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137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见赵含章作势要走,柱子忙膝行两步,上前哀求道:“我,我真是偷懒,然后让大花她爹帮我干一点儿……”

  大花的爹是个傻子,不聪明,但干活很卖力气,基本上是别人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

  然后他有个挺厉害的女儿大花,也因为他女儿太厉害,以至于大家直接忘记他的名字,直接称呼他为大花爹。

  赵含章在下角村时便觉得那姑娘不错,闻言就蹲在他面前问道:“那你是怎么被抓住的?”

  “大花知道了,闹到了里正那里,说不把我抓起来,她就要往上告状,里正就把我抓起来送给官爷了。”柱子哭道:“县君,我就偷懒了一次,真就一次啊,我当时是不太舒服,所以才让大花爹帮忙的,您饶了我这一次吧,我再也不敢了。”

  赵含章微微一笑道:“我相信你,但我也不能坏了自己定下的法规,既然你确实犯了错,那就先改错,放心,在这里不会有人欺负你们的,好好干活儿,争取早点儿回家。”

  柱子又哭了,“可推磨真的好辛苦啊!”

  赵含章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我一会儿去给你们打鱼,晚上你们吃些鱼汤,别太伤心了。”

  虽然赵含章还是没赦免他,但听到她如此关怀,柱子感觉心里好受多了。

  出了磨坊,赵含章便对秋武道:“让人去下角村把大花父女送到县衙,我要用她。”

  这么厉害的女孩子,就在下角村挖水渠屈才了。

第230章 学堂

  赵含章和傅庭涵带了一批铁块和农具回到县衙,正好大花父女两个也被送到了县衙。

  赵含章很喜欢这个行事果断的女孩,问她道:“我身边缺个跑腿的人,你可愿留在我身边?”

  大花立即跪下磕头,“奴婢愿意。”

  赵含章笑,“不是让你做奴婢,而是做胥吏。”

  “县衙让人做被子和衣服,还有揉搓干草,做鞋子,城中这块有人管了,但乡下却没人能接手。”赵含章道:“之前是衙门里的吏员负责的,但因他们是男子,心不够细,或是行事粗暴,收上来的成品很不好,你是个能吃苦的女孩,所以我想让你管着这事。”

  大花没想到自己竟要当官,一时紧张得手脚发麻,结巴道:“可,可我不识字。”

  赵含章道:“我知道,所以你每日还得抽出半天时间去读书。”

  赵含章直接领着大花去学堂。

  赵程正在上课,看到她便撇过眼去不看她。

  赵含章也不恼,乖顺的带着大花站在窗外,等赵程上完了一课才领着大花上前。

  “叔父辛苦了。”赵含章亲自给赵程奉茶。

  “无事不登三宝殿,说吧,你来此又有何事?”

  赵含章讨好的一笑,“叔父这就误会我了,我是那样的人吗?”

  赵程静静的看着她。

  赵含章嘿嘿一笑,招手让大花上前,“我是来给您送个学生的,这叫大花,才成了我衙门里的吏员,不识字,所以想请叔父教她认几个字,再认些数就行。”

  赵程蹙眉,“你怎么什么人都往我这里送?学堂里已经有不少胥吏、军中的武职,这会儿连女胥吏都有了?”

  “叔父,一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不过是往羊群里多加一只羊,没多大区别的。”

  赵程怒喷,“你说没区别就没区别?其他人已学了近两月,她才来,上的课能与别人的一样吗?”

  大花紧张的低下头去,拳头紧了紧,突然抬起头来道:“先生,我不用特别教,我会赶上去的。”

  赵程看向她,大花咽了咽口水道:“我,我是说,我可以不从头开始,您教他们什么,我便学什么,缺的课程我会自己补上来的。”

  见赵程脸色和缓,态度软化,赵含章便笑道:“叔父,您就帮帮我,多收一个学生吧。”

  赵程问道:“你手底下能用的人不少,我不信你不知,你铭伯父已经下令,族中子弟有意入世者都可跟随你,你为何独独选择一个不识字的女子?”

  赵含章道:“兄弟们自然是极好的,但大花要做的事,他们做不好。”

  “在下角村,她虽是个女孩,却能单独管着一队人挖水渠,那里头大半数还都是男子,没人敢不服她。”她道:“如今我正是缺人之际,所以打算将乡下的妇孺也都用起来。”

  “他们力气或许比不上成年男子,但做其他的活儿却不弱于男子,甚至还在其之上,分工嘛,分得好了,事半功倍,而大花便是我要分工的线头,您把她教好了,底下的线才不会乱。”

  “赵宽他们不行?”赵程道:“论吃苦,他们在外游历多年,什么苦没吃过?你不必他们担心不能受苦。”

  赵含章知道,这是她一直不用赵氏的子弟,让赵程心中不满了。

  赵含章想了想,解释道:“叔父,宽族兄他们是可以吃苦,但这事儿不是吃苦就能办到的,我之所以选择大花,一大半原因是因为她是女子。”

  “宽族兄他们才华横溢,是刀刃,应该用在更好的地方上。”

  “比如?”

  “现在最适合他们的位置便是这所学堂,”赵含章道:“叔父,这所学堂可不止是教孩子们读书识字而已,还要教他们道理。这些人将来长大都要为我所用,他们所接受的思想全都来自于赵氏。”

  “现在,衙门里近半数的胥吏,军中和我部曲中的伍长、什长、队主,全都跟着赵氏子弟读书,您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赵含章带着笑意道:“这意味着,他们的意识是我们赵氏灌输的,他们会天然的偏向于赵氏,甚至是叔父。”

  赵程目瞪口呆的看着赵含章,反应过来后恼怒,“你这是何意?传道受业解惑被你弄成了什么样子?教书育人是要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而不是做你的影子……”

  赵含章被狼狈的赶出学堂,但大花留下了。

  大花对于这位敢赶走县君的先生很是敬畏,缩着脖子站在一旁不敢说话。

  赵程气呼呼的原地走了两圈,他总算知道,为何常宁每旬都要来上两节大课了,就连上蔡的汲渊都会时不时的过来学堂授课,原来打的是这个主意。

  他之前只觉得这俩人每逢上课便夸奖赵含章让他觉得难为情,但现在,他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赵程气呼呼的原地转了两圈,看到大花,挥了挥手道:“你下去准备吧,先去领笔墨纸砚,明日过来上课。”

  大花高兴的应下。

  赵程想了半天想不通,觉得这和自己的教育理念相悖,于是气呼呼的跑回坞堡,找到赵铭抱怨起来,“也不知她哪来的花花肠子,竟是一早就算计好,这是让我给她培养心腹信徒呢。”

  赵铭淡定的给他倒了一杯酒,顺便给自己倒了一杯。

  赵程见他无悲无喜,不由皱眉,“你早知道了?”

  赵铭点头。

  赵程忍着气问,“那你怎么不告诉我?”

  赵铭喝了一口酒后道:“你知道族中供养一个孩子读书需要花费多少吗?”

  赵程皱眉,“嗯?”

  赵铭道:“比如赵宽,他已经算节俭的了,也能够吃苦,每年跟着你在外面跑,但衣食住行都需要用钱,更不要说他读书所需的笔墨纸砚和书籍。”

  “一本普普通通的启蒙书在外头能卖到一百文。”

  赵程抿嘴,“赵宽几个用的书都是他们父兄用过的,并不花钱。”

  “那每年买的文集,还有淘换的一些书呢?那些也是他们父兄用过的?”赵铭道:“每年他花费在书上的花销便不下五万钱,更不要说笔墨和纸张这些消耗品了,尤其是纸张和墨,你可算过你每年要花用多少?”

  赵程愣了一下道:“兄长,我和你说的是含章学堂的事。”

第231章 借人手研究

  “我和你说的是同一件事,”赵铭道:“含章开的这个学堂,不仅把育善堂里适龄的孩子都收进去了,外头有想进去读书的孩子,只要经过了考核,签订文书也同样能进去读书。”

  “含章不仅包他们一日两餐,每旬还给成绩优良者奖赏,他们所用的书籍、笔墨纸砚全部免费,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赵程只知道教书,从没想过这些,愣愣的问道:“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巨大的花销,”赵铭淡定的道:“就是圣人也不会坚持做一件毫无利益的事,含章她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多做这件事?”

  孔子收徒还要收束脩呢。

  赵铭道:“不就是要他们为她所用吗?”

  要是不能培养他们的忠心,赵含章为什么要如此费心费力?

  赵程说不出话来,“那……”

  赵铭抬眼看向他,赵程不傻,憋了半天后问道:“她之前不和我点明,这一次为何要特特点明?”

  赵铭摸了摸下巴道:“大概醉翁之意不在酒吧。”

  “那在哪里?”

  “在你,”赵铭看着赵程叹气道:“程弟啊,你还是太单纯了,哪里是她的对手?”

  赵程哼了一声道:“我有什么值得她算计的?”

  话才说出去不到一会儿,赵含章将她从午山带回来的铁块运回坞堡,得知赵程也在赵铭处,直接屁颠屁颠的找过来,毫不在意自己前不久才被人骂了一顿便赶出学堂。

  一见面她就热情的招呼起来,“伯父,叔父!”

  赵铭看向赵程。

  赵程把头扭到一旁。

  赵铭淡笑问,“你一走就是大半月,怎么一回来就回坞堡了,你县衙不忙吗?”

  “我来给伯父送东西的,”赵含章拍了拍手,当即有护卫用力的抬着一个箱子进来,“这是应承给伯父的东西。”

  护卫打开,里面是一块块方正的铁块。

  赵程惊讶的张大了嘴巴,赵铭虽然也惊讶,但还稳得住,他看向赵含章,眼睛微眯,“这是你炼出来的?”

  赵含章笑着点头,“伯父,这些可抵您送到午山的煤吧?”

  赵程扭头去看赵铭,“煤?石墨?铭兄,你们一起炼铁?你们哪来的铁矿石?”

  私自炼铁,这可是造反的大罪啊。

  不过赵程很快又淡定了,论造反的大罪,赵含章还豢养私兵了呢,他们赵氏也养有,大大超出了伯爵应得的私兵数额。

  目前知道赵含章手里有铁矿的,整个赵氏也就赵铭和两个族老了,其中一个还是赵淞,所以赵程并不知道。

  赵铭有点儿头疼,暗瞪了赵含章一眼,和赵程解释道:“含章运气好,在野外发现了一座铁矿石。”

  已经淡定了的赵程再次无语,“……西平县内?铭兄,我看着很好欺骗吗?我们赵氏在西平多少年了,要是有铁矿,会轮得着她来发现?”

  赵铭坚持道:“就是在县内,西平县也不小,我们谁又能真的走过每一寸土地呢?”

  赵程这才不再说话。

  赵铭起身走到院里,拿起铁块看了看,很重,看光泽,的确是上好的铁。

  赵铭放下铁块,颔首道:“不错,留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