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教我做女王 第60章

作者:虎昭昭 标签: 爽文 直播 基建 穿越重生

  “若是受了外伤,患处要保持清洁……”

  “发热要及时用温水或酒擦身降温,否则会被烧成傻子……”

  每一条都是值得大家用心记的的知识,赵青竹听得也很认真。

  第一天来图书馆就收获巨大,后面两天,不用郭凡相陪,赵青竹也都会到论台这边来听巫医两家辩论。

  这热闹不只赵青竹爱凑,其他人也爱凑。一刀红夫妻两人刚从公主府离开,转头就跑到论台来了。

  哪怕姜蓁叮嘱过他们要好好静养,他们也主动来替医丑站台了。

  一刀红的妻子什么话都不用说,只需要把肚子敞开,露出来,就足够让大家惊叹。

  “啊!肚子上真有蜈蚣似的伤口。”

  “缩脚肠痈真的能治。”

  这个时候还没有什么男女大防,对方把衣服撩开,一堆人不论男女,都凑了过去。

  “这位宋姬,剖腹的时候,你是什么感觉,可痛?”

  一刀红替妻子回答:“她喝了一碗药就晕过去了,等醒来的时候,伤口都已经缝好了。”

  赵青竹也凑过去看了一眼,然后又忍不住说道:“姜国的医者不愧是医家的扛旗者,果然厉害。”

  再想到姜蓁书上说的,一个国家的医疗水平,会影响到国人的平均寿命,赵青竹心里第一次产生了定居姜国的冲动。毕竟他年纪是真的大了,身体也比不上年轻时候。而且连郭凡都能在姜国混得风生水起,没道理他不能。

  一刀红两夫妻的操作,直接把都邑内巫医的争端,炒得更加火热。

  都邑的人知道开过腹的宋姬在大学内,想看热闹的全都跑来了。

  姜蓁听到这事的时候,练枪的手都抖了一下,问道:“不是让她们回家好好养伤吗?怎么跑大学去撩肚子给人看了?”

  【这也太猛了吧。不怕伤口养不好吗?】

  【早知道把人按在公主府里,伤彻底养好才放人走的。】

  【可人家不是公主府的人,甚至不是姜国的人,不好管的。】

  姜蓁把手里的武器放好,说道:“我也去论台那边看看吧,好几天没去了。顺带劝一刀红两夫妻消停一点。”

  “他们这是在替公主和医丑扬名。难道不好吗?”黑壮问道。

  “宋姬活着,什么都不用做,医丑的名声也会传开。她现在这么做,反倒容易把自己折腾死。”姜蓁说道。

  等姜蓁到大学的时候,宋姬还在炫耀自己的肚子,她面前一堆人围观,男女都有。

  【这个画面好像也不是很变态哎,大家的眼神都是惊奇和赞叹。】

  【啊!居然还有人上手去摸结痂了的地方。】

  【是我的无菌意识太强了吗?我好害怕伤口感染啊。】

  姜蓁一到,立刻遣退众人,对宋姬说道:“你忘记我当初对你说的话了吗?立刻回客馆静养。伤口彻底好之前,不许去人多的地方。”

  被姜蓁这么一凶,宋姬脸上的得意立马消失不见,弱弱的说道:“我知道了太女。”

  在众人遗憾的目光中,一刀红两夫妻默默的撤了。

  迫于姜蓁的权势,一堆看热闹的人也赶紧散开,只有那些自觉能跟姜蓁说得上话的,才敢留下,好奇的打听情况。

  “太女,我有头疾,能不能开颅,把坏的那部分脑子切除根治?”

  姜蓁无情的拒绝:“别想了,以医丑的水平,做不到这个地步。”

  【大兄弟,这难度可太大了,一刀下去,你脑子可能就真坏掉了。】

  【这古人还真敢想,这才刚开腹呢,他就想开颅了。】

  “真可惜,不能治脑子。公孙韬都头疼了好几天了,我还真担心他出什么事。”

  姜蓁瞄了一眼出声的人,发现是卫阳,忍不住说道:“你一个卫国的公子,倒是关心起我姜国的公孙来了,还是个热心肠的。”

  “自然,公孙韬曾承诺我,要举荐我为官的。”卫阳解释道。

  两国要是关系好,质子也能在本国做官,要是世代血仇,质子可能连饱饭都吃不上。

  卫国和姜国的关系,就属于卡在中间的这种,不好不坏。卫阳会受点小委屈,但不会波及性命,可要想在姜国做官,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姜蓁没把卫阳的话当回事,直播间却有人奇怪的问道:【公孙韬有脑疾吗?没有吧。】

  【我记得他身体倍棒,没什么问题啊,怎么突然就有脑疾了呢?】

  【会不会有什么猫腻?】

  姜蓁瞄了一眼直播间,心想有猫腻查就是了,她手底下能用的人多了,这也不废什么功夫。

  等把蓝河卫派出去一查,姜蓁才发现,公孙韬已经不在都邑了,算一算他悄悄离开的时间,也就比前任右相离开的时间晚了两天而已。

  【哦豁,都跑了,这俩货指定是心里有鬼。】

第60章

  我招,我都招

  在姜蓁还没有成为太女的时候, 公孙韬就已经在夺位赛里出局,等姜蓁成为太女,他的府上瞬间就变得冷清。

  但公孙韬就算落魄, 也是姜氏血脉, 背靠宗室, 在都邑依旧尊贵,平时还能欺负欺负普通人,卫阳这个战败国的质子,也没少被他们找机会羞辱。

  【这小质子八成是故意的, 看出公孙韬有鬼了。】

  【平时谁没事会去关注公孙韬啊。连右相都辞官了, 我还当他已经彻底下线了。】

  【这两人一起跑路, 肯定是做了什么错事, 心虚了, 估计跟大头爸爸也有关系, 跟他商量一下, 说不定能知道往哪方面查。】

  姜蓁无所谓的说道:“这段时间被我们欺负得最狠的那个,肯定就是想搞事情的那个。不用想就知道, 肯定是那些君侯在搞事。”

  【那这君侯可就太多了, 好几十个, 再排除一下封地里没有盐铁的, 也还剩十几个。】

  【但重点怀疑对象还是有的,清查户籍的时候,就感觉有些地方有猫腻。】

  【再查查都邑里还有谁跑了, 可以放在一起分析。】

  都邑守军的主将,是姜王的人, 周胖只是个副将, 查人的事, 还得姜王出马才行,所以姜蓁还是进宫找了姜王。

  听到公孙韬也跑路的消息,姜王心里哪还有什么心痛和自责,咬着牙说道:“查。这事必须得查清楚。我竟是没想到,我的右相,居然会背叛我。”

  现任右相郭凡没有作声,老实的低头看手。

  姜蓁手里拿出一张纸,上面的人名用箭头连接,“我派人打听了这一个月公孙韬宴客交际的名单,把各自的关系分析了一遍,我发现这十几个君侯,都有疑点。若是想查得再清楚一点,就需要父王出马。”

  封地里有盐铁的君侯,都在这个名单上,所以姜蓁有点怀疑这个分析的准确性,需要更多的资料来佐证,或者直接去清查几个府邸,找他们交流的信件。

  “此时不易打草惊蛇。”姜王的眼里虽然全是风暴,语气却很平静,“我这里有国内所有铜矿、铁矿、盐井的资料,记录了他们每年大致的产量,阿蓁你脑子灵光,看能不能查出什么问题。”

  要估算产量其实还挺简单的,查一查那个矿场里有多少人,每个月卖了多少盐铁……都能大致算出来。

  除了没地位的商人会偷偷摸摸开私矿,君侯是用不着隐瞒的,毕竟地位摆在那儿,连封地都是他们的私产,矿产就更不用说了。

  连姜王想要查他们,都只能偷偷摸摸派人。

  郭凡在这个时候也跟着搭腔,“王上这里的,是之前的资料,我那里还有前几个月的,公主可以跟着一起对比看看。”

  【暗中观察jpg】

  【都是损人啊,郭凡惦记他们也就算了,连大头爸爸也惦记他们好多年了。】

  【大头这个姜王当得还真不错,该防的人那是一点都没放松。】

  【盐铁这种暴利的东西,谁不希望都垄断在自己手里。】

  姜蓁除了过目不忘,离谱的计算和分析能力也很出名,她快速的翻阅完所有资料,就闭目沉思,静等直播间的热心网友出结果。

  【咦~郭凡的资料和姜王的对不上。】

  【难道阿蓁刚当太女,有些人就已经防备上了?这也太警觉了吧。】

  【这段时间他们那么安静,任由阿蓁调整税收,是不是在悄悄的打造武器,准备玩把大的?】

  【敲!都不老实。】

  【呜呜呜~我还以为阿蓁已经修炼出王八之气,四方臣服,谁知道人家在偷偷憋坏。】

  姜蓁非常无奈的把直播间的结论告诉姜王,“这些人全都有问题,包括父王觉得非常老实的金盘侯。”

  “全都有问题?”姜王眯了眯眼睛,冷声道:“看来他们是不满意我这个王上很久了吧。”

  郭凡自觉的站出来背锅,“都是我的错,应该是我在宋国的那一番作为,让他们变警觉了。”

  在姜国的时候,姜大头和姜蓁都给力,很多得罪人的事情,不需要郭凡动手,姜蓁顺手就做了,并没有把郭凡拎出来当靶子用,这倒是把郭凡衬成了柔顺的小猫。

  但在宋国的时候,郭凡杀人的时候可没客气过,许多君侯都死在他手里,基本上把宋国的君侯得罪了个遍。

  人命都受到了威胁,宋国的那群贵族也没客气,抓到宋王去世的机会,立刻反扑,让郭凡狼狈逃离。

  郭凡受姜蓁的重视,姜蓁又成了太女。姜国贵族心里都有猜测,宋国经历过的那些事,早晚会轮到姜国。

  而且宋国贵族成功的经验,给了他们信心,觉得他们也能打倒姜王和姜蓁,把郭凡摁死在姜国。太女什么的,也能换人做。

  姜蓁对姜王问道:“参与其中的,多是我姜氏血脉,父王,这……”

  前几天姜王才教了自己善待宗室,不能全部打压,要拉拢一批人,可现在姜蓁是真想动手把他们全都收拾了。

  如果有那个能力,谁不想把姜国变成自己的一言堂呢。

  姜王瞄了姜蓁一眼,“不可内耗,若是逼得他们一起造反,不论是打赢还是打输,对我姜国都不是好事。你可以短时间内积攒大量的粮食和布匹,可一个幼童要长成大人,要花十几年的时间。”

  “明白,明白,这是我姜国几代君王积累的家底,不能随意祸祸。”姜蓁老实答应。

  感觉到姜王没有宋太后狠心,郭凡站出来加码:“君侯们密谋的事,公孙韬和前任右相姜松应该都参与其中,否则不会偷跑。他们离开的消息,瞒不了多久,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

  姜松见到姜王特意送他的杏脯,除了想起君臣二人当初的情谊,还想到了姜王曾经对付兄弟和太后的手段。姜蓁和郭凡又都是聪明人,一个拖后腿的猪队友都没有。

  这几个人的水平加起来,再怎么也不会被那群君侯玩弄,哪怕所有人都造反,朝廷也有能力解决。

  姜松心里本就担心姜蓁对他出手,又了解到玲珑县官员凄惨的死状,接到姜王的杏脯,心里就是一突,觉得姜王肯定是发现了什么,来提点他,吓得他连夜带着家人跑路,走了之后,还不忘让人带信给公孙韬,拉他一起走。

  【他们都跑了十来天,想找他们的人,应该都快知道了吧。】

  【如果君侯们有魄力的话,这两天就该反了。】

  【十几个君侯密谋,势力又都差不多,那谁是主?谁是次?不是我瞧不起他们,他们注定搞不成事情,人越多越拿不定主意。】

  姜王对诸位君侯的性格最为了解,说道:“金盘侯好色却胆小,找个借口,把人叫来都邑,随便审审他就会招。正好上次阿蓁写信去骂过他,这次把他叫到都邑来,顺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