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第532章

作者:我想吃肉 标签: 乔装改扮 穿越重生

  鲁刺史并不开心,祝缨来拜会他,他的心情尚算可以,甚至对祝缨的评价又更高了一点。让他不高兴的是这个客人,门上报说又来客了的时候,这个客人就多嘴说要见一见。

  鲁刺史只好将人带了过来。

  祝缨先给鲁刺史见礼,鲁刺史还礼,然后让孙子来拜见祝缨,最后才介绍一下:“这是唐王府的文学。戴瀛。这位就是梧州的祝刺史了。”

  皇帝现在只剩七个儿子了,唐王排赵王后面,戴瀛这人看着三十上下,一股文气。

  戴瀛先对祝缨长揖:“拜见刺史。”

  祝缨忙还礼,又目视鲁刺史,鲁刺史道:“我与他父亲是旧识,他听说了你,就必说要来见一见。”

  祝缨笑道:“一个鼻子两只眼睛的,也不是什么好景儿。”

  戴瀛道:“岂是因貌而求见?是因人而来。”

  “也没什么出奇的地方。”祝缨仍然说,还挺奇怪的。

  戴瀛却不肯终止谈话,将话题引到了识字课本上,说:“听殿下说,陛下很是欣赏祝公,殿下还说,陛下命将识字本子收好。殿下很好奇,也想看一看呢,只是不得其门。祝公勿怪,下官既遇上了,就少不得向祝公伸手啦。”

  “哎哟,我现在身上没带。”

  戴瀛道:“原是该着下官拜见祝公的,如蒙不弃,下官明日去大人府上,如何?”

  祝缨道:“这有什么好犹豫的?”

  戴瀛很高兴,又对鲁刺史说:“伯父一时人杰。结交的也都是俊才。”

  鲁刺史道:“夸他是对的,他就是俊才,夸我就太过啦。”

  “您是实至名归。”

  “哪里、哪里,你是个忙人,我就不多留你啦。”

  “留步。”

  鲁刺史让孙子:“代我送客。”自己却对祝缨做了个手势:“里面坐。”

  宾主坐下,祝缨只当刚才什么都没发生,先问候鲁刺史,再寒暄一下,又道歉:“先前不知道您在这里,是我来迟了。”

  鲁刺史道:“也是我没说。刚才的人,别放在心上。”

  “诶?”

  鲁刺史意味深长地看了祝缨一眼,祝缨道:“我明白了。”

  鲁刺史叹息一声:“你一向有主意,就顺着自己的主意走,我对他什么意思都没有。他也不是我荐给你的,我也不是拦着你们见面。”

  祝缨道:“好。”

  鲁刺史多说了一句:“年轻人,要么不动,要么看准了就义无反顾。”

  “是。”

  鲁刺史也提到了识字课本,又问:“还是原来千字的那稿么?”

  “是。原来大人都知道。”

  鲁刺史道:“你是用心的人。”

  “大人过奖了。”

  寒暄数句,祝缨又问鲁刺史何时离京,新年什么时候在家之类。鲁刺史道:“既有外任,就不宜多做滞留,二月前我就动身,你呢?”

  “我也一样。路还远,怕够不上春耕。”

  鲁刺史又问:“卞行,究竟怎么回事?我看他这个人,不像是能办好事的。百姓,还好吗?”

  祝缨道:“鲁公慧眼如炬。”

  鲁刺史闭了闭眼:“河东县最难吧?”

  “我来之前好些了,之前不时有人跑过来谋生。”

  “啧啧!你做得很好呀,年轻气盛又不冲动,很少有人能在你的年纪里能克制住自己的。不吃点教训,他们就不知道线划在哪里。太沉稳的又容易有暮气,死气沉沉的。”

  祝缨安静听鲁刺史说话,等到鲁刺史回过神来说:“老了,总是啰嗦。”

  祝缨道:“您要能再啰嗦点儿就更好了,我爱听。家父教不了我这些,只好自己到处听个一鳞半爪。”

  鲁刺史口气也愈发柔和了起来:“你聪慧,自己多半也能察觉得出,不过晚一点儿。为官嘛,有人说,要有靠山有人说要有祖荫,还有人说要会奉承,又说要姻亲,又说读书。翻来覆去,好像哪个都有道理,哪一条都有人显赫。其实都错了,归根究底,得有硬本领才轮得到考虑这些。有硬本领,怎么想都行。”

  “是。”

  祝缨老实在鲁刺史面前真真正正领了一回训,临行前又拿出一本识字课本来送给鲁刺史,说:“我也知道,大家向我要这个并不是看中了它,是看中了陛下。”

  鲁刺史道:“促狭。这么一来,梧州用不了十年,文风必须会昌盛的。即便京城,识字的百姓也不超过一半。”

  “就一个本子,没老师,自学也慢得要死。现在学出来的,还是士绅子弟居多。寻常人能识几个字,背下几句,脑子就不会太蠢。谋生也容易一些。”

  鲁刺史怔了一下,道:“你还真是真心为百姓,你不是‘牧’民,是……”

  “我到哪儿,就将哪儿的人当自己家人。”

  鲁刺史道:“你干出事来了,说出来的话才能叫人信几分。”

  祝缨笑道:“是,还得有硬本领。”

  两人一笑,祝缨向鲁刺史告辞。

  …………

  戴瀛说第二天要拜访,祝缨也没特意地准备。从鲁刺史家出来,她还是依照计划又请大理寺的熟人们吃饭。

  这回就不在自己家了,祝宅里如今人口密集,不适合在自家宴请太多的人。祝缨在外面订了一处园子,在那里设宴。酒食丰盛,再一人送一个包。

  老吴已不在大理寺了,仍是到场了,当面说:“我不是贪大人这东西这钱,是真想到了当年大人还在咱们大理寺的时候了。”

  说得一干人等都感慨万分。

  祝缨道:“都会好起来的。”

  老吴摇了摇头,心道:新来这位别说不如你了,连窦尚书他也不如!

  他儿子还要在大理寺讨生活,这话他就没有明着说出来。

  祝缨道:“梧州会馆就在那里,要是有事找我,可托他们捎信。”

  众人又是一阵唏嘘。

  祝缨与他们吃完饭,又安排雇车,将没有车马的人安全送回家。她自己最后离开,清醒地回到了自己家。

  在门外,她看到了几个眼生的人,带着马、车。

  门开着,祝缨一露头,等在那里的赵振就迎了上来:“大人,有客人。”说着,将一张帖子拿给祝缨。

  祝缨就着灯笼的光打开了一看,上面写着——卫王府的……宦官?

第271章 心机

  孟弘。

  这名字起得比大多数人都好一点,像祝缨,一家三口以前都没个名字的,不但自己没有,祖宗八代名字都没传下来,当官之后她给现编的。

  孟弘能有个名字,祝缨就不会对他太忽视。

  她大步踏进了院里,赵振低声道:“请小吴大人帮同阿炼在那里待客了,老汪做陪客。”

  祝缨点点头,往祝宅的正堂里走去。正堂里,主座是空着的,小吴等人都与孟弘在下面对坐,茶已经续了两回了,小吴与孟弘已经渐渐没话说了。汪生等人的笑容也已经僵在脸上好久了,只有孟弘依旧不动声色,小吴还能自然地笑得出来与孟弘说着些京城的闲闻。

  一看到祝缨来了,连小吴都如蒙大赦一般地将脸上的笑容抹平,抢上来对祝缨道:“大人,这位是卫王府的孟大监。”

  祝缨顺着看过去,只见这个孟弘真真生得一副好相貌。他面白无须,由于无须,看起来更显年轻,仿佛不到三十岁的样子,身形颀长、剑眉星目。与“赳赳丈夫”稍差那么一点点,却是个英俊的长相。这卖相拿出去与一些数得上号的内监比起来也毫不逊色。

  他甚至有一点点的贵气,又有一丝斯文味道。

  听小吴叫他大监,他先说:“不敢。”再说:“下官拜见祝大人。”行礼一如普通的青年官员。

  祝缨还有半礼,道:“你我素昧平生,不知有何贵干?”

  趁着说话,她又将孟弘仔细再看了一回。孟弘没穿着官衣,但是帖子上自报家门是王府的内官,其品级现在与宫里的蓝德相当,俩官职现在都是从六品。蓝德是蓝兴的义子,这个孟弘么……祝缨仔细回忆了一下,印象中宫里没哪个大监是姓孟的。

  王府不能自己去搜罗宦官,都是宫廷里分派的。品级之类都是统一的管理,虽然分到王府之后一应考语还是要参考王府好恶,但是品级是很实在的。有点像官员在中枢和外放,出了宫的宦官与外放的官员又稍有不同,其财路不像外放的官员那样广。

  孟弘近距离地打量着祝缨,他对这位刺史早有耳闻。祝缨进京之后,他曾远远地观察过祝缨,如今离得近了,更要好好地看一看。祝缨个头不高不矮,人略瘦,显得很精神。白皙的面皮,眼睛很亮却带点儿柔和的味道,整张脸上的线条都很温柔。人往那儿一站就显得很亲切,仿佛是一位久别的故友,只要你愿意,随时都能回到先前的亲密状态里。

  孟弘心道:果然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见祝缨并没有让他现在就坐的意思,他的脸也没冷下来,而是客气地说:“下官冒昧,有一事相托。不敢诱使大人违法,于大人是举手之劳,于下官却是莫大的人情。”

  “哦?”祝缨听他这意思像是说他自己,做了个手势,让他到里面来坐。

  宾主重新坐定,荆生、祝炼等人都不敢再坐,都侍立在侧。

  换了新茶过来,祝缨才发现自家待客这茶也比别人家里寒碜了些——它没点心。

  好在孟弘也不挑剔,他说:“大人们进京都忙,下官一直也没找到合适的机会,眼见新年将至,大人以后只有更忙,下官不得不赶了过来。”

  祝缨问道:“不知是什么事呢?”

  孟弘道:“不知大人还记不记得一个叫陆美的人?”

  祝缨道:“你们的年纪差得可不小。”

  孟弘微微放松了一点,道:“是,他是我表兄,年纪是差得大了些,却还是认识的。家母姓陆。”

  这话就说得稍有离奇了。陆美是流放到原南府的官员,流放得那么远,罪名不太小,他的亲戚做了宦官?

  祝缨点了点头。

  孟弘又说:“前番蒙大人恩典,许他回乡探亲,我与他见了一面。”

  祝缨又点了点头。一个王府宦官一个流放的犯官,是亲戚?有古怪。

  孟弘道:“我与他都是往事不堪提,他家中境况令人不忍。我也帮不上他什么忙,只有请大人回到梧州之后代为照看一二,就是深恩厚德了。”

  说着,奉上了一张礼单。赵振犹豫了一下,丁贵踏上前一步想接,祝缨却摆了摆手。

  孟弘道:“没有别的意思,是谢大人之前许他回乡探亲,骨肉能得团聚。”

  祝缨笑道:“这有什么好谢的?我是念他原也是官员,又有孝心,才答允的。并不为这个。”

  孟弘道:“大人这样,令我心中难安。”

  “陆美在梧州时日已久,他要愿意,早就能落籍梧州了。我看他心气还有,多半还想起复。你们兄弟有这样的力气,不如使在京里。我与他也算有些交情了,他能起复,比你给我什么礼物都更能叫我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