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755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贺循惊讶,“饕餮楼原是你的产业?”

  赵程摇头,“不是我的,是家父的。”

  赵瑚一行人也从后殿过来了,他目光一扫,看到儿子和孙子磨磨蹭蹭的往这边走,便冲他们招手。

  赵正提醒了赵程两次,这才让他和贺循分开,依依不舍的到赵瑚面前。

  赵瑚恨铁不成钢的瞪了一眼儿子,让赵正坐在他身边,“新帝登基,肯定要大赏功臣,你为她培养出了这么多学生,管着天下学堂,本也是大功一件,偏你要辞官,现在好了吧,你这一出再一进,谁还能记得你?也不知道你能不能有赏。”

  赵程并不在意,只和父亲道:“我去酒楼吃饭打几折?”

  赵瑚没好气的道:“不要你的钱,何况你有钱吗?你吃的穿的,哪一样花的不是我的钱?”

  赵正连忙道:“祖父,父亲的俸禄一直存着呢。”

  “他那点俸禄够干什么的,别以为我不知道,他私底下养了好多学生,朝廷发的俸禄还没捂热呢就给那些学生送去了。”赵瑚道:“不求你往家里挣钱,你好好的出仕就行,也算光宗耀祖了。一把年纪了,比你儿子都不如,我实不明白,三娘当皇帝有什么不好的,你自己有何过不去的?”

  赵程:“不是不好,罢了,说了你也不懂。”

  赵瑚怒,压低声音斥道:“你不说,怎知我不懂?”

  夹在中间的赵正看看祖父,又扭头看看父亲,默默地低下头去,尽量缩成一团不出声。

  唉,他好无辜,好无助啊。

  坐在不远处的范颖看见,同情他,便叫了一声正与常宁交谈的赵宽,示意他去看赵正。

  赵宽扭头看见,和常宁告罪一声,上前来拉赵正,“正堂弟,我许久不见你了,你这洛阳县令做得好啊,我在青州都听到夸奖你的话了。七叔祖,我借一下正堂弟……”

  说着将赵正拉走了。

  赵正长松一口气。

  赵宽就说他,“大好的日子,你怎么和长辈们坐在一起?”

  赵正:“我就是个县令,大典都只能站在角落里,宫宴根本没位置。你以为我是怎么进宫的?我是陶朱侯亲眷,自然要随陶朱侯一起坐了。”

  赵宽:……忘了,老师辞官了。

  青铜乐声响起,这是肃静之音,赵宽一听,立即拉着赵正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低声道:“你跟我坐吧。”

  赵东借他儿子的光进宫来参宴,这会儿正笑得见牙不见眼,赵正看了看东伯父,再看一眼东伯母,果断告辞,“我还是更想和祖父一起坐。”

  但东伯母已经看到赵正了,眼睛一亮,拉住他道:“正儿,我刚刚看到好多年轻好看的女官,我记得你也未曾说亲吧?”

  赵宽吓了一跳,连忙分开俩人,“母亲,正堂弟还小呢,不着急。”

  “和你比自然是小的,但他这个年龄说亲正好合适,倒是你,你再不定亲就要老了,话说,朝廷要征单身税,你身为官员早已超过年龄了吧?一点儿也不以身作则……”

  赵宽也后悔了,推赵正道:“罢了,罢了,你回你祖父身边坐着吧。”

  范颖看不过眼,便和赵正招了招手。

  赵正立即屁颠屁颠的跑上前去。

  范颖道:“你和我坐吧。”

  赵正高兴的应下,“谢范姐姐。”

  范颖的下首就是赵正,赵正之下是孙令慧,对面是陈四娘,斜上方则是荆州刺史王仪风,她的姐姐王惠风此时正在赵含章面前。

  赵含章将她介绍给王氏,“母亲,她是内廷总管,官居三品,从今以后,皇庭诸事交由她处理,她也是您的女官,以后您有什么事都可找她。”

  王氏咋舌,问道:“内廷总管不是一直归属后宫,我记得一直是五品上下。”

  赵含章道:“那是因为内廷历朝历代皆仰仗皇后,帝后共治天下,后为国母,她手下的官儿可以设小一点的,但庭涵的兴趣和长处不在内廷,我也不愿这些俗务分他的心,所以打算将内廷的产业都分出来单独管理。”

  她的资产一直很分散,汲渊管一部份,傅庭涵管一部分,她自己也管一部分。

  而现在国家成立,汲渊作为侍中,显然不适合再管理她的内账,至于傅庭涵,以前是因为没有办法,无人可用,其他人也做不到像他这样如臂使指,所以就让他花费心力。

  可现在国家已经建立,她可以名正言顺的用一些人才管理这些资产,傅庭涵可以更专注的去做尚书省的事。

  等她将来有了更多的人才,她甚至可以将他从尚书省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只需要专注于研究就好。

  夫妻两个不止一次的展望过这个未来,赵含章还答应他,将来给他造一个数学馆,里面分出物理数学,生物数学和化学数学馆,让他尽情的去格物,认识这个世界。

  咳咳,当然,这是很久以后的事了,此时赵含章还做不到,她现在能做的就是把傅庭涵从一堆私账中挖出来。

  赵含章凑到王氏身边小声道:“阿娘,你以后是太后,将来会见官眷之类的事得您来做,她是前朝太子妃,学识渊博,有不解的,您就只管问她。”

  “很多国策,明文不好发行,只能从后宅用力,这就需要母亲您了。”

  王氏恍然大悟,连连点头道:“这个我懂,你放心。”

  赵含章放心。

  傅庭涵找过来,“时间到了。”

  赵含章便直身,和王惠风道:“你今晚多照顾夫人。”

  王惠风低头应“是”。

  赵含章便扶着王氏和傅庭涵一起出去,穿过一段回廊,进入室内,再绕过一道木屏风便是大殿。

  三人一出现,群臣立即跪下三呼陛下。

  王氏心一紧,手忍不住紧紧一抓,紧抓着赵含章的手指不放。

  赵含章安抚的拍了拍她的手,扶着她坐到左边的位置上,这才站在正中的位置上让众人起身。

  傅庭涵坐在她的右手边,王惠风则坐在王氏的左后方,这个位置可以随时起身和王氏说悄悄话,预防有一些事用到她这个智囊。

第1295章 雨露均沾

  宫宴最怕的就是菜冷,好在现在是秋天,天气暖和,内廷一开始准备菜单时赵含章就说了,她希望她的臣民能在宫宴上吃好。

  宫宴说白了就是公司聚会,难得上司大方一次,自然要准备好的菜肴招待。

  舞乐重要,但菜色更重要,尤其是这个大多数人吃不饱,吃不好的时代。

  也不是每一个官员都有钱去饕餮楼吃饭的。

  赵含章一声令下,御膳房就绞尽脑汁,还跑去饕餮楼里取经,最后定了三份菜单呈上。

  王惠风和听荷先挑了一遍,修改过后才交给赵含章审核。

  赵含章就大半夜的拉着傅庭涵商量了半天,想着他们都喜欢吃的东西。

  “我喜欢吃的,武将都喜欢,你喜欢吃的,口味清淡的文士肯定也喜欢,所以一张菜单只要满足你和我,基本上就满足他们了。”

  所以这张菜单也是千挑万选出来的。

  为了让菜上得快,却又不至于提前做出来冷了,傅庭涵还特意让人在御膳房里加建一间屋子,里面修了台子,底下通着火龙。

  做饭烧菜产生的热量会烧热尾灶上的水,尾灶的锅炉是特质的,左右两块挡板。

  水烧开以后抽起左边的挡板,烧开的水就会进入管道。

  管道通到后一间屋中,那里可以摆放做好的菜,台子是温热的,摆在上面的菜,五六个小时都不会冷。

  最妙的是,水流过房间之后可以回流到外面,傅庭涵让人做了镀锌的铁管,和浇筑的水泥管子一起将水引出,拧开水龙头便出来热水。

  御膳房里的人洗菜、洗肉都可用热水。

  要不是翻修宫殿需要太多钱,傅庭涵还想将热水引到宫殿里做火龙和淋浴。

  洛阳的冬天还是太冷了,如果有火龙会舒服很多。

  蒸羊羔、蒸鹿尾、烧鸭、烧鹅,还有扣肉、焖笋、红白两色丸子、长寿鱼、牡丹燕菜等。

  宫女们端着菜品鱼贯而入,一队下去,一队又上来,动作优雅又有序,上菜迅捷又干脆,每一道都是热气腾腾的,看着就让人食欲大振。

  登基大典,所有人都从早上开始就控制饮食,生怕中途发生不雅的事。

  祭天大典结束之后虽然可以出宫换衣服,但因为是进宫,怕有紧急的事发生,所有官员依旧只往袖子里藏几块饼子,以备很饿的时候啃一口。

  可以说,这一天下来,大家吃的都是冷东西,突然看到这么热气腾腾的东西,所有人都忍不住食指大动,腹中饥动起来。

  赵含章也饿了。

  这桌上的每一道菜都是她喜欢的,要不是桌子有限,预算有限,现阶段的物产也有限,她都想把报菜名上的菜来一份。

  大家都饿了,却都没敢动,而是一起看向上面的赵含章,希望她快点发表讲话,说完了大家好用餐。

  赵含章忍不住一乐,拿起筷子先挑了一筷子米饭放进嘴里后道:“朕知道大家都饿了,废话不多说,用饭吧。”

  百官笑出声来,拱手笑应一声,纷纷执箸。

  新上来的两道菜赵瑚都没见过,金黄色的,看着似乎是一样的,却又分了不同的盘。

  他观察片刻,便夹了左边盘子的一块肉,看向赵含章。

  赵含章本来想吃丸子的,猛的触及他的目光,想了想,筷子便一转,夹了一块烧鸭,在旁边的蘸料上点了点,然后送入口中。

  赵瑚看到,立即学她先蘸料,再入口。

  金黄色的皮,入口酥脆,但里面的肉鲜嫩多汁,和酱料混合在一起,咸中带着微甜,甚是美味。

  赵瑚眼睛一亮。

  便去夹另一块盘子里的肉,然后看向赵含章。

  赵含章无奈,只能夹了一块烧鹅,在另一碟酱料上轻点……

  赵瑚照学,又是不一样的味道,外皮类似,但这一块肉没有上一块细嫩,可不腻,配上这有些酸酸甜甜的酱汁又是另一种味道。

  百官也不是蠢人,也一直在留意皇帝,自然看到了他们祖孙二人的互动,纷纷跟着学吃起这道菜来。

  汲渊比较干脆,吃过后招手叫来内侍,问道:“这两道菜肉质不一,分别叫什么?”

  内侍躬身道:“回侍中,这是烧鸭,这是烧鹅,都是陛下给的方子烧制。”

  这两道菜是参照的广府的做法,前面试烧的时候赵含章吃过好几次,此时是农历八月,正是鸭子最肥美的时候,所以烧鸭最好吃。

  赵含章照顾完赵瑚,终于夹上自己心心念念的丸子。

  这是肉丸子,肉和面粉以一种绝佳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加上一些香料调和,是最适合赵含章的口感。

  傅庭涵吃着会觉得微柴,觉得不够嫩,但肉很紧实,赵含章很喜欢,和她一样喜欢的是王氏,还有不在洛阳的赵二郎。

  他们一家三口都是这样的口感。

  赵含章想起什么,扭头看去,果然,王氏已经把两个丸子都吃完了,似乎还有些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