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76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而傅庭涵站在台阶上调度,目光遥遥的与他们对上,他便冲着俩人行了一礼,然后又重新被人围住。

  见傅庭涵有条不紊的安排着这一切,赵铭就问,“留在西平县是你的意思,还是傅庭涵的主意?”

  赵含章挑挑眉,直言道:“是我的意思。”

  赵铭还在看着傅庭涵,“他倒是愿意听你的话。”

  赵含章:“没有违背他的本心,为何不听呢?”

  赵铭就扭头看她,“不违背本心就要听从于你吗?”

  赵含章冲他微微一笑道:“伯父,这不是在听从于我,而是在听从自己的本心。”

  她认真的看着赵铭,直言问道:“伯父这时候过来,应该不是单纯来看我的吧?”

  赵铭道:“我想与你谈一谈。”

  赵含章也拿出真诚的态度来,“伯父请讲。”正好她也想和赵铭谈一谈呢,她要得到西平县,必须要得到赵氏的支持,而要得到赵氏的支持,率先就得过了赵铭这一关。

  她这么的真诚,赵铭却有种自己又掉进陷阱的感觉。

  他顿了顿,组织好语言才道:“三娘,从再见你开始,我便知道你不一样了。”

  赵含章沉默。

  “你从小聪明,但以前你的聪明只用在小家之中,这一次见你,虽然你一直示弱,但在我眼里却是锋芒毕露,”赵铭道:“既然要开诚布公,那今日我便问一问你,你到底想做什么呢?”

  赵含章抬头看进他的眼睛里,与他对视片刻后问道:“伯父心里猜想我想做什么?”

  赵铭:“你祖父最后一封信是我拆的,信中说了京城发生的事,你因为救二郎坠马,差点儿死了,虽然你祖父未曾明说,但他言语失望,显然也怀疑是你叔祖一家所为,他请我们将来看顾你们姐弟,一来是照顾你们,二来也是断了这场恩怨,不叫你们陷入其中。”

  赵含章闻言微讶,她没想到赵长舆连这个都想到了。

第129章 坦诚

  赵铭见她面露惊讶,继续道:“你选择回乡,我猜到了,但我没想到你会选择住在上蔡。既然你有能力在上蔡自力更生,又为何会带着傅庭涵回到并不熟悉的汝南呢?洛阳,甚至是长安,随便一处都可以。”

  赵铭看着她道:“战乱不过是借口罢了,以你之能,应该可以看得出来,朝廷离开洛阳只是暂时的,你跟着大军,以赵氏的威望和族长现在的权势,你所得的荣光不会比现在少,而且傅中书也在大军之中。”

  之前赵铭没有想到这些是因为他对赵含章的了解还不够,但昨天过后,他才知道,他这个侄女比他以为的还要聪明,还要厉害,那他就不得不想到了。

  “所以我猜想,你想借助赵氏做什么事,”赵铭道:“而自你回乡,族长一家在族中的威望渐渐降低,而你虽人在上蔡,却慢慢接过了你祖父在族中的威望。三娘,你叔祖一家曾经那样待你,你就没想过报仇吗?”

  赵含章沉默片刻后冲赵铭灿然一笑,她道:“的确有人特意将二郎引到城外去,这个仇我也记着,但我知道,这个仇人不是叔祖和大伯。”

  赵含章垂下眼眸道:“我虽受伤了,好在没死,我还不至于就和他们成了死仇。而且我从小受祖父教导,虽做不到像伯父这样一心为宗族,但也不会为了个人恩怨便罔顾家族利益。”

  “伯父忧心的不是我的初衷。”

  赵铭认真的看着她,赵含章也认真的回望他,“至于叔祖一家威望下跌,”她笑了笑道:“这事儿不应该去问叔祖和大伯吗?”

  赵铭没说话了。

  “族长的位置虽然一直是我们嫡支担任,但族人众多,事务繁杂,管理族务如同打理一个国家,族人归心与民心归向是一样的,非强制要求可以达到。”

  “皇室若不能得到民心,那离江山崩溃不远矣。”赵铭道:“同理,若族长不能使宗族一心,赵氏也危矣,在这样的乱世里,宗族想要长存本就艰难,再人心分散,恐怕灭族之祸便在眼前。”

  “我与伯父有一样的看法,”赵含章道:“但,就算我离开西平,甚至离开上蔡,叔祖便能掌控住赵氏,使上下一心吗?”

  “五叔祖会真心信服叔祖吗?还有七叔祖他们,他们就能完全相信叔祖吗?”赵含章问:“叔祖他又真的可以保全赵氏吗?”

  赵铭沉默不语。

  赵含章道:“伯父,您只看到了我对叔祖的威胁,却没有看到天下局势对赵氏的威胁,或者说是,天下局势对这天下每一个人的威胁。”

  “昨日围城之祸,将来还会再出现,甚至会更严重,赵氏能在这样的乱势中生存下来吗?”赵含章问他,“若不能,再谈我和叔祖威望之争还有什么意思?”

  赵铭被她问住了,猛的一激灵,他刚才顺着她的问题往下想,竟然想到了不得了的事。

  “你……”赵铭顿了顿,好一会儿才找到合适的话问她,“那你想怎么保全赵氏?”

  赵含章就看向西平县衙。

  赵铭也看过去,立即道:“族长一家还在洛阳呢,我们赵氏也是忠义之后,绝对不能造反。”

  赵含章:“……谁说我要造反了?”

  她又不傻,这时候造反,不说匈奴,东海王第一个不容她,随便一个号称是正义之师的人就能剿了她。

  她是有多想不开才把自己置于这样的危险中?

  她道:“伯父,外人说起西平就会想到我们赵氏,甚至在整个汝南郡内,我们赵氏也是数一数二的大族。”

  “什么是休戚相关?便是西平亡,我们赵氏就没了根基,我们赵氏亡,西平就没了依靠,”赵含章道:“今日西平之困您也看到了,西平有险,朝廷是救不到的,我们只能自救。”

  “所以我认为我们要发展好西平,只要西平足够强大,那我们赵氏就算再遭遇像昨天那样的险事也不至于孤立无援,几近灭族。”

  赵铭:“你想割据西平?”

  不,她想割据汝南郡,但这么说显得她的野心太大了,所以她道:“怎么能算割据呢?我们依旧忠于晋室,不过西平若由我们赵氏管理,总比再来一个陌生县令要强,到时候发展起来,也好保护赵氏坞堡。”

  割据嘛,赵铭又不陌生,这个时代,豪富之家割据地方的还少吗?

  赵铭万分纠结,脑海里分成了两个人,一个人认为赵含章说的都对,另一个则是意识到赵含章的目的怕是没那么单纯。

  那么问题来了,赵含章把船给他拉过来了,他是蹦上船呢,还是一脚蹬开呢?

  上船,不仅意味着赵氏要走一条和之前计划的不一样的路,他还天然站在了赵含章这边,到了族长的对立面。

  这是他一直忌讳的事情。

  把船蹬开……

  赵铭看了一眼赵含章,理智上,他认同赵含章的观点,感情上,他也更信任赵含章的能力和见识。

  明明他是来问赵含章的,为什么到最后却是他被她为难住了?

  赵含章也不催他,只是告诉他县城的情况,“宋家和陈家都损伤巨大,宋二郎都死了,听说族人也被杀了不少。”

  宋家和陈家算是西平县城里挺大的两家子了,当然,没法和赵氏相比。

  但算起来三家也是姻亲,赵氏坞堡里有族人娶了两家的闺女,一听两家损失这么大,赵铭就蹙起眉头来。

  “但他们两家还算好的,因为躲避及时,大部分家人都保存了下来,城中其他中等家资的人家,几乎遭受了灭顶之灾。”

  他们既没有足够的家丁部曲保护自己,家中又有余财,自然就沦为了乱军抢掠的重点对象。

  赵含章道:“稍有家资的人家在这世道里都活得这么艰难,更不要说普通的百姓了。伯父,我从小在祖父膝下读书,一直认为,民才是国之根本,我们有能力护着一个时便护一个,有能力护一县之民自然要护一县之民,您说呢?”

  赵铭心中的天平就彻底歪了。

第130章 名分

  他闭了闭眼后问,“你要把家人从上蔡迁到西平来吗?”

  赵含章没想到他这么敏锐,顿了顿后道:“母亲胆小怯弱,好不容易适应了上蔡,我暂时不想劳累她。”

  赵铭撇撇嘴,心里竟然已经不介意她还在打上蔡县的主意,而是道:“你想让谁来做西平县令?”

  他道:“回头我把族中你那些兄弟找来,你从中选一个,我好与朝廷请官。”

  赵含章道:“我没想再请县令。”

  赵铭瞪眼:“何意?”

  赵含章轻咳一声道:“县中设一个县令,那将来县务是听我的还是听他的?”

  “就是挂个名……”

  “我觉得这个名大可不必挂,”赵含章道:“您就把整个西平都当成坞堡一样,各家处理各家的事,公中事务找族老们,这里则是找县丞和主簿,他们解决不了的事再找我就是。”

  赵铭:……这野心是已经不加掩饰了吗?

  要不要暴露得这么彻底?好歹假装一下呢。

  赵铭揉了揉额头道:“这样不行,县城里没有县令,朝廷那里说不过去。”

  “有县丞和主簿就可以了,”赵含章笑道:“伯父和朝廷拿县丞和主簿的任命就行,至于县令,就说暂时找不到合适的。”

  赵铭:“你真当西平县是我们家的啊,我想怎样就怎样?”

  赵含章道:“可西平一个小小的县城,谁会特别在意呢?只要没人提,谁会留意这里只有县丞和主簿,而没有县令呢?”

  “至于县丞和主簿的任命,就看伯父要怎么和叔祖提了。”

  以赵仲舆现在的威望,定下西平县的县丞和主簿不过是一句话的事,简单得很。

  可赵铭依旧觉得不太妥,他看向不远处的傅庭涵,“要不请他为县令?你们是未婚夫妻,他又……听你的话,他当县令和你当也没差别了。”

  赵含章道:“他是我的县丞。”

  赵铭:“……那主簿呢?”

  “伯父觉得汲渊如何?”

  赵铭转身就走,这和直接把西平县装进她的口袋里有什么差别?

  虽然很不开心,但赵铭在县城晃了一圈,最后听着各家传出来的哭声摸黑回到县衙时,他还是松口答应了。

  赵含章忙给他倒茶,“还请伯父替我在叔祖面前遮掩一二,免得让他知道了我在西平胡闹生气。”

  “你也知道你在胡闹呀?”

  赵含章讨好的冲他笑,让人将客房打扫出来让赵铭住。

  赵铭听到她直接将县衙后院的偏房设为了客房,不由无语,合着她早把县衙当自个家了,找他不过是要个名分而已。

  赵铭沉吟着道:“庭涵不能当你的县丞。”

  他道:“甚至不能在县中挂名,不然族长一看便知他的背后是你,至于汲渊,还有理由可以找,毕竟他是赵氏的幕僚,你得另外找个人,最好是我们赵氏的人。”

  赵含章目光就落在赵铭身上。

  赵铭脊背一寒,立即道:“你想都不要想。”

  “伯父,就是挂个名而已,实际做事的是我和庭涵,真的,您便是一年半载不来县衙也没什么的。”

  “你的胆子怎么这么大啊,”赵铭就奇怪了,“大伯从前到底是怎么教你的,你真觉得西平县是我们赵氏一言堂,你说是什么就是什么了?”

  “瞒一个县令也就算了,你现在连县丞都想要假的,你,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