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穿之东坡妻 第36章

作者:奚月宴 标签: 种田文 甜文 市井生活 穿越重生

  “朕是真的开心,你可知范仲淹为我献上了何等宝物?来来来,咱们一起出去看看。”

  “是。”晁安虚扶着仁宗,与他一同去殿外看范仲淹手下带来的东西。

  只见侍卫抬上来一只奇形怪状的炉子,又从箱子里取出一团团黑色带孔的东西放进炉子,点燃了大把松片扔进去,很快那又黑又硬的“石头”就泛红,升起了幽幽火焰。

  仁宗皱眉,他也见过柴火燃烧,比这个火大多了,难道范仲淹在夸大其词?

  侍卫看出了仁宗的犹疑,躬身行礼道“蜂窝煤不同于柴火,范大人已经试过,烧火做饭时,需要两块煤球,能使用一个时辰,封炉慢烧可以使用五个时辰,若是换作柴火,则需要五到六斤。这还不是石炭的最大,石炭燃烧所产生的热力比柴火更高,利于打铁铸剑。”

  “热力”这个词就是表面意思,很好懂,仁宗一下子就听明白了。但侍卫的解释他之前的想象还是有差距,不禁令他有些失望。

  晁安看出了仁宗心中的失落,上前安慰道“民间早有使用石炭者,若是此物比柴火、炭火好过百倍,前人早就将之开采出来了,怎会等到此时?官家您看,这蜂窝煤的黑烟是不是比柴火小得多,而且看起来比炭火要暖和,如果采出来,还是有人愿意用的。”

  仁宗一想也是,又打起精神看侍卫和水泥,为了让仁宗看到

  效果,他们还背了之前做的水泥砖过来,用刀枪试了试,只留下浅浅的痕迹。

  这下子仁宗就开心起来了,尤其听到侍卫们说,水泥砖不惧雨水,坚固耐用时,他一下就想到了史书上记载的水困围城,泡烂墙根攻城的做法,如果用水泥砖砌墙,就不用再担心了,尤其黄河堤防,能用上这种水泥砖,或者用水泥把石块间的缝隙填上,应该就不会那么容易溃堤了,这可是功在千秋的大事!

  仁宗立刻决定封赏范仲淹和那个献上配方的王方,范仲淹好说,让他升官,回到汴梁来就行,这个名不见经传的王方该如何封赏呢?仁宗决定依照范仲淹的奏折来,王家不欲谋取声名,只愿小富即安,而且愿意继续为他钻研蜂窝煤和水泥的技术,那就赏他们两处矿产,给他们一个虚挂的官职,继续为朝廷效力。

  这可是诸多坏消息中难得的好消息,仁宗回到后宫,立刻就跟曹皇后分享了自己的快乐。

  仁宗的皇后贤惠能干,她也懂得兵坚城固对于饱受外族侵犯的大宋来说,是件值得载入史册的大好事。

  但她还有一点私心,于是她对仁宗说“官家,如今国库空虚,内府也没什么钱财,您一向节俭,几次放宫女归家,闲置宫殿,但必要的皇家威仪还是需要维持的。既然范仲淹密折上奏,本意就是不欲为人所知,不若将蜂窝煤和水泥直接归在国库和内府名下……”

  仁宗明白她的意思,也体谅她的辛苦,毕竟内府是真的空得能跑马,他自己的龙袍都好几年没换过了,连皇后的凤袍也是缝缝补补又三年。

  虽然范仲淹密折上奏很可能是为了保密,毕竟这事如果传开,那些吸血虫般的商人就会蜂拥而上,到时候别说是内府了,就是国库也得不了好。

  仁宗叹了口气,范仲淹还在折子上请求降低商税,本朝商税已经够低了,如果再降,普通百姓一定会有怨言,他不敢冒这个风险。更何况,商人不事生产,靠投机取巧获利,税定高一点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对了,范仲淹还献了一堆‘邸报’上来,不知他这是什么意思,皇后,你来同我一道看看吧。”

  范仲淹看过了王浮寄给他的《和乐小报》,看得津津有味,连晚饭都忘了吃。从他的角度来看,这上面的许多文章都很青涩,但趣味性很强,写美食的,仿佛字句间还冒着饭菜的香气写志怪的,偏偏又不止是写志怪,与现实是相通的写简单医学常识的,虽然只是寥寥几条,但看过之后,便知生水不能饮用,因为水中有看不见的脏东西写那些看起来莫名其妙的算学题的,常常有让人豁然开朗之感,惊喜连连……

  等他全部看完,思索了很久,突然明白了王浮的深意,就连他这样经历丰富、意志坚定的人都能被这小报吸引住,可见这小报有何等威力,能够在不知不觉间使人沉迷,受到它的影响。如果能够用小报来教化世人,寓教于乐,应当是一种极好的方式。

  仁宗和曹皇后才看了一份小报,便各自沉迷,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板块,翻开了下一册。等他们回过神来,宫中已经灯火通明,宫女们都开始摆膳了。

  “唉,宫中为何没有火锅呢?这位放鹿翁写得真好,好似那热气腾腾的火锅就在眼前,还能闻着香气呢!”

  “这有何难?”

  仁宗吩咐晁安去找了个铜锅,又搬来火盆,用昂贵的银丝炭煮起了火锅。

  “官家,这……”

  仁宗朝她眨了眨眼,他们夫妻二人一向简朴,吃饭也很简单,这还是第一次这么大张旗鼓地麻烦御膳房,好在也只放肆这一次,不妨事。

  两人第一次自己动手煮菜,兴趣盎然,一顿火锅下来,酣畅淋漓。

  “这小报,还是先

  送给那些翰林学士看看,让他们作个阐释,有些算学上的东西,太过艰深晦涩了。这王方,还真是个妙人,竟然想出这样的东西。”

  晁安附和着说“如今京中似乎也有这样的小报,上次奴婢奉命出宫传诏,就听着手下人闲谈,聊起益州府的和乐楼。据说和乐楼珍脍如云,一道菜能做出百般的花样,尤其他们家的饮子和茶点,每天刚出炉就被人抢光了,买都买不到呢!”

  曹皇后来了兴趣“和乐楼与这《和乐小报》同出一家么?”

  “回禀圣人,《和乐小报》最早是和乐楼附赠给客人的,因着内容有趣,渐渐传到了东京。如今要是谁手上有这《和乐小报》,大家都抢着去借来抄写呢!”

  仁宗看他说得兴起,咳嗽两声,觑了他一眼“既然《和乐小报》早在京中传扬开来,怎么没见你早说?”

  晁安讪笑“奴婢寻思着这都是升斗小民取乐的玩意儿,不登大雅之堂,怎敢轻易在官家面前胡说?”

  “这就是你‘登不了大雅之堂’的原因,”仁宗用手指了指桌上范仲淹的奏章,“范仲淹说,这小报做得好,可以教化百姓,使人明理、懂法、向善。朝廷律令若是刊登在上面,可在数月之间广达乡野,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看得到朝廷邸报的,可是少数人。”

  曹皇后十分聪明,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问仁宗“范大人是建议朝廷自己办报?可是官家,不说主持办报的贤才能手,就说这纸和雕版,耗费之巨,国库可承担不了。”

  仁宗愁上眉头,显然他已经考虑过了,朝廷的确不可能像《和乐小报》一样,卖报纸吧,官府威严何在?要是白送的话,那岂不是血本无归?

  愁归愁,仁宗还是让晁安把《和乐小报》送到了馆阁,让那些翰林学士解读。

  稍后为你更新

第77章

  范纯仁来益州府后, 文同、沈括和苏轼带着他出去逛了逛, 也不知道去了哪, 回来之后感情进步飞速。可能他们家里都有做官的,

  也算是有些来往,很快就能混到一起去。

  不过范纯仁还是牢记自己的使命, 以谈正事为要, 跟王方说了范仲淹上奏折为他们家请求赏赐的事,

  估摸着朝廷谕令很快就能下来。水泥和蜂窝煤已经开始生产了,范仲淹打算为邓州府先订一批水泥,他们的府衙年久失修, 到处漏水,官吏们都已经抱怨很多次了,

  有时甚至懒得到府衙上工, 毕竟他们也不用打卡,份内的事做了就行。

  王浮一下子就明白过来,范仲淹这是在树立典型,连府衙都用了这种最新的建筑材料,其他需要的人自然也打消了疑虑,怪不得这时候很多官员在任上干了什么大事,

  都要盖个楼、立个碑,请当地有名的文人学者吟诗作赋,比如滕子京造的岳阳楼, 这也是一种广告啊。这宣传做得好,还能吸引文人骚客前来旅游呢!

  啧啧, 大佬就是大佬!

  林洋派了自己手下的人跟着范纯仁一起回来的,在仁宗的旨意还没下来之前,能多捞点就多捞点,万一仁宗又要搞什么“水泥专卖”,那他们就吃亏了。虽然范仲淹保证过仁宗一定会同意他的建议,而所有人,包括王方都很认可仁宗是一位宅心仁厚的皇帝,王浮还是有些担心。

  一旦涉及官方,王家人再想抽身,就难了。王方倒是乐观,因为王浮异于常人的见识和智慧,王家已经走在风口浪尖上了,此时再退缩也没什么用,还不如跟着朝廷干,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报国”,甚至还能得到官家的庇护,对毫无根基的王家来说,是好事。

  更何况,和范仲淹这位大佬上了同一条船,王浮立刻信心倍增,有大佬罩着,她还怕什么?!

  不过,王浮看着王家小学堂新增的范纯仁,特别想问“大哥,您什么时候回家跟大佬汇报工作呀?在线等,挺急的。”

  范纯仁年纪不大,但学问做得极漂亮,估计是家学渊源,范仲淹养的几个儿子都非常有才华,人品也好,学问也好,都秉承了范仲淹的一贯作风。

  王方就喜欢这样上进的后辈,纪远看着好学的范纯仁,也是一脸欣慰,这些人凑到一起,简直就是学渣的修罗场,别说王瑾了,连王浮都不太能跟得上他们的思维。

  不过他们也会有不那么科学严谨的时候,比如一心想从故纸堆里寻求理论支持,或者异想天开,刚起一条“河堤”就想建起固若金汤的“城池”……

  好在这些都不算什么,每次王浮看见他们不着调了,就会偷偷暗示,把他们拉回正轨,有的连她都看不懂的,就让他们自己去研究,万一闯出一条新路呢?

  很快仁宗的旨意就下达到了邓州,据说在此之前,朝堂上还就水泥和煤矿该不该专有专卖大吵了一架。仁宗冷眼看着这群争名夺利的朝臣,把范仲淹的奏折扔了下去,让他们看看,真正为国分忧的大臣是怎么做的。

  因为太过失望,仁宗罕见地没有听取大部分朝臣的建议,而是根据范仲淹提交的“计划书”拟定了旨意,将煤矿和碱矿名义上收归国有,实际上则交由民间商人承包,承包商可以得到朝廷的技术,在指定区域开采矿产,开矿所得与朝廷五五分成,而且如果同时要加工成蜂窝煤和水泥,还要缴纳三成的商税。在朝廷的组织下,开采矿产的大商人们要结成行会,互相监督,由当地知县派人参与管辖行会,以防有人虚报产量和偷税漏税。

  虽然很多人都对仁宗的这个决定十分不解,但还是有人看出了这项政策的优点。

  比如从滁州知州

  任上卸任,预备改知扬州的欧阳修,刚到东京担任大理评事国子直讲的司马光,还有一位评绩很好的鄞县知县,名字叫做王安石的。

  还有就是某些庆历新政失败后被贬的官员,比如韩琦、富弼、蔡襄等人。虽然庆历新政贬谪了很大一批人,但他们还在全国各地担任着大大小小的官职,密切关注着朝廷的变化。当他们发现范仲淹重新活跃起来的时候,他们被新政失败严重打击了的心灵又一次充满了力量。

  司马光担任的这个官职,正好可以接触到仁宗交由馆阁校勘们解读的《和乐小报》。在此之前,他在故乡夏县为父亲守孝,后来权知丰城县,一直都有充裕的时间进行学术研究,所以此时的他,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后,对底层社会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任期间,政绩斐然,直达天听。

  当他读过所有的《和乐小报》,又搜集了京中其他商人仿制的小报,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比较后,发现《和乐小报》不论是立意还是深度,都远远超过后来的模仿者,而且《和乐小报》还提出了不少新奇的东西,比如植树造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可以有效减少旱涝灾害,还提到什么物种多样性,仔细一想,好像真的有些道理。还有就是新的印刷技术,这《和乐小报》竟然广而告之,难道就不怕同行偷师,取而代之吗?

  为了解决这些疑问,司马光特意去问了农人和印刷匠。农人告诉他,有山有树的地方确实不容易干旱,就算是受了灾,也很快就能调整过来印刷匠们告诉他,根据小报上的文字信息,他们能够印刷书籍,只不过不能像雕版那般完美,但这种方式很省事儿,他们已经决定派人去益州印刷行会学习先进经验了,而且他们还听说,等再过两个月,东京也会出现售卖《和乐小报》的赵家书籍铺分店。

  益州印刷行会?

  又一个新鲜名词,进入了有识之士们的注意范围。

  当东京的人们开始对益州府的和乐楼、《和乐小报》、印刷行会产生极大的兴趣时,远在益州府的王浮却犯起了嘀咕。

  因为王方受到了朝廷的嘉奖,虽然没有明面上的任命,另一封手书却说,让王方继续进行研究,再做出新的东西,可以通过皇城司在益州的特派亲事官上报。

  所谓皇城司,其实就是北宋的特务机构,但他们管的东西很少,也不是什么穷凶极恶、抄家灭门的走狗。皇城司人员主要分为亲从官和亲事官,亲从官由军中选出的最骁勇的军士来担任,也负责其都城的一部分的禁卫工作,亲事官就是探听消息的暗卫,官家依靠他们来监视军队,侦察民间民情和官员活动,甚至防备敌国。皇城司由宦官统领,文官编制,不设私狱,没有审判权,甚至在此之前,一直都是在京城活动,他们还是第一次知道,随着知府和通判下放到各地的,还有暗中打探消息的皇城司人员。

  不过想想也能理解,一方大员,还是在皇帝眼皮子底下监督着更安心,尤其大宋立国……嗯。

  王方倒是丝毫不慌,还请人家在和乐楼吃了顿饭,王浮暗暗在心中为她老爹喝彩“果然是不卑不亢的宋儒,面对最高统治者派来的特务都能面不改色。”

  这位亲事官叫做罗川,年纪不大,小方脸,蓄着胡须,戴着幞头,据说是益州这一片特务——哦不,亲事官的头头。他对王家人也很感兴趣,来益州之前,特意将《和乐小报》研究了一遍,结果被深深折服了。

  吃过和乐楼的饭菜之后,他更是成了王家的好朋友,隔三差五的就来打牙祭。

  至于范仲淹,他并没有立即升迁,为了稳住邓州的局面,仁宗需要他在邓州将策划书上的内容贯彻到底。

  但是官家还是给出了范仲淹并非是被排斥到边缘的信号,他赏赐了范仲淹一枝笔

  ,据说这枝笔陪伴他多年,具有重要意义。除此之外,他还把庆历新政贬出去的一些大臣重新召回开封,进行了一番抚慰。

  这个事情让王浮意识到,她是可以改变历史的。

  那也就是说,或许她现在所在的空间,并不是对应前世的那个“北宋”,有可能只是个平行空间。

  王浮从小就不信神鬼,穿越之前到过的所谓“阴间”,打破了她的信仰,但她长了七八年,那些所谓的鬼神并没有出现,她又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她不甘心只能活到二十七岁。

  换了任何一个人,面对这样一片知识的荒漠,都会产生一种“我是上帝”的错觉,她所掌握的知识,足够将这个生产力落后的朝代向前推进几百年,甚至如果条件允许,她可以直接掀起工业革命。

  王浮只是不甘,她拥有了前世梦寐以求的家人朋友,并且对他们的好习以为常,要让她放弃所有,坚强地面对死亡,根本不可能。

  正当她预备大干一场的时候,王家、益州府都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大事。

  稍后为你更新

第78章

  王家最老实的孩子王琨, 竟然在府学同人打架了, 对方还是周知府的侄子, 家里有人在朝中做官, 一向在书院横行霸道,欺负家世较差的学生。

  王家人虽然不穷, 但在教育孩子方面, 还是习惯性穷养,

  尤其宋氏不喜二房依靠大房生活,所以他们三兄弟除了每月在祖父母那里领些月钱,也没什么经济来源。

  好几次, 王浮都看见三兄弟到书籍铺后院的图书馆看书,虽然与工人们在一起读书, 他们也没有不自在,

  反而求知若渴,心思都扑在了书上。王琦心思比较活泛,他知道大伯王方的算学好,有时候还会过来问问题,旁观苏轼等人的学习论辩。他也不说话,虽然满眼都是羡慕,

  却牢记对宋氏的孝道,不敢违逆。

  三兄弟与王瑾比起来,还是很适合读书的, 他们有天分,学习又努力,

  所以王浮吩咐书籍铺送了许多笔墨纸等消耗品过来,逢年过节或是生日,就送他们一箩筐,也算是无声的支持。但在着装上,她就帮不了忙了。

  府学是庆历四年新政时,范仲淹建议仁宗允许州县立学,目的是将学校教育与科举考试结合起来,培养新的人才,新政虽然失败,府学却留了下来。然而各地都有新政的反对者,府学的教学质量并不算高,更多有条件的读书人,还是去私立书院。

  北宋私学兴盛,衡阳石鼓书院、庐山白鹿洞书院、长沙岳麓书院、南京应天书院这四大书院,除应天书院一度成为府学,又成为南京国子监之外,其他的都是私学。益州府最出名的,则是锦江书院。锦江书院招生的门槛很高,二房的三兄弟只是小官之子,也不算天资出众,因此只在府学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