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大唐名相张九龄正妻后 第47章

作者:映在月光里 标签: 情有独钟 甜文 轻松 穿越重生

  谭昭昭哈哈大笑,张九龄将花簪在她的鬓角,左右欣赏,方?满意去?了净房更衣。

  眉豆提了晚饭上来,不过平时?常吃的饭食,谭昭昭见张九龄比往常吃得要快,甚至多吃了半碗汤饼,疑惑地问道:“大郎在衙门可是太?忙,顾不上用?午食?”

  从昨夜起,张九龄就没甚胃口,吃得极少?。

  谭昭昭归家,一切回到正常,张九龄便?感到了饿,常见的饭食,吃起来也香甜可口。

  张九龄摇头,道:“还是家中的饭食好。有昭昭在更好。”

  谭昭昭失笑,饭后两人一起去?散步消食,她同他说了买宅邸改为铺子做买卖的事情:“我尚未定下来,想着回来同大郎商议一声,等大郎拿主意。”

  张九龄侧头看着她,笑道:“昭昭真要我拿主意?”

  谭昭昭当然不会要张九龄拿主意,她道:“大郎是一家之主,当然要你首肯,去?看过宅邸,同牙人交易买卖。”

  张九龄似笑非笑道:“九娘是要我出面?同牙人办契书吧?”

  谭昭昭哪肯承认,道:“大郎不比从前,如今已是官身,不宜出面?去?做这?些。虽是老老实实做买卖,总得要避嫌,省得被有心人弹劾。”

  想到朝中局势,张九龄沉默了下来,道:“我同昭昭打趣而已,并无半点责怪昭昭之意。在买卖上,我无法同昭昭相比。若非昭昭到了长安就极力?主张买宅邸,我如今哪来的家可归。”

  他们?如今所住的宅子,原本是凶宅之事,张九龄的友人们?也有所耳闻。见他住进来一切正常,在沈佺期受赇案中逢凶化吉,甚至还得了六品之职,好些人都暗自懊悔不已。

  长安城的宅子一日贵过一日,如此般地段好,便?宜的宅邸,再?也难寻着了。

  张九龄叹了口气,道:“昭昭行事谨慎小心,有章有法。这?些时?日多亏昭昭,西边两间?宅邸赁出去?,给家中添了些进项。不然,我得与张颠一样,囊中羞涩了。”

  在未考中进士之前,张九龄写回韶州的家书,走不了朝廷驿站,第一封信,迄今尚未有回音。

  中进士之后,张九龄再?写了封信回韶州。加之朝廷会向韶州府衙门送喜报,家中这?次应该很快能接到他的好消息。

  谭昭昭想了下,认真地道:“大郎切莫这?般想,若不是将钱都买了宅子,何至于会囊中羞涩?再?说,大郎平时?不出去?吃酒应酬,张颠呼朋引伴,花钱如流水,大多都用?在了平康里?,你们?不同,无法放在一起相比。”

  张九龄停下脚步,立在芭蕉下,眼神温柔凝望着谭昭昭:“昭昭无需安慰我,若非昭昭同我在一起,我兴许就如张颠那般了,呼朋引伴出去?吃酒。我当然不会同他那样,在女伎身上一掷千金,但我可能四处去?举荐自己,一个不察,就被牵连进了沈佺期受赇案中。”

  “昭昭。”张九龄唤了她一声,深深颤栗了下。

  “得张相看中,我并非感到荣幸,反倒莫名的不安。张相意欲如何,我心知肚明。”

  谭昭昭道:“大郎可是担心,张相是想要拉拢你?”

  张九龄轻轻颔首,“同张相来往交好者,还有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姚崇姚平章事。今日在衙门时?,张相又同我说了好一阵话。虽都是些公务,我总觉着,这?件事没那么?简单。”

  夏官尚书便?是兵部尚书,武则天时?期改称为夏官同秋官尚书,凤阁鸾台平章事则属于中书省,姚崇的官等同于宰相。

  谭昭昭听?到门下省同中书省的宰相,虽不清楚“神龙政变”背后由谁主使,已大致猜到了一二,心中不由得一惊。

  “我听?闻了一些风声,朝堂上下,颇为对恒国公张易之不满。恒国公得武皇宠幸,权倾朝野。当年将僧人私自充置私家寺庙,引得僧人不满告状,姚相秉公处理,得罪了张易之,被贬谪过,两人之间?结怨颇深。”

  武皇驾崩后,她的这?段历史被抹去?,毁损大半,多由后人书写。许多是是非非,已难分辨。

  张易之同兄弟张宗昌,一并侍奉武皇左右,阖家全族因他们?兄弟,享受了无上的富贵荣华,封王封爵,倒是史实。

  张易之替其母建造的七宝帐,极尽奢华。出入时?,奴仆前簇后拥,宝马香车,百姓皆赶紧避让,免得一不小心冲撞到贵人,因此而丧了命。

  大唐的权贵皆如此做派,张易之如此,算不得上是大错。

  根源还在于,权势的争夺。

  武皇提拔的沈佺期被流放,已经可以初见端倪,她如今处境艰难,恐怕朝堂上的大部分势力?,已经倒戈向太?子。

  武皇年岁已高,须得立继承人。她曾三?立太?子,如今太?子为李旦。

  要四废太?子另立他人,恐朝局会立刻大乱。

  武皇应当比谁都看得清楚,何况只一个初入仕途的张九龄,他如何能力?挽狂澜?

  谭昭昭沉默良久,问道:“大郎做何打算?”

  张九龄道:“以前在韶州府,我总想着要做出一番功绩。不惜到处拜访,举荐自己。入长安之后,我见得多了些,方?知以前的所思所想,狭隘至此。我不欲结党,依附权贵,且深恨举荐之制。科举取士,本是出自平民?读书人的出路,因着举荐,有才能之士被埋没,朝堂上留下的皆是些趋炎附势之徒,一派独大,排除异己。终有一日,大唐天下会因此分崩离析。”

  身在局中,想要独善其身,何其艰难。

  张九龄太?过聪明,慧眼独具。杨国忠李林甫上位之后,在朝中独大,举荐了安禄山史思明之流,安史之乱爆发,大唐战乱四起。

  谭昭昭低声道:“大郎此时?出仕,不知是凶是吉了。”

  一滴水珠,从芭蕉叶上滚落下来,溅到谭昭昭的眼角,像是一滴晶莹的泪珠。

  张九龄心疼地替她拭去?,宽慰她道:“让昭昭担心了。无论如何,我出仕总是好事。放心,我会尽力?周旋。大不了,我申请外派为官,就算是下州郡的刺史也无所谓。”

  大唐的官员皆以在长安为京官为荣,除非是手握兵权,权倾一方?的节度使。

  州郡的刺史分上中下三?等,下州郡的刺史,以张九龄如今的官职,算得上是贬谪了。

  谭昭昭也没了主意,张九龄的打算,也不失为一种退路。

  日子就这?么?过去?,春去?夏来,夏季一晃而过,初秋来临。

  长安的秋季,除了满城的黄金甲菊花,木芙蓉盛放,月桂香飘十里?。

  正是一年最美的时?节,西郊宅邸改成的园子,正式开张。

  张颠的字挂出去?,引得读书人络绎不绝前来瞻仰。园子因着雅致,酒水饭食的价钱并不高,每日早早客满。

  雪奴乐得已多日未回长安,天天留在西郊,忙着数钱。

  谭昭昭则在长安,数着宅邸收到的赁金。除此之外,她向来准时?的的月事,已有两月未至,郎中诊脉之后,断定她有了身孕。

  此时?,韶州府家中写来的信,终于到达了长安。

  这?天张九龄旬休,紧张得如同张开翅膀的老母鸡,亦步亦趋护着她这?只小鸡崽。

  谭昭昭手上拿着剪子,在庭院里?修剪菊花的枯叶,见他紧绷着的神情,额头细汗冒出,烦得怒瞪着他:“张大郎,你闪远点,不然,我喀嚓一下,呵呵!”

  张九龄忙举着双手后退,急急地道:“昭昭,剪子锋利,你且放下,让我来修剪,切莫要伤了你的手。”

  谭昭昭除了喜怒无常了些,晨起偶有恶心反胃,平时?能吃能睡。趁着秋日天气好,她出屋活动一二,被他看成是了不得的大事。

  起初谭昭昭给他派了差使,将他支开,就问道:“让你去?采摘的月桂花呢?”

  张九龄顿了下,道:“昭昭,等下我再?去?采。昭昭放心,昭昭要多少?,我就采摘多少?。”

  谭昭昭一听?,顿时?怒了,道:“好啊,张大郎你开始阳奉阴违了。你这?般紧张,是因为孩子,还是因为我?”

  张九龄毫不犹豫,脱口而出道:“是因着昭昭。昭昭,我怕。”

  谭昭昭见他眉眼间?挥不去?的阴霾,心一下软了,安慰他道:“大郎,我真没事。怀孕之后不能成日躺着,得走动一二,有利于以后的生产。”

  自从得知谭昭昭怀孕之后,张九龄夜里?总是做噩梦,梦见她生产时?,到处都是血。

  有了孩子的那点喜悦,被冲淡得所剩无几。

  张九龄上前蹲在她身边,取走她手上的剪子,道:“昭昭,我是张家的长子,阿爹阿娘以前经常同我说,要早些替张家开枝散叶。你有了身孕,我当然很欣慰。要是拿你的身子安危来比,我宁愿你不生养,膝下无子。张氏不缺人延续香火,还有二郎三?郎呢。”

  谭昭昭听?得心中暖暖的,笑道:“大郎,你可别跟阿家阿翁这?般说,仔细他们?骂你不孝。”

  张九龄亦笑起来,道:“我只同昭昭说,昭昭清楚便?可。”

  这?时?,千山拿着两封信走进来,道:“大郎,九娘,韶州府来信了!”

  张家同谭家一并来了信,谭昭昭接过娘家的信,准备进屋再?看。

  张九龄已经迫不及待打开了信,他放眼扫去?,脸色逐渐变得惨白,眼神空洞,茫然望着某处。

第四十九章

  谭昭昭起初还没注意, 正拿着谭家的信翻来覆去看,回头笑看着?张九龄,见他神?色不对, 笑容逐渐消失,上前?轻轻握住了他的手。

  向来干燥温暖的手,此?时冰凉。

  谭昭昭心被揪紧,按耐住焦急, 唤道:“大郎,大郎, 怎地了,发生了何?事?”

  张九龄僵硬地看向她, 眼神?空洞, 他听到自己的声音在回荡:“昭昭, 家中来信, 阿娘生了四郎, 阿耶去世了。”

  谭昭昭脑子跟着?嗡了声。

  张弘愈年方四十出头,正值盛年。在韶州府的时候,谭昭昭同他统共没见几次面, 除了请安时见礼问候, 连话都未多说过一句。

  张九龄却不同。

  张弘愈与卢氏, 待张九龄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他是他们的长子,是全家阖族的希望。

  张弘愈仕途不顺, 只做了几年的县丞,他性?情内敛沉默,到始兴乡下定居之后, 身子一直不大好。他们离开韶州府时,张弘愈方病了一场, 尚未完全恢复。

  考中进士之后,张九龄本有假期,可以回韶州府探亲。因着?路途太过遥远,一来一回,加之庆贺吃酒,起码要大半年,他便?没回去,打?算在朝廷站稳脚跟之后,再告假回乡。

  当时不回韶州府,也有谭昭昭的一部分?原因在,她不喜韶州府,张九龄一清二楚。

  若张九龄要回乡,她身为妻子,没理由不回去,除非她已不是张家儿媳。

  张弘愈知晓他考中进士,进门下省做了左补阙的消息吗?

  他没能?见上张弘愈最后一面,会恨她吗?

  长兄如父,张九龄底下还有不知可否出嫁的张大娘子,蒙童张九皋,牙牙学语的张九章,尚在襁褓中的稚儿,以及卢氏。

  谭昭昭闭了闭眼,握住张九龄手?,道:“大郎,我们进屋去。”

  张九龄嗯了一声,乖巧地随着?谭昭昭进屋,她牵着?他的手?,在胡塌上坐下,吩咐眉豆去煮酪浆:“多加些蜜。你去跟阿满他们说一声,张郎君去世了,院子的灯笼,糊上素纸,准备孝服。”

  眉豆惊讶了下,她赶紧应了声,下去匆匆准备。

  张九龄端坐着?,双手?搭在膝盖上,右手?中始终紧捏着?信,一瞬不瞬望着?前?面。

  谭昭昭轻叹一声,走上前?在他身边坐下,将信从他手?中取出来,从头到尾看过去,心头滋味更加复杂。

  张弘愈生前?得知了张九龄中进士,只未能?等?到他派官的消息。

  哪怕派官之后赶回韶州,也见不到最后一面。

  虽有遗憾,总好过张弘愈怀着?彻底的失望离世。

  张弘愈起初打?算等?到张九龄进士放榜的之后,再送张大娘子出嫁,靠着?张九龄的进士身份,远嫁到徐家之后,她能?得婆家高看一眼。

  还没来得及操办张大娘子的亲事,他就去世了,张大娘子要留在家中守孝三?年。

  徐家乃是书香门第,有张九龄这个进士在,肯定不会退亲。

  徐氏儿郎年纪本就比张大娘子大两岁,等?她守孝三?年后再嫁过去,估计庶子庶女都一堆了。

  按照如今的世情,在正妻嫁进去之前?,已有庶子庶女出生稀松寻常,良家子出生的侍妾都通买卖,庶子庶女基本连族谱都上不了。

  去世前?,四郎刚出生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