都好,而且孩子调皮点,身体好不好吗?

  非要跟王珞当年生的那个病秧子一样才好?那病秧子没长大前,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忧心他会半路夭折。不然为何当年会有人想让孟大郎归宗?也是孟继宗实在疼这唯一的嫡子,而他后来也争气,十七岁成亲,婚后一年就给孟继宗生了三个孙子,大卫后继有人,朝臣才算彻底安心。

  王琼在广安坊待惯了,见过坊内各种调皮捣蛋的孩子,她也不觉得自己儿子有哪里不好,因此王朗每次管教,她都拦着。王朗对女儿恨铁不成钢,父女两人这段时间几乎天天在家争执。刘姬和三郎实在待不住了,正好王珞生产的借口,两人厚着脸皮住到了郑家。要换在平时,三郎早回学堂读书了,但这段时间太乱,王朗不敢让儿子离京,三郎也就在京城住下了。

  三郎已是十多岁的翩翩少年郎了,他长相酷似刘姬,眉目俊秀,齿白唇红,又满腹才华、性情温柔。王珞觉得自家宝宝丑,可三郎和王小四不觉得,两个初初长成的小郎君每天抱着小外甥爱不释手,两人都是有分寸的孩子,他们也不带着孩子出门,就在屋里陪着虎儿说话,虎儿醒来的时候,两人便一本正经的给孩子念书,虎儿睡着,三郎便耐心的教导王小四功课。

  这样温柔貌美的少年小郎君,才来郑家就得到了大部分女眷们的欢心,即便是镇国公都觉得这孩子好。郑家是武将世家,但郑家也是世家,家学渊源,家中文风极盛,镇国公最爱的就是三郎这种才华绝佳、又聪明温和的少年郎,考校过三郎一次后,他大手一挥,也把三郎留在了郑家,准备等三郎再大一点,就送他入崇文馆进学。

  当然三郎年纪大了,跟王小四一样,不能常年留在内院,两人住在外院,等三郎去崇文馆进学,王珞准备给三弟买间小宅子记在他名下,刘姬这辈子唯一的指望就是儿子,自然儿子去哪里,她就在哪里。至此王朗身边除了王琼之外,儿女和数得上号的妾室都不在他身边了。

第129章 流民(上)

  王珞并不知道自己公爹已经把她两个弟弟都扣下了,她正沉浸在养娃的乐趣中, 这段时间郑玄不在, 王珞彻底自我放飞, 每天都搂着儿子睡觉, 虎儿也习惯了母亲的气息,平时醒着的时候谁抱都行, 可要睡觉了,就非要人抱着睡,不然就哭。

  不过随着虎儿的日渐长大, 他胃口也越来越大,王珞奶水不多, 根本不够虎儿喝。不过王琼给自己推荐的两个乳母还是很厉害的, 尤其是那个有外族血统的乳母, 比王珞晚三天生娃, 一开始奶水不算很多, 王珞让她专心喂自己孩子,母亲的初乳对孩子身体好, 虎儿有王珞的初乳,也不用上乳母的。

  但随着几个孩子渐渐长大,两个乳母的奶水肉眼可见的飞涨, 这么多奶水别说养一个孩子了,就是三个孩子都够用。王珞也不是小气的人,很大方的任乳母喂养孩子,不过几个乳母都挺识趣的, 每次都是喂饱了虎儿后,将母乳挤出来用小碗喂自己孩子。

  王珞喜欢两个乳母的识趣,对她们奖赏都十分大方,她吃什么、乳母就跟着吃什么,有时候乳母吃的都比她好,毕竟王珞已经不准备喂孩子,一来是她奶水实在不多,二来也是喂奶实在太疼了,这会又没有乳头霜,加上家里也没人支持她亲喂,王珞就扛不住……

  崔氏本来就觉得女儿没事找事,虎儿又不像她小时候那么矫情,只喝亲娘的奶水,她给孩子亲自喂奶不是没事找事吗?

  王珞喂孩子只是刚生产完的一腔母爱,后来遇到了残酷的现实,她就扛不住了。不用喂奶后王珞休息都比以前好了,都可以睡整觉了。等她坐完月子出来,她人都胖了,甚至小腹上都有些弧度了,王珞不敢置信的摸着自己的小腹,她从来都没这么胖过!

  王珞觉得自己胖了,崔氏、临海、长乐几个却觉得王珞比以前漂亮多了,王珞漂亮归漂亮,可太瘦了,女孩子还是有点肉才好看。临海对崔氏说:“亲家母费心了,十七娘这月子坐的好,人都比以前漂亮多了。”

  这段时间形势不好,虎儿满月郑家也没大办,只是府里几个女眷过来抱抱孩子、陪王珞崔氏说说话,就算过满月了。这也正合王珞的心意,她本就没想大半宴席。孩子太小,家里女眷抱抱还小,别人就算了。

  崔氏抱怨说:“这孩子主意大的很,坐月子都是我听她的,不是她听我的。”不过崔氏虽然生了两个孩子,但对孩子的照顾真比不上王珞,王珞从小就把王小四照顾的很好,现在她照顾自己儿子更顺手,崔氏只需要帮着女儿看看孩子即可。

  临海抱着胖嘟嘟的曾孙子,满心的惋惜,“可惜十七没陪着十七娘生孩子,委屈这孩子了。”

  崔氏道:“姑爷是为了正事,他也是她们母子,又怎么说委屈十七娘呢?”崔氏倒是觉得坐月子是女人的事,男人不在更方便,就女儿那矫情样,要是姑娘在了,也不知道夫妻会不会拌嘴。她就没听过,天天肉贴肉抱着儿子睡的妇人。又不是寻常寒门小户?幸好现在孩子大了,女儿也渐渐不那么干了。不然等姑爷回来看见,像什么样子?

  临海点头说:“这段时间京城太乱,我们也不好给虎儿大办宴席,但你让十七娘放心,我们心里都记得,不会亏待这个孩子的。”

  崔氏眉开眼笑道:“贵主说笑了,您何时亏待过我们?您向来最疼阿石了。”崔氏说的真心话,的确虎儿出生后,洗三、满月郑家一概没有,但他们也真没亏待女儿,补品财物,就跟流水一样送来。龙眼大的珍珠,崔氏以前看着稀罕,现在都可以给女儿当弹珠玩。

  宫里的赏赐也是源源不断的送来,样样都稀罕物,有了这些实惠货,崔氏还真不稀罕这洗三、满月酒,孩子还小,抱出去被人看见,受惊了怎么办?她闺女生个儿子容易吗?这是她闺女将来立身的根本!姑爷有庶子又如何?庶子能跟嫡子比吗?

  临海对崔氏一百个满意,儿子和九江不过是情面夫妻,两人早有共识,将来百年之后,夫妻各自同原配合葬,九江是不会葬在郑家祖坟的。所以王珞坐月子,临海真不敢指望九江照顾,亲家母能丢了家累来照顾女儿,是再好不过了,总比婆媳闹矛盾好。

  临海跟崔氏说话,长乐也跟王珞说话,长乐虽比王珞大了许多,可她性子开朗,跟王珞相处更像姐妹,王珞前世还有闺蜜,这辈子身边除了姐妹和丫鬟,也没个亲近的朋友。唯一年龄相近的同伴就是七皇女,也就是现在的城阳公主,只是那会两人身份地位不同,也说不到一起。

  她反而跟长乐更有话题聊,尤其是王珞有了孩子以后,能跟长乐聊育儿经了,两人就更有共同话题,她难得对长乐叹气说:“阿嫂,你说夫婿长得那么好看,为什么虎儿长这么丑?”虎儿出了月子后,并没有跟王珞期待的那样,长开变漂亮,反而还是一如既往的丑。

  长乐瞅了一眼被临海抱在怀里的虎儿,是不怎么好看,不过她很有经验的对王珞说:“你别担心,我家几个孩子小时候也丑,他们爹还没阿弟那么好看,我都准备他们丑一辈子了,但是养着养着,他们就会长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