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462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周内监低头应是,跑去偏殿找正忙碌的赵仲舆。

  赵仲舆连忙出宫回家,赵含章正让人收拾东西,要紧急行军离开。

  明预才从赵含章这里知道全部经过,“琅琊王也离开了吗?”

  赵含章点头。

  明预微微皱眉,问道:“我记得使君曾与傅公子言,若有一日大晋大难,却又不灭,那只能是往南边避让,到时候最有可能继承大统的是琅琊王,这一次是大晋存亡之战,您为何要放走他?”

  赵含章既然有心问鼎,为何不趁此机会杀了他呢?

  以赵含章现在的权势和地位,杀一个不那么重要的宗室,杀了也就杀了。

第791章 军令调动

  赵含章道:“别说他现在还无心帝位,他就是有心,真做了什么,我也不屑做此事。”

  她道:“我敢和天下所有人争这个位置,难道还怕一个司马睿吗?”

  还是一个她不怎么看得起的司马睿。

  与其把司马睿当对手,不如把王敦、王导兄弟俩当对手。

  明预不由露出微笑,赞许道:“使君说得对,是我心胸狭隘了。”

  苟纯不就是过于忌惮赵含章,反而把自己的境遇越弄越糟,还连累了苟晞吗?

  明预在心里告戒了一番自己,抬头就看到赵仲舆过来,连忙低头退下,把空间让给他们爷孙两个说话。

  “叔祖父,”赵含章一脸歉意道:“我怕是不能带伯父一起走了,我们急行军,他身上的伤还没好,跟不了我们。”

  赵仲舆点头,“我知道,你们收拾好东西就快走吧,现在豫州和司州都等着你主持大局。”

  “至于你大伯,”赵仲舆顿了顿后道:“就算你能带他走,他也不能走,他需留下来稳定人心。”

  赵济其实用处不大,但他是赵仲舆的儿子,赵含章的大伯,身份摆在这里,现在文武百官都慌,都想要跑,苟晞他们出去打仗,内部就需要赵仲舆这些大臣稳定民心、军心。

  要是这时候被人知道赵济跑了,民心和军心一定乱,恐怕皇帝的心都得乱。

  皇帝要是也不相信郓城能守住,那郓城就真的守不住了。

  所以,就算赵济身强体健,可以跟着赵含章离开,赵仲舆也不能让他走了。

  赵仲舆叮嘱她道:“你快走吧。”

  范颖等人也很快收拾好行李,赵含章拿上长枪出门,赵仲舆将她送到门外,犹豫了半天,他还是压低声音道:“豫州为要,兖州和陛下虽重,但没有赵氏重,你既有心……”

  “叔祖父,”赵含章轻声截断他的话道:“我虽有心,但也不会任由匈奴坏我江山,杀我百姓的,只要司州和豫州安全,我便来救援。”

  赵仲舆叹息道:“你的压力可比苟晞的大多了,豫州和司州边界线太长了,这一次匈奴的主要兵力也是冲着豫州。”

  不错,这一次刘聪的兵力调遣偏向豫州,三路大军,陆续赶往豫州的大军数量和兖州的一样,但石勒的主要兵力也冲着豫州,所以赵含章压力非常大。

  赵含章心里计算过,觉得自己可以定住,她在豫州的群众基础特别好,她相信,匈奴若兵临城下,那豫州老少都可以成为兵源,能够共同抗敌,匈奴想要突破防线打下豫州可不容易。

  赵含章飞身上马,带着人离开。

  出城后和亲兵汇合,立即就往豫州方向赶。

  赵含章改坐马车,和明预商量对豫州和司州的安排。

  “赵驹援兵兖州,我想让赵铭为豫州大督军,统管豫州兵马一事,”赵含章道:“命荀修、鲁锡元兵分两路分守豫州,季平、李天和、元立和高邑各领两万赵家军听命于他们。”

  明预问:“那兖州这边怎么办?我们得做好兖州失守的准备,一旦兖州失守……”

  “这边交给王臬,”赵含章道:“王臬和赵驹这两年时常合作,有了经验,我相信他们。”

  明预:“那荆州……”

  “我相信王仪风。”

  明预就不在说话了,他思考片刻,点头认同了赵含章的安排,“这样一来,豫州这边就没有支援司州的兵力了。”

  赵含章叹息道:“是啊,但匈奴和石勒的主要兵力在豫州。”

  她的手指轻轻地敲了敲大腿,道:“不能被他们牵着鼻子走,他们想要攻下豫州,断司州的和兖州的后路,哼,我非不如他们的愿。”

  “陛下已经广发诏令,命天下将士勤王,傅中书忠君爱国,他一定会响应,”赵含章道:“等我回到司州,我们就联合傅中书来一处围魏救赵。”

  明预目光一闪,“你想要攻打平阳城?”

  赵含章道:“你不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吗?”

  明预道:“平阳是匈奴汉国首都,一定有重兵把守。”

  “我也有重兵,”赵含章道:“年初那会儿我不敢动手,并不是惧怕他们的重兵,而是因为他们可以抽调回来的源源不断又凶猛的援军,但现在,他们还有援军吗?”

  赵含章道:“还有刘琨和祖逖,大家该动就都动起来,哼,刘渊想要趁火打劫,趁机将我们一网打尽,那也要看他的胃能不能装得下。”

  要不是她跟拓跋鲜卑没交情,她还得写信挑拨一下,让拓跋鲜卑也出兵来分一杯羹。

  嗯,这事可以和刘琨说一说,他跟拓跋鲜卑很熟啊。

  赵含章和明预细细地商量起来,等到马累了,大家肚子饿了停下来修整,她立即就让听荷研墨写信。

  明预和她一人占了半张桌子,她写信,明预写各种军令。

  等她写完信,明预的军令也写好了,赵含章就签字盖章,然后叫来一队令兵,将军令和信分发给他们,将士们凑了凑,凑出十匹马来给他们。

  让他们能够一人双骑。

  目送他们骑马跑远,赵含章这才感觉到腹中饥饿。

  她接过明预递过来的干饼啃了一口,这时候才忧虑起来,“也不知道庭涵在洛阳如何了,他不擅军事,应该能守住洛阳吧?”

  明预顿了顿后道:“使君,洛阳还有汲先生呢。”

  赵含章更忧愁了,“我突然间想起,汲先生虽是我的军师幕僚,可他很少参与军事决策,和庭涵一样,做的多是后勤的事啊。”

  明预就组织语言想要安慰她,结果他还没开口,赵含章已经缓过来,道:“没关系,还有北宫将军在呢,幸亏我让北宫将军留守洛阳,实在打不过,他会让庭涵和汲先生跑的。”

  “二郎身边也有谢先生,也会跑。”话是这样说,但赵含章还是加快了行程,将军能跑,难道士兵也跑得掉吗?

  还有百姓呢?

  他们跑不掉怎么办?

  赵含章日夜兼程,差点跑死马,路上落了二十多个人,终于在第三天回到陈县。

  赵含章没有和赵铭寒暄,一边问军令是否已经发出,一边让人给她安排马。

  赵铭一句话堵住她所有的匆忙,“石勒的大军就在魏郡。”

第792章 委以重任

  赵含章一下抬头,“石勒本人也在?”

  赵铭点头,道:“五天前,大军压境,我当即就让人给你送信去了,应该是与你错过了,我派米策和元立去迎敌,五天,他们输了六场,险胜两场,已经丢了两座城。”

  他道:“现在军心有些低落,所以我想你先留在豫州,洛阳那边交给庭涵。”

  赵含章迟疑了一下便点头,更新了一下军令,命北宫纯为司州大督军,总领司州军务,傅庭涵为副都督,总领司州政务。

  “点兵,我亲自去会一会石勒。”赵含章问道:“我调的兵马到了吗?”

  赵铭道:“荀修和鲁锡元已经领命,各领先锋军出发了,其余兵马还在调,会分批到达。”

  赵含章点头,了解过现在豫州的情况后就转身去点兵,连家都没回。

  等王氏知道赵含章回到陈县时,她已经点兵离开了。

  王氏追出城门,连灰尘都看不见了。

  她只能暗暗抹泪。

  赵淞见她哭哭啼啼的回来,很是不高兴,“三娘是去建功立业,有什么可哭的,到底是妇人,不抵事。”

  终于下衙,打算过来安抚一下父亲,顺便吃个晚饭的赵铭面无表情的道:“阿父,三娘也是妇人。”

  赵淞:“她岂能与三娘相比?三娘是我赵氏的女郎!”

  赵铭:“三娘是她生的。”

  赵淞生气,一拍桌子道:“你纯粹回来招惹我生气的是不是?”

  一旁低头沉思的赵瑚吓了一跳,他都没听俩人说的话,直接道:“一定是的,五哥,你也该管一管你这个儿子了。”

  赵淞皱眉,看向他,“老七,你怎么还不走?”

  赵铭也冷冷地看着他。

  赵瑚才想起来自己来此的正事,“对,五哥,你还没说呢,我们到底回不回西平?”

  赵淞皱眉道:“此时正是豫州的生死存亡时,我回西平做什么?”

  “我们留在此处无用啊,回西平也是为了让子念放心,好让他全心做事,”赵瑚见赵淞脸色不好,他忙道:“就是没有这次战事,我也是要回西平的。”

  他道:“去年到现在,我在西平、陈县和洛阳来回的跑,特别是今年,我去陈县跑到洛阳,又从洛阳跑回陈县,又去洛阳,现在又回来,我就是年轻的时候也没有离家这么久的,五哥,我真想西平了,我想回家。”

  赵淞面色和缓,垂眸思考起来。

  赵铭也道:“父亲回去吧,西平那边也需要您主持大局,我和三娘暂时是回不了西平的。”

  赵淞就叹息一声道:“行吧,我们回西平去。”

  赵瑚就大松一口气,他还是挺害怕的,石勒都已经占去两座城了,要是守不住,那人如此凶残,他们还能有活路吗?

  还是得回西平。

  西平距离陈县还远呢,石勒应该没那么容易打到西平。

  赵淞想了想后道:“把王氏和二娘四娘都带上吧。”

  赵瑚随口问道:“带上她们做什么?”

  “你说做什么,你都知道宗族更安全,怎么不想想先护着妇孺?”赵淞没好气的说他,“你啊,你啊,你也一把年纪的人了,族里晚辈敬重你,你也应该有为长之尊才行。”

  “好好地您怎么骂人啊?”赵瑚不高兴的喊道:“我怎么为长不尊了?”

  赵铭已经不管他们了,转头吩咐下人,“摆膳吧,快一些,吃完饭我还得去衙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