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穿之东坡妻 第10章

作者:奚月宴 标签: 种田文 甜文 市井生活 穿越重生

  “哦,那我就叫你……阿娘,我该怎么叫啊?”王浮转头,为难地看着赵氏。她已经叫了苏轼“苏哥哥”,难不成叫苏辙“苏小哥哥”?

  赵氏笑得合不拢嘴,指着她的脑袋:“我还当你脑子里的花样多得用不完,原来这么一件小事就能把你难倒。”

  众人哄堂大笑,苏轼也在一边偷笑,王浮的脸“噌”地一下就红透了,她一跺脚,瞪着赵氏不许她再笑话自己。真是的,什么时候调侃不行,非要当着她偶像的面,她就算再厚脸皮也遭不住啊!

  “唤一声‘辙哥哥’就好。”苏轼替她解围,从袖袋里掏出来一包东西,递给王浮,说:“眉山遍植荷花,现下正是吃莲子的好时节,我便给你带了些来,新鲜莲子可好吃了。”

  王浮红着脸还没褪色,扭扭捏捏地接了,几步奔回赵氏身边,装起了缩头的鹌鹑。-*---更新快,无防盗上www.biqugexx.net--*--

  苏轼跟赵氏聊着天,问起来赵秀才的身体情况,赵氏便跟开了闸似的,滔滔不绝地说起来了,偏偏苏轼还一脸真挚,听得十分认真,王浮都替他耳朵疼。不过说实话,苏轼除了话唠和不懂看眼色之外,还是很讨人喜欢的,至少像赵氏这般做了母亲的,肯定会喜欢他这样聪明伶俐的孩子。

  那边王瑾王瑜终于背完了书,也凑过来玩。相较于站在鄙视链顶端的苏轼,还是老实乖巧的苏辙更受他们欢迎,毕竟这一个比他们小,可以……嗯,随便“欺负”。

  等赵氏说够了,就带着三娘去后院了,自己去照料赵秀才,把空间留给孩子们,至于王浮,她才六七岁,平时就是跟着男孩子一起玩的,赵氏也就没有多想。王瑾拉着苏轼一定要和他下棋,企图找回自己的脸面,苏轼便说:“下次去我家下围棋,我一定输,今天就不下了,我们出去看荷花吧!”

  王瑜说:“故意输了才没意思呢。”

  苏辙替他哥解释:“我哥哥只会下象棋,围棋差得不行,连我都下不过,要是输了,还真不是故意的。”这话说出来王浮都不信,更别说王瑾和王瑜了,不过后来他们才知道,苏轼是真的不会下围棋,可能是天生没通那一窍吧,懂得许多围棋理论,下棋却是一团糟,连王浮都下不过。

  “那怎么行?用他的短处来跟我们比,赢了也没意思。”

  “那你们与我下象棋,何尝不是拿你们的短处与我的长处比?争论这些有什么意思,青云桥那里的荷花开得正好,听人说有几株是难得一见的红莲,今天正开花。十娘,你去不去?”

  王浮好不容易抬起头,见苏轼一脸兴奋,显然很想去,便冲动地应了。等她回过神来,自己已经打着伞跟在男孩子们身后,往青云桥去了。

  青云桥比青神的瑞藻桥更大很长,南北飞越湖面,犹如一弯明月,岸边杨柳依依,交相辉映,湖面上则是一片碧绿,间或有粉、白、淡紫色的荷花亭亭玉立于莲叶之间,宛如美人出水,西施垂首。

  岸边和桥上都有许多游人,王浮瞧着甚至有人在柳树树荫底下野餐,天气还挺热的,但人们的热情丝毫不受影响。接连好几个小姑娘提着篮子过来叫卖,篮子里都是一些莲子、菱角、桃子、李子之类的应季水果,再过一两个小时太阳就要下山了,估计那时候人会更多。

  苏轼走在王浮身边,自己汗流满面,却问她:“十娘,你热不热?”

  “还好,打着伞呢。”

  苏轼挠了挠头,欲言又止。苏辙跟他们相处了一个下午,熟了不少,也不再拘谨了,他最能看出他哥哥的心思,忍不住就接了嘴:“听说晴天打伞会秃头。”

  王浮:“????”

  苏轼便笑道:“乡野村话罢了,十娘不必在意。”嘴里虽然说着安慰的话,其实还是忍着笑意,不住地瞟向她的头顶。

  王浮腹诽:“女孩子家夏天出门不打伞,那是妥妥的‘自杀’行为啊!就算来了古代,太阳公公也不会放过她的好么?可是晴天打伞秃头这种话到底是谁说的啊?!这不是要她的命吗?”难怪路人看她的眼神那么一言难尽……

  王浮看了看周围的人,顶着热烈的阳光,穿着裹得严严实实的衣服,已经汗流浃背了还笑得像朵花似的,真傻!所以她握紧了手里的油纸伞,坚决不随大流。

  “女孩子秃头,很恐怖的哦!”王瑾凑过来,不怀好意地看了看王浮。

  王瑜也瞎掺和,笑道:“秃了也好,将来嫁不出去要出家做尼姑的话还省了功夫。”

  “晴天打伞秃不秃头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这么大的太阳不打伞,明天你们都要变成灶下的黑炭,哼!”王浮不理会他们,接着说:“书里都说‘白面郎君黑脸汉子’,你们要是成了‘黑脸汉子’,说不定连秃头媳妇儿都娶不上。”

  “……”

  “王十娘!”

  “你打我呀!略略略……我回家同爹爹告状,看你吃不吃板子!”王浮一阵娇笑,提着裙角就跑。

  王瑾追着王浮,几个人沿着河边的小路一路跑着,到了平坦的河滩上,终于累得跑不动了。王瑾从挎包里取出来一大块蓝色麻布,铺在草地上,几个人就席地而坐,赏景聊天。

  河滩上的水草柔软细嫩,零星散落着粉红色的小野花,近处有裸露的光滑河石,向远处还有茂盛的芦苇,细长的绿叶在风中飘荡着,飒飒作响。这里人迹罕至,倒也清静,只是离那片开得正盛的荷花有点远,看不太清,朦朦胧胧的宛如红云绿霞。

  王浮也带了挎包,这是她“指导”赵氏做的,用两片结实的蓝色麻布缝成袋子,上面绣几朵花,一两只小黄鸡,又用旧衣服拆下来的布料直接打了麻花辫做提带,美观大方,装的东西可不少。赵氏做了好几个,常常带出去买蔬菜瓜果什么的,用得比王浮还勤。她的挎包里装着的,肯定是吃食呀,不然这么大一袋子,她才不会背那么长的路呢!

  “十娘,这是什么?”王瑾拨弄着王浮取出来的儿臂粗的箬叶包,迫不及待地问了出来。

  王浮眯起眼睛一笑,把他的手拍开,转头问苏轼:“苏哥哥,你会吃这个吗?”

  苏轼拿起箬叶包研究了一下,发现这东西长得跟粽子似的,是用麻绳绑起来的,就把上面的麻绳拆开了,一阵甜糯的米香扑面而来,定睛一看,里头装着的竟然是混合着各种食材的米饭。

  这是简易版寿司,因为食材有限,颇不成形,王浮为了便于携带就箬叶包着,外头用麻绳绑了,倒不怎么像寿司,更像粽子了。王浮的寿司里包了各种各样的食材,有的里面包着熬了半个下午的红豆,还加了蜂蜜,有的包了外头买来的香而不腻的猪头肉,佐以嫩的出水的小白菜和香气浓郁的紫苏叶,有的放了黄瓜丁、黄桃丁、荸荠丁,酸甜爽口,用薄薄的蛋皮包了,放在青绿色的箬叶里,既卫生又美观。王浮给他们一人发了一双筷子,其实她还想用手抓着吃的,就是怕偶像觉得她不讲究……

  “原来是‘酢’,但十娘做的这种没有酸涩之味,用鱼肉做的有腥气,冷食难以下咽,十娘用其他食材替代,红豆软糯,猪头肉配了紫苏也不肥腻,蔬果又清甜,十娘甚有巧思!”苏轼一边吃一边夸赞王浮,王浮美滋滋的,眼前这位可是东坡肉的发明者,将来也是大美食家,得到他的认可,王浮心里都乐开花了。

  王瑜很骄傲地说:“我家十娘最会做这些点心小食,你们两个今天可有口福了!”切,傲娇哥哥平时吃她做的东西多了去了,也没见他这么夸自己,怕不是觉得自己哥哥的地位受到了苏轼苏辙的威胁哦,哼哼。

第23章

  王浮带的寿司不多,刚刚好够一人一份,王瑾囫囵吃完了,还盯着吃饭斯文的王浮和苏辙,王浮就得意洋洋地昂着头,故意在他面前大口大口地吃,活像一只奸计得逞的小狐狸。--*--更新快,无防盗上----*---

  苏轼慢条斯理地吃完了,走到河边去洗手,刚蹲下没一会儿,突然就叫起来:“你们快来看!”

  王浮几个赶紧凑过去,发现河边草丛里竟然有一窝蛋,呈长椭圆状,泛着青色的光泽,十分漂亮。

  苏轼说:“好像是鸭蛋。”

  王浮经常在厨房厮混,对鸭蛋很熟悉,一眼就看出来这些都是鸭蛋,而且应该是野鸭子生的,因为野鸭子吃的谷物饲料少,它们的蛋一般都会呈现淡青色。她点点头,说:“是野鸭蛋。”

  王瑾伸手就去掏,他平日里做这种事多了去了,家里出现的小动物,无论是蚂蚱还是金鱼,他都要去逗弄一番,以前还喜欢看街头闲汉斗鸡斗蟋蟀,他想在家里养几只蟋蟀拿去与人相斗,结果被王方发现了,狠狠训斥了一番,说读书人应该心存仁义,不论是对人还是对自然事物。王方觉得斗蟋蟀有伤天和,便不许他养。赵氏怕他不学无术,成了个纨绔子弟,也因此对他管得更严了,以前还会时不时给点花用的钱,从那以后就减半了。

  掏野鸭蛋也没什么,王浮又不是圣母,每天吃的鸡鸭鱼肉,哪一样不是动物身上出产的?又不会因为是否是人为养殖的而有所不同。

  “十娘,我没吃饱,你用这些鸭蛋做点什么吧!”王瑾捧着四只鸭蛋,眼睛里闪着期待的光芒,把王浮看得后背发毛。

  王浮叉腰:“生吃,要不要?”

  王瑾用肩膀撞了她一下,挤眉弄眼,讨好地说:“好十娘,我知道你有办法。”

  “什么调味料都没有,做出来肯定不会好吃的,而且,你去哪里找火种呢?”王浮摇摇头,想打消他不切实际的念头。

  “看!”王瑾从腰间荷包里掏出来个东西,把众人笑得不行,他竟然还随身带着火折子。

  “你带着这东西做什么?”王浮怎么没看出来他还有做村头恶霸的潜质,又不会做饭,还随身带着火折子,难不成是想纵火玩?

  “我将来可是要做四海为家的侠客的,当然要随时准备着在野外生存啊!”王瑾说着,从腰间取出来一把小匕首,从袖子里拿出来一堆装着丸药的小瓷瓶,摆在其他人面前,逐个介绍了一番。----更新快,无防盗上----*--

  王浮哭笑不得,中二少年本人没错了,前不久不是说要做“天下第一富商”吗?下棋的时候说自己要做“棋圣”,写文章的时候又说自己要做韩愈那样的古文大家,看见街头卖艺的舞刀弄枪,又觉得自己有从戎卫国的潜质。少年的大脑总是那么活跃,天马行空。

  几个人在附近找了找,搜集了一些枯木枝和枯草,在河边生起了火。王浮挖了河岸上的黄泥,把鸭蛋裹得严严实实,直接丢进了火里。

  “十娘,你看那边。”王浮蹲在河边洗手,苏轼凑过来,指着远处的池塘。

  王浮顺着他的手指看过去,那是两株红莲,才刚刚绽放,热烈鲜艳的颜色,在一片颜色浅淡的荷花之中显得格外抢眼。一路打打闹闹,竟然忘了他们出门就是为了看红莲的。

  “真好看!对不对,苏哥哥?”王浮回头,眉眼弯弯,巧笑嫣然。

  “对啊,真是好看。”苏轼双眸微睁,看着她神采飞扬的脸庞有些失神,又不好意思地挪开眼睛,看向远处的红莲。

  “你们在看什么?”王瑾王瑜伸着脖子凑过来,也发现了那两株红莲,立刻大惊小怪地叫起来。河边飘荡着几人欢快的笑声,连天上的云彩也流连忘返。

  蜀人一向幽默风趣,光是打机锋就有很大的学问,所以就算是坐着聊聊天,也是很有趣的事。苏轼是个语言上的天才,这一点不仅体现在写文作诗上,更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当他有心要讨好某人的时候,更是不遗余力,与苏轼聊天,也算是一种享受。

  王浮更是苏轼的忠实粉丝,不论他说什么,王浮都会应声附和,连苏轼都有些不习惯她的“热情”了。

  “近日在茶肆里听了个故事,十娘,你要不要听?”苏轼好像还挺喜欢和王浮搭话的,王浮附和他,他也投桃报李,说话的时候常常会习惯性询问王浮的意见。

  王浮装出一副羞涩可爱的样子,其实脑海里的小人儿已经成了尖叫鸡,整个大脑都充斥着它欢快魔性的笑声。她神思恍惚,一整天脑子里都晃晃悠悠的,反正就是开心,就是感到无与伦比的快乐,不论苏轼同她说什么,她立刻就能举起双手双脚附和。

  苏轼便讲起他从茶肆里听来的故事,故事很简单,说的是曾经有一个清官,因为断了任地上一霸的罪状,把那家的纨绔少爷送上了刑场,遭到了对方的猛烈反扑,因此家破人亡,只留下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带着血书侥幸逃脱。这孩子被一对好心的渔民夫妇收养长大,因见他聪明伶俐,颇有读书的天赋,便竭力供养他读了书。少年一路披荆斩棘,连中三元,二十年后,官居一品。渔民夫妇见他已经权倾朝野,有了报仇的能力,便把血书拿出来,对他讲了当年的事情。这位官员立刻动手调查,果然查出来四十年前这桩冤案的实情,为父母沉冤洗雪,报了家仇。

  苏轼很会讲故事,一篇普普通通的“赵氏孤儿记”都能描述得活灵活现,仿佛就在听众眼前发生。王浮听着听着却心不在焉了起来,看来不管哪个时代,这样的复仇或者逆袭的故事都很受人欢迎,这也从侧面反应了时下百姓娱乐生活匮乏的社会现实,连苏轼这样的人都能被一篇“赵氏孤儿”吸引住,那普通老百姓呢?

  王浮撑着下巴看苏轼,等他讲完故事,问道:“苏哥哥,你们平日读的书是从哪里买的,改天可以带我去看看吗?”

  苏轼笑道:“眉山地方小,只榆钱巷子那边有个大书铺,卖些《千字文》、《诗经》之类的启蒙书,连《史记》都不曾有全本的,你要买书,可以列个单子,我托二舅舅去益州府寻来。我们平日里看的书,都是各家的典藏,亲戚家互相借来抄写的,有近年新出的诗集,也是四处托人才得来的。时下百姓苦于生计,读书识字的不多,一纸一字都是金贵的。”

  王浮点点头,以她前世的历史知识,这时候应该已经有了活字印刷,但活字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因为不论是哪家书坊,都有积年的雕版,放着现成的不用,还花钱去做什么活字?再者抄书也是一项很便宜的活计,人工远没有后世那般费钱。读书识字的人少,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发展的动力。其实她不知道,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毕升此时仍在努力钻研之中,活字印刷堪堪有了雏形。

  她本来想着,就算宋朝对商贾较为宽容,但千年来轻贱商人的思想又怎会那么轻易地被扭转过来?看赵氏的反应就知道了,家里人从商很可能会被人嘲笑满身铜臭味,不利于王氏将来的发展,会因此受到家里长辈的反对,考虑过做出版生意,走一条儒商的路,或许阻碍会稍小一些,现在看来,这条路也不好走。

  但不论如何,她要从商的心思还是不会动摇的。

  王浮:“我才不想看书呢,是二哥想看。”

  王瑜:“我什么时候跟你说了,惯会赖在我身上。”

  王瑾假装诧异:“咦?你不是早上才说过吗?”

  王瑜白他一眼:“今日功课别想抄我的。”一针见血,直戳他的软肋,王瑾立马怂了,靠在他身边给他捏肩捶腿,求他消气。

  “鸭蛋要熟了。”苏辙本来寡言少语,遇上王家几个活宝,话也多了起来,见众人听故事忘了时辰,便忍不住插了嘴。

  几人连忙爬起来,拿着木棍把火堆拨开,掏出一个个烧裂了的泥球,用箬叶包着去了表面的黄泥,放在一旁等着它摊凉。王浮说:“我就不吃了,没甚滋味又噎人得紧,我还不如留着肚子回家去喝三娘煮的乌鸡汤。”

  “往日里从未吃过现做的野味,还是自己动手做的,想必别有一番风味,既然十娘不吃,那我们就却之不恭了!”苏轼话还没说完,已经伸手去拿那热乎乎的野鸭蛋了,王浮的嘴角忍不住扯了扯,说不客气还真的不客气,苏大诗人,你这脾气得改改啊!

  苏轼被烫的“嘶”了一声,把鸭蛋扔到了地上,右手缩回去摸了摸耳垂,却还是拿着鸭蛋仔细剥壳,剥了半天才剥好,自己却不吃,先送到了苏辙的手中,自己再去拿。

  苏辙拿着帕子裹着鸭蛋,开心地吃着。王浮和王瑜齐齐转头,幽怨地盯着王瑾:你看看人家哥哥,那才是二十四孝好哥哥!

第24章

  几人狼吞虎咽地吃了野鸭蛋,心满意足,见天边红霞万丈,一行白鹭自芦苇中振翅而起,在暮色中远去,其时之情境,宛如渲染的山水画卷。----更新快,无防盗上----*--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瑾突发感慨,把几个人笑得直不起腰。

  “这酷暑难耐的盛夏时节,哥哥竟好意思吟诵‘秋水’、‘孤鹜’,羞羞羞!”

  “王十娘,话可不能这么说,谁规定夏天不能吟诵秋天的诗句了?”他虽说得义正言辞,心里还是虚的,没看见他的眼神还暗暗警示王浮,让她给自己留点面子吗?

  “倒也不无不可,缘景抒情,歌以言志,诗词歌赋都是因为人有表达的欲望而存在的,纵是因冬日飞雪而联想到阳春柳絮,也是常见的。”苏轼小小年纪,于诗词一道,已经颇有自己的见解了,把王浮说得面红耳赤。王浮心里嘀咕着:怎么说我也活了两辈子差不多三十年了,还是接受了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优等生,怎么就说不过一个八岁的小屁孩,难不成苏轼就是我前世今生最大的克星?

  关键苏轼这句话话音刚落,下一句就是:“十娘,我家里有本《太白诗集》,等会路过我家你等一下,我拿给你。”

  厌学人士王浮心里表示:“这怎么好意思?还是不要了吧!哭唧唧!”表面上却只能笑嘻嘻地说:“苏哥哥好学问,十娘驽钝,若真有《太白诗集》,那就麻烦你了!”

  这可能就是装逼不成,反遭雷劈叭!苏轼你醒醒啊,你才只有十岁,你还是个孩子,你不要这么学霸啊!你这样我压力很大的!

  苏辙看着脸上勉勉强强的王浮,十分不解,他哥是看不出来十娘并不想读书的吗?不是每一个小娘子都像他们母亲一般博古通今,以读书识字为荣,以目不识丁为耻的。算了算了,他哥哥一向神经大条,看不出人家的好恶,以为自己喜欢的人家都喜欢,呃……

  几个孩子一路走着,路上遇到熟人,苏轼兄弟俩还会行礼问好,看大家对他们俩的友好态度,王浮猜测他们俩就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更新快,无防盗上biqugexx.net-*--巷口的豆腐娘子人长得清秀可爱,一双皓腕堪比霜雪,见他们几个路过,拉着苏轼就送了他一块豆腐;拐角的卖麦芽糖的老奶奶敦厚慈祥,远远看见他们俩,就算不顺路,也非要把他们喊过去,给他们两块糖;还有东家抱着娃娃在门前散步的娘子,自己身上没什么好给的,就折下门前的粉红色的月季花,强行插在了王浮头上……

  好不容易到了苏家门口,王家几个在门口等,苏轼拍开了门就像风一样跑了进去,不一会儿就拿出来一本书,塞到王浮手里,生怕她不接受,叮嘱她“好好学习”,甚至还想日后抽查!王浮瞬间觉得,她应该赶紧逃回青神去,这不是交了个将来是文豪的朋友,这是找了个严师啊!

  吓得王瑾赶紧拉了王浮道了一声“告辞”就溜了,他怕苏轼盯上他。苏轼肯定想要个乖巧的妹妹想疯了,所以才对他家十娘“另眼相待”,只要不让他读书,妹妹让给他都可以!

  王家兄妹回了家,免不了又受了赵氏一顿唠叨,三个人排排站在廊下,面壁思过。三娘从厨房伸出头来看见他们的呆样,乐不可支,不一会儿就端了三碗乌鸡汤过来。王浮一口气喝完香气浓郁、热度适中的乌鸡汤,开心得蹦了起来,抱住三娘一顿揉蹭,叽叽喳喳地说了今天下午发生的事,还可怜兮兮地把《太白诗集》拿出来给她看,妄图博取同情。

  三娘摸了摸她的脸颊,用一种同情的目光看着她,然后说:“苏家小郎君做得不错,十娘你既然读了书识了字,就要好好读,可别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惹爹爹生气了。”

  王浮的小心脏受到致命一击。

  王瑜专业补刀:“大哥丢脸也就罢了,你下次再在苏家兄弟面前露怯,说不定人家觉得你粗苯不堪,以后就不带你一起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