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后爹全家是皇帝 第117章

作者:文理风 标签: 穿越重生

  李从珂本来正犹豫,听了薛文遇一席话,顿时茅塞顿开,立刻说:“之前有术士预言朕要得一贤才,如今看来预言不假,这位贤才就是先生啊!还请先生写一诏书,发往河东。”

  薛文遇身为端明殿学士正好可写内诏,于是连夜写了诏书,就发往河东。

  结果等天亮了,群臣上朝时才知道这事,文武百官齐齐变色。

  后宫,林从得知此事,心中直接一万头草泥马飘过,什么叫移镇反,不移镇也反,你不移镇他没借口,怎么会反。

  况且这事怎么可能越早越好,石敬瑭只是个藩王,李从珂是皇帝,随着时间推移,李从珂皇位会越坐越稳,两者的差距会越来越大,明明应该是时间越久对李从珂越有利才对啊!

  果然,远在河东的石敬瑭,接到诏书,也大惊失色,骑虎难下就反了。

  众大臣和林从:……

  *

  石敬瑭反了,那现在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就平叛吧!

  李从珂和自己的智囊团还有朝中武将,经过商量,决定由武宁节度使张敬达为主帅任北方招讨使,振武节度使杨光远为副招讨使、邢州节度使安审琦为次将,同时命延州节度使张敬达,易州刺史符彦卿领兵去助阵。

  平叛阵容不可谓不盛大,同时,朝廷还抽调禁军,支援几支联军。

  而林从,不知是他上次去的太积极,还是赵延寿这个二姐夫觉得他想要军功,居然又派了他领禁军骑兵,去支援符彦卿。

  林从:……这次他真不想去啊!

  林从挺不想对上石敬瑭,毕竟大家都是亲戚,他和李宁曹太后关系不错,真要战场上相见,他未必能下得了手。

  而且历史上是石敬瑭赢了,他去,还未必谁打谁。

  所以林从是打心眼里不想去。

  只是军令如山,不是他不想去就能不去的,再加上兵部只是让他去送骑兵给符彦卿,倒也没指望他去打仗,林从还是不情愿的去兵部领了军令,打算送兵去晋阳。

  不过去之前,林从隐约记得历史上最后是石敬瑭胜了,李从珂**,宫中又乱了一次,林从有些不放心他娘,就把郭威留下给他娘,同时让刘家大郎仔细些宫里。

  做完这些准备后,林从自觉没什么遗漏,就领着骑兵,去了晋阳。

  林从做梦也没想到,这一次,危机不在宫里他娘王氏这边,而在他这边。

  如果林从穿越前能仔细读读这段历史,知道朝廷这边大军到底怎么败的,林从发誓,哪怕砸钱贿赂兵部,他也绝不走这一趟。

  可惜林从不知道,林从带着兵部给他拨一万骑兵,轻松地踏上了去晋阳找符彦卿的路。

  ……

  林从领着骑兵在北方官道上飞驰,一边往晋阳赶一边想着刚刚在兵部领的手令。

  到了兵部领手令,林从才知道朝廷这次之所以派这么多的大将和兵力,不仅是为了平石敬瑭叛乱,还担心契丹趁机入侵,甚至石敬瑭和契丹勾结。

  毕竟石敬瑭在河东,北边就是契丹,石敬瑭在兵力不足的条件下,唯一能求援的就是契丹,所以此次虽然派了五员大将,但高行周和符彦卿这两路,其实是到晋阳城北面防备契丹的。

  而张敬达、杨光远、安审琦才是此次进攻晋阳,平定石敬瑭叛乱的主力。

  之所以这么分配,是因为张敬达、杨光远、安审琦麾下多步兵,而高行周和符彦卿麾下多骑兵,步兵适合攻城,骑兵更适合对付契丹骑兵。

  所以此次林从是去给高行周和符彦卿送骑兵。

  对于这个结果,林从倒是挺乐意的,毕竟他对内斗真没啥兴趣,打契丹倒还好。

  林从领着骑兵风风火火朝晋阳赶去。

  *

  林从这边领着骑兵还在路上,晋阳那边,已经动起手来。

  张敬达、杨光远、安审琦三人的藩镇本来就是河东旁边的藩镇,离晋阳不过一两天的路程,要不是此次也不会征调这三个节度使。

  三人接到兵部调令后,就领着本藩镇的大军出发了,三人在晋阳城南的晋安会师,然后扎下大营,次日,就在张敬达率领下,攻向了晋阳。

  张敬达、杨光远、安审琦三人的藩镇虽不及河东,可每个拉出来兵力不比石敬瑭兵力少多少,如今集三镇的兵力,远比石敬瑭河东的兵力强太多了,而且张敬达、杨光远、安审琦三人能在乱世混到节度使,哪个都不是吃素的,再加上之前河东抵御契丹时,朝廷还派三人领兵相助石敬瑭的河东军,三人对于晋阳的兵防一清二楚。

  一时间晋阳三面受敌,岌岌可危。

  而晋阳的危机还不止如此,因为刘延朗当初把晋阳的库房都提前取干净了,晋阳城的粮草严重不足,张敬达领兵围攻了才几天,晋阳的粮草就开始见底。

  所以石敬瑭只好一边亲上城楼带着麾下将士守城,一边派兵护送自己掌书记桑维翰突围,让桑维翰满天下求救。

  这位桑掌书记求了一圈,却遍求无门,毕竟哪个藩镇节度使敢和朝廷作对,桑维翰无奈,只好瞄上了北方关外势力最大的契丹。

  于是,一场史诗级的画饼开始了!

第145章 耶律德光是要脸的! 一哭得援军……

  桑维翰赶到草原找到契丹王庭时, 正是石敬瑭被张敬达联军堵在晋阳围攻最狠的时候,深知自己使命的桑维翰看着眼前的皇庭大帐,明白这是他和他家主公最后的机会。

  桑维翰暗暗给自己打气, 跟着契丹护卫进了大帐。

  大帐中,一位年轻的可汗正在和其他契丹大将喝酒,看到桑维翰进来, 抬起头就问道:“听说你家主公起兵造反, 想请我出兵, 不知带了多少财宝来?”

  桑维翰看着主位的青年可汗,却不敢有丝毫的轻视, 反而掩住眼中的忌惮, 这位就是契丹可汗, 皇帝耶律德光, 虽然才三十五岁, 却已经威震漠北。

  桑维翰恭谨地说:“回契丹陛下, 我家主公不曾让我带来钱财。”

  耶律德光一听没钱顿时兴趣大减,直接摆摆手, “既然没钱财, 来见我干什么。”

  桑维翰一噎,他也知道契丹素来爱财,要想请动契丹出兵,得备大量钱财, 可问题是他家主公没钱, 刘延朗之前为了防备他家主公,把河东的库房尽数取走,他家主公虽为驸马,节度使, 却向来谨慎本分,也不曾凭借此敛财,所以现在是真没钱。

  桑维翰拱手,“我家主公虽然没有钱财送给陛下,却另有一物送给陛下,陛下想必能满意。”

  耶律德光兴致缺缺,“送什么,朕不觉得有什么能比钱财更打动朕。”

  “如果我家主公送陛下的是燕北呢?”

  耶律德光蹭得一下坐正,“燕北?”

  桑维翰笑着说:“听闻陛下一直想要燕北,若陛下愿意出兵救我家主公,事成之后,我家主公愿意割让燕北给陛下。”

  耶律德光眼睛瞬间亮了,耶律德光其实没说过想要燕北这句话,但不妨碍他真想要,北方边关城池对于中原来说,那是荒凉的边关,可对于契丹人来说,那是遍布粮食和财宝的富裕之地,是他每年都得去抢一波的地方。

  可以说,别管现在桑维翰说燕北还是河东甚至河北,在耶律德光眼里,都会自动换成这地方我能刮出多少钱,都是金黄闪闪的财宝和堆积如山的粮食。

  耶律德光此时呼吸都粗了几分,“你家主公真愿意送燕北?”

  桑维翰铿锵有力地说,“千真万确。”

  耶律德光立马跳起来,哈哈大笑,“好好好,既然你家主公愿意送朕燕北,朕明日就出兵助他,你先回去,朕明日派大军和你一起去河东。”

  桑维翰拱手,“多谢陛下。”

  桑维翰看了一眼高兴地找不着北的耶律德光,跟着侍卫下去了。

  等到桑维翰一走,耶律德光就跑出了大帐,跑到后面一个更奢华的大帐。

  “娘,好消息,石敬瑭要送咱们燕北!”

  大帐中,一个戴满玛瑙宝石的契丹妇人正喝着奶茶,闻言放下金盏,皱眉,“送咱们燕北?”

  “是啊!”耶律德光过来开心地说。

  这位契丹妇人正是耶律德光的母亲,上一任契丹之主耶律阿保机的妻子,也是被耶律阿保机称为“萧何”述律平,契丹真正的当家人。

  述律平站起来,耶律德光忙过来扶着他母亲,把桑维翰刚才说的给他娘复述了一遍。

  述律平听完却皱眉,“石敬瑭送你燕北,不是河东?燕北不是赵家的地盘么,他河东节度使,既不是幽州节度使,也不是皇帝,他怎么送你燕北?”

  耶律德光傻眼了。

  第二天,桑维翰一早就起来,等着耶律德光的召见,然后发兵,可一直等到中午,还没有丝毫动静。

  桑维翰心沉下来,知道事情有变。

  和契丹打了这几仗,桑维翰对于这位契丹之主也有一定的了解,知道这位契丹之主虽然武力过人,打仗也很厉害,但对于权谋心计这块,却不甚擅长,所以昨日桑维翰才故意抛出燕北这块大饼,本以为耶律德光被燕北糊了眼,能撑到出兵,毕竟出兵后哪怕耶律德光反应过来,也不好反悔,可谁想到耶律德光这么快就回过神。

  桑维翰虽不知道耶律德光是自己反应过来还是被别人提醒的,可明白现在耶律德光肯定是想反悔,桑维翰明白,自己现在必须去阻止耶律德光后悔。

  桑维翰深吸一口气,大步走到帐篷。

  又一次来到可汗大帐,这次,帐外的侍卫却直接伸手拦住桑维翰,甚至连给桑维翰通报的机会都没给。

  桑维翰这次也没指望耶律德光会见他,因为他明白,耶律德光昨日开了口出兵,现在想反悔,肯定不好意思说,所以就故意拖着,拖到他家主公在晋阳兵败身死,自然就不用救了,也不用落个反悔的名声。

  可桑维翰怎么会如他愿。

  桑维翰看了一眼眼前的可汗大帐,又看了看陆续进出大帐的契丹贵族契丹大将,桑维翰直接一掀袍子,跪下,趴在地上放声大哭。

  大帐前的契丹侍卫都惊呆了,过路的契丹贵族契丹大将也纷纷驻足停下来看什么事。

  帐内耶律德光听到哭声不知道是什么事,也忙出帐一看,结果看到是桑维翰,吓得立刻又缩了回来。

  桑维翰这一哭,就是一天。

  大帐中,耶律德光表面装做无事,实际上已经如坐针毡。

  每一个进出大帐的契丹贵族契丹大将都忍不住看看桑维翰,然后和其他人嘀咕两句,耶律德光已经能想到大家在谈论这事了。

  耶律德光是要脸的,他出生是契丹王子,自幼跟着父汗耶律阿保机征战漠北,不到二十岁就被父汗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二十四岁在母亲扶持下挤掉大哥成为契丹之主,如今更是整个漠北的可汗,契丹皇帝。

  可以说从出生到现在,耶律德光就从没丢过今天这样的人。

  耶律德光其实对自己毁约这事本来没太大的感觉,毕竟这些年和中原签的盟书都有几尺厚,他和中原皇帝谁不当盟书是放屁,可他没想到有一天,有人会因为他毁约堵他门上哭,还一哭就是一整天,耶律德光只觉得自己脸都要被丢尽了。

  在桑维翰又哭了整整一晚上,第二天,一夜没睡的耶律德光顶着两个黑眼圈把桑维翰召进大帐,然后对众契丹大将咬牙说:

  “朕将尽起契丹兵马,亲自救援石郎!”

  (耶律德光:妈的,为了不丢脸,朕只能出兵,为了不白跑一趟,能拿到燕北,朕只能亲自去救!)

  *

  林从一路带着骑兵,风尘仆仆地赶到晋阳,见到了高行周和符彦卿。

  “高将军,四哥!”林从抱拳。

  高行周和符彦卿和林从都是熟人,见到林从,还挺高兴的,符彦卿笑着说:“就知道是你小子来送骑兵,这次咱们可是来捡功劳的,兵部能让你来记得回去好好谢谢赵枢密使。”

  高行周也笑着打趣:“这小子背景厚着呢!”

  林从有些不解,眨眨眼看着两人。

  符彦卿看着林从不清楚,就一把揽过林从,和他说这里面道道,经过符彦卿一解释,林从才明白,石敬瑭在晋阳城内的嫡系不过才万人,其他的,都是朝廷的兵马,而这次张敬达等人率领三个藩镇的联军而来,人数是石敬瑭的几倍,晋阳城中又粮草不丰,这样的仗,几乎没什么悬念。

  而平叛向来又是刷战功的好时机,皇帝封赏也厚,就算林从这样只是来送个骑兵,回去功劳簿上也能记上一笔,所以林从能来,绝对是赵延寿故意照顾他。

  林从看着高行周符彦卿两人,“那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