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贵女 第748章

作者:三春景 标签: 天之骄子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王公贵族尚且小心翼翼、捧着卵子做事,他们这些人就更不敢犯禁了!

但对于贫民窟的老百姓就不一样了,这座城市已经忘了这些人!既然这座城市都忘了这些人,做服务的人忘记服务他们也就顺理成章了...没有人会为这些人出头,就算有,也很难改变什么,追责更是想都不要想。

因为哪怕是高层也不觉得这些人对于长安有意义。

缺乏公共服务,贫民窟的生活情况肯定会更加艰难!而这也影响了贫民窟的环境,比如垃圾没人清,导致了这些贫苦人扎堆的区域更加肮脏,更加难看。

还有最后一个方面,那就是让治安环境恶化的厉害。

都说仓廪足而知礼仪,贫穷往往是犯罪滋生的温床...这不是歧视贫穷,而是事实如此。当一个人陷入赤贫,是没办法谈人格尊严的。在这种情况下,不是每个人都会走上犯罪的道路,但走上这条路的几率肯定会大很多。

在长安城内贫民窟当中,多的是没钱的人,除了少数人还能有稳定的收入,大多数人的收入都是不稳定,或者不光彩的,再不然干脆就是游手好闲——这种情况下,这里的治安能好到哪里去呢?

另外,治理长安的官员也基本上不会在这块地上增加治安投入...这个时候是有兵丁巡视城中的,一旦遇到什么事就可以处理。另外,闾里之中也有半官方半自治的一套班子,可以协助改善治安。而这些,在穷苦人的闾里都是没有的。

巡视的人在贵族居住区和大街上扎堆,‘贫民窟’这边却根本看不到。这就类似后世的资本主义国家,房子贵的地方地税足,地税足当地财政就丰裕,这样就可以招更多的警察巡逻,于是治安好——这就使治安背后的财政逻辑!可以说是非常残酷了。

半自治的班子更是别想,这种闾里人员都太复杂了,很难齐心。事实上,这套班子往往被一些流氓一类的人物霸占。借用这个身份,这些流氓可以更好的扎根和盘剥。而对于官方来说,谁管理这些区域也没有区别,就让他们自己闹就是了。

于是一切成了现在的样子。

这样的地方,还指望什么治安呢!小孩子在这里长大,耳闻目睹的也都是一些不好的事,很多还没长大就学坏了。长此以往,情况只会越来越糟糕。

陈嫣觉得这些零零星星分布在长安的闾里就是一块块牛皮癣,很不好看,但又是这个城市不得不承认的阴暗处。

过去大家忽视的彻彻底底,一是因为他们无足轻重,至少对于大人物来说就是如此。二是因为大家也不愿意提,因为一旦提起,这个问题就一定要解决!华夏政府治国一向是有‘重民’的传统的,总不能明知道那块儿烂了,老百姓在过着非常不好的生活,依旧不闻不问,就让它继续在那儿烂着吧?

解决问题是很难的...不是说解决不了,而是投入产出不成比例。

所以继续忽视就好了,这样就可以假装一切都不存在。

陈嫣现在拿出这份调查报告,其实就是为了揭开疮疤,让大家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不过真正说起来,这份关于贫民窟的调查报告也不过是这一大堆资料中的开胃小菜。

陈嫣很想改变长安城中一些不好的地方,但这对于整个长安重修计划来说,也只是庞大筹划中的一个很小部分。

对于长安的重修,陈嫣规划了两个大的方面,一个是边缘区域、贫民窟的拆迁,另一个就是外城扩大了。

有些强迫症的陈嫣本来想把长安规划成棋盘格局,最后发现这种事除非在兴建之初就那么做,不然日后再做几乎就没有可能了。退而求其次,她只能在城内搞搞拆迁。

很多地区的区位条件是很好的,或者靠近宫城,或者坐落在大市坊旁边,但非常浪费地只做了民宅,而且还不是高端民宅...陈嫣是房地产时代过来的人,看到这种浪费,只觉得心痛!

另外,在她的计划里,长安将在城墙外围扩建一圈,不用新建城墙,只要修建起民宅,以及配套民宅的商业区、学校、医馆等等,这里自然就会热闹起来——不少在长安漂着的人想要在这里扎根,然而没房子怎么扎根?

这个问题从古至今是一样的!

长安作为大汉都城,对外说是二三十万人口,但这里面的水分有多少,大家是心知肚明的!很多来长安讨生活的人根本没有长安户籍,像是一些求机会的读书人还好一点,会给自己找个落脚地。另外一些社会地位更低,真正底层的人那才真是藏匿在了国都的人潮之中,别人甚至不知道他们来过、正在这里。

在长安城内的贫民窟、边缘地区搞拆迁,给他们换扩建地区的好房子。对于这个时候的人来说,地段的概念或许有,但却不深刻,而且这也是豪门贵族才会讲究的。对于小老百姓来说,地段是什么,能吃吗?如果可以改善居住环境,是没有人会拒绝这件事的。

后世的人还要考虑住的离中心区太远,通勤的时间成本是很难接受的。这个时候的城池规模实在有限,这方面的问题几近于无——住在一环还是二环,对于通勤来说,能有多大差别?

拆迁之后,这些贫民窟、边缘地区,又或者单纯只是利用不彻底的土地,就会在陈嫣手上重新仔仔细细规划。该做商业用地的做商业用地,该做工业的就做工业,如果做住宅,也绝对不是普通住宅,而是根据周边情况,走高端路线。

另外,城外的扩建地区,除了做为拆迁房外,更多的是要放到市场上的。

这些有没有人来接盘?当然是有的了!

古代不适合现代那样搞房地产,城市规模就那个样,能搞的起来才有鬼了!但是在一些特殊的城市却是可以得,比如说‘都城’。在这一点上,其他城市是根本无法比拟的。

此时也有比长安规模更大的城市,比如说商业中心临淄,百万人口,听起来就让人觉得可怕!这可是公元前的世界!但即使是临淄,恐怕也不如长安适合搞房地产。

临淄是很有人气,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商业人口,但对于真正的普通人来说,那里已经不能吸引人迁过去了...高昂的生活成本是一方面,没有新的人口增长点是另一方面。

都城长安则不同,如果不是都城人口要设限,这里能迎来一波又一波的人口迁入。然而事实却是,历朝历代都把首都户口卡的极严!即使是那些告老还乡的高官,想要留在京城也不行,历史上多的是血淋淋的例子!

对于后世的人来说经济中心比政治中心更能吸引人迁入,但在这个时代并不是这样的...逻辑从根本上来说就不同。

先不说达官贵人们想留在长安,随时紧跟皇室和朝廷的步伐。也不说商贾豪强也想在长安扎根,不为别的,就为了提升自家地位,寻求更多机会,改变后代命运,不再是富而不贵!只说普通老百姓,他们也疯狂地想要留在长安。

不是长安比临淄赚的更多,也不是长安生活就比临淄轻松到哪里去了,而是长安有太多太多的隐形福利了!只要能在长安扎根,即使是落到最底层,也比此时绝大多数地方的老百姓生活强太多了。

天子脚下,首善之地,各方面都要尽量做好,这并不是一句空话。打个比方说,各个地方都有因为天灾人祸而粮价涨幅过于惊人,以至于民怨沸腾的时候。国都长安的粮价虽然也不便宜,遇到突发情况该涨还是要涨。

但是,是有一个限度的...除非到了国将完的时候,不然京城这块的粮食供应绝对不会出问题。

为什么都城的人口要有限制,这也是原因之一!别的大城市可以出问题,但国都绝对不可以出问题,容错率接近于零呢!这种情况下,人口一旦稍微增多,对城市治理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如果可以,没有人想要这种挑战背后的风险与负担。

粮食供应其实只是一个方面,其他的隐形福利其实还有很多。

好处是明晃晃的,谁又不想留在长安呢?

所以说,这批扩建而出的房子,首先针对的就是蜗居在城里,原本根本没机会,现在却有机会改善居住条件的人。另外还有居长安不成,只能就陵邑的人,这个时候恐怕也有不少有意于这边的房子。

房子是这样,配套的商铺之类只会更贵!

另外,那些高端住宅瞄准的人群,富商、豪强也会接踵而至...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不缺钱,用钱买长安城里的宅邸,他们是能够眼睛都不眨一下的——大汉如今建国也不少年了,长安城里的用地越发紧张。

那种超级大住宅,即使是顶级新兴权贵都不敢想(所以当初的武安侯田蚡想要扩建宅院,还得把主意打到考工署身上)。这种不算小的高级住宅可以想见也是收一套少一套,现在趁着难得一遇的扩建和拆迁可吃下一块,将来可就不敢想了!

陈嫣将新增的成千上万套房子,以及配套的商铺等列了一个表格,最后很清楚地告诉刘彻...这是一个超级赚钱的买卖!

他可以借此得到一个更大更好的都城,可以收买一批底层老百姓的人心,同时他自己还不需要花一分钱!相反,还得倒赚不少。

“只可惜了,赚的不多,扩建也需不少钱呢...到时估计能净赚七八亿钱吧。”陈嫣有些可惜。

其实七八亿钱很不少了,但是这个大工程可以想见得投入不少精力,她甚至不能将其完全交给别人,她得亲自领导这个项目。以投入和产出的比来说,她在别的项目上花心思合算的多!

不过也不是所有决定都可以用‘合算’来衡量,有些工作是她喜欢的,千金难买她喜欢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