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242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赵含章已经笑眯眯地和王氏报备道:“阿娘,那钱我留在了老宅,所以我得回去一趟。”

  王氏愣了一下后问,“我要一起回去吗?”

  “不必,”赵含章挥手道:“我还有件事要托付阿娘。”

  她笑眯眯地道:“我这个新刺史还没怎么和陈县的人见面,和各家夫人也都不熟,所以还得阿娘帮我。”

  这正是王氏想要做的事啊,她一口应下。

  赵含章:“天冷了,阿娘多领着她们做一做好事,在陈县也设个育善堂吧,把因为战争流落在外的幼儿庇护起来……”

  王氏应下,这个她很有经验了,毕竟之前西平的育善堂她就经常去,几个女官里,她和陈四娘最熟了。

  交代完,赵含章就对傅庭涵道:“你和我一起吧,这次回去正好把上蔡和西平的药坊建起来。”

  傅庭涵点头应下,“好。”

  赵含章:“那我们明天就走。”

  汲渊蠢蠢欲动,也道:“女郎,我也与您同行吧,这次赵氏也帮了不少忙,有些事情女郎不好出面谈。”

  赵含章略一挑眉,心动不已,“只是陈县这边怎么办呢?”

  汲渊就问,“赵宽呢?”

  赵宽啊~~

  赵宽一进陈县就和赵含章分开了,他之前就在陈县里买了个宅子住下,这会儿直接回家,舒服得不得了。

  倒不是他很有钱,随随便便就能在省城买房,只不过才经过战乱,陈县里人跑了不少,空置的房子特别多,很多人家留下一两房下人,一是看守房子,二是买卖房子。

  他觉得不是很贵,就抬手买下了。

  赵含章道:“他的确是个好人选,正好他也在这里买了房子,总要多住一段时间。”

  赵宽要是知道买房也成为他留守的理由之一,他一定要回到两个月前,将那个买房的自己打一顿。

第412章 临别会议

  虽然决定了第二天就要走,但赵含章还是先见了荀修等刺史府的官员和将军。

  大家一起碰面就豫州的将来发展开了一个会,赵含章做出了重要的指示。

  她对荀修等将军道:“与匈奴对战,骑兵尤为重要,所以各军都要组建自己的骑兵,尽一切办法购买足够多的战马进行训练。”

  又道:“步兵的训练也不能懈怠,尤其是兵阵,若骑兵不能与匈奴相抗,那就要用军阵阻杀,现在虽无战事,但尔等也不能懈怠。”

  有人道:“要论步兵对骑兵,还是得看北宫纯,不管是鲜卑还是匈奴,在他手上都讨不到好。”

  荀修一直不太服气北宫纯,闻言道:“一人悍勇有何用?须得会带兵统军才行,他别说领军了,连西凉都回不去。”

  “嗯?”赵含章偏头,“北宫将军有消息了?他没回西凉吗?”

  一直坐着沉默的汲渊道:“我们得到消息,凉州刺史张轨似乎生病了,有人告知南阳王,说张轨已经残废,朝廷有意更换凉州刺史。北宫将军刚走到秦州就被贾龛阻拦,不许他越过秦州。”

  “他无奈,只能转道长安,想要从长安回凉州,但南阳王将人留了下来,听说要遣派贾龛为新的凉州刺史,现在北宫将军被留在长安任职。”汲渊道:“北宫纯是张轨心腹,虽不知张轨出了何事,但显然,贾龛在与他争凉州刺史之职,此时让他回西凉,对贾龛极为不利。”

  赵含章感叹不已,“北宫将军不是没有领兵之能,只是时运不济。”

  荀修:“运气也是为将者的能力。”

  赵含章对此赞同,却不认为北宫纯属于此列,只是叹息一声,一脸的怅惘,转过身却悄悄找了汲渊,小声道:“派一支商队去长安,选个机灵会说话的,要是能把北宫将军请回豫州最好,请不动,那也要保持联系。”

  汲渊就知道她对北宫纯还是贼心不死。

  不过北宫纯也的确值得他们如此大费周章,赵含章若能得到北宫纯,豫州将不再惧怕匈奴。

  所以汲渊一口应下。

  赵含章没有在荀修等大将面前多谈北宫纯,就惋惜了一场便继续,“精兵每日都要训练,而其余士兵,还于田间,农忙时屯田,农闲时训练。”

  荀修等将军对视一眼,问道:“使君,士兵屯田,只怕以后他们会怠战……”

  赵含章道:“现在军中士兵,十个有九个是种地出身,皆迫于无奈从军,现在他们都能作战,经过训练后又怎么会变差呢?”

  她道:“民以食为天,现在豫州人丁凋零,百姓或许还未有士兵多,若是不还兵于田,一个百姓可能要养两个,甚至三个四个人,他们如何养得起呢?”

  荀修等人这才不再说话。

  赵含章道:“我已经在准备农具和种子,从明日开始,各军在驻扎之地翻耕除草,以待春耕。”

  众将对视一眼,皆同声应下。

  接下来就没荀修他们什么事了,都是民政。

  赵含章见了原刺史府的官员,这些官员她大多没换,只有一些懒洋洋,明显怠政的官吏被换了。

  她的政治举措很多,需要的人力比原先多好几倍,她带来的人直接填进去都不够用,连何刺史的幕僚都被她拉过来用了。

  “年节将近,传令下去,从今日开始到明年年尾,凡是路过我豫州的商队,不论大小都免过路费,在五郡国内的交易,商税六十税一。”

  这不是商量,而是直接通知了。

  众人惊诧,连汲渊都忍不住眉头一跳,道:“使君,这个税是不是太低了?现在各地征商税都是三十税一,二十五税一,有的甚至达到了二十税一。”

  赵含章道:“那你看他们收到了多少商税?”

  汲渊便沉默。

  赵含章对荀修等人道:“商旅来豫,须得保证他们的安全,正好你们要练兵,就把豫州境内的土匪都剿了吧。”

  她道:“他们也都是百姓迫于无奈后落草,能招安就招安,不能招安再剿,不得虐杀匪徒,对他们,我另有用处。”

  荀修嘴快,就多问了一句,“使君要他们做什么?”

  赵含章瞥了他一眼后道:“挖矿!”

  哦,对,何刺史有个大铁矿,现在归赵含章了!

  大家的目光就不由一起瞄向一直坐在最末尾的何衡,坐在他身边的是何刺史曾经的幕僚于盛。

  赵含章不知出于什么考虑,她回到陈县后既没有换掉何衡,也没有驱赶于盛,而是把人都留了下来,还在刺史府里给他们找了个不大不小的官做。

  荀修等人觉得她这是在以示恩宠,收买何刺史一系的人,但她自己都没有留在陈县,也没对任何一人表示出不同,一切都公事公办,看着又不像了。

  见大家都扭头去看何衡,她干脆也跟着一起看过去,直接道:“我明日要回汝南郡,何衡和于盛跟随吧。”

  何衡心中的一只鞋子落地,起身恭敬的应了一声,只是心上还悬着一只呢。

  于盛也应下。

  这一场会议从中午开到了傍晚,等各将军官吏离开时,脸色都是麻木的,今天接收到的信息太多了。

  他们这位新使君真的很勤勉啊,是他们遇到的最勤勉的使君了,而且新颁布的政令好多。

  怎么办,现在他们已经忘了近一半。

  正想着,范颖从后面追出来叫住他们,她站在台阶上冲他们微微拱手行礼,含笑道:“今日使君与会的内容我已整理成册,将军和堂官们若需要,还请派个副手来刺史府抄写一份。”

  以荀修为代表的人立即大松一口气,表示一会儿就派人过来。

  赵含章转了转脖子去休息,范颖他们则是加班到了半夜,睡了一觉,第二天就又精神满满的候在了刺史府外。

  赵宽昨天不仅跟着开了半天的会议,过后还和汲渊交接了一些事情,这会儿眼都是呆滞的。

  看到赵含章正一脸依依不舍的和王氏作别,他就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站在他边上很高兴的范颖听见,扭头看了他一眼,看不得他这副半死不活的样子,道:“不就看顾半个月吗?使君说了,我们很快就回来。”

  “留下的不是你,你自然可以这么轻松。”

第413章 挖宝藏

  范颖骄傲的抬了抬下巴道:“使君说了,她现在离不开我!”

  从在新宋县开始,刺史府送去给赵含章处理的公文范颖都会先整理一遍,给赵含章分门别类的放好。

  赵含章给刺史府和各郡国的命令则是通过赵宽吩咐下去,现在赵宽留下,这一部分工作也由她接过,现在她可是赵含章身边的第一得意人呢。

  一想到此处,赵宽更是心塞。

  赵含章上马,范颖立即丢下赵宽屁颠屁颠的追上去,也一跃上马。

  赵含章最后冲王氏点点头,然后带着众人就走。

  他们一行人轻车简从,快速行军,第三日便回到汝南郡,再一日便进了西平。

  她却没有停留,直接带着人去上蔡。

  上蔡伯的封地在上蔡,除了食邑和自己置办的庄园外,还有一栋宅子。

  这栋宅子算官制,是上蔡伯的府邸,哦,现在是属于赵济的。

  但有什么关系呢?

  现在宅子里面留下的下人都还是长房的,赵含章直接带着人进入,门房一家早早便躬身候着。

  一路簇拥着赵含章进到前院,门房义伯便跪地回话,“女郎,房间都重新收拾过了,您看还有什么缺的……”

  赵含章伸手将他扶起来,道:“再去准备十来把锄头铁锹吧。”

  “啊?”

  解着斗篷的赵含章便回头看他,“有什么问题吗?”

  义伯回神,立即道:“没有,小的这就去。”

  这是城里,寻找工具还需要一段时间,赵含章也不急,将斗篷解了丢在一旁,扭头问傅庭涵,“累吗?”

  傅庭涵点头,“有点儿。”

  “那我让人给你烧水沐浴,先休息一会儿,”赵含章扭头吩咐听荷,“去让厨房做些吃的。”

  赵含章冲汲渊等人笑道:“大家都先下去休息吧。”

  几人对视一眼,行礼后告退。

  这个宅院不小,客院随便住,只是下人不多,好在大家都带了随从,不必下人伺候,自己就能照顾好自己。

  选了个客院进去,何衡直接跟在于盛身后进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