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449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赵含章点头。

  “一般人和贤能者遇到灾祸,会想着先处理灾祸,再打仗,可刘渊不是一般人,也非贤能者,”赵含章道:“汉国内部矛盾重重,现在刘渊也不过是勉力支撑,蝗灾若波及并州,为了内部不分崩离析,他很可能会起兵,将矛盾转移到外部。”

  只要打仗,汉国内部的矛盾就得先放到一边,不然,蝗灾很可能会让他们内部的矛盾失控。

  赵含章道:“一旦打仗,苟晞就算不能交托后背,我也希望他不要拖后腿,互相分担一些压力。”

  所以趁着祭天会面,她想修复一下俩人的关系,等渡过这个难关,他们再闹翻也行。

  赵铭半晌无言,虚虚点了点她后道:“送礼,自然是要送人喜好的东西,苟晞爱美人,还爱金银琉璃,你从这几样里挑选吧。”

  赵含章就拍板,“就送琉璃吧。”

  赵铭:“……这些年你送给他的琉璃还少吗?每次都送琉璃,你不觉得怠慢吗?”

  赵含章一脸认真,“我不觉得,我送礼很有诚意的。”

  赵铭:“苟晞也这么想吗?”

  赵含章顿时不说话了,要是有个人次次送礼都送她长枪,哪怕每次长枪都不一样,她也会觉得对方不用心,很敷衍的。

  这要是一般人没啥,毕竟能收到礼物就很高兴了,可她和苟晞的关系不一般。

  他们之间,大多数时候就是竞争有点激烈的同事关系,但少数时候,他们就需要精诚合作,为了完成绩效,赵含章就要修复俩人之前因为激烈竞争而产生的裂痕。

  敷衍的礼物显然不足以表达她的诚心。

  赵含章忍痛道:“那我给他送金子!”

  她道:“我记得祖父曾有一座金佛,苟晞虽不信佛,但好炫耀,这又是金子,金佛送给他,他一定高兴。”

  就是心太痛了,就那一座金佛的价值就比得上她送给皇帝的这几车钱了。

  这样一比,皇帝的礼物有些廉价呀。

  赵铭道:“相比于金佛,苟晞应该更爱美人,尤其是有见识的美人。”

  赵含章不在意的挥手道:“算了吧,我送去的美人,只怕落灰了他也不会用,何必糟践人?”

  而且苟晞严酷,并不是一个好上司,连明预都跑到她这儿来了,她怎么舍得送美人去给苟晞?

  赵含章下了决心,“就送金佛吧。”

  赵长舆留下的遗产已不多,现钱基本上都被赵含章用了,剩下的,容易变现的也被花了七七八八,剩下的都是可以传世,或者不好出手的东西。

  赵含章才叫人翻库房王氏就知道了,她看到听荷捧出来的金佛,心痛到不能言语,连忙跟在后面去找女儿,“这金佛是西域一客商送给你祖父的,价值不菲,当年你祖父收下以后就说这东西要留给二郎,将来便是落魄了,从这金佛上掰下一块来便能支撑门庭,你现要拿去卖?”

  她道:“你要是急用钱,阿娘这里还有一些,我给你,你把这金佛给我好不好?”

  赵含章道:“我拿去送人的,既然是二郎的,我先记下,等以后我富裕了再给他打一个。不过还是别做成金佛样子了,不好掰,掰了也不好看,到时候我给他打成黄金树,树上的叶子,果子,枝叶都是金子打的,他要是真落魄了,掰也好掰,不管是掰哪一部分,剩下的也不难看。”

  王氏:“……你要送给谁?”

  “苟晞。”赵含章让人称一下金佛的重量,让听荷记下以后就让人装箱子,她抱住王氏的肩膀我那个外送,“阿娘,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你放心,庭涵已经在找金矿了,这铜矿里的铜我不好随便造钱,但找到金矿就不一样了,到时候我随便炼金,第一炉金子,我就给你造个金佛,到时候您摆在屋子里看,第二个就给二郎造黄金树如何?”

  王氏被推着往外走,喋喋不休道:“你就哄我吧,每次都给我说甜言蜜语,你之前还和我保证二郎的婚事就交给你,你一定给他挑个好媳妇,结果你们都出孝快一年了,别说亲事了,他连个女郎都不见,整日呆在军营,一心就想着练兵……”

  赵含章连连道歉,把人哄到院外交给青姑正要溜,王氏突然抓住她,眯着眼道:“且不提二郎,你和庭涵何时完婚?”

  她左右看了看,把赵含章拉到身边,压低声音问,“你实话告诉阿娘,你和庭涵的婚事迟迟不提,是不是你五叔祖和铭伯父他们不想你外嫁,想悔婚?还是你喜欢上了别人?”

  “没有,没有,阿娘您想多了,”赵含章忙道:“我和庭涵是太忙了,您看,他已经连着三天没回城了,等他回城,我可能又要去郓城,这么忙,可怎么成亲呢?”

  王氏抿了抿嘴,“天下的事是忙不完的,成亲又不耗费你多少时间,这样吧,你只需点头,剩下的事我来做,你们只要成亲那天出个人就行,如何?”

  王氏拉着她的手道:“我知道,你现在大有本事,也和其他相夫教子的女郎不一样,我就是想你身边能有个亲近的人,替你分担一些,你每晚都忙到三更才熄灯,阿娘心疼。”

  她和傅庭涵是没有结婚,可现在傅庭涵也替她分担了呀,就算是成亲,他也不可能去做他不擅长的政务,那些事还是得她处理。

  赵含章对上王氏的目光,点头道:“行,我听您的,您去忙吧。”

  王氏一听,高兴起来,“那我可去了。”

  “去吧,去吧。”

  王氏就高高兴兴地走了,被她惦记的金佛也给忘到了脑后。

第767章 出发(陌颜啊,深情的呼唤你)

  赵含章准备好礼物,选定了日子便往郓城去,但在她动身之前,赵驹的赵家军先动了。

  因为她和苟晞、皇帝关系特殊,她不可能带太多军队进入兖州,所以她只选了一千亲兵随行。

  同理,她也不可能就带一千人就进苟晞的地盘,在她进入兖州那天开始,赵家军便陈兵于兖州边界听命。

  赵铭将人送到城外,难得心平气和,只是说出来的话依旧不太中听,“看,就算你给皇帝和苟晞准备了重礼,你也不敢独身前往郓城,连最基本的信任都没有,你确定送了重礼就有用?”

  赵含章:“您说晚了,金佛都装好箱子了,再打开来也太过麻烦了。”

  一旁的傅庭涵道:“真的不用我陪你去吗?”

  赵含章点头道:“你回洛阳去吧,等祭天结束我也要回洛阳的,郓城很安全,你放心。”

  这一次许多刺史藩王都会去,她赌苟晞不敢扣押她,更不敢杀她。

  赵铭道:“我过两日会出门巡视,你每日都要往边界送消息,我们要是有一天收不到,大军就会向兖州进发。”

  “好。”

  赵含章这才上马,带上范颖和明预等一起走。

  不错,这一次,赵含章带上了明预,特意让他从洛阳回来的。

  祭天嘛,论礼的地方,这一次去郓城,朝中极有可能会论礼,打嘴仗,这种事情得带上嘴皮子溜,读书又多的幕僚。

  而明预不仅两者皆占,他在兖州还有很多熟人,真发生冲突,他的人脉能用上。

  从陈县到兖州边界快马需要两天,赵含章提早出发了,所以放慢速度走,顺便还能看一看路上的夏播情况。

  这会儿,春小麦基本上都晾晒好入库了,地里的夏播已经结束,种下去的大豆长得快的已经有两指高了,慢的也冒了芽,

  赵含章看得欣喜,只是偶尔抬头看着天上的大太阳还有些忧伤,虽然大豆耐旱,但也需要雨水啊。

  上次下雨是八天前。

  明预和赵含章同坐一辆马车,主要是可以一起下棋,他看了眼棋盘,再顺着赵含章的目光往外看了一眼,不由笑道:“使君放心,我昨夜观天象,再看今日的云层,明日应该会下雨。”

  赵含章:“您还会看天象啊?”

  明预:“给人做军师,什么都得会一点,尤其是看天象辨方向,辨雨雪晴阴。”

  他道:“要是今日风大,或许等不到明日,半夜就要下雨。”

  于是晚上露宿的时候,赵含章就让人选地势稍高的地方扎营,搭好帐篷,到了后半夜,果然噼啪啪啦一阵雨落下。

  赵含章从木板床上坐起来,披了衣服就往外走,睡在她不远处的听荷惊醒,连忙要起身。

  赵含章按了按她道:“你躺着吧,我出去看看。”

  她穿上蓑衣,戴上草帽,出去巡营,曾越也正好出来,看到她,立即迎上来,抱拳道:“使君!”

  赵含章点点头,问道:“可有营帐被淹?”

  “没有,水往低处走,我们都避开了水道和低处,只是木板不够,有些士兵是以衣裳铺地而眠,虽然扎了帐篷,但这水渗进去也不好睡。”

  赵含章皱着眉头,跟他往那营帐去看。

  他们驻扎的木板基本上是从车上拆下来的,只够供给给参将以上的人,其余校尉、士兵等都是席地而眠。

  帐篷在夏天是防蚊虫的。

  赵含章看了一圈后道:“以后给每一个士兵都配一张油布,油布防水,勉强可用。”

  一张油布自然不贵,但全军配给就很贵了,曾越咧开嘴笑,大声应下。

  赵含章瞥了他一眼,进一个营帐看,因为有帐篷,就算土地会浸湿,速度也会很慢,她仔细看了看脚下,只有淡淡的水汽。

  赵含章蹙着眉头道:“油布还得再设计,最好士兵们油布可以联接在一起,到时候与帐篷连接起来,直接铺满整个地,隔绝水汽。”

  曾越挠了挠脑袋道:“使君,我们这儿很少下雨的,没必要准备这么详细吧?”

  北方人打仗喜欢选秋冬时候,秋冬时,一个月都未必下一场雨,士兵们带一块油布就已经很好了,怎么还要费心的要将它们连接在一起?

  已经裁开的油布怎么能又连接在一起呢?

  赵含章瞥了他一眼后道:“罢了,术业有专攻,这事让庭涵去做吧。”

  她道:“这叫准备懂吗?你怎知以后我们不会去多雨的地方打仗?”

  那得是江南或者淮南一带吧?

  曾越心中腹诽。

  这一场雨来得又急又大,但去的也快,就下了半个时辰不到雨就开始渐渐停了,但路面已经有小溪流动,顺着地势流到田里、地里,然后被土地和庄稼快速的吸收。

  黑夜中,赵含章站在路边看了一会儿,不由的笑起来,高兴道:“这场雨来得不错,就不知道范围广不广,要是能布及整个豫州就好了。”

  明预也出来了,扶着长随的手走到赵含章身边,微微行礼后道:“布及整个豫州不可能,但应该可以影响到附近两个县。”

  赵含章也不失望,高兴的道:“这也很不错了。”

  明预看着刺史的笑脸,也不由的露出笑容,“使君,天快亮了,还是早些歇息吧,明日我们就要进兖州了。”

  赵含章点头,“好。”

  雨天路滑,赵含章还伸手扶了一下明预,将人送到帐篷,她这才回自己的帐篷。

  明预扭头看了一眼她的背影,等人进了中帐,这才弯腰进帐篷。

  长随低声道:“先生身体不好,不该起身的,要是不小心受寒……”

  明预摇了摇手道:“我现在如同吃了神丹妙药。”

  他道:“就是大将军……苟道将最严明律己之时,也不会冒雨起身,只为关心底层士兵会不会淋雨受潮。”

  明预幽幽一叹道:“她有大仁心,这是天下之幸啊。进郓城之前,你悄悄的离开,带上我的手书去见一见裴将军。”

  “是。”

  他们这儿下雨了,赵含章心满意足的躺在两块木板拼接的床上,拉上薄被便沉沉的睡去,距离他们这里千里之遥的平阳皇宫里,刘渊却是怎么也睡不着。

  他摸了一下额头,发现自己又发烧了,头脑昏沉不说,还咳嗽,他有些烦躁的推开内侍送来的药,不悦道:“都喝了七八日了,一点好转的迹象也没有,不喝了。”

  他披上衣服就往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