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胡同姑娘 第62章

作者:萧笛 标签: 时代奇缘 现代架空 穿越重生

  “再没有比您老更有眼光的人了。”

  对于李柱生,大家都是很信服的。就算是村里的刺头, 也不敢说自己比李柱生更有眼光。

  旁的且不说, 只说六六年开始往乡下下放人员。刚开始时别的村都不把那些人当人看,天天大批小批。尤其是有些村长因为批得积极,都去了革委会,好些村更是铆足了劲地干。

  李柱生就不许他们村这样。上面来检查,他们就做做样子。私底下吩咐村民们对这些人客气些。给他们安排的活儿也十分有讲究:看着很脏,其实不累。他们住的牛棚也打着爱惜耕牛的幌子,好好修缮, 不让漏风漏雨。

  结果不到两年,就有人回了城。这些年更是陆续有人平反。这些人感念李家庄人的好,政策上有能倾斜的,都想着他们。就比如当兵的名额, 招工的名额, 他们都比别的村多。

  所以李柱生的儿子学了车进了运输队, 刘大婶家的儿子去了县农机厂,李先进的儿子、赵月娥的儿子都当了兵……虽说受益的人有限,但机会是一样摆在每人面前的。他们村有出息的人实实在在比别的村都多。

  这都是因为李柱生有长远眼光。

  见大家都点头,没人跳出来说反对的话,李柱生继续道:“现在高考恢复了,以后考上大学的人会越来越多。但这次参加高考的这么多,能考上的都是人之龙凤,更不用说高考状元了。盛景那丫头又聪明,以后会站在什么样的高度,我预估不了。我只能说,她一定会有大出息。”

  “村里那下放回城的人给咱们带来多大的好处,大家都清楚。可那些人不是咱们村的,能回馈咱们一点,就已是人家有良心。盛景却不一样,她是在我们村长大的,她户口虽不在咱们村,却也算半个咱们村的人。最重要的是,她有良心。”

  他扫视了众人一圈,见大家都点头,又道:“我今天召集大家来开会,就是想把她这半个变成一整个。”

  “一整个儿?李队长,怎么个变法,您老赶紧说说,别卖关子了。反正咱信服您,您说怎么做就怎么做。”有人表态道。

  “对对对。”这是一群起哄的。

  “我想卖王老太那处宅子卖给盛景。”李柱生终于说出了开会的目的。

  会场上为之一静。

  紧接着刘大婶就出声了:“李队长,您早饭的时候没喝高吧?您确定卖王老太的宅子给盛景,不是结仇而是施恩?那宅子既不吉利又破败,你送给盛景她都不会要。”

  “就是啊。”大家纷纷附和。

  昨晚李柱生第一个去拜访的张大爷出声道:“柱生,你说的意思我明白了。你是想让盛景在村里有房子。这有了房子就有了根。咱们这里离华清大学这么近,她要是在这里有了房子,往后周末没准就不回城里,而是住在咱们村里了。”

  “对,我就是这么个意思。”李柱生点头赞成。

  “可你想把王老太的宅子卖给盛景,怕是不成啊。就跟刘大根他媳妇说的,这是交好施恩吗?这分明是结仇嘛。”

  老兄弟俩昨晚就商量好今天演个双簧。

  李柱生闻言也不生气,反问道:“那你说卖哪处?”

  张大爷一时语塞,纠结了一会儿终于提了一个建议:“划块宅基地让她建房子?”

  李柱生斜睨他一眼,没好气道:“我还能不知道划块宅基地更好?可眼瞅着咱们村的人口越来越多,能划拨的宅基地越来越少。现在也就是村东头河边那一片,再加上村西头山下那一片。”

  “现在宅基地宽裕你们不会说啥。等真到没地方建房子的时候,没准就有人跳出来说盛景不是咱们村的人,凭什么让她占一块宅基地。到时候你们不是打她的脸,你们这是打我这张老脸。”

  一听他这话,大家都不作声了。

  现在大家确实没意见。但往后十年二十年,谁知道李家庄会发展成什么样?为了利益,他们也不敢保证自己的子孙不盯上那块宅基地。

  毕竟盛景占一块宅基地确实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不说她户口一直不在李家庄,就是在,她身为女娃子,就没得再在自己原先村子占宅基地的道理——本村的女娃子都没有哩。出嫁前没有,出嫁后更没有。

  “唯有王老太那宅子,大家都看不上。现在它属于村里的公产。我给盛景出个实在价,人家真金白银地拿钱出来买,卖宅子的钱入村里的公账,人人都有份。这大家总不会有意见了吧?”

  大家又是一阵掂量议论。

  像是经过一阵认真的思考,张大爷点头同意:“你考虑得长远。如果是这样,我没意见。”

  “我也没意见。”

  “我没意见。”

  “赞同。”

  等大家都表了态后,李柱生的堂兄弟,昨晚拜见人之一的李霖生慢悠悠地提出了意见:“三哥啊,你这计划得挺好。只是小景不见得愿意买那宅子啊。王老太那宅子,地方大,屋子也有那么几间,但吉不吉利的且不说,那是封建迷信,咱不信。但屋子都败落得不成样子了,就算想花钱修缮,也不一定能住人,恐怕得推翻重盖才成。”

  “这样的宅子你却想拿去卖给小景,没准小景顾念着跟咱们情份,不愿意驳你这张老脸。可你心里不觉得亏得慌吗?”

  屋子里又是一静,一个个都抬头看了李柱生一眼,没人敢在这时候说话。

  李霖生和盛景的关系,没谁不知道。他算是对盛景有恩的人。他教会盛景认草药,对她也多有照拂。

  而盛景对他也心怀感激。上两次她回村,都带了跟给李先进和朱春花同样厚的一份礼给李霖生,由此也能看得出李霖生在她心里的地位。

  其实私下里众人不知道的,盛河川在听说了李霖生一家对孙女的照拂后,给李霖生的孙女,也就是跟原主是同学的那位女孩子介绍了一份临时工。

  因为这份临时工是在县里,不在北城,李霖生又有一个女儿嫁在县里,村里人都以为这临时工是姑姑替侄女张罗的。这件事李先进一家三口都不知道。

  今天是一户出一人开会,李建设不在现场,只有李先进坐在人群里一声不哼。

  本来他不作声没什么,一边是外甥女,一边是村里的利益。他不管维护哪边都不好,所以适当地保持沉默才是最好的选择。

  可李霖生的一番话,就显得他这个舅舅的冷漠了。

  他赶紧出声应和:“就是。三叔,我家小景没得罪您吧?您算计得这么明明白白,让我这个作舅舅的怎么好?是维护外甥女呢,还是维护村里的利益?”

  李柱生看他一眼,没好气道:“这里没你说话的份,边儿去。小景不光是你外甥女,还是我外甥孙女呢。我没比你少疼她。她要是回村建房了,你这舅舅还能少得了好?你管好你婆娘,少给小景惹麻烦就成!”

  跟李先进交好的几个堂兄弟对着他就一阵哄笑。

  李先进讪讪一笑,也算是顾全了自己的面子。

  李柱生吸了两口旱烟,最后道:“霖生这话也让我这心亏得慌。这么的吧,大家看看,那宅子咱们卖多少钱给她合适。要得多了,今天这会就当我没开。”

  “把我这张老脸丢尽,如果能替大家谋福利,那也没啥,谁叫我是大队长呢。可大家得想想咱们的初衷是啥,是交好盛景!开个高价,把人给得罪了,结果这钱分到每人手里没多几分,咱图啥?别忘了盛景上头还有个爷爷。”

  本来还有人在琢磨着宰盛景一顿。

  盛景现在是城里人了,上次还穿了新衣,骑了自行车回来,听说还进了食品厂上班。那可是有钱人。有钱的城里人要来他们这里买房,他们多要点钱怎么了?谁叫她户口不在村里呢。

  可被李柱生这话一说,大家就如同被一盆冷水从头浇到尾,顿时清醒下来了。

  村里一百来户人家,就算那宅子卖个一百块,分到他们手上也就几块钱。可那宅子值一百块吗?他们叫得出价,人家盛景就真要当这冤大头?

  就算盛景顾念着乡里乡亲,愿意给他们骗,人家还有个爷爷呢。一百块钱不是小数目,这钱不还得从那老头儿手里掏吗?

  昨晚李柱生拜访的一位姓孙的老头儿一直蹲在角落不作声,这会儿沙哑着声音出声道:“既然是交好她,想尽办法让她买下王老太这宅子,咱们的要价只能低不能高。否则人家为啥要买你这农村的凶宅?”

  “农村的凶宅”这五个字一出,会场又安静了一瞬。

  最后有人弱弱地道:“要不,咱们就送给她算了?”

  主要是那宅子放在那里没人住,也让人心里膈得慌。村里人平时宁愿绕路,也不愿意从那宅子前面过。

  这年头不兴搞封建迷信,否则那凶宅鬼宅的名声肯定传老远去了。村子里头有一处凶宅鬼宅,可不是什么好名声好兆头,外村人一说起这村子就怕,不说旁的,只对于婚嫁就不利。

  如果盛景愿意要它,并住进去,且相安无事,这对村里人来说也是一桩好事,算是洗刷了一个坏名声。

  “送肯定不行。”李柱生摇头,“往后她住着好好的,什么事都没有,肯定有人要跳出来搞事,说她占用村里公共财产。这罪名我和小景都不想担。”

  说到这里他似笑非笑地扫了几户占小便宜没完的人:“倒是在座的大家,如果哪家想要那宅子,并取得各家各户同意,我送给你倒是可以。”

  他放下手中的烟杆:“有没有人要?要是现在不报名,我卖给小景了,别到时候又往我跟小景头上扣帽子,我李柱生是不承认的,小景也不会认。”

  李柱生像是说着说着火气就上来了,指着那几户爱搞事的道:“怎么样?要不要?要的举手。赶紧的,别到时候又跳出来说你们想要。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

  见没人作声,他又道:“这样吧,同意卖给小景的,一会儿个个都在文书上按手印,表示这是经过村民大会一致同意的,我跟小景没私下里转移村里共同财产。要是有哪户人家不愿意按手印,也不愿意要那处宅子,那就是纯心跟我李柱生过不去,跟全村人过不去。”

  “现在是新社会,我也不能拿你怎么的。但往后你家儿子孙子想要批宅基地,我也不会卡你。只是批到哪儿就不一定了。王老太那宅子旁边空地多的是。现在村里已经没多余的宅基地了,我不往那儿批还能往哪儿批去?”

  这话说得不光那些心里有小九九的冷汗直冒,其他人心里也是一哆嗦。

  可不就是?

  这几年没有天灾,日子比六十年代好过一些,大家齐刷刷的生孩子。这村里头越来越挤,宅基地往外扩是注定的。而农田是不能占用的,只能是荒地。他们李家庄除了村西头山脚那块,也就只有村东头王老太宅子附近了。

  要是不把王老太的宅子卖出去,把凶宅变成吉宅,他们的子孙哪里还有宅基地可批?

  回过神来,就立刻有人嚷道:“按按按,我们都愿意按手印。我看一分钱不收也不行,就卖给小景二十块钱得了。”这人可不是李柱生安排的了。

  其他人也各自熄了心里头的小心思,都催着李柱生赶紧把文书拟出来。

第70章

  ◎老老实实的,别去招惹她◎

  “二十块钱?太便宜了吧?”李柱生犹豫道, “这可是连屋子带宅基地,那块宅基地还挺大的。别到时候大家又觉得小景占了村里的便宜。要不, 五十块钱好了。”

  “不用不用, 二十块钱就行。二十块人家小景还不一定愿意要呢。毕竟是送给大家都不要的地方。宅子大又怎么样?名声不好听啊。”

  “对啊,也就是小景这天上的文曲星才能压得住那宅子。她二十块钱买了去,是为村里造福。有她住着, 那地儿不光不再是没人敢去的凶地,反而成了福地。我们再多问她要钱,那不是丧良心吗?”

  “就是。这二十块钱还是因为它是村里共同财产, 不能让小景担着占公家财产的名声才要的。否则白送给她, 我看大家伙儿都没意见。”

  “就是就是。”

  李柱生又问:“那我就拟文书了?按二十块钱来写?”

  “写写写。”

  李柱生心里早就打好了腹稿。他小时候是王爷庶子的陪读,四书五经都是读过的,写文章根本不在话下。

  他三下五除二把文书拟好, 递给村委的会计。自己则又抄写了一份。

  稳妥起见, 这合同他打算拟两份,一份保存在村委,一份交给盛景。

  会计给大家念了一遍。大家都没异议。于是闹哄哄的一个个在上面按了手印。

  李柱生拿起文书,认真数了数上面签的名字和按的手印,发现跟村里户数一致后,他小心地把两张纸折起来,叹了口气道:“接下来还得舍着我这张老脸去找小景, 劝她把宅子买下来。”

  “辛苦大队长了。”

  “辛苦辛苦。这样,叫李建设那小子陪您去。他不是才跑了一趟城里吗?熟门熟路。您到时候给他算工分就成。”

  “我那儿还有几个大南瓜,大队长您替我一个带给小景。”

  “我家有红薯,给她拿半篮子。”

  “我家有晒干的菜干, 一会儿我送到村委来, 李队长您先别走, 我一会儿就来。”

  看到大家火急火燎地往家里跑,去拿土特产,李柱生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们村,虽然也有那些爱算计爱偷奸耍滑的,但绝大多数还是好的。而那几户爱搞事的他也压得住。否则他也不好意思让盛景回村来建房。

  一件事情,总得双方或几方得利,那才是正道。

  李先进回到家,把李建设叫来,问他道:“小景考了第一名,拿了华清大学的通知书,还要买王老太那里的宅子,这些事是不是你跟李队长说的?”

  李建设昨天去城里见盛景,他是知道的。只是李建设回来得晚,回来的时候他已睡了,也就没问盛景高考的情况。

  今早上去开会,一听李柱生说的,他就知道是儿子带回来的消息。当即他就气得不轻。早上他还跟李建设一起吃早饭呢,这小子愣是一声不吭。

  这么大个事儿,要是别人问起,他却不知道,那不是丢大脸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