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373章

作者:老实头儿的春天 标签: 种田文 穿越重生

  第二天下午要去菲尔林教授家里——这老两口结婚整好三十年。珍卿在首饰匣子里翻半天,挑了个水头非常好的翡翠戒指,讲划再画幅《蔷薇图》送给夫妇二人。

  珍卿在众花中酷爱蔷薇,往年画得多如今手速快,晚上加班画出一幅国风蔷薇。因为时间紧迫,珍卿会拿吹水机吹颜料,要不然一层层上国画颜色,还不知道等到猴年马月。但这又是一项技术活。珍卿累的时候,怡民跃跃欲试地想上手,珍卿手把手教她上色和吹干。《蔷薇图》完成后珍卿还玩笑说,送画时不妨说是二人一同完成。怡民坚持送自己自绣的手绢和船上无聊时打的中国结。

  怡民说她只是想去看个新鲜,看外国人怎么庆祝三十年的爱情,她说别人以为她去蹭吃蹭喝也无妨,她本身也不是名门世家的娇小姐,叫她白担个共同送画的名声,她反倒觉得抓耳挠腮,难过得很。

  珍卿对她不免心生敬意,觉得这个女孩看似粗疏,其实自尊自爱自信坦然,反倒是她染上了市侩俗气。

  翌日,两个人如约造妨菲尔林家,看这对老夫妇的高兴劲儿,好像真觉得蓬荜生辉似的。尤其她们俩送的中国风礼物,不但取悦了人逢喜事的老夫妇,竟连他们的亲友都喜欢得很,问戒指、绘画、手绢、中国结有没有多的卖给他们。

  总之,珍卿她们从踏上美国大陆,事事都顺遂得让人欢喜,这日在菲尔林家也乐呵至晚才回。

  后面勾留三藩市的两天,两个姑娘像出了圈的山羊,则仕大哥的秘书褚丰就是赶羊人,带着她们两人到处吃喝玩乐。玛丽女王号上认识的朋友们,在东部念书的多是待一两天就走了。若是就在三藩市念书的,有空就跑来跟珍卿、怡民一起玩。

  第三天,褚丰带她们去Cafeteria(自助餐厅)吃午饭,因为肉菜水果都太丰盛了,珍卿和怡民看得食指大动——在玛丽女王号上总是晕船,她们有时候下意识少吃,现在站在陆地上好像能放开吃了,结果两人吃到撑还没有吃完,褚丰哥帮着她们两个狂吃,最后三个人一起扶墙而出。

  他们在外头等电车的时候,褚丰哥坐在马路边上,莫名其妙地拍腿笑起来,说他多年没把自己吃撑过,被两个小丫头连累得这样狼狈。珍卿和怡民被他的笑感染,也莫名其妙地扶着电杆傻笑。

  然后褚丰哥就一拍手提议,说非把多吃进去的饭菜消化掉,就带她们坐着电车到处游逛。他们去看了金门公园水族馆,别说怡民新鲜得不得了,珍卿多年没见过水族馆,也像个小孩似的很得趣味呢。

  他们三个人玩得很高兴,不过放肆到第五天时,都要各自踏上属于自己的征途。褚丰哥问她们到麻省有无人接,珍卿说安排好亲戚家的表哥接,她们出发前会再打一遍电报。

  临要离开三藩市的这日上午,褚丰哥帮两个姑娘买票托行李,再三交代茶房和列车长,说两个女孩是中国驻美代办亲戚,务必要好生照应她们,有事可打某电话或某电报,才把她们送上东去的列车。而褚丰哥也要回华盛顿去。

  在三藩市上学的新朋友们,能来的都特意跑过来送别,再三交代落脚以后记得写信过来。

  送行的人们络绎离开月台,东去的火车慢慢启动了。

  相比人口庞大的中国,美国大陆地广而人稀,路上一旦过了现代化的都市,就好些人烟稀少的山脉荒漠。在车上远眺其山脉起伏纵横,低地广袤而荒凉,有时连续数日是千里旷野,一棵绿树也看不见,难免有“凄神寒骨”之叹。路上的风景一开始还挺新鲜,久了也跟在船上一样乏味。

  珍卿她们买了坐椅和睡铺,日常就是看报、读书、写字、画画、译书,还是在船上的日常生活。烦了累了两个人就聊天,有时也与同乘之人攀谈,有些人与她们相谈甚欢,感觉中国的姑娘挺不错,还把旅行日记和照片给她们看。投桃报李之意,珍卿也会给人画素描肖像,或者谈论深一点的中国知识。怡民特喜欢编中国结送人……

  坐了小半个月的火车后,七月上旬某一天的早上,她们到达最终目的地——波士顿。来接站的是珍卿的表哥们:杨家大房的表哥杨继云,还有杨家二表姑的儿子汤锦添,带着三四个同学一块接人。好家伙,俩姑娘加起来有十几只箱子,他们不多来人还真带不动。

  不过他们卖苦力也是心甘情愿,难得来两个水葱似的姑娘,灵气斯文跟两种鲜花似的,男孩子们上了弦似的卖力气。三辆出租汽车不够就再叫三辆,总归把这么多人跟行李都装上。汤锦添表哥有个叫范宣明的同学,打架似的非跟珍卿抢着付车钱,还说锦添的表妹就是他表妹,打个车还叫表妹付钱说出去笑死人啦。

  跟两个表哥坐在一辆车上,问过了旅途上的一些事,建议他们休息一天再去看备选住。珍卿和怡民脑袋摇得飞,说她们在火车上睡了一夜,连早餐也在火车上吃,两个人都精神得很,最着急的就是尽快定下住处。

  表哥们笑她们都是急性子,然后说帮着寻了四个地方,各有各的好处各有各的毛病,先带她们去看一看再谈别的。不过十几个行李箱不方便带,就先放在锦添表哥在城中的住处——锦添表哥不在剑桥镇上念书,他在城内塔夫茨大学念法律。

  到锦添表哥那放完行李,大家又浩浩荡荡往剑桥市去。

  波士顿的剑桥市(规模上算是一个镇),有两个世界闻名的高级学府,大名鼎鼎的哈大和麻大。珍卿两人要上的安拉女子学院,是跟哈大有点关联的女子学院,她们与哈大男生用一样的老师上一样的课,但是多年被哈大排斥在外,女院想合并但哈大不愿意合并。

  走过了风光秀丽的查尔斯河,就到她们梦寐思之的大学城。除了天更蓝些,云更低些,草坪更大些,房子更古典些,这里跟珍卿见过的其他美国市镇,在外观上似乎相差不大。不过也许是心理作用,珍卿和怡民都有朝圣的虔诚感。

  他们最先到达的一个备选住处,位置在两所著名大学之间,在杨表哥某同学住所后面。这位置上下学走路不用半钟头,周围还有餐厅、点心铺、杂货铺等,买东西吃饭也比较方便。珍卿没有特别的不满意,只觉得房子里面有点窄巴,人来人往环境也略嘈杂。

  第二个备选住处是个大楼房,好家伙,那房东老太太行走抱一只巨丑的狗子,一见两个年轻的女孩,被这么多男孩子簇拥过来,就不耐烦地赶他们走。说这么多男孩进进出出的,一定吵得她不能吃饭睡觉,房子看都不让她们看就赶人。学法律的锦添表哥要跟她理论,继云表哥劝他不要白费口舌,又跟珍卿两人说老奶奶太厉害,就算勉强住在这里也不为美。

  第三处房子硬件上都让人满意,一应的卧房、客厅、厨房、卫生间都齐全,就是要租整个一层的房间,价格贵而且两个姑娘住不了。房东也是个蛮厉害的老太太,定下的租赁条件也非常苛刻,何时回家做饭何时熄灯睡觉,竟然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

  男孩儿想跟房东老太磨一磨,看能不能不要租全层,或者租金上退一步,这位老太太死活不肯让。缠一会把老太太弄烦也赶人了。

  日头越升越高很晒人,大家也有点心烦意躁。

  眼见也到中午饭点了,珍卿私下跟两个表哥说,一上午大家跟着跑了半天,她愿意请大家吃点好的。俩表哥都说不必请得太贵,带他们去吃三明治俱乐部(Sandwich Club),把房子落定了晚上再正经吃。

  珍卿没吃过这个啥俱乐部,西洋快餐她两辈子都吃得少,原因分别是太穷和太不穷。她以为就像后世吃的豪华版泡面,菜、蛋、肠、炸豆腐、腌菜、海带想加什么加什么。到地方才知道老美真没想象力,他们把牛肉、火腿、鸡蛋、生菜,样样双倍地夹进汉堡面包,就大言不惭地叫三明治俱乐部,哼!跟□□饮食真是没法比!

  作者有话说:

  似是而非的世界,有时候学校、学制、风俗、事件,亲亲们不要较真地对号入座呀,不然我不能放开写啊……感谢在2022-06-14 23:04:54~2022-06-15 22:48:1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ElizabethTudor 10瓶;paddy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78章 准备好好学习吧

  到波士顿头一天就急着看房, 简单吃过午饭他们继续看。

  第四处房子不比第三处差,但它有两个明显的缺点:一是这个房子是顶层的阁楼,大家在房间里走动一阵, 楼下人上来说动静太大。没装地毯隔音差是普遍现象,但是这处房子隔音格外差。而且这是一个黑人的房子, 这个中年黑人似乎是独居, 两个女孩子住这里恐有不便。

  总之, 珍卿她们没有代步汽车, 最好在剑桥镇上找住处。但镇内房子离学校近太抢手, 挑来挑去不过就是这些。最后还是继云表哥提议,还是第三处妥帖一些,两个女孩跟老太太住不会太麻烦, 他看能否帮忙找个女陪伴来,可以分担房租也能相互照顾。继云表哥叫珍卿两人想一想,今天晚上再商量商量, 现在大家都回去歇一歇。

  晚上大家都不叫珍卿请吃饭, 而是去那位叫范宣明的住处, 自己动手煮面条和中国菜吃,吃着饭喝点酒, 完了就又说又唱, 珍卿两人跟他们算认识了。继云表哥叫珍卿两人先住他那里,但珍卿感觉到怡民的不自在——毕竟这都是她的亲戚而非怡民的, 便跟表哥们说到旅馆将就一夜。

  珍卿和怡民自己商量过后, 最后还是定了第三处的房子——就是继云表哥建议的那处, 一租就是整个的一层, 那里有三间睡房、客厅、餐厅、厨房、卫生间。而且冬天她们不用自己烧煤。说到价钱是稍微有点贵——六十块钱一个月, 珍卿在金钱上没有困难, 对怡民可能压力有点大。但她们其实也没更好的房子可选。

  珍卿很认真地告诉怡民,房租的比例上应该是四十比二十,因为三个睡房她要占两个,其中一个她要整理成画室。而且她在家里摆弄颜料很多,清理的工作有时候很麻烦,如果两人分担家务怡民会吃亏点,珍卿愿意在钱的方面做补偿。

  发现珍卿绞尽脑汁多出钱,处境微妙尴尬的怡民,既没有埋怨生气还没有自犯自艾,她挽着珍卿说她也喜欢这里,这里样样齐全不说还很清静,决定住在这里也是她的选择,所以珍卿没必要太迁就她。按理她们该一人出一半钱,不过既然珍卿多占一间就多出点,还是珍卿三十五她二十五吧。

  珍卿着实不差这五块美金,但她怕说出任何伤害怡民的话。怡民察觉到她的矛盾难过,她开玩笑地对珍卿说:“听我爸爸说,你们北方一到饥馑,穷人们就跑去吃大户,大户还就得乖乖让穷人吃,一个弄不好就要见血。现而今有你这大户在跟前,我钱紧的时候,你就帮我把钱先垫上,让我安心吃吃你这个大户,等到我的荒年过去,再如数还你米粮。”

  珍卿听她并没有心思太重,怕伤她自尊的担心放下不少,却还是决定她四十怡民二十,她说怡民那口大砂锅值钱,而且她虽受过家务急训,但肯定比不过怡民做惯了,她也根本不会用砂锅做饭菜,免不得以后给怡民添麻烦,她多担待十块钱也是应当。

  安拉学院的暑期课程快要开始了,珍卿和怡民赶紧收拾住家。表哥们也帮着珍卿布置房子。两位表哥与他们的朋友们,有认识的人学业即将结束的,可以赞助一些二手的床架桌椅、扫帚撮箕等,像床帐被褥、锅碗瓢盆等日杂,就不能全指望用别人的旧物。

  锦添表哥推荐城里的均价店,让珍卿非常稀奇的是,这均价店囊括的所有日常用的杂物,通通是一毛钱(美元)一件——看来十元店并非后世专美,这时候的美国人已经搞出这噱头。珍卿和怡民冲进均价店狂扫货,买了大包小包自己搬不完,表哥和他们同学帮着往家运,把住在一层的米勒太太一天天看得目瞪口袋。

  而珍卿她们既决定自己开火,就决定买个藏冰的冰箱。这时的电气冰箱技术并未成熟,好像是制冷剂还不大安全,常常发生一些安全事故。珍卿她们买的冰箱,就是能够把冰储存在里头,在一定的低温下储藏菜肉。

  怡民坚持把买的每件东西都计账,最后账单汇总两人平摊了费用。怡民告诉珍卿,她父母两边其实都有家底,临走前她妈妈给她装了一包首饰,叫她手头紧时或卖或当来换钱。珍卿自然也不去充大款,用钱上尊重怡民自己的意思。

  两天时间把四年的家装置停当,两个姑娘抱在一起格外兴奋。日常必须用品基本已经齐全,不过以后珍卿学习生活枯燥,又租了一架钢琴放在屋里,而怡民后来也租了一架缝纫机,日常做点小玩意儿拿去卖。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房子归置好的头一天太累了,她们没精气去购买更多食材,她们两个只煮了点面条,就佐着各种罐头和酱吃了晚饭。珍卿在中国城买的陈皮鸭、酸笋罐头,就是备着以后来不及开火时吃。

  房子落定后就着手学校的注册事宜。

  珍卿是从教会中学上来的,按理说办理入学不会太复杂,但她在国内就力求有备无患。所以在取得安拉学院的offer后,她又重新做了成绩公证,并注射了尽可能多的疫苗。注射疫苗这件事很有必要,因为西方发达国家普遍认为,中国是个瘟疫横行的可怕地方——实际上这也是实情。

  还有入学保证金和居宿方式,她在国内早用信件电报沟通清楚。办理入学的过程颇为顺利,没有什么需要扯皮的地方,到时候正常注册选课就行。

  怡民是从港岛那边考上来,但珍卿办理留学事务时,她们一直沟通各种注意事项,可以说珍卿细致到啥程度,怡民也细致到啥程度,她办入学也没什么问题。只是怡民的课程项目和学习程度,跟安拉学院不完全接轨,要上半年到一年的预科,才能正常升入本科课程。

  入学流程顺利办理完毕,珍卿和怡民各自有了Advisor for women——时人多翻译为“女学生保姆”,珍卿觉得译做“女学生顾问”会显得尊重些。她的女学生顾问叫詹尼芬·兰肯(Jennifer Rankin)。

  兰肯小姐干练稳健但寡言,简单地介绍与问好之后,她就叫珍卿自己填写学生信息单。填完后询问珍卿一些简单问题,告诉珍卿学校对新生会有测试,测试成绩作为Advisor帮助学生选课的依据,叫珍卿今天回去温一下书。珍卿自然问会考哪些科目,兰肯小姐叫她参考招考的科目。

  兰肯小姐现时间大约不忙,还有闲情逸志带珍卿逛校园。她个头不高但步伐非常利落,一边疾走一边这里那里指点着,告诉珍卿都是些什么地方:风格殊异的西式建筑、小巧纤秀的草坪绿植、黑得发明的柏油马路、栅栏围护的小小湖泊,穿着相对保守的女学生……珍卿为了跟上兰肯小姐每处都不及细看,走马观花地参观了一趟校园。

  她们路过学院的女学生宿舍,兰肯小姐也带珍卿进去参观,好多人都冲兰肯小姐礼貌问好,兰肯小姐大略指一指谁谁是Freshman。

  浮光掠影的一趟校园游后,兰肯小姐说学院将为新生准备欢迎晚宴,叫珍卿随时注意接收请柬。然后,她又不咸不淡地告诉珍卿,想去隔壁哈大校园逛逛也可以,不过头一回去最后找一个向导,哈大校园比安拉学院大上不少。珍卿想着今天也着实累了,哈大校园啥时候看都一样。

  该办的事情差不多办完,兰肯小姐给珍卿一份课程清单,说是清单,其实是一本厚重的书,她叫珍卿拿回去先瞅一瞅,等测试成绩出来,她们再商量怎么注册选课。

  珍卿跟怡民结伴回到住处,先别管啥温习功课准备考试,两个人先兴冲冲地研究课程清单。

  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是应有之义,不过每学季也要从校本普通课程中,选修至少两门别系的专业课。安拉学院的普通课程包括:外国文化、历史学、文学与艺术、道德伦理学、自然科学、社会分析等。

  珍卿把课程清单大致看两遍,发现除“自然科学”一个专业,其余课程她都比较感兴趣。自然科学里啥动力学、光学、炼金术,光念到这些字眼都觉得卡嗓,真要学也是一个头两个大。

  珍卿早前规划要学的专业,包括文学、美术、外语等,她在报考专业时选了文学方向——安拉学院的文学系非常不错——美术和外语她打算有空就旁听。

  珍卿看了课程清单,对上大学一点不惧,她不擅长或不喜欢数理化,这些在大学就不是必修课了。

  一般来说,本科要读满八个学期才颁学位,但珍卿觉得学自己擅长的专业,学习效率可以很高,既然她准备按部就班度过四年,没想过提前毕业什么的,就会有空闲旁听感兴趣的课程。

  怡民看了课程清单也松口气,她挽着珍卿欣喜地说,预科的课程看起来没那么难,她在港岛其实一直在补习,预科的衔接课程有望半年结束。珍卿也很替她高兴。

  为庆祝顺利入学安拉学院,她们决定做一顿丰盛晚餐,下午特意买了好多菜回来。两个人忙活了两三个钟头,做了清炒虾仁、番茄炒蛋、东坡肉、水果沙拉,还有一盆结合□□南北风味的凉面。她们炒的菜份量都不大,就是凉面有点弄多了。做凉面时想弄点花生碎,才发现缺了一个擀面杖,或者是缺一个药杵子罐。

  开吃时怡民迟疑地问珍卿,要不要给房东太太分一点吃。怡民从前对邻里街坊热心惯了,互送吃喝是举手之劳。可是经了宋太太的两面派后,她对人性也疑虑起来。

  她们的房东米勒太太五十多岁,据说早年结过婚还有孩子,后来丧子丧夫便居丧多年,珍卿没见过这样古怪难相处的老太太,简直软硬不吃油盐不浸。

  珍卿她们搬进来三天,跟她说话的回数一只手数过来。这米勒老太太作息规律,手脚勤快——每天六点多钟就起床,在楼下忙活点琐碎事务,而且每天自己买菜做饭。不过她不大正眼瞧珍卿和怡民,进去出来都是不冷不热,也不知是瞧不起中国人,还是天生是这孤拐脾气。

  珍卿想了一想也送点吃的。这个老太对她们没啥威胁,而且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顾个面子情也没关系。珍卿和怡民一块给房东送凉面,结果老太太说她已经吃过,就叫两个姑娘吃了闭门羹。珍卿和怡民无奈耸肩,决定再不干这出力不讨好的事。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6-15 22:48:19~2022-06-16 23:56:4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呐呐呐 10瓶;paddy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79章 大学里各种人物

  父母大人膝下、兄姊案前、诸侄:

  寤寐间生恐父母倚庐望念, 特去信告我家人,我在美利坚国诸事皆好。

  前日蒙女学生顾问兰肯女士相助,选定普通选修课程三项:外国文化、道德伦理学、社会分析。专业课有文学与艺术、拉丁语语法、世界文学史略、美国文学史略, 此外亦选习“世界语”。

  所以选修世界语之缘故,是前日听语音学吴博士演讲, 吴博士解说世界语构造规则。其廿八字母皆取自拉丁字母, 每字母只发一个音, 每词中无字母不发音, 掌握造词发音规则便能自然拼读, 听人说读声音便能书写。而其词源亦多出自印欧语系,词义想来不难记诵。听吴博士言世界语极易掌握,闻有国际政治宗教团体, 以世界语为国际交流语言,此时修习许有后用,因此跃跃欲试以为语言游戏。

  ……

  学院中新生欢迎活动甚多, 几乎每日都有迎新节目。

  昨日欢迎会形式颇为松散, 众人连自我介绍亦未完全, 司仪便叫众女生各行其是,自由结识场中志同道合者。

  会中有天南海北之女学生, 肤色、国籍、信仰、态度各异, 初识场合气氛虽不热烈,幸女学生多温恭友善, 并无特别尖酸鲁莽者。

  我于会中结识女同学三人, 三人性情志趣殊异, 而皆为在教者。

  美国人白(Sarah White)小姐, 其家族全员信仰耶教科学派, 听闻此教轻物质重精神, 以为精神可治愈一切顽疾,教中人一生不靠医生治病。甚有趣者,白小姐却为离经叛教之人,其在安拉学院所习的医学专业。甚可笑者,白小姐以为中国现时的年青女人,依旧被父兄关押于绣楼待嫁,以为我能至美利坚安拉学院读书,必是背叛了我的父兄家庭……

  印度人拉希弥小姐性格沉静,自述其为印度第一种姓婆罗门,血统甚为高贵,而有机会至美国受教育,听言讲述自己完整名姓,太长而发音特别,妹自忖记忆绝佳只勉强复述,难以准确发音。后听其言印度人之名姓继承制度,异域风俗怪诞而有趣……

  新结识三位女同学中,我最喜蓓丽小姐(Kara Bailey),其人素衣短发而殊无妆饰,步伐迅捷有如女将军,言语爽朗又见解犀利,论时下经济危机和社会萧条,实际是资本猖狂扩张之恶果。其言资本拥有者利欲熏心,与银行家发明分期付款之超前消费恶习,而购非所必须的奢侈消费品,危机一来,超前消费之人破产日创新高……窃以为遍询安拉学院女学生,智识可过蓓丽小姐者不能有十人。

  ……

  剑桥镇虽世界名校之所在,然自然风光无甚可观玩处,道途住家甚为空旷寂寥,绿植花草尚不如培英女中。某街有一棵数百年之老树甚有典故,传闻开国领袖曾在此树下受职。余外并无可观之处,唯蓝天绿草驰道平河,昭示此间为升平之境。

  上礼拜被哈大校中同乡陈钧剑——是杨家表哥继云之好友,正读物理学三年级——携我与怡民游览哈大校园,始知此间教育界风气之古板腐朽,颇恨其因循时俗而重男贱女。

  哈大有藏众多动植矿物标本之博物馆,有集众多造像图画之美术馆,有藏书极端宏富(三百多万藏书)之图书馆,有满足竞技体育需求之运动场,有满足住校学生之充足宿舍,有可容纳千人之大餐厅(午间我与陈君等提起饭厅之大,言安拉学院拍马不及,有男同学戏谑言之,你女院学生不过百余,造偌大饭厅而功过其用,岂不浪费!其时,我恨不得他为鼠来我为猫,挠得他浑身都是血道道),而安拉学院相形之下甚为寒怆。

  剑桥镇上中国留学生甚众,尤以理工医法科男生居多。日有邀我与怡民出游者,初始偶尔应人邀请,为安全与名誉之故,我与怡民必同进同出,在外不过喝咖啡、吃自助餐,或于河上滑船游戏。开课后早晚忙碌不停,时而须焚膏继晷以竟功课,再未应男学生之邀约。

  来后本欲游波士顿美术馆,课程甚紧并有开学典礼,未成行——

  珍卿写到这里,忽听窗户被撞得呱嗒一声,一只不知名的鸟在窗台上跳来跳去,跳着倏忽又自己飞走了。珍卿觉得这只鸟很另类,它身形玲珑长得像麻雀,偏偏是个独来独往的小鸟,不像其他麻雀一样过群居生活。另类的人总是特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