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241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她一路带人轻车简从回来,风尘仆仆的,坐在马上目光一扫,没看到傅庭涵,就一边跳下马一边问汲渊,“汲先生,庭涵呢?”

  汲渊:“傅大郎君正在药坊呢,根据您送回来的数据,大郎君和大夫们调配了一张新的药方,听说可以口服。”

  赵含章一听,立即转身,“药坊在哪儿,我们去看看。”

  汲渊张了张嘴,见她已经转身朝大街上去,便只能跟上,任劳任怨的给她指路,“在那边,女郎,您和二郎君回来不先去和夫人请安吗?”

  赵含章这才想起王氏来,脚步不由一停,她看了眼汲渊指的屋子,发现不是很远了,干脆继续走,只是转头吩咐跟在后面的赵二郎,“二郎,你先回去。”

  赵二郎听懂了,立即拒绝,“我不要,我要和阿姐一起去看姐夫。”

  他才不要独自一人回去面对母亲呢。

  “你离家这么久,难道就不想阿娘吗?”赵含章说他,“离家归来就应该第一时间报平安,如此一点儿也不孝顺。”

  赵二郎反驳道:“阿姐不也没回去吗?”

  “我是有正事!”

  赵二郎坚定的跟在赵含章身后,“我也是,我要去看姐夫……炼药。”

  赵含章瞥了他一眼,炼的什么药啊,以为是修仙吗?

  药坊就在刺史府不远处的空房子里,虽是早上,但里面也开始忙碌起来了。

  汲渊熟门熟路的带着她往一个房间去,轻声道:“一般大郎君就在此处炼药。”

  窗户大开,应该是为了光线,不然这大冷的天谁愿意开着窗干活呢?

  赵含章一抬头便看到了站在窗里不远处的傅庭涵。

  他戴着口罩,正拿着试管不知在调试什么,才滴完液体,似乎是感觉到赵含章的目光,他偏头看过来。

  目光一对上,他眉眼便笑开,隔着窗户和她点了点头,继续手上的动作。

  赵含章就站在窗外等他,还偏开身子不遮挡视线。

  赵二郎见俩人只是对视一眼便不再说话,不由挠了挠脑袋,从后面凑上去和赵含章道:“阿姐,你怎么不进去呀?”

  赵含章微微回头瞥了他一眼,“无聊了吧?让你回去与阿娘请安非要跟着……”

  她道:“没看见他正忙吗?我们再略等一等。”

  傅庭涵一直将手上的工作做完,这才将试管放在架子上转身出来。

  他摘掉口罩,不动声色的上下看过赵含章,这才微微笑道:“何时回来的,路上平安吗?”

  赵含章点头,正要开口,她身后的赵二郎已经叽叽喳喳的抢先道:“姐夫,我们一进城就来找你了,连阿娘那里都没去呢。”

  他有些抱怨道:“本来我们不应该回来的,新宋县的县城才开了头,我才建好一栋房子呢,陈县令说那是给犯人住的牢房,只要结实就行,窗户可以少些,唉,也不知道以后住进去的人能不能记住我,我在墙角那里刻我的名字了……”

  赵含章:“……谁教你在建的房子里刻名字的?”

  赵二郎言辞振振,“很多人都这么做了,说是要后来住房子的人记住我们。”

  赵二郎身后的吕虎忍不住拽了拽他的衣服,让他少说一点儿。

  见赵含章瞪着眼睛,傅庭涵就笑着插在俩人中间道:“那是该回去拜见一下夫人的。”

  他和俩人道:“夫人月前便到了陈县,一直等你们回来,走吧,我与你们同回。”

  赵二郎现在机灵得很,知道他娘喜欢傅庭涵,只要傅庭涵在,母亲的目光就会在傅庭涵身上,而且对他也宽容许多,不会训他,所以他一听说傅庭涵和他们同行,立即高兴的甩着手走在前面。

  赵含章和傅庭涵便落在他身后,干脆就说起话来,“药坊的生产规模有提高吗?”

  傅庭涵要建药坊,以规模化的生产青霉素是得到她批准的,这段时间通过药坊生产出来的青霉素全部用于试验,试验结果还不错。

  只不过生产效率不是很高,他这段时间一直在想办法。

  傅庭涵点头,“是一对总是收潲水的老夫妻给了我建议,现在效率高了不少,但想要提供军中和地方,一个药坊是不够的。”

  赵含章颔首:“那就在西平和上蔡也各建一个药坊。”

  她顿了顿后道:“还有新宋县,这三个地方都完全在我控制之中。”

  一直沉默跟在后面的汲渊忍不住道:“女郎,再建三个药坊花费不会少,最要紧的是,你之前让我们联系的物资,该付钱了。”

  赵含章知道汲渊的忧虑,略一挑眉,自信的道:“汲先生放心,我有钱。”

  汲渊:……

  赵含章的所有财产他都知道,甚至比她本人更了解。

  从洛阳开始,她明里暗中的嫁妆便都是他打理,也是他带着她暗中的那些嫁妆离开洛阳,到现在,她明里暗里的嫁妆,包括这一年多来赚的钱,基本都填了进去。

  女郎花钱如此大手大脚,他一度担心她会穷得换不上新衣。

  不过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王氏都替赵含章做好了。

  王氏也是有钱的!

  她个人的嫁妆,丈夫留给她的私房,还有这些年赵长舆时不时的补贴,她手上也有一份不小的产业。

  只不过这份产业在赵氏的家产面前不值一提罢了。

  但在赵含章花光积蓄的前提下,这份产业便很够看了。

  她也听说女儿儿子回来了,因此早早的便梳妆打扮好在堂屋里等着两个孩子过来见她,等了不到一刻钟,便忍不住站到了堂屋门口向着院子忘……

  然后不知何时就换到了大门口,开始垫着脚尖往远处张望。

  等了许久,终于看到了迎面甩手走来的儿子,她大松一口气,脸上就不由露出了笑容,想到了什么,又板起脸,端站着等孩子们上前。

  赵二郎远远地看到母亲,撒腿就跑上去,“阿娘,我们回来了!”

  王氏终于绷不住表情,一脸笑的接住赵二郎,抬着头打量他,“高了,高了,就是怎么这么瘦了?”

  赵二郎一脸傻笑的看她。

  赵含章也快步上前,笑吟吟的行礼,“阿娘。”

  傅庭涵则是作揖行礼,叫了一声“夫人”,唉,对方的年纪和他之前的太过相近,婶娘二字实在是叫不出口啊。

第411章 我有钱二

  王氏也不介意,在她眼里,傅庭涵此举是有礼,虽然不甚亲近,但很是重视。

  她着重去看女儿,见她也长高了一些,姿容比之前更盛,不由喜笑颜开,伸手就拉住她的手,“好好好,外面冷,快回屋里去。”

  一拉才发现赵含章手心的茧子,她不由低头去看,立时心疼,她的指尖有些爆裂。

  王氏心疼不已,就是她都没吃过这个苦呢,她泪眼汪汪,一把握紧了她的手,“快进屋,快进屋。”

  王氏让人招待汲渊和傅庭涵,直接将赵含章拉到后院,赵二郎稀里糊涂的跟在后面。

  阿娘肯定是有话要和他们悄悄说。

  一进屋,王氏就一叠声的吩咐,“快去打一盆温水,青姑,把我们自己做的蜜膏取来。”

  王氏摊开赵含章的手心看,不由的落泪,“便是不为悦己者,为你自己好受,也该多爱护自己啊。谁家女郎的手如你一样?”

  赵含章笑着抽回手,“您说的对,我回头就擦上。”

  赵二郎探头上来看,觉得青姑打开的瓷盒香香的,立即挤上去,摊开手就放在他娘的眼睛下,“阿娘,你看我的。”

  王氏就不由伸手轻拍了一下他的手,“你是郎君,粗糙一些有什么?”

  说完觉得不好,这话要是传出去只怕要惹来非议,而且也怕儿子从此真的粗糙起来。

  她立即改口道:“但君子还是应该优雅得体,我一会儿让青姑也给你送一盒蜜膏去,这是用蜂蜜调的,很是贵重,我都是拿来擦脸,你省着点儿用。”

  赵二郎一口应下。

  连儿子都给了,王氏就不觉得不能厚此薄彼,于是让青姑又多拿了一盒来,一并塞到赵含章手里,“这一盒给庭涵,你亲自送去。”

  她叹息道:“他家人不在此,跟着你奔波,身边只跟着傅安,但我看傅安也不怎么贴心,平素都不在身边伺候,你多关心一些。”

  赵含章应下。

  王氏继续絮叨:“天冷了,我给你们做了新衣裳,还有御风的斗篷,你们一个两个都是要在外面行走的,冬天风大,还是穿上斗篷好……”

  王氏让青姑搬出来三个箱子,傅庭涵的那一份,她依旧让赵含章亲自送去。

  她一再强调道:“你要亲自送去知道吗?”

  赵含章一口应下,看了眼箱子里的衣服鞋袜,忍不住问青姑,“青姑,今冬前院有送钱进来吗?”

  青姑微楞,不由看向王氏。

  王氏就和她道:“这不用你操心。”

  她摸了摸她身上有些起毛的衣裳,心疼不已,眼睛里就带了泪,但她没让泪水落下,而是和赵含章道:“我知道,你和别的女郎不一样,今时也不同往日了,你要是男子,后院自有娘子替你打理,与你操持,但你是女郎。”

  “庭涵也是做大事的人,我看他不比你清闲,所以后院这里自有我,”王氏道:“早前汲先生就和我说了,你手中余钱不多,给后院的花销怕是要减一些。”

  “你和二郎都不在家,我在后院花用也不多,干脆就和汲先生说免了这一项,以后前院不必给后院钱,我手中也有一份产业,也有些积蓄,且还能支撑。”

  赵含章又不是真的只有十五岁,她当然知道后院的花销有多复杂,一些夫人和家庭间的人情往来都被归属于后院。

  赵含章张了张嘴想要拒绝,但抬头看见王氏的目光,她胸中许多话便堵了回去,她靠近她怀里道:“我都听阿娘的。”

  王氏就高兴起来。

  正高高兴兴地翻着新衣裳的赵二郎一脸莫名的看着俩人,迟疑了一下还是没贴上去。

  他自觉已经是大人,并不想和母亲阿姐贴在一起。

  母子三个(实际上是两个)说了好一会儿话,然后才出去,重新在堂屋里见汲渊。

  汲渊和傅庭涵茶都喝三杯了,看见赵含章笑吟吟走出来,他便端坐好,催促赵含章,“我们和各家约定了交易的时间,交货的时间没几天了,到时候是需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

  王氏一听,立即扭头问道:“三娘,你缺钱啊,缺多少?”

  她皱眉道:“我手上还有一些……”

  赵含章忙道:“阿娘,我不缺钱,我有钱的。”

  见王氏一脸怀疑的看着她,她就无奈道:“是真的,不骗您,是祖父留给我的。”

  王氏立刻阴转晴,相信起来,她公爹啊,那没问题了。

  但这是王氏,汲渊却没有完全放心。

  因为他知道这一次交易的数量有多庞大,老主公还偷偷的给小主公留了钱他也相信,但这笔钱有这么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