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极人臣 第64章

作者:姽婳娘 标签: 女强 女扮男装 朝堂之上 穿越重生

  王阳明摇摇头,正要回答间,忽而发觉已到了内院,他道:“我们还是先进去看看。”

  说话间,孩童的恸哭如箭矢般刺破沉闷的氛围。月池的心仿佛被猛兽的铁齿所噬,她面色发白,一时竟然裹足不前。王阳明回身看她,她这才深吸一口气,抬脚走了进去。她转过碧纱橱,看到了三个遍体鳞伤的孩子,那些深深浅浅的猩红,如一把尖利的雪刃狠狠扎进了她的眼眶中,轻而易举地刺破她的虹膜,穿透进眼球的深处,血色在她的视野中蔓延开来,渐渐的,触目所及,尽是血流殷地。

  直到此刻,那些早已湮没在故纸堆里的刀光剑影、尸山血海,才透过孩子眼鼻尽毁的脸颊,摇摇欲坠的手指,真真切切地展露在她的眼前。马克思曾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可权力降临人世时,那高高的宝座下又何尝不是累累白骨?她也渐渐从一个自由人,成为宝座下的血肉支撑。

  无言的尖叫和激荡的情绪在月池的胸中不断地撞击,仿佛要撞碎她的胸腔,撕开她的肚肠。月池感到一阵绞痛,她此刻才明白王阳明和戴珊让她到此处来的原因,这是阳谋。他们早知,尚有几分良知的李越,在面临此情此景时,不可能无动于衷。

  良久,她才将情绪平复下来,开始和戴灏聊天。在尽量安抚戴灏之后,她要来了纸笔,开始试探性地询问货郎的容貌。提及害他们至此的凶手,戴灏明显打了个寒战,可他还是强忍着畏惧向月池断断续续地描述:“……他大概四五十岁,他有胡子……眼睛是三角形的……”

  月池飞快在宣纸上画了一对眼睛:“是这样?”

  戴灏看了一眼,眉头紧皱:“好像要更圆一些。”

  “是眼头,还是眼尾更圆?”月池提笔询问,“慢慢想,不着急,关键是要准确。”

  戴灏仔细思忖过后道:“是眼头。”

  两人就这般一问一答,中间戴灏还小睡了片刻,到日落西山时才画完了整张人像。戴灏看着画像又忍不住哭出声来:“就是他。”

  闻讯赶来的戴礼是又惊又喜:“李御史竟然有如此绝技,是了,您的授业恩师是唐伯虎啊。这下好了,不愁抓不到凶手了。”

  月池与王阳明却对视了一眼,他们看着画像上的大胡子不由苦笑。这明显是乔装改扮过的。随后,他们又一一向附近胡同里的人询问,的确有人看到了那货郎,可没有一个人能指出他离开的确切方向。至于货郎所售烟花的残骸,他们走访了好几个铺子,也没有师傅能说出来历。

  折腾了半天于案情一无所获,反而等来了一场雨。月池和王阳明坐在凉亭中休息,秋雨潇潇而下,亭外的竹叶传来沙沙的声响,好似有无数只蚕在大口大口地吞吃桑叶。

  王阳明道:“这明显是早有准备。”

  月池道:“您觉得会是谁?”

  王阳明摇摇头:“受益者太多了,可能是定国公府自己想要报复,也有可能是定国公府的仇人蓄意栽赃,还有可能是戴御史的政敌浑水摸鱼,更有可能是宦官或者激进的文臣想要激发矛盾。可无论是谁,尾巴都已经扫得一干二净,单靠三法司这帮人,只怕什么都查不出来。”

  月池捧着茶盅,薄薄的白雾升腾而上。王阳明一时看不清她的神色,只听她的声音不徐不疾地响起:“先生,既然什么都查不出来,为何还会避无可避呢?”

  王阳明一愣,他缓缓道:“你们陷入了误区,真相是什么不重要,大家以为它是什么才最重要。即便最后铁证如山查出来是旁人,那又如何,比起众口铄金,三人成虎,事实根本微不足道。天下臣民已然深信不疑的,是勋贵妄为。所以无论如何,对整个朝局而言,对定国公府已有罪状的判决才是重中之重。若是高高拿起,轻轻放过,寒得不止是戴御史一人之心,还有千千万万清白之士。为恶者被包庇,为善者反遭陷害,又有几人还敢说真话,又有谁还敢信任天子呢?”

  月池放下茶盏:“可勋贵之心,对圣上来说,同样不可或缺。”

  王阳明道:“两害相较取其轻。”

  月池摇摇头,文臣所想的轻,和朱厚照的轻明显不是同一个。王阳明道:“这就需要你向圣上说明利害。”

  月池苦笑道:“圣上心中早有一杆秤,轻易动摇不得。此事,真就不能两全其美吗?”

  王阳明看向她:“徐延昌所犯之罪,桩桩件件都是人证物证俱全,强占民田,纵仆行凶,强抢民女。若这样的人都能逃出生天,那些枉死的无辜之人岂不是到九泉之下也无法安生了?”

  月池一时无言以对。这事犹如一块巨石压在她的心上,使她郁郁寡欢。整个人如同游魂一般,慢慢往新家晃悠。可当她走进巷口时,却惊诧地发现,一行轻骑正立在她的家门前。打头的那人,俨然就是朱厚照。他内着秋色窄袖戎衣,外套紫花罩甲,腰间还系着一柄长刀。他常骑的那匹枣红色的追风马一眼就看到了月池,打了个响鼻就朝她跑了过来。

  朱厚照被吓了一跳,随后也看到了她。他笑着策马向她奔来,身后是残阳的酡红。他问道:“你怎么才回来,赶快上马,朕今儿去西山打猎了,抓了好多野味,晚上就在西苑吃烤肉去。”

  打猎?月池定定地看向他,眼中暗潮涌动,她有些想问他,可话到嘴边,却什么都没说。天子和公民,本来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又有什么好说的呢?

第127章 珠缨炫转星宿摇

  朱厚照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

  月池茫然地坐在篝火前, 这火是在几十根粗木搭建的木台之上,红彤彤的焰火比人还要高。一群皮肤雪白,鼻高眼深的回族美女正绕着篝火翩翩起舞, 她们头顶戴着深红色的小帽, 帽顶都插着一根雪白的羽毛。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追随着她们的灵动的手指,柔软的腰肢与轻巧的舞步, 还有那疾转时,如鲜花怒放一般盛开的裙摆。

  朱厚照就坐在月池身旁,时不时用回语大声叫好,有时甚至还能与那些大胆的姑娘们对话一两句,一旁的回语通译鼓起勇气拍马屁:“皇爷真是天纵奇才, 小的花了两年时间才勉强听得懂她们说话,可万岁只用了一会儿, 就无师自通了!”

  可朱厚照明显没有听他说话的兴致,他学梵语都只用了两三个月,就可以熟练地听说读写天竺的佛教典籍,现在只是说几句话而已,又有什么稀奇的。更何况,他手里的铁叉上还烤着鹿肉呢。鲜红的鹿肉在烈火上慢慢变熟,滚烫的油脂在铁叉上滴滴答答地落进火里。朱厚照还知道翻个面, 最后再随手撒上了一把孜然就递给月池。

  月池一惊,这才如梦初醒, 她低头一瞥就看到了鹿肉上的几处焦黑:“……您还是自己吃吧。”

  朱厚照第一次还没反应过来:“你同朕客气什么?”

  月池诚恳地望着他:“臣真不是客气。”

  朱厚照一愣,他的眉头一皱:“你是嫌它不好吃?”

  一旁的通译是第一次进宫,连天颜都不敢怎么直视, 哪里见过这等“不识抬举”之人, 他只听月池答道:“您可以先尝尝啊。”

  通译偷偷一看, 皇爷居然真吃了一口,刚刚嚼了一两下,眉头就皱得更深了,他吓得魂不附体,还以为下一刻天王老子就要发怒。谁知朱厚照居然笑开,信誓旦旦道:“明明这么好吃!你真是有眼不识金镶玉。”

  饶是心情郁郁的月池都被他逗笑了片刻:“是吗,那切一块给我好了。”

  说着,她就拿起了小刀,朱厚照一惊,他忙侧身躲开:“刚刚给你吃,你不要,现在朕觉得不错,不舍得给你了。”

  月池揶揄道:“那好吧,真是可惜呀,那您就自个儿享用完吧。”

  这下可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朱厚照咬牙在月池的灼灼目光下硬咽下去了好几口又腥又寡淡的鹿肉,最后实在受不了了。他瞥见了一旁的乐队,忽然福至心灵,扭头对月池道:“你还没听过朕奏乐吧,今天就让你开开眼界。”

  说着,他抬脚就向乐队里走去,一众乐师立刻起身跪倒在地上。乐声骤然停,舞女们也急急地转过身来,琥珀色的大眼睛中满是迷茫。朱厚照随意摆了摆手,正准备挑一样乐器,谁知触目所及都是筚篥、唢呐、手鼓、铜角、螺贝等回族的乐器,唯一一个眼熟一点的就是琵琶。他只觉心头一哽,这要怎么弹,可就这么回去未免太丢脸了。他下意识回头去看月池,只见她坐在火堆边正望着这里,温暖的火光融进了她的眼波中,就像盛满绮霞的澄江。

  可在察觉到他目光以后,她却立刻别过头去,不再继续看他。朱厚照只觉心头一空,他还是拿起了琵琶,抬手示意晚会继续。月池惊诧看到一个个悦耳的音符从他的指尖中跳跃出来,柔和婉转,悠扬动听。是了,他从小就有极高的音乐天赋,只是没想到,除了歌唱得好,还能弹一首好琵琶。一旁的乐师也回过神来,一时筚篥浑厚,手鼓咚咚,舞女们也默契地一齐起舞,修长的玉臂在红纱下若隐若现,纤细的手指亦如莲花的瓣颤。

  一曲终了,在场所有人都有心旷神怡之感,刘瑾等人更是拥上来,把一首琵琶小调夸得“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朱厚照却兴冲冲地看向月池:“怎么样,不错吧。”

  月池无奈地看着他,他们在一块朝夕相对也快四年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她既钦佩他的天资聪颖,又厌恶他的辣手无情;既见怜他的天真童趣,又腻烦他的世故老练,一个人怎么能集这么多截然相反的特质于一身呢,朱厚照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

  她忍不住问了出来,朱厚照惊讶地看着她,他脸上有些发红:“你怎么突然想起这么问了,你爹我当然是,文治武功冠绝古今的一代英主了!”

  月池:“……”有时还很白痴,八成是脑子被什么糊住了。

  这一场歌舞升平,直到深夜方停歇。这时才起驾回乾清宫就太晚了,朱厚照当机立断,今晚就歇在南台。南台位于太液池之南,是帝王阅稼之所,中有一大片水田村舍。在一排排琉璃宫灯的映照下,田间稻谷菜花,梁上的茅屋篱笆显得是那么的,不合时宜。月池腹诽道,不管是哪个年代的农家乐,都是忽悠人的居多。朱厚照却很满意,特别是见到屋内的纸窗、油灯、织机、木榻时,更觉新奇。

  他在木床上打了滚,笑道:“朕还从来没睡过这么小的床。阿越,你以前在民间时,睡过这样的的床吗?”

  月池望了床上的绣帐锦被一眼:“没有。”

  朱厚照起身道:“难不成你以前睡得床比这还小?”

  我以前睡得是两米的席梦思!月池打了个哈切:“稍微小上一点。万岁,太晚了,臣还是先告退了。”

  “等等!”朱厚照果不其然又一次叫住了她。月池回头道:“这床睡不下两个人。”

  朱厚照下意识看向地上,月池忙道:“我也不想打地铺。”

  “那你就……”朱厚照又看向了罗汉床,月池道,“臣的名声已经很差了,您就不要再火上浇油了。”

  朱厚照失笑:“不招人妒是庸才,和朕有什么关系。你今晚睡在这里,名声也不会更臭,离开这里,名声也不会好转。既然如此,为什么不从心而为呢?朕还想问问你,今儿到底是怎么了?”

  最后一句戳中了月池的心病,她躺在了屏风后面,如水的月光透过纸窗倾泄而下,照得屋内如积水空明。朱厚照侧身看着她隐隐绰绰的身影问道:“是张岐给你小鞋穿了?”

  月池轻声道:“不是。”

  朱厚照又问:“那是其他人说闲话了?”

  月池摇摇头:“流言蜚语,不足为惧。”

  朱厚照心道果然:“是戴珊,他说了什么?”

  月池一愣,她幽幽道:“也不是他。臣只是,想到了一个故事。”

  她的眼前陡然浮现了那些伤痕累累、血迹斑斑,她低声道:“从前有个乌有国,乌有国的国王很厌恶山林中的野兽,于是重金悬赏,要制成一件举世无双的皮草衣裳。猎人们因此在山间四处捕猎。有一天,有一群小狐狸,误入了猎人的陷阱。它们被捕兽夹夹住了腿,腿上血肉模糊,它们不住地哭泣求饶,可并没有换来猎人丝毫的怜悯。它们的亲人也在远处哀鸣,却不敢靠近,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们,被扒掉了皮,做成了狐皮大髦……为了达成目的,而害了弱小的性命,您觉得,这么做对吗?”

  朱厚照的声音透过屏风传来,仿佛掺了冰渣子:“那你在问这个问题之前,为何不想想,乌有国的国王为什么会厌恶野兽?”

  月池道:“猛兽吃人,自然当为民除害,可幼狐无辜,却只是被牵连。它们应该得到一个公道。”

  朱厚照霍然起身道:“朕已经足够仁慈了。你还要朕把狐狸抬进太庙里来供着吗?”

  月池深吸一口气:“臣不敢。”

  朱厚照见她如此,也不由软了几分,可说出的话却直插心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狐狸虽是野狐,也是乌有国王的畜生。为国王增光添彩,是它们的荣耀,也无法逃避的义务。它们不该心生怨怼,而该为族群而羞愧自省,并为国王的仁慈心存感恩。”

  月池久久地没有言语,朱厚照不由问她:“你在想什么?”

  月池道:“我在想我的皮,适合给您做一件什么。”

  朱厚照失笑,他翻了个身:“放心吧,朕暂时还是觉得,你的皮毛还是长在你自个儿身上比较好看。不过你说得,倒也让朕动了恻隐之心,都察院监里没什么大错的,申斥几句后,近日就赶快放出来吧。”

  寒意顺着月华一点点的渗透到她的肌理里,月池忍不住拥了拥被子,这既是告诫,又是警告。他不希望她插手进去,反而要她尽快息事宁人。如果不听他的话,戴家就是她的前车之鉴,可如果听了他的话,又教她于心何忍。

  她躺在罗汉床上一夜难眠,直到天明时才微微睡了一会儿,再一次醒来时,一睁眼就看到了朱厚照的大脸靠在她的枕边。

  月池吓得尖叫,一把就把他掀开。朱厚照被推得坐在地上,目瞪口呆地看着她。

  月池先发制人:“您这是做什么!”

  朱厚照也是一脸理直气壮:“朕只是想叫你起床看猴戏而已,你这么大反应做什么?”

  月池一愣:“看什么?”晚上看歌舞,早上看猴戏,你成日这么会玩,太庙里的老狐狸们知道吗?

第128章 金鼓齐鸣猴精斗

  两人各怀鬼胎,面上却是一派其乐融融。

  两人起身后在同一个屋子里洗漱。月池挥开了要来服侍她的小太监, 用洗面药洗脸。所谓洗面药就是添加了香白芷、沉香、白檀等香药制成的肥皂团,抹在脸上既馥郁,又洁净。月池本就生得白, 如此一洗, 更是肤光如雪。朱厚照一面让太监梳头,一面偷偷地看她, 在月池察觉后又不自在地咳了咳,问道:“你平时用什么洗脸,怎么那么白?”

  月池头也不抬地拿起青盐:“天生的。”

  朱厚照切了一声:“朕才不信呢,你一定是偷偷用面脂了。”

  月池用青盐刷完牙方道:“猜错了,臣一直是光明正大地用。”

  朱厚照一听忙让小太监将他的面脂拿过去, 月池打开小巧的玳瑁盒,微取了一点匀面, 只觉甜香满颊。她一阵恶寒,平日为了显示男子气概,她连面脂都不敢用味浓的,没想到真男人反而把自己弄得香喷喷。月池转过头去一看,“真男人”今儿还穿了一件绛紫色的常服,这还不是最糟的,最糟的是他居然还在往自己头上簪花。月池眼睁睁地看着他把一朵明艳的木槿花簪到了头上, 还在西洋玻璃镜前转了两圈,兴高采烈地问众人他是不是风流潇洒。

  月池实在说不出违心之语, 周围的小太监倒是一叠声地夸万岁龙章凤姿,乃天下第一美男子。朱厚照听后越发志得意满,朗声说赏。月池仿佛看到一只孔雀在她眼前搔首弄姿。她低下头不忍直视, 忽而却觉头上一重。她愕然抬头, 正对镜台, 一只淡粉色的木芙蓉正簪在她的冠上。而在她身后,朱厚照正笑吟吟地看着她。

  月池更觉汗毛直立,她下意识摘下花掷在桌上。朱厚照的笑意一僵,他心思一转:“你还在为那桩事埋怨朕?”

  月池起身看向他:“一早还是不要扰了您的兴致,我们先看猴戏,看完再说。”

  朱厚照没有说话,沉着脸走了出去。月池也肃容跟上。随侍的太监宫人更是噤若寒蝉,气氛十分的凝重。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这般沉闷的氛围一到西苑却即刻被打破了。月池目瞪口呆地看着不远处的场上,她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猴子!

  广场上至少有二十多只毛茸茸的猴子,它们正三三两两地玩耍。当皇帝驾到的声音传来时,一旁的耍猴人都跪下行礼,而猴子们也停止了手上的动作,回头望向这里。猴子们淡褐色的皮毛在日光下闪闪发亮,一双双黑葡萄似得眼睛齐齐盯着他们,清澈的眼神尽是好奇。朱厚照神色不由缓和,他正想说些什么,耍猴人们却忽然呵斥猴子:“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点行礼!”

  话音刚落,猴子们居然全部转过身来,两只爪子抱到一处开始作揖。年长的猴子做得是像模像样,年幼的小猴却是东张西望,憨态可掬,朱厚照一下就被逗乐了,他大步流星坐到当中的椅子上,头顶黄罗伞坠下的流苏随风摇摆。他笑道:“你们还有什么本事,拿出来给朕瞧瞧。若是有趣,重重有赏。”

  耍猴人们喜不自胜,领头的一个忙上前道:“小的们近日排了一出新戏叫《两军交战》,还请皇爷评鉴。”

  朱厚照兴味越浓:“你是说,你们要让这群猴子交战?”

  “正是。”耍猴人又朗声道,“劳公公将咱们家的马牵上来。”

  马?朱厚照和月池面面相觑,这猴子难道真成精了,还能骑马不成,他们正疑惑间,就见百兽园的小太监牵了一群狗上来。耍猴人打了个呼哨,打头的七八只猴子就像风似得窜上犬背,它们不仅自个儿立得稳稳当当,还知道抓住狗绳。耍猴人忙给它们戴上纸做得头盔,一红一篮颜色不同。

  朱厚照忍不住直笑:“真是灵巧至极。”

  耍猴人又一甩鞭:“两军归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