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后爹全家是皇帝 第81章

作者:文理风 标签: 穿越重生

  “所以,还是把握住当下才是。”

  王氏听了顿时来精神,“我儿说的不错,把握住现在才是真的,你爹这几天人逢喜事精神爽,娘得趁机把你媳妇的食邑拿下来!”

  说完,王氏风风火火地走了。

  林从莞尔,他娘还是一如既往的提到鸡娃就斗志昂扬啊!

第101章 吹枕头风啊~(一更)

  王氏虽然去的风风火火, 可做事却是相当缜密。

  王氏特地等着李嗣源看完孩子回来正高兴地时候,猛夸了一顿刚出生的四皇子,夸得李嗣源通体舒畅,飘飘然时, 王氏话锋一转:

  “陛下如今有了四皇子, 可也不能忘了咱们小公主啊,四皇子是皇子, 等成年后自有王位和食邑, 小公主却是公主, 尊荣全靠受宠与否,陛下难道不疼疼小公主。”

  李嗣源虽然可能更重视儿子,可对于小闺女,他也真疼啊,当即反驳,“朕的闺女,朕怎么会不疼。”

  王氏立刻娇语道:“陛下还说疼小公主, 人家唐时受宠的公主出生就有食邑,后面不断加封, 小公主都一岁多了,小公主的食邑呢?”

  李嗣源被问的一愣, “礼部不曾提这事啊!”

  “一个公主,陛下您这个当亲爹的要是都记不得提, 难道还能指望礼部在意?”王氏摇了摇李嗣源。

  李嗣源听了, 觉得是这个道理, “那朕明天给礼部尚书说说这事,朕的闺女,自然不能委屈了。”

  王氏端了碗燕窝给李嗣源, “那陛下打算给小公主多少食邑?”

  李嗣源吃着爱妃的燕窝,“礼部应该有惯例,朕明天问问礼部尚书。”

  王氏可不满足这点,公主按制食邑百,要是真按礼部那套,那她还求个什么劲啊!

  “臣妾听闻唐朝时公主按制食邑百,可实际上,唐朝的公主几乎没有按这个封的,许多受宠的公主,食邑都上千,唐时太平公主未出阁前,食邑就已经千,中宗时封镇国公主,食邑更是达五千,小公主自然不敢比荣宠天下的太平公主,可都是皇帝亲闺女,陛下疼闺女的心,难道就比不上高宗皇帝么?”

  李嗣源听得有些意动,“可是宁儿平儿当初也才封了百食邑。”

  王氏接上话,“说起这事,妾身就不能不为两个公主叫声委屈,两个公主都是陛下登基前生的,尤其是大公主李宁,宁儿出生时,陛下还未发迹,宁儿作为大姐,跟着曹姐姐操持家务,抚育幼弟,曹姐姐身体不好,宁儿小小年纪执掌中馈,说一句长姐如母都不为过。

  而且宁儿的夫婿石郎又跟着陛下征战沙场,出生入死,陛下登基后,礼部按制分封,只封给两位公主百食邑,两位公主都是老实人,不曾说个不字,可妾身忍不住说一句,礼部这事做得真合乎情理么?

  昔日那些唐朝皇帝,每人生几十个皇子几十个公主,每人食邑百也就罢了,陛下统共个儿子个女儿,公主还不像皇子的王位可以世袭,不过是一世荣宠,为什么就不能多封一些,封一千食邑不为过,可礼部却只给百食邑,这真不是看轻两位公主么?”

  李嗣源粗人一个,生平最讨厌别人看不起自己,更不能容忍别人看轻自己闺女,听了王氏的话也难免觉得礼部做的过分,“礼部这事做得确实不妥,朕的闺女,怎么就不值一千食邑。”

  王氏在旁边还煽风点火,“这寻常女子出嫁后有没有底气,看得是娘家父兄给不给力,皇家公主,何尝不是如此,如今两位公主驸马一位手握兵权,一位是枢密副使,虽然两位驸马都是顶老实的人,可公主与驸马之间,还是得以公主为尊的好,宁儿和平儿两丫头,陛下何不多疼惜一点,加封些食邑,也好让两位公主在驸马面前底气十足才是。”

  李嗣源点头,“爱妃说的有道理,石郎和赵郎虽然本分,可朕的闺女自然更是尊贵些。”

  “那陛下明日……”王氏用手指划着李嗣源胸膛。

  李嗣源立马说:“朕明日就宣礼部尚书进宫说这事。”

  王氏满意了,揽上李嗣源脖子,李嗣源迫不及待地放下碗,抱着王氏去内室了。

  第二天,吃饱喝足的李嗣源,回到兴圣宫,就招来礼部尚书,要给个闺女加封食邑,而且一开口就是一千五,吓得礼部尚书直接拒绝,结果被李嗣源喷了,“朕统共个闺女,别的皇帝都二十个公主,怎么也没见你们礼部那些先贤劝那些皇帝少生点,到朕这就嫌多了……”

  最终,经过李嗣源和礼部尚书讨价还价,极限拉扯后,位公主终于定下新的食邑:每人一千二百户。

  李嗣源心满意足地拿着超额完成的战果回后宫给爱妃献宝去了。

  ……

  王氏和林从也没到李嗣源这么给力,两人寻思着要一千,能来个七八百就行,却不想李嗣源深谐砍价之王道,主动提高要价,给自己每个闺女弄了一千二回来。

  要知道,按照户部户籍规定,超过四丁的家庭才可称户,这一千二百户食邑,最少也得五六千丁的税收,这可是一笔巨财。

  王氏都忍不住一巴掌拍儿子头上,“现在知道娶公主的好处了吧!”

  林从连连点头,这要不是五代朝代更新的快,都够他和小公主直接躺平了,难怪古代但凡小说戏曲一发达了都是娶公主,娶公主确实是吃软饭的最高境界。

  不过就算改朝换代,林从扒着手算了算,他后爹还有年,李从厚半年,李从珂年,石敬瑭登基后虽然改朝换代但自己媳妇是大公主肯定也不好意翻脸不认自己岳父的册封,撤自己媳妇妹妹的封号和食邑,所以石敬瑭在位的七年应该也问题,如此算来,他媳妇这食邑,起码能撑十五年无忧矣!

  再加上林从这边他爹留给他的那些,和他娘自从当了淑妃给他扒拉的私房钱,还有他没有实缺但俸禄超高的那个荣誉一品,林从突然发现他们两个加起来才十岁的小两口真是超有钱。

  林从头一次感觉到,啥叫含着金汤匙长大!

  ……

  王氏不仅为自己的儿媳争了一笔天价奶粉钱,也顺带给李宁李平两个公主送了个超级大礼,两位公主可不傻,自然知道这是谁在背后使得力,当天就带各自驸马一起进宫,先去李嗣源那谢恩后,就来王氏宫里。

  “小妹长得真是越来水灵了,看这水汪汪的大眼睛,还是淑母妃养得好啊!”李宁抱着小公主对王氏说。

  旁边李平也笑道:“淑母妃一看就是真心疼孩子的,我和姐姐都羡慕小妹了。”

  王氏笑着接过丫鬟拨好的葡萄,给两姐妹一人嘴里塞了一个,“本宫不也疼你们么,两个小机灵鬼!”

  李平和李宁笑成一团。

  个姐妹玩了一会,李宁把小公主还给奶娘,奶娘抱着小公主下去。

  李宁笑着说:“这次食邑的事,真是多谢淑母妃了,要不我们姐妹,还不知道要等到哪天才能加封到。”

  李平也说:“我也是,刚刚得到消息,我竟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也亏得淑母妃在爹爹面前使力,要不我和姐姐哪有今天这造化。”

  王氏笑着说:“陛下其实是最疼你们的,只是男人心粗,哪里会注意到这些,本宫不过是在陛下提提,都是陛下在礼部尚书面前给你们‘据理力争’争来的,你们得好好感谢陛下才是。”

  李宁和李平自然知道是他们爹帮他们争的,不过在他爹耳边吹枕头风让他爹去争的可是眼前这位,所以两人可是不会不知道感恩,两人再感谢王氏仗义出言。

  人其乐融融的聊了一个下午,两位公主才起身告辞。

  经过这事,两个公主和王氏走得也更近了。

  ……

  林从和王氏这边趁着李嗣源高兴时忙着划拉东西,另一边,李从荣也没闲着,大概是四皇子的出生刺激到他,又或者之前李嗣源打算把四皇子抱给曹皇后让李从荣看到了威胁。

  李从荣也趁着李嗣源刚得了四皇子高兴时,安排了一波。

  具体做到,就是指使他之前拉拢的文人和朝臣,在朝上上书,追封自己去世的生母夏氏为皇后。

  李从荣觉得自己现在虽然是长子,可不是嫡子,万一再淑妃不小心生一个或者皇后养一个,他地位肯定受到威胁,但李从荣又知道自己肯定不可能再打胎了,毕竟现在可没安重诲给他背锅,所以李从荣另辟蹊径,打算追封他娘是皇后。

  他娘是皇后了,他就是嫡子,再加上他现在是长子,他不就成了嫡长子了。

  他成了嫡长子,后面再有多少弟弟,不都不怕了么!

  不得不说,李从荣有时候,也是个鬼才!

  只是李从荣似乎忘了,他追封他生母为皇后,把现在的曹皇后,脸往哪搁啊!

第102章 文盲是会误事的(二更)

  王氏从皇后宫中回来, 就看到殿内地上铺了个毯子,林从和小公主都在上面,林从在拿着一卷书读着, 小公主却在一旁, 百无聊赖地扣着地毯。

  小公主一看到王氏,立刻开心地伸开胳膊, “娘, 抱!”

  “你在做什么?”王氏抱起小公主。

  林从放下书, 叹了一口气,“给安儿做早教啊,不过她好像不怎么感兴趣!”

  王氏虽然不懂什么早教, 可看林从读书给小公主听, 大约也明白是干什么,哭笑不得, “她才一岁多, 你要读书自己去读,折腾她干嘛!”

  小公主也在旁边挥着小手几个字几个字蹦地给王氏告状。

  林从笑道:“我这不是给她提前培养兴趣么!”

  “你啊,净折腾她了!”王氏抱起小公主坐到旁边榻上, 拿了个布老虎给小公主, 看着小公主玩,省得儿子祸害小公主。

  林从笑了笑, 把书收起来,“娘去皇后宫中,皇后娘娘怎么样?”

  说到这事,王氏叹了一口气,“还能怎么样,曹姐姐那个性子, 有委屈也不会说,不过是憋在心里难受罢了。”

  林从听了也叹气,“李从荣这次做的有些过了。”

  “岂止是过了,就没听说过原配正室还活着,还正做着皇后,却把先头过世的妾室也追封皇后的,说句大不敬的话,要是曹姐姐去了,一起追封,或者是他李从荣登基,封了嫡母做太后,再追封生母也为太后,这也就罢了。可现在,这是什么事啊,而且那上书的官员还说什么,夏氏生了两王,理应追封以显尊荣,这话是人话么,不是戳曹姐姐心窝么!”王氏本来就憋了一肚子火,忍不住和林从愤愤地说。

  林从也忍不住说:“这话说的确实没道理,李从荣李从厚虽然封王,可皇子哪个成年不封王,也没见去世就追封皇后。”

  “是这个道理!”王氏眼睛一亮,“娘差点被那些人绕进来了,历朝历代,皇子哪个不封王,生两个皇子的更是比比皆是,怎么到夏氏这就尊贵了,下次我得给你爹说道说道。”

  林从却是摇摇头,“这话虽然没道理,却是合乎爹爹心思。”

  王氏皱眉,其实她也看出,最近朝廷闹呼呼的,但李嗣源却没有阻止,只怕也是默许,忍不住愤愤地说,“你爹真不是个东西!”

  “爹这个人么,心粗,那些文人想抬李从荣的身份,爹肯定觉得抬自己儿子身份也不是什么坏事,未必能想到曹皇后那边,皇后娘娘又自己立不起来,有点事也不会到爹面前说,说不定爹现在还觉得这事不就追封一下,抬一下儿子身份么?”林从抬头问他娘,“皇后娘娘那是什么意思?”

  王氏有些怒其不争,“我劝曹姐姐直接去兴圣宫说这事,这事说到哪也是李从荣不占理,结果曹姐姐反而劝我说算了,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你说把我给气的,我这不就回来了么!”

  林从听了,几乎没有意外,曹皇后素来避事,什么事能躲就躲,这次李从荣的事她这个反应不奇怪。

  “既然皇后娘娘自己不愿意出头,娘您也就安生些,算了吧!”

  王氏听了郁闷不已,“真是憋屈。”

  “是憋屈,只是也没办法,如今朝中两个成年的皇子李从荣李从厚都是夏氏所生,无论怎么弄,最后肯定都是夏氏的儿子继位,今日反对,只会得罪来日新君,朝臣和皇后娘娘想必也是看明白这一点,所以明明李从荣一派上书没有道理,朝中却没什么反应,甚至连个激烈反对都没有。”林从淡淡地说,“这事唯一能毫无顾忌反对的,就是爹爹自己,毕竟他没这个顾虑,只是他未必想到这些。”

  王氏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更憋屈,“是啊,说到底是夏氏命好,如今只剩下她的两个儿子中用。”

  不过随即王氏怒道,“男人,果然没一个好东西!”

  林从打了个哈哈,“不至于……”

  “滚球的,不想看到你!”王氏一个布老虎砸过来,抱着小公主一起去内室睡午觉了。

  林从哭笑不得,他还是孩子啊,他娘这也太迁怒了吧!

  *

  朝堂上吵吵几天,果然最后还是追封了夏氏为皇后。

  曹皇后在后宫虽然没出声反对,私下林从却听他娘说,曹皇后有些心灰意冷。

  当然王氏主要还是在和林从骂李嗣源。

  不过很快,王氏就骂不出来,因为李嗣源因为他的纵容倒霉了。

  夏氏被追封为皇后,李从荣就顺理成章的成了嫡长子,这件事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李从荣一党。

  而人都是得陇望蜀的,夏氏的成功追封,让众人看到了李嗣源对李从荣的态度,李嗣源是确实把李从荣当继承人的,那既然如此,何不再进一步。

  恰巧没过两天,李嗣源因为不小心受了凉,得了风寒,就在兴圣宫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