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胡同姑娘 第61章

作者:萧笛 标签: 时代奇缘 现代架空 穿越重生

  但他知道盛景向来有主见。她既没有一口回拒,而是找他来商量,那就是她有这么个想法。

  他问盛景:“你想要?”

  盛景点头:“想。”

  “那就买。”盛河川很干脆地道。

  盛景和李建设都十分意外。

  买处宅子又不是买棵大白菜, 还能这么干脆的?

  盛河川见盛景那疑惑的眼神, 笑道:“那终究是你长大的地方,你对那里有感情,想买个宅子,爷爷我能理解。五十元也不贵,离华清大学也近。爷爷明年就退休了。到时候跟你方爷爷时不时去住一住,在农村种种菜养养花,可比在城里舒坦。没准到时候我们还要长住。”

  这是他的心里话。但最重要的还是盛河川有钱。

  他一个月的工资就有一百多块钱。花个五十元买处宅子, 对他来说真不算什么。

  而且他现在疼这个孙女疼到了骨子里。这样又能干又懂事的孙女去哪儿找去?他一直想给盛景花钱。

  可盛景不像一般小姑娘那样,整天想着打扮自己。她除了必要的换洗衣服,从不多买一件。除了参加高考买了点书,其他的花费几乎没有。

  盛景考了北城第一名, 盛河川正想送点什么给她庆贺一下呢。现在她想要个宅子, 那能不让买吗?

  “爷爷, 那个宅子有些特殊。”

  盛景把王老太宅子的事跟盛河川说了一遍,然后忐忑地望着他。

  她自己百无禁忌。盛河川却不一定。

  如果盛河川忌讳那里,不让她买那处宅子,那在李家庄建宅子的念头,她可能就会打消了。

  六十年代后期到计划生育政策出来之前,是生育的高峰期。现在李家庄就有不少十岁以下的孩子。这些孩子长大,不要划宅基地吗?可村子除了耕地外,能做宅基地的地方是有限的。

  她要是拿了宅基地,以后肯定得扯皮。

  唯有绝了户的让人忌讳的王老太家的宅子,她才买得名正言顺,往后就是有人有意见,也会有更多人反驳回去。

  盛河川有些意外。

  他问盛景:“你不怕?”

  盛景摇头:“王奶奶家除了她自己是病死在家里的外,其余人都是死在外面的。而王奶奶我以前见过,还帮她做过事,她是个很和气的老人。就算家中屡遭变故,她对世间也没有太多怨恨,只是叹息说是自己命不好而已。”

  村里大多数人说她命硬,克死了所有亲人。

  “而真要说起来,咱们住的这深深大宅院,不知有多少人横死在这里,咱们不照样住得相安无事?我不怎么相信这些。但如果爷爷您忌讳,那就算了。”

  盛河川摇头,笑道:“以前打仗的时候,死人堆里我也睡过的。我不忌讳这些。只要你不怕,那就没事了。”

  他说完又道:“你等会儿。”

  他进了用衣柜隔出来的卧室,不一会儿就出来了,递给盛景一个存折:“你去取一百元,买了宅子后花钱把宅子修整修整,起码能住人。要是宅子需要重建,你就直接取钱建。需要多少取多少,不用问我。”

  听到这财大气粗的话,李建设忍不住咋舌。

  “呃,爷爷,不用您拿钱。我有钱。”盛景连忙摆手。

  这宅子是她要买的,怎么能要老爷子的钱?

  “你要认我这个爷爷,你就拿着。”盛河川态度前所未有的强硬。

  盛景只好接过存折,然后看向李建设:“哥,今天来不及了。我要是跟你回去,明天就没法上班。你回去后先去找李队长,把我想要王老太宅子的事跟他说了,然后让他问问村民的意见。”

  “别我大老远去了,结果村民有意见不许卖,李队长他老人家可不得为难吗?这事儿还是稳妥些的好。我买这宅子,是要村委给我立字据,再叫村里每家每户给我按手印的。别我钱给了,等李队长退下去了,换个人来做大队长,就说宅子不是我的。我到时候找谁说理去?”

  “你把这些话带给李队长,他那里没问题了,让他给我个电话。”

  盛景说着,把食品厂办公室的电话写给了李建设:“这是我办公室电话,上班时间打,我都能接到。我不在也会有人转告我。”

  “对。”盛河川也在一旁道,“产权可得搞清楚了。”

  这些他本来准备一会儿提醒盛景的,结果盛景自己就十分拎得清。盛河川满脸都是骄傲。

  这样的孩子,十万人都挑不出一个。他是拣了大便宜了。

  李建设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小心地把盛景写着电话的纸条收好,对两人保证道:“盛爷爷、小景放心,我一定把话带到,让李队长把村里人的思想工作做通,完全没问题了,再让他给你打电话。”

  他站了起来:“时间不早了,我得赶回去了。”

  “你等会儿。”盛景跑进厨房,用油纸包了四个大肉包子,递给李建设,“你带着路上吃。”

  “不用不用。”李建设连忙推辞。

  如果盛河川不在,他可能还不跟他妹妹客气。可盛河川在,他就不好意思收了。

  “拿着吧。你骑车过来又骑回去,为着小景的事都来回跑了两趟,可不能饿着肚子回家。”盛河川道。

  李建设又推拒了两下,这才收了下来。

  等他回到村里,天都快黑了。他直接去了李柱生家,把盛景的意思当成盛河川的意思跟李柱生说了一遍。

  为了加重盛河川话的份量,他还特意把盛河川的身份跟李柱生说了一遍。

  盛河川现在机械厂科长的份量一般,但他原先国家部委的领导身份份量就很足了。

  李建设担心就算盛景考上了华清大学,在这些人眼里也只是一个小姑娘,说话的份量不足。

  搬出盛河川来就不一样。村里人要不别卖,要是卖了回头又耍手段,欺负盛家祖孙是外乡人,那你就得掂量掂量人家盛老爷子的人脉。

  盛河川的身份果然让李柱生对这事更为谨慎了一些。

  李柱生虽只是一个村长。但李家庄临近皇城,他们这里以前还是皇城里某位实权亲王的庄子,他爹就是庄头。那见过的世面,面临的争斗,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那些犯了事的管事下人都被扔到庄子里来,牛鬼蛇神一大堆,这些人没准还能回去,处理起来就很费周章。

  建国后这里改成了村子,李柱生的爹德高望重,仍然当选为村长。他也算是学了他爹几分本事,起码看人看事比一般人要强点。

  李建设年轻,村里的事也不咋操心,他对现在的政策还不清楚。可李柱生却知道,村里那些住牛棚的,从去年起就大批量回城,而且大部分直接官复原位。

  这些人当初下放的时候,李柱生就拿出当初他爹对待犯事管事的态度来对待他们。明面上威慑,私下里嘘寒问暖,反正恩威并施就对了。

  如果这些人能回城,往后只要想起他们一点儿好,那就是造福子孙了;要是不能回城,让他们施展自身不凡的本事造福村子,他们村子也同样受益。他们完全没必要把人当成落水狗来使劲儿欺负。

  以李柱生老道的目光,他从来不小瞧任何一个人。就看盛景当初跟李玉芬和盛国强脱离关系时签的那份声明书,他就十分看好盛景。更不用说现在盛景考上了华清大学。往后一定会是个人物。这样年轻又前程远大的人,只能交好,不能交恶。

  就算没有盛河川,他也会谨慎对待此事。其实在他提议让盛景买王老太宅子的时候,就已经在脑子里替盛景把所有手续完善了。

  户口没在村里,却在村里拥有私人宅院的有没有?有,而且大有人在。

  那些农家出身的小子,有出息后出去工作了,户口也迁出去了。难道他们原先的宅子,他们爹妈留给他们的宅子,村里都收回去不给他们了?那不可能!

  这些人的根还在村里,村里依然有他们的宅院。

  这种情况,农村比比皆是。

  不说远的,就说李柱生的儿子。三十多岁了才机缘巧合去学了开车,李柱生又替他运作了一番,现在在县里运输队开大货车,吃上了公家饭。

  但分家的时候,李柱生仍然给他划了一块宅基地。他儿子一家老小都住进了县城,但他仍然在这块宅基地上建了房子,逢年过节都要回来住住。

  那宅子的存在难道不合法?

  盛景跟他们比,唯有一点,那就是她原先的户口就不在村里,她爹妈也不是李家庄的人——李玉芬嫁出去了就不算李家庄的人了。要是她是个男的,情况就会跟李柱生的儿子一样,仍属于李家庄的人。

  所以盛景在李家庄没有根。她买下王老太的宅子,如果从根儿上论,就不大说得过去。

  不过这个问题,李柱生自有解决的办法。

  他对李建设道:“你放心。这件事我替她办得妥妥当当的,我会让村里人都按手印,同时也会办得让任何人都挑不出毛病。”

  对于李柱生的人品和能力,李建设是完全信得过的。这是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人,很能服众。

  他道:“那我就先回去了。等您这里办妥了,小景让您打这个电话告诉她,她跟她爷爷回来把手续办了。”

  说着,他掏出盛景给的电话,在李柱生的通讯本上把电话抄出了他,自己揣着那张纸条回了家。

  回到家里,就听李先进和朱春花又在那里吵架。

  他重重地叹了口气,也懒得去跟他们打招呼,自己去厨房看了看,就见厨房的锅里有小半锅焦糊了的玉米糊糊,以及一小碟切得跟拇指大小的咸菜。

  他摇摇头,转身回了自己屋,掏出揣在怀里凉了的包子,啃了起来。

  他一个大小伙儿,饿得快。本来这四个足有拳头大小的包子,他在路上就能吃完。但想着家里朱春花做的饭,他没敢吃完,特意留了两个。

  这会儿他只能说自己很有先见之明。

  啃着包子,想起今天方毅做饭的样子,李建设忽然觉得,为了自己不被饿死,是不是也得学着做饭?

  但朱春花那德性,上工也不好好上,如果再不逼着她做点家务,那她真是懒死算了。

  而他爸,只要有人把家里安排得妥妥当当的,他就不会管是谁做的。完全不会考虑到这个儿子干完农活后再回家干家务会不会累。

  想到这些,李建设就打消了自己学做饭的念头。

  算了,还是建了房分了家后,再来考虑这个问题吧。

  李柱生的动作很快,李建设走后他就出了门,去找村里几个老人说盛景买宅子的事。说完后,几个老人分头去村里各家窜门子。

  反正猫冬季没什么事,第二天上午李柱生就开了村委的大广播,让各家各户派一个能主事的代表到村委会开会。

  等人到齐,他就道:“召集大家过来,是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盛景,哦,就是原先叫盛余的那丫头,她高考时考了第一名,成为了北城的高考状元。昨天华清大学的招生办主任亲自上门,把录取通知书递到了她手里。”

  “哇,是好事啊。那丫头出息啊。”

  “我就知道她肯定考得上。那丫头小时候读书就厉害,总是第一名。”

  “李玉芬没福气啊,把这个好个闺女给过继出去了。”

  “哼,看她对闺女不好,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往后她哭的日子还在后面呢。”

  村民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着,大多是替盛景高兴的。

第69章

  ◎把凶宅变成吉宅◎

  也有那心里发酸的, 就对李柱生道:“李队长,人家可是城里人, 不是咱村的。不说她考上了大学, 就是她上了月亮当了嫦娥,也不关咱们的事吧?大冷的天儿,您叫我们来就是为这事?”

  “哼, 没眼界的东西。”李柱生瞪了那人一眼,抬手往下压了压,“安静, 听我说。”

  众人都安静下来。

  “我先问问你们, 我李柱生的眼光,你们信不信?”他问道。

  “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