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余雪 第52章

作者:稷馨 标签: 宫廷侯爵 女扮男装 穿越重生

  祁宥下意识伸出手去拉她,却抓了个空。

  他呆愣愣地立在原地,空茫地看向崔锦之的背影,胸腔内连跳动的声音也没有了,平静得像是一滩死水。

  脚下像生了根般再难移动半分,脑海中只剩下她望向他的最后一个眼神,整个人仿佛置身冰天雪地里,冻得他止不住的颤抖。

  体内隐藏极深的痛楚突然翻江倒海地席遍全身,捎带着心底深处的绝望蔓延开来,少年反复告诉自己,没事的,他早就预料到了,不是吗?

  他曾经以为,能够同崔锦之一起,卸下前世那些弑君杀父的罪名,走上一条明光大道,也知道自己对崔锦之抱着那点儿见不得人、甚至不为世人所容的感情。

  少年情动,每一刻都燃烧着热烈而纯粹的心魂。

  直到淮王一事狠狠敲碎了他自以为美好的虚妄愿景。

  她那样脆弱无力地倒在自己的怀里,只觉得胸口那片温热被撕扯得血肉模糊,余下一丁点儿残渣碎肉留在里面。

  祁宥死死咬着唇,一股腥甜的血气在口中漫开,指尖却诡异地平静下来了。

  从那个时候起,他才惊觉出一个道理——

  原来他们从来殊途,只是无数个瞬间里,他太想和她站在一起了。

  崔锦之温润而泽,积石如玉,这般心向光明的皎皎君子,世无其二。

  而他所求,只是想要她好好活下来,无论付出多么惨重的代价。

  祁宥几近地麻木地抚上自己的心口,明白自己终于重新踏上了这条踽踽独行、形影相吊的路。

  再无法回头了。

  -------------------------------------

  整整半个月,廷尉府的气氛都凝重到了极点,进出的官员大臣无一不愁眉肃容。夜深人静时,还能听见诏狱中传来的哭喊哀求之声。

  认罪书摞起高高一叠,鲜红的手印按压在其上,显得诡异可怖。

  令和帝昏昏沉沉,每日清醒不过一两个时辰,直到今日才彻底苏醒过来,他身下倚靠着软枕,看着跪在面前的崔锦之,伸手接过整合好的罪证。

  他紧紧捏着文书,缓慢地扫过每一行字,手中的力道越来越大,宣纸被握的皱皱巴巴,令和帝手肘支撑着自己,一时间面色发白。

  崔锦之想上前扶住他,却被摆手制止了,令和帝深深地喘了口气,“近一百人……”

  “科场舞弊之案居然牵扯近一百人,薛成益呢?”

  “所有的认罪书都不曾攀扯首辅大人,最多不过治他失察内阁之罪。”丞相默默收回手,垂首道,“车骑将军弟子薛延,也声称自己并不知道考卷被调换之事,誊录官也承认是自己为了讨好薛家罢了,按照律令撤去功名也就是了。”

  令和帝怒极反笑,“这么说来,一大滩浑水中,只有薛家最是干净透明了?”

  崔锦之没接这话。

  “罢了。”令和帝咳嗽几声,“主谋者午门斩首,妻儿一律杖杀。其余从者按抄家流放、撤职出京,其后代子孙永不得录用为官。”

  “薛成益……年事已高,御下不力,屡屡出了差池,先卸下官职吧。”

  令和帝突然停顿下来,看向跪在地面上的崔锦之,问道:“朕这个皇帝,是不是做的很窝囊?薛家都快明目张胆地骑到了朕的头上,还有忍气吞声地咽下这口气。”

  “锦之罪该万死,愧为人臣,不能为陛下分忧。”

  听了这话,令和帝笑起来,却带着一丝酸苦,“你啊你……”

  “若朕的所有臣子,都和你一样,一心为大燕,该有多好啊……”

第七十六章 谋反

  崔锦之将头低得更深,没吭声。

  令和帝闭着眼睛,好久才缓缓开口:“你将宥儿教得很好……”

  丞相想起半月前的那场争吵,心突然像是被什么东西蛰了一口,泛着细微的疼。

  那日争吵后,崔锦之一直在宫中忙于庶务,而祁宥整日留宿兵部,处理京营戎政,又或是督领通州大营操练,二人竟然整整半月都没怎么碰过面。

  她回过神来,“臣惶恐,殿下天资聪颖,非臣一人之功。”

  皇帝那双苍老浑浊的眼睛睁开,盯着崔锦之,缓慢地笑了笑:“不……是你教得好,可你,把他教的太好了……”

  未尽之意却突然分明清晰地划过崔锦之的心间,她突然涌起不安的感觉。

  令和帝看崔锦之又想说什么场面话,直接挥了挥手让她闭嘴,苦笑了下:“好了,别说那一套来糊弄朕。”

  “陛下是君,臣子对待君上,自然要谨言慎行。若看不清楚自己的位置,被权势迷了眼,做出越轨之举,不就同薛家一样了吗?”

  “是呀……”令和帝双眼无神地看着四周,“朕是天子……”

  “可朕不是一个好父亲……”

  不远处的熏炉中还弥散着轻烟,泛着淡淡药香,令和帝就在这样一个静谧的环境里,突然想对着他人敞开心扉。

  “淮儿,是朕酒后同一个宫女生下的,那时候,朕还是个无权无势的王爷……先帝斥责朕行为不检,本就无意朕为储君,因为这件事,便更不喜了。连带着朕对淮儿,也冷落起来。”

  他眯了眯眼,似乎在拼命回忆什么:“朕如今……竟然连那个宫女的长相也不记得了。”

  “也不怨淮儿会记恨朕。”令和帝扯开一抹略显心酸的笑,“你说,朕现在这个样子,是不是报应?”

  崔锦之的双眸平静到近乎冷冽,没有半点多余的情绪,“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大殿下无论如何,都不该对陛下行魇镇之术。”

  令和帝突然转头朝着崔锦之的方向,伸出一只苍老干燥的手,“来……”

  丞相上前,由着皇帝将她抓的死紧,他重重地喘了口气,唤崔锦之:“崔相。”

  “臣在。”

  “朕幼时几位兄长为争斗皇权,下场有多么惨烈,朕都亲眼见证过……斗来斗去,到最后竟居然是朕这个从来不被看好的皇子登上了那个位置。”

  “所以朕这些年一直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培养出大燕唯一的继承人来……”

  “可是陛下,您让其余皇子接触军政大事,让他们读书习武,在诸殿下的眼中,便是默许他们逐鹿。”

  真的要追求皇室的稳定,就应该早立国本,而不是在所有皇子都培植了自己的势力,并拥有了野心和权力,才冷漠地告诉他们——诸位根本没机会争夺这个位置。

  这样的局面,必然混乱无序。

  令和帝被崔锦之的话刺得猛烈呛咳起来,手还是紧紧地攥着她,“朕宠爱贵妃,可从来没想过让邵儿继承大统,他被薛家养的矜夸自傲,不堪为储君。我也知道,御史台手上还捏着邵儿不少错处,就等着什么时候参上一本……”

  “可你们既想揣度上意,就要明白朕从来没有废了邵儿的打算,他从小崇武,朕也愿意给他兵权,只盼着他同云嵩一样,替朕好好安定山河。”

  可惜,你这个儿子不是这样想的。

  崔锦之漠然地想着,继续安静地听着令和帝说话。

  “旭儿是中宫所出,是朕最属意的人选……他是朕手把手教养,恭兄敬弟,畅晓古今,更宽厚稳重,必有仁君之相……”

  丞相眼眸深沉寒冷,无声地掠过皇帝的手腕,半个月的病痛,就将他折磨骨瘦如柴,可到了这个时候,令和帝还没有明白,当好一个皇帝,究竟要需要的是什么品质。

  说的好听是仁德,说的不好听就是软弱无能。天灾迭起时,靠的是君王沉着冷静地从容应对;人祸不断时,仰仗的是厉行法治,以铁腕手段铲除宦竖奸佞;而天下安定之时,更要恩泽八方,威加四海。

  而不是简简单单一个“仁德”便能解决的,等到天下大乱时,难道靠皇帝祈求上天,每日为百姓痛哭来解决吗?

  不……或许令和帝明白,他不过是……不愿意承认自己错了。

  令和帝突然狠狠摁住崔锦之的手,支起上身同她无声地对视着。

  二人的目光撞在一起,这对相处了十年的君臣就这样极尽默契地读懂了对方眼中的含义。

  “宥儿杀伐善断,文武兼济,可是崔相——”他一字一顿道,“宥儿的身上,流淌着戎狄的血脉,凶悍不仁是他们的天性。”

  “弱则畏服,强则侵叛,这是顾老将军临终前的谏言,要朕捍御外敌,不可因为他们此刻的示弱而掉以轻心。”

  丞相下颚微微扬起,目光清淡无波,心底却无端泛起一丝悲哀。

  祁宥和祁旭从来就不对等。

  祁旭只要安守本分,中规中矩,便能轻易坐上那个位置,而祁宥无论做得多么好,在令和帝的眼里,只能化作“其心必异”四个大字。

  她的眼底凛冽到了极致,却还是不愠不怒地垂下视线,没有开口回应。

  令和帝看见崔锦之这副不吭声的模样,帝王敏感多疑的天性又活络了起来,刚才还君臣和睦的气氛荡然无存,目光也跟着沉了下来,冷笑一声:“崔锦之,你这是什么意思?”

  丞相头虽低垂着,避免直视天颜,背脊却始终挺拔着,倔强地不肯弯下半分,“景王殿下虽温和平易,可也暗弱无断,太过仰仗萧家——”

  “够了!”令和帝勃然变色,打断她:“崔锦之,你未免太过放肆,竟敢悖逆圣意!”

  “既如此,国本大事,便由陛下一人乾纲独断便是,何必来过问人臣呢。”她不卑不亢。

  令和帝气得胸膛剧烈起伏,呼哧呼哧地喘了好几口粗气,阴翳地问她,“你此刻,难道不是和薛家一样,做的越轨之举?”

  “臣不敢。”崔锦之回答。

  令和帝看着崔锦之这副油盐不进的样子,突然提高了音量。

  “李祥!”

  门外等候的李公公连忙进来,看到皇帝的脸色也微微惊讶一瞬,不着痕迹地扫了眼一直跪在地上的崔锦之,弯腰道:“老奴在。”

  “景王回宫了吗?”

  “回陛下,王爷昨日便回来了,本想来见过陛下,可陛下当时还睡着,殿下就先去拜见皇后娘娘了。”

  令和帝丢开手,冷冷的看了眼她,“既然景王回宫,丞相便把监国之权交给他吧。旭儿年轻气盛,不足之处还要丞相多加指点。”

  崔锦之没有半点意外,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正要起身,却因为久跪发麻而重重地跌了回去,双腿针扎般地泛着疼,砖石的寒意顺着膝盖缓慢地往上顺,刺得她快要站不起身来了。

  李公公正要伸手去扶,却被令和帝一个阴恻恻的目光吓得不敢动弹,只能看着丞相强撑着身子,略微踉跄地站起身,往外走去。

  他微微流露出不忍的情绪,还是很快收敛好,弓着腰侍候着令和帝喝水。

  令和帝心气不顺地喝了口茶,突然开口问道:“李祥,你觉得丞相是个怎样的人?”

  李公公一愣,又讨好地笑了笑:“老奴哪里懂得评判他人呢,只是大家都说,丞相大人谦谦如玉,才华横溢,是个一心为民的好官。”

  “大家都说……”令和帝低低地重复了一遍,突然嗤笑道:“如今大燕百姓,个个都将他奉为神明了;御史台翰林院的清流一党,悉数以他为首;他的弟子皆在科举中脱颖而出,成为大燕未来的新贵……”

  李祥面容微僵,干笑着不敢开口。

  “都道薛家把控朝政,可如今薛氏羽翼尽折,剩下的……不都在丞相的手中吗?崔锦之还有什么东西没掌控?军权?可宥儿在兵部任职,京营事务皆由他来处理。”令和帝冰凉的目光看向殿门,自言自语:“原来不知不觉,大燕竟都成了丞相的囊中之物了。”

  李公公手都微微颤抖起来,“陛下说笑了……丞相大人向来对陛下都是忠心耿耿呢……”

  皇帝目光低垂,显得冷酷无情极了,“或许他从前是真的忠心,可谁又能知道他现在想的是什么呢?薛成益辅佐先帝时,不也一样鞠躬尽瘁吗?可现在呢?还不是渐渐被权势所惑……”

  他抬起眼睛,看向一旁差点要跪下的李祥,淡淡一笑:“你说,古往今来,权势过盛、功高盖主的臣子,都是什么样的下场?”

  -------------------------------------

  崔锦之踏出养心殿的房门,脚下才像卸力一般软了几分,一个小太监及时地扶住了她,面露关切:“丞相大人无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