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贵女 第749章

作者:三春景 标签: 天之骄子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对于陈嫣的说法,张汤等人显然有不同的观点——神特么的赚的不多!不知道为什么他们感受到了一种微妙的嘲讽!

过去他们用尽各种方法,甚至是极伤人品地盘剥老百姓,就是为了凑足朝廷需要的钱。而现在,事情到了陈嫣手上,就好像钱都是捡来的那样容易...这、这还有没有天理了!

第392章 鹿鸣(6)

陈嫣重修长安的计划很好, 但是在这个计划中还有一些让人怀疑的地方。在最开始的震撼之后,从刘彻,再到手下重臣,皆对此有一些疑惑...陈嫣当然也是一一对此做了解答。

首先, 最大的问题当然就是这么多房子真的有人买吗?

这个问题很好解决, 因为陈嫣在报书里就提到过。或许其他城市要担心这个问题,但身处长安、国之都城、天子脚下, 这个问题是不必担心的, 但凡是有余钱的人家,谁不愿意在长安置产兴家呢?

相对于而言,更麻烦的问题应该是新增人口这么多, 为了供养这些人口,长安的运输压力会不会更大。

事实上, 谁都知道, 长安的物流情况从来就没有好过!对于长安衣食住行的供应,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送到长安来的商品,只要价钱合适, 就没有销不掉的!就这样, 长安人民还觉得短缺呢!

这并不奇怪,以最明显的农产品为例, 长安地处关中平原,周围就能供应, 但供应依旧不足。为了养活居住在这里脱离农业生产的百姓, 整个朝廷都是费尽了心思的。无论是陆路通道还是水道, 都是充分调动,尽力运输的。

为什么历朝历代都要尽量控制都城的人口规模,供应方面的问题占主因!都城是不能乱的,都城百姓的生活必须稳定...而人口规模一旦超过封建社会政府能够支应的程度,那必然要乱!这两者之间是互相矛盾的。

长安本身的人口而言,二三十万,供应压力已经不小,不能因为临淄有百万人口就忽视长安二三十万人口的供应难度!事实上,这个时候全世界各个文明,城市规模能达到长安水平的,也是凤毛麟角呢!

再加上长安不只是长安这么简单,周围的陵邑很靠近长安,实质上是共享同一条运输线的!这么一看,长安的供应难度其实不下雨临淄。

按照陈嫣的思路,就等于是长安人口要增长不少...相对于原有的人口来说或许不算多,但以长安的现状,陡然之间增加这样一笔,很有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呢!真要是那样,这件事如何收场?

这话是很有道理,很值得忧虑,但陈嫣觉得不足为虑。

其一,长安的人口并不会真的增加那么多!卖房的时候肯定会优先有长安户籍的人。这次重修长安释放的房地产需求,首先是长安本身的!那些在长安住的不好,想要改善住房条件的。或者住不到长安,只能住到长安周边的人群。

这样算起来,新增人口并不会很多。

其次,真正能从外地赶来长安置产安家的,在这个时代也不会是普通人!真的说起来,普通人甚至不能随便离开自己的户籍地!这个时候的户籍制度可是很严厉的!换个说法,来到长安的基本上就是有钱人,或这个时候认可的社会精英。

这些人是一个城市很喜欢的新增人口,首先他们的消费力就不用怀疑!

有这样一批人入住,增加的物流成本并不会觉得吃力...事实上,长安的老百姓衣食住行是有国家补贴的,这笔补贴并不是直接下发,而是通过隐形的方式完成。比如说国家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增加运输量而修的运河驰道,这些都是天文数字!但也因此让供应长安的物料便宜了不少。

这就等于是国家补贴了长安百姓!

如果长安的外地入住人口都是普通老百姓,这笔补贴就是国家出血。但如果是社会精英、有钱人呢?那又是另一个概念了。这些人的消费能力很强,一户人家还要带大量的奴仆,在地方上,有个两三家就能养活一个县城的商业了!可想而知在长安能给长安带来多大的收益。

所以,整体上而言,长安或许会增加一些物流压力,但这些压力的释放并不会让朝廷亏损,反而是一笔赚钱的买卖!

为什么临淄的压力大到那个地步,临淄依旧能够存在,而且还活的美滋滋?原因就在于利益足够!别管物流成本多大,这个城市总归是负担的起的!

这个解释大家算是接受了,但别的问题还是存在。

“敢问翁主,这徭役如何安排...重修长安的钱财从何而来...此事又要动用哪些衙署?”张汤定了定神,代替刘彻问出了这个问题。

陈嫣舒了舒身体,觉得问题总算问到了点子上。实际上从这里开始问题才算是进入了实质化阶段,说明大家已经认可了她重修长安的意见...修不修长安已经不是问题了,现在的关键是怎么修!

这里面门道可是很深的。

“徭役便罢了,此事不用那么复杂!”陈嫣想了想,又笑着补充了一句:“我经过多少事?动辄牵扯几十万人的朝廷大事,我根本不知如何调配!所以想了个偷懒的主意!”

她说是这么说,其他的人却不会当真!

想想陈嫣手上的那些产业,以交通号为例,牵扯的人、物还少吗?从整个交通号看,复杂程度不超过朝廷任何一项事物!陈嫣既然能做下这个,再说自己掌控不了朝廷大事的调配,就有点儿过于谦虚了。

关于这个,也是大家在彩票之事后彻底想通的。在那之前,大家也有过顾虑,觉得陈嫣能做好生意,却不一定能做好朝廷之事。现在经过彩票一事,大家的疑虑彻底消失了,前后反差,对她的信任更强!

在这个前提下,大家才能更公正地看待她过去做的那些事,能够明白那些事的难度!而能够完成那些事的陈嫣,大家并不觉得会被什么朝廷大事的调配难倒。

事实上也是这样,陈嫣提出的办法,说是偷懒,也是她慎重考虑过的好主意——虽然确实能偷懒就是了。

“咱们招标就是了!”陈嫣笑着道。

政府招标是个很常见的事情,不只是现代政府,古代政府也有招标的情况,比如以后会出现的皇商。皇室和朝廷确定皇商,本质上也是一种招标,只是在招标过程中需要考察的不只是商人能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生意大小、资本规模等方面,还包括了这个商人钻营的能力!

不过这也没什么,即使是现代政府的招标也要考虑一个企业和政府的关系,考虑企业的公关能力,而不是纯粹地考虑一些招标书中写明的东西。

陈嫣觉得招标能够解决重修长安的很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省时省心省钱。

如果让朝廷组织人手,又或者找少府来做这些事,表面上看劳动力不用担心,技术也好,实际上会多出很多需要考虑的问题,比如召集人手就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儿。而且政府能够发动的人手再多,也有一个上限,将工程包给民间商人就不同了,可以做到多点开花。

重修长安的工程量如此巨大,不可能给一家来做,而是会划分区块,招标数家有实力的商贾来做。这些人都是做惯了这些事的,当然有各自的办法去招募人手,准备物资!到时候多线并行,很快就能验收成果了!

而且这样陈嫣就不必时时关注工程的方方面面了,她最需要投入精力的时候就是两个。一个是招标阶段,确定考察出能够很好完成任务的商贾,另一个就是工程做完的验收阶段,确定工程质量达到了实现约定的水平。

至于平常,也就是抽查一番工程进度、注意注意账目罢了。

这就类似于教导孩子,是家长自己上,还是花钱送到学校去。哪怕是家长水平不错,有能力教导,一般也会选择送到学校去...实在是心力不能及啊!真要是整天围着孩子转,做教导工作,恐怕没有几个父母能受得了。送到学校就简单多了,只需要开始的时候考察好学校,以及最后验收教学成果就好了,平常的辅导的那点儿压力相对而言根本就是小事!

这其中也有一个补丁,那就是工程真的有什么问题,该怎样就是怎样,对商贾哪怕是抄家杀头都是可以的。这件事要换成是朝廷来做,质量上有问题能这样处理吗?那必然是不能啊!

“商贾不堪大任...”对于这个,就有人有反对意见了。这句话里头真心还是假意,大概是一半一半吧。这些人既觉得商贾真的不堪大用,根本承担不起这样的工程,另外也是觉得这样做就不能分润了,岂不可惜?

做工程是要花钱的,经手的人哪怕不做过分的贪腐,也能赚的盆满钵满。这就像是银行家,他们也没有贪腐,但就是靠着银行里流动的钱发了财!如果按照如今朝廷的‘潜规则’捞点儿,因为这样的大工程暴富也没什么稀奇的。

这个时候招标包出去,纵使能够在招标的时候和验收的时候赚点儿好处费,那也绝不能和朝廷做这个工程相比。

“有什么不堪大任的?”陈嫣笑着道:“我已经打听过了,这些商贾做出的保证来看,值得一试!”

反对意见的人却有些轻视,不平道:“商贾的保证如何能信?再者说了,商贾能做保证,朝廷各衙署也能做!”

听到这里,陈嫣却是似笑非笑地扫了一眼众人:“是吗?这可和我知道的不同!商贾做了保证,必然是要做到的。做不到的话,就得用自己的钱,甚至自己的命去填这个窟窿!换成是朝廷衙署,那该如何?就算最后未做到,也是轻轻放过...”

陈嫣没有直说自己的意见,但这和直说又有什么区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