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朕有了读心术发现所有人都在骗朕! 第37章

作者:枭药 标签: 甜文 情有独钟 青梅竹马 穿越重生

  只是等得他看见了跟在母后身后,一并过来的人时,眸光一凝,刚刚才放松了几分心情,便又一次沉了起来。

  事实上,不光是赵禹宸,便是苏明珠见着这人后,都也一并忍不住的皱起眉头,心下也生出了满满的嫌弃来。

  而有这般威势的,自然正是梁王无疑。

  苏明珠与赵禹宸一道起身迎了太后入座,梁王亦是俯身行礼,这般一错开,便露出了后面一个身形纤细,身着水绿罗裙的女孩,

  “这是本王的女儿,取名叫巧云的,今个儿特意带来给太后与陛下请安。”

  苏明珠一愣,便立即直起了身子。

  梁王实际上是生了一个女儿的,提起来时,说是梁王府上的小郡主,其实却不过是口上的尊称罢了,非但不是王妃嫡出,甚至连个妾生子都不算,只是一个不明不白的婢生之女,乃是梁王在景山守陵之时,长到十几岁,因着身边无人张罗,便叫身边的侍女服侍着通了人事,不妨便有孕生下了一女。

  这样的出身,即便是落在皇家里,到底也是有几分说不出去的,梁王之前回京,虽也带上了这个女儿,但因着梁王还未娶妻,府中无人操持,这所谓的小郡主便也只是深居后宅,从不曾现于人前过,苏明珠之所以知道,还是因着两年前,这孩子上元节去街上瞧花灯,险些被拍花子拐了去,多亏了明朗遇着,出手相救。

  不过也正是因着这一桩事,梁王这个不要脸的才借着“救命之恩”的说头越发贴上了苏家,甚至还自作主张将弟弟明朗都送进了龙羽卫来。

  苏明珠这会儿借着席间的火光看去,个子不高,低着头,有些怯怯的模样,瞧着倒是十分的文静,丁点瞧不出什么心机。

  “巧云见过陛下,见过太后,见过贵妃娘娘。”这赵巧云连说话的声音都是小小的,几乎都不怎么能听着,格外的腼腆怯弱。

  这样的一个小姑娘,众人对她自是没什么好说的,都只点头叫起,赞了几句之后,便又重新将目光看回了梁王。

  梁王叹息一声,满面格外悲痛自责的模样:“不瞒太后,巧云乃是上月的生辰,算来都已十三了,只是臣弟未曾娶妻,府里又无长辈,臣弟糊涂,竟是叫巧云无人教导,十几年来,混混沌沌,生生的耽搁到了今日。”

  苏明珠皱着眉头,看着他这幅装模作样,耐着性子又等着梁王自责了半晌之后,便听得他终于提到了正题:“臣弟斗胆,便想将巧云送进宫来,托付与太后照料几日,一来,世间女子,再无人比得过娘娘您的贤德,二来,宫中有宝乐公主一处相伴着,巧云也能见见什么是皇家贵女,说不得便也能学上一二,如此,臣弟这人父,便也不至太过失职了。”

  说罢,梁王便格外郑重的朝着方太后跪了下来,一旁的赵巧云瞧见了,也怯怯的跟在梁王身后一并俯身跪了,乍一瞧来,倒当真是十足的可怜一般。

  方太后闻言一顿,面上便满是犹豫,只将目光朝着赵禹宸瞧了过来,赵禹宸也正沉吟间,一旁的苏明珠便忽的开了口道:“太后娘娘还要掌管宫中庶务,且身子又不甚好,只一个宝乐,便已是费心费力了,哪里还有空教导旁的?”

  虽然不知道梁王这举动是什么意思,但既然是梁王想干的,苏明珠便觉着不该叫他顺心如意。

  赵禹宸闻言也赞同的点了点头,只作出一幅孝子模样来,说了些不忍叫母后太过操劳的话头。

  梁王却是并不肯放弃,闻言反而越发悲痛了一些般:“世人道,丧妇长女不娶,无教戒也,臣弟身为人父,如何忍心看得女儿沦落至此?不敢劳烦太后,只求太后在宫中舍一屋之地,叫巧云住上几日,莫要叫孩子担上这不娶之名。”

  方太后轻咳一声,她虽不在乎宫里多这么一个小姑娘,只是她一向不涉政事的,并不愿沾染上这浑水,闻言便只是转了话头道:“你如今年纪不小,如何还不娶妻?这孩子放在哀家这亦是名不正言不顺的,倒不如,往府里取一贤妻,叫她为你教导巧云。”

  梁王满面凛然:“不瞒太后,臣弟耽搁至今,早已决意不再娶妻,只一心为先帝与父皇守陵祈福!”

  一心守陵?一心守陵你回京城来干什么?不好好的在你的景山待着?

  赵禹宸心中不屑,话已至此,他便也顺势咬住了这个话头:“却不知皇叔竟有如此孝心,朕实在惭愧,既是如此,巧云便留在宫中罢,朝中之事,朕亦不敢再劳烦,皇叔日后也不必再沾染外界凡尘,只在景山一心守孝便罢了!”

  梁王闻言却竟是毫无异色,反而格外感激涕零一般,当真应下了这话,郑重其事的俯身叩谢了,起身之后,又转身细细的叮嘱了身后的赵巧云,说了些父亲日后不再回京,你一个人要懂事些,在宫中多多孝敬太后……的话头。

  瞧着那模样,若是个不知情的,只怕当真要以为梁王是个毫无私心的慈父了。

  事已至此,方太后不论心下如何,面上也只能应了,笑眯眯的招手,示意那赵巧云近前来,离得近了,便能瞧出梁王这独女的确是一副格外胆小的模样一般,对着慈爱的太后,也是满面的胆怯无措,低着头,目光忍不住躲闪着,莫说堂堂郡主了,只怕是朝中略微有些教养的小官之女,都会比她来的更大方些。

  这样的模样放在在场众人眼里,自然是有些上不得台面的,赵禹宸瞧了她一眼,便只摇摇头,又与梁王确认道:“巧云有母后教养,京中梁王府,朕也自会派人好好照料,皇叔只管在景山安心守陵,不必操心这等杂事。”

  这话的意思,便是叫梁王若是无事,就不必回京惹事了,不过梁王却是丁点不在意一般,反而坦然一笑:“臣多谢陛下体恤。”

  赵禹宸皱了眉头,算了算他与梁王之间的距离,借着低头喝茶的举动,闭目凝神,仔细的朝着梁王身上听去——

  “劳烦太后,臣弟实在惭愧……”这是梁王口中与母后说的谦辞,不必多听,赵禹宸这么想着,又努力的听了一遭,可对方却是当真的心口如一一般,心下竟是毫无什么旁的言语。

  赵禹宸试了几次,却都是一无所获,反而额角有些隐隐发沉,无奈之下,只得放弃了。

  回过神,赵禹宸又觉着如此也好,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罢了,放进宫里,叫人好好看着就是,相较之下,若是能叫梁王至此不再回京,可以说是当真值当的很。

  一旁的苏明珠也是一般,想不出缘故,便也只得放到了一边,她侧过头,与赵禹宸对视一眼,两个人第一次有了些心有灵犀的默契之意:

  没错,将这么一个小姑娘弄进宫来,又能惹出什么事呢?

  作者有话要说:  方太后(纳闷):哀家只想安安静静的养娃吃瓜,一个两个的,为什么总给我找事?

第67章

  不论如何,梁王之女赵巧云,从此便养在太后宫中这事,是这般定下了。

  梁王将女儿交给了太后之后,便好似当真再无他求一般,连之后的晚宴都没再出现,竟是连夜便回了景山皇陵去,一副至此便要安心守陵的模样,单从外头竟是一点瞧不出野心勃勃的模样。

  梁王去后,围场第二日也都再无什么值得一提的大事,因着是寒食,不能动火,众人围猎的兴致便也都少了大半,只相伴带着些食盒出去赏春赏春,做了些有似模似样的诗文出来——

  苏明珠虽然脑子里存了不少能够惊艳四座甚至流芳百世的好诗句,但是她一来不好此道,二来,也没有去借前人文才为已用的习惯,因此便一日都未曾怎么开口。

  这个场合,原本该是董淑妃大展风头的时候,但是因着其身子仍旧抱恙,却是只是行宫之中休养,并未现身,剩下的人,倒也有好有坏,只是都不如苏明珠上辈子听过的,所能经过千百年的筛选多流传下的经典来的叫人深刻,总之她听了半晌,却是没一句能记到心里去。

  苏明珠原本还想着趁今日寻个机会再见上二哥一面,但是弟弟苏都尉却与她说,二哥今日一早便有事一般,已然匆匆回了京,这事便也没能如愿。

  如此一来,这两日的景山围猎之行便这般匆匆结束,苏明珠随着御驾回了宫中,除了往宫中带回去了一个梁王府里的赵巧云之外,旁的好像都并无什么变化。

  教养赵巧云这事虽非方太后的本意,但她既然应承下了这事,便也做的处处周全,因着这姑娘乃是独自一人进宫,身边不单没个贴心下人侍从,甚至于身上连一件行李包袱都未带,当真就是这般干干净净的,只带了自个一个人。

  见状,回宫之后,太后便将寿康宫西边的敬芳阁收拾了出来给赵巧云住,在宫里,小郡主这不明不白的称呼是自然不能再叫了,寿康宫里便只叫其为赵姑娘亦或者巧云姑娘,因着来的仓促,毫无准备,不得已,太后又只得先将宝乐原本的衣裳用物都收拾了一批给送了过去,布置妥当。

  赵禹宸与苏明珠两个虽然觉着疑惑,但心下对梁王费尽心思,甚至不惜不回京城也要塞进宫的这个女儿,多少也还是有些在意的,太后面上不显,心下也明白其中纠葛,除了住处东西之外,也费了不少心思,打着照顾教导的名头,连内监宫女,到嬷嬷女官,亲自挑了十几个她放心的妥当人,塞到了赵巧云的身边去。

  事实上,这也正是赵禹宸与苏明珠之前知道梁王不是个善茬,如此行事其中必有缘故,却仍旧对赵巧云一个小姑娘的作用,总存着几分怀疑轻视的缘故。

  不为旁的,实在是对这幽幽深宫来说,一个无依无靠,年仅十三的小姑娘,能做的事情实在是有限的很。

  原本就是个上不得台面的婢生女,又并不是正经有封号的宗室女,能够进宫原本只是因着梁王舍下颜面求肯,更莫提太后娘娘虽慈爱好心,待她却也不过平平,不过是些面上的功夫,宫中都是积年的人精子,又有哪一个看不出来?

  这样的一个“巧云姑娘,”在寿康宫自然不可能随心随性,随意走动生事的,整日里出了自个的静芳阁,便是每隔上几日去正殿里给太后请个安,且就这连寿康宫都不出的几步路,还是一脚迈,八脚随,从里到外、时时刻刻都会有几十双眼睛日夜不停的盯着,说句不好听的,那当真是连每日更过几次衣、打个几声嗝都能看的清清楚楚。

  这么严苛的“照顾”下,这赵巧云若想生出什么事来,当真除非她能飞天入地,像戏文里说的分个分身出来还差不多。

  更莫提,赵巧云这个小姑娘,自打进宫之后,也丁点没有露出什么异常来,整日里只是乖乖的在静芳斋里待着,旁人说什么,她就听什么,丁点儿不曾生事。

  若非太后也不能顶着个教养之名,却是撂在一点一次不理,隔三差五的,还会叫其过来,问些习不习惯之类的话,这小姑娘就能当真守在静芳斋里一步不出,只安静的如一支卑微的草木也似。

  这样的小姑娘,苏明珠见了两回,都并没察觉出什么不对,赵禹宸来寿康宫时遇见一次,偶然起意,一面凝了心神,一面问了一嘴:“皇叔如何舍得叫你独自一个进宫来?”

  那赵巧云闻言福了一礼,声音低若蚊蝇一般,诺诺的说不出话来,赵禹宸听其心声听了良久,都只是空茫茫的一片,直到他险些要放弃的时候,才好容易听见了一句格外乖顺的心声——【父王叫我来,我便来。】

  这话一出,赵禹宸一时间只觉着这孩子几乎驯服的有些可怜,又有些疑心梁王大张旗鼓的送个女儿,其实只是障眼法,私底下其实是另有谋算,想要声东击西。

  这么一想,赵禹宸便将心神多少从这赵巧云身上略放下了些,只又从宫中的龙影卫里挑了几个人出来,将赵巧云与董淇舒两个都牢牢的看着。

  他自个则转了心神,开始用着这读心异术,慢慢召见朝中文武官员,倒也并不着急,一日里至多只召见两三个,闲话一般的问些别有深意之语,这么一个多月下来,渐渐的,便也叫他将朝堂之上眼熟的百官都听了个遍。

  经过了这些日子的磨炼,赵禹宸已早已被这读心术练的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只朝堂上的这些牛鬼蛇神,不论听出了什么,他都能够平常以待,波澜不惊,抽丝剥茧一般,结合着诸人原本的行事功错,一点点的将德才兼备,有德无才,有才无德,以及平平无奇、甚至毫无用处的废物蠹虫,都一一的在心里分出了一本名册出来。

  且除了才德之外,官员之间的门别派系,赵禹宸都意无意的探听出了不少,连几个表面丝毫不露,私底下却因着各种缘故投靠了梁王的朝臣都叫他察觉了出来。

  只是虽然知道了不少,一时却不好大肆声张调动,闹的人心慌慌,赵禹宸只是在心里默默记了,只等着慢慢再做计较。

  唯一有些不顺利的,便是这读心术一日日的用的久了,便很是耗费精神,直叫他每日回了寝殿之时,都做了什么苦役似的,格外的疲累,必得每日里都多睡上一两个时辰,才能重新缓得过来,偶尔能腾出些空来,还要去给太后请了安,剩下的空闲,去一遭昭阳宫都是来去匆匆,竟是连与贵妃说话都不怎么顾得上。

  也正是因此,在旁人眼里,陛下整日里吃的多,睡得香,分明不如以往辛劳勤政了,身子却反而比从前一日日的清减了下来,竟像是有些体虚之症一般,只叫太医署里已葛太医的为首的众太医们暗暗忧心不少,连太后与明珠都听闻了,真心问过了好几遭,好在天气一日比一日的热,赵禹宸找了个苦夏的由头,勉强算是糊弄了过去。

  不过赵禹宸倒也并没打算日后都一直如此,他估算着,再有个一两月,将朝中百官都探听个差不多之后,他腾出空来,便要想想法子,试着不叫自个再用这读心术,若不然,一辈子都像这般嘈嘈杂杂,他也实在是有些受不了。

  更要紧的,是他一直牢记着,他乃君王,虽说有了这上天所赐的机缘异术,但可以凭借使用,却万万不能被这异术所缚。

  他是立志要做明君的,可古往今来,却从来没有靠着读心异术治国的明君。

  ——————

  而就在宫中的另一边,御花园秋枫亭内,苏明珠正对着自己的弟弟苏都尉面上带笑,关心问道:“怎么样?母亲可给你相看好到底张家的哪一个女儿了?”

  进了夏日,宫中诸人都穿的凉爽,今儿个的苏明珠便穿了一件拿珍珠坠了花瓣儿的轻纱暑衣,内里衬着海天霞的绸主腰,将她的腰线系的盈盈一握。

  因着天热,她不耐烦叫头发在垂在脖颈肩膀上平白窝出汗来,便吩咐叫山茶给她高高的梳了鬟髻,也不插什么累赘的步摇簪环,只用珊瑚红的丝带绑好,又将一早新出的茉莉剪下,攒成花球,在髻边簪了,含苞待放的茉莉在这热气慢慢的开出来,便一整日都会伴着一股子似有似无的花香,恬淡且甜美,比那各色熏香都来的清新舒畅。

  虽说这般梳的高高的少了堕马髻该有的柔婉妩媚,但露出了白鹭一般修长脖颈,却更显的人精神利落,露出了一股后宫女子难见的勃勃生机,隐隐的,倒有些像是未进宫时,还在家中的鲜活自在。

  事实上,苏明珠这一个多月的日子,过得也的确是不错,父母都已经回京,父亲官升太尉,顺风顺水,苏家最大的死对头董太傅自从长子出了事之后,告病告了一个月,前几天才勉强能起身,进宫谢了一次恩,虽然赵禹宸面上还是客客气气的诸多关怀,但不知是身子未好,还是董太傅自个不好意思,却仍旧没有上朝理事,再加上梁王这会儿还在景山安安分分的守陵,却是再没谁来找苏家的麻烦。

  宫外头一派太平,宫内也是一般,董淑妃的“病”时好时坏的,整日的守在关雎宫内都不怎么出门见人,自然也生不出什么事。

  陛下那边近日忙于政务,也似乎不怎么顾得上一般,只是常常赏赐些吃穿用物,却是不再像父亲刚回来那阵子时,每日的过来寻她说话,只三五日过来昭阳宫一回,每每都还很是疲惫一般,常常只用过午膳,借着她这地界睡个午觉,便又匆匆回了乾德殿去。

  苏明珠私心里觉着,除了政务繁忙之外,这可能是因着赵禹宸已经派了信赖的亲信武将去西北,一点点接手苏家在西北的兵权,不必再对她特意的小意殷勤,这才渐渐的淡了。

  不过她倒也并不当回事,事实上,之前十几日里赵禹宸对她百依百顺,又是一次次的赏东西,又是一回回的偏袒偏宠,甚至于连“相守一世、伉俪情深”的话都说了出来,她心底里已经觉着格外的不对劲儿了,这会儿赵禹宸略微放下了些,她反而觉着正常,甚至松了一口气似的。

  看着家里似乎一日日的在京中安稳了下来,赵禹宸的表现也一点点的趋于正常,苏明珠便觉着离她出宫的日子也已是一日近过一日了。

  这么想着,苏明珠的心情便也一日比一日的轻松高兴了起来,她算着日子差不多,今儿个便寻机在御花园了找了苏都尉来,打算好好的问问弟弟的婚姻大事。

  提起这事来,苏都尉微微的红了脸:“是嫡出的三小姐,已托了张家太太问过,张家也应了,如今,已问了名,母亲正忙着去城外的大安寺里算八字。”

  “哦?这岂不是已经定了!”苏明珠闻言亦是满面笑意。

  说来也巧,分明此时没有了董太傅拿宋玉轮出来的情形逼着,家里有的是功夫慢慢寻,结果却还是看重了世交张家的女儿,苏夫人这一月来,去了张家好几次,借着各色的名头相看了半天,最终便瞧上了张家的嫡出幼女,如今年方十六,算来再用个一年半载的走过了六礼,刚好便能大婚。

  苏明珠笑了笑:“果然是有缘,不过娘亲也当真是急脾气,我这才催了一回,就这么快的连名都问过了!”

  苏都尉微微低头,有些郝然的模样:“也是娘娘小心,梁王家那小郡主才多大年纪,哪里就有这般心思呢。”

  之前梁王死缠烂打的硬是塞了赵巧玉过进宫来,虽然有太后一手照看着,苏明珠自个也并未察觉出什么不对,但她还是有些不放心,记起了当初弟弟救下这位“小郡主”时,梁王上门致谢,便有些要结亲的意思,为免夜长梦多,她便忍不住给家里传信,叫苏夫人给明朗的亲事多紧着些,免得节外生枝。

  只不过这些日子以来,赵巧玉那个小姑娘一向都乖巧的很,如今弟弟的亲事都已定了,苏明珠便觉自己好像有了些小人之心的意思:“我倒不是对小姑娘有意见,实在是她爹梁王太过不要脸了,我总是忍不住担心罢了。”

  苏都尉一向不太会背后说人,闻言只是有些腼腆的笑了笑。

  既然提起来了,苏明珠想到了自从进宫便一直在静芳斋里安安静静的待着的赵巧云,便也顺口问道:“那小姑娘一直都是那么一副内向的脾气?你在上元节灯会上救了她时,是什么模样?”

  苏都尉想了想,斟酌着回到:“就是,十分文静,也没哭没闹的,低着头,吓得只咬了牙在拍花子手上一动不动的,还是我瞧着她衣着富贵,手脸都白净净的,实在不像是那等粗人能养得出的女儿,上前问了一嘴,这才露的馅,若不然,只怕当真就被拐不知哪儿去了。”

  “是被吓坏了吧?”拐旁人孩子这事,放在什么时候都叫人觉着惊险可恨的,苏明珠想着那场景,忍不住的有些后怕:“你救回来之后,她也没哭不曾 ?”

  苏都尉摇头:“没有,嘴唇都咬破了,也没吭出一声来。”顿了顿,像是回想到了什么,便又补充道:“我把她带到安全之处,好言哄了许久,她才抬了头,却也没哭,只跟我说了一句父王会来救她的,我这才挨着京里的王府去问了出来。”

  苏明珠闻言想了想,正要说些什么时,对面苏都尉便与周遭宫人忽的起了身,恭敬行礼道:“见过陛下!”

  苏明珠顺势回头,果然是一身单衣的赵禹宸,便也顺势福了身下去。

  “不必多礼!”赵禹宸远远的便叫了起,面上带了笑:“才从母后那来,有些事要与你说,一问果然是在园子里,你也不嫌外头这暑气了?”

  苏明珠笑笑:“总在殿里守着冰盆也无趣,凑巧今儿个有风,还略凉快些。”

  说话间,赵禹宸也瞧见了亭内的苏都尉,叫起之后,便也毫无帝王架子,一家人闲话一般的关心道:“苏都尉的婚事可定下了?”

  “可不是巧了,臣妾方才问完了呢!”苏明珠一笑,便将与张家三女儿已经问了名的事说了出来,赵禹宸闻言贺了一回,又说了等走到了纳征,便叫宗室府里带着太后加封郡主,与赐婚的圣旨一并过去。

  苏都尉恭恭敬敬的谢了恩,他听到了方才陛下提起来找娘娘有事要说,便没敢多留,只几句话后,便立即起身告了退。

  “陛下要与臣妾说什么事?”苏明珠扇着手中的团扇开了口,面上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