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教我做女王 第59章

作者:虎昭昭 标签: 爽文 直播 基建 穿越重生

  比起姜松,姜王是相信自家孩子的,忍不住说道:“除了最开始那一剑,太女从未针对过他。右相他曾经位高权重,怎么会这么怕太女……”

  说着说着,姜王也觉得有些不对劲了,微眯着眼睛,对左相问道:“姜松他是偷偷跑的?”

  “应是如此,他府上能做主的人都不在,但却还有仆从看家,他封地的百姓,应该还不知道姜松去郑国的消息。”左相也警觉了起来,说道:“我再派两支人去查一查。”

  该自省的时候自省,但也不能忘了怀疑别人。

  君臣两人很快就提高了对姜松的警惕。

  等左相退下之后,姜王在殿内转了两圈,还是忍不住吩咐道:“让太女进宫来见我。”

  姜蓁进宫的时候,还有些莫名,问道:“父王何事找我,这么急。”

  哪怕姜蓁偶尔宿在宫外,但每日早朝父女俩肯定会见面,平日里有什么事,早上都一起说了。

  姜王也没绕圈子,开门见山的问道:“你对姜松出手了?”

  “右相?他都辞官回封地养老了,我对付他干嘛?我和他不过是有些小矛盾,又不是什么大事。”姜蓁甩了甩袖子,骄傲的说道:“我走的是煌煌大道,才不屑于去玩那些鬼蜮伎俩。”

  自证完清白之后,姜蓁八卦的问道:“怎么?姜松出事了?”

  “前几日,他携带家小,去郑国了,走得还很急。”

  “所以父王怀疑上我了?我可没对他动手。”姜蓁撇了撇嘴,嫌弃的说道:“郑国的文人都在往姜国跑,他居然这个时候跑去郑国,可真没眼光。”

  拉踩了一波,姜蓁接着问道:“难道是有人邀请姜松去郑国为官?”

  “不知。”姜王摇头,说道:“我已经派人去查了。”

  想到以前姜松对自己的不满和针对,姜蓁也没有掉以轻心,回公主府之后,也派了一群人去姜松的封地查看情况。

  现在各国的文人,都想跑来姜国凑热闹,姜松反其道而行之,属实有些奇怪。

  图书馆的名声传出去了,来的重量级人物多了,连郭凡都免不了要去招待长辈。

  “我那师叔脾气比我师兄还古怪,公主你就别去受那个气了,我先去探探口风,看能不能把人哄到姜国来,若是他有那个苗头,公主再出马也不迟。”

  “那就交给你了,这可是位法学大家。”姜蓁放心的拍了拍郭凡的肩膀。

  郭凡想起这位师叔的脾气就牙疼,但人家的地位摆在那儿,所以郭凡去接人的时候,态度乖得跟个孙子似的。

  “青竹师叔,您这边请,往这条路走,就是大学和图书馆所在的地方。”郭凡贴心的问道:“您昨晚在客舍睡得可好,要早知道您来,我该接你去府上的。”

  “你府上?你现在还借住在姜太女府上呢,你的护卫也还是姜太女的蓝河卫。”赵青竹撩起眼皮看了郭凡一眼,嫌弃的说道:“亏你还是个右相。”

  郭凡笑了笑,没有反驳什么,这是德高望重的前辈,不论说什么,到最后错的还是他。

  他老师走在精品路线,只收了两个弟子,都是天赋远超常人的鬼才,而赵青竹讲究有教无类,徒子徒孙一大堆,若是把赵青竹哄好,郭凡手底下也不会缺人跑腿了,所以他对着赵青竹的时候,脸上一直带笑。

  “姜太女弄出来的那个教材,我来之前已经看过,为何没有把姜国的律法记录在上面。她大学里培养的人才,定是要投入官场的,不懂律法怎么能行。”

  赵青竹嫌弃的看了郭凡一眼,问道:“你也是法家出身的,又得太女看中,怎么没有提醒太女。为自家学说奔走,是你应有之责。”

  郭凡不卑不亢的回道:“大学的那群孤儿,以前在公主府,最先认字的时候,用的就是姜国律法,暂时没必要给他们另开一课。而且关于姜国律法,太女有修改的意思,需要慢慢斟酌。”

  “也是。姜国正处于变法阶段,想要把律法定下来,还得过些时候才行。”赵青竹夸赞道:“你师兄在卫国实施的那套律法就很不错,集我法家之精华,你可以多跟着学学。”

  卫国的那套律法,赵青竹也帮着添砖加瓦了。

  “姜国和卫国不一样,有些律法并不适用。”上次被姜蓁提点了一番,郭凡也重视起了‘外儒内法’的理论,所以这个时候表情稳重,并没有多说什么。

  没有在律法上深究,赵青竹说道:“昨晚进城的时候,天色有些晚了,倒是没有注意到,这姜国都邑的街道,居然如此干净,没有什么腌臜物。”

  “每条街都有扫街队和巡逻队,负责本条街道的卫生和治安。而且自太女推广粪肥,街上牛马的粪便,都有了去处。而且太女还在街上修建公厕,若是人有三急,可以去公厕解决。随地大小便的人,要是被巡逻队抓住,会送去做苦役。”

  以前街道上的那些脏东西,不止有牲畜的,还有人的。现在那些粪肥有了归处,又有巡逻队和扫街队的震慑,街道一下就变得干净起来。

  听郭凡提起粪肥,赵青竹的眉头不自觉的就皱了起来,有些恶心的说道:“昨晚在酒楼用的饭食,不会也是用粪肥浇灌出来的吧?酒楼的掌柜怎么不提醒我们。”

  光是想想,赵青竹就觉得自己的胃有点犯恶心了。

  心里暗骂了一句师叔瞎矫情,郭凡安慰道:“师叔多虑了。粪肥的事情,都邑这边才刚刚推广,粮食还没产出来呢。”

  赵青竹笃定的说道:“我以后再也不吃姜国产的粮食了!姜国的百姓怎么会用如此粗鄙的方法耕种。”

  “师叔多虑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下面的百姓都还填不饱肚子,哪会在意这个。”郭凡提醒道:“你我士人所努力的方向,不就是强大国家和百姓吗?”

  赵青竹反驳:“若是人人都知法、懂法,姜国自然会强。”

  没和赵青竹争论,郭凡顺势说道:“若想要人人都懂法,那师叔就得好好看看简化字了……”

  如果有这群大佬们帮忙推广,简化字估计很快就能风靡郑国。

  简化字好用,但它身上贴着的却是姜太女的标签,赵青竹没有搭茬,而是指着路面说道:“这条路是就用水泥修的?”

  “是的,太女早就预料到大学外头会人流涌动,车来车往,避免尘土飞扬,所以直接修了水泥路。”

  “果真是严丝合缝。”赵青竹忍不住说道:“要是有机会,我还要到蓝河县去看看。听说那一整条路都是水泥修建而成。”

  赵青竹作为大佬,该有的见识还是有的,哪怕没有亲眼见过,也知道水泥路和白盐路的美名。

  一担水泥在蓝河县就要卖一两金,成本高就不说了,还很重,长途跋涉运去别国,那成本就高了去了,至少得卖十两金。

  水泥是新奇,但也不是没有替代品,青石和夯土都能修房子和铺路,大不了就是多费些人力,而且这些东西各处都有。出了蓝河县,用石板比水泥更划算。

  所以水泥虽然有名,但因为稀少且价格贵,别国并不常见。

  郭凡介绍道:“不止这路是用水泥铺的,整个大学也是用水泥建成的,都是二层小楼。”

  水泥和精铁都弄出来了,有承重的东西,只要设计合理,三层四层的小楼都可以修。

  但姜蓁想到望远镜这个玩意儿,怕人窥伺王宫和公主府,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只在大学修了两层的小楼。王宫里的宫殿虽然只有一层,但底下有高台,不比姜蓁弄出来的二层小楼低。

  “这大学是公主临时起意弄出来的,因着水泥的便利,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修建好。”郭凡介绍道:“左边那几栋房子,是教室、宿舍和食堂,右边是免费的图书馆和供大家讨论学习的论台。”

  虽然是奔着图书馆里的书来的,但见到那几栋大楼的时候,赵青竹还是忍不住被吸引了目光,“如此方正对称的大楼,我很喜欢,充满了秩序之美。”

  各花入各眼,有人觉得这快速建成的小楼不够精细,过于质朴,但赵青竹显然是极其喜欢的,还特意进图书馆转了一圈,“室内果然极其亮堂,姜太女真是大手笔,居然把无色琉璃用来做窗户。”

  图书馆内的所有窗户,用的都是透明玻璃,不止能透光,还能挡风,非常实用。姜蓁能把透明玻璃等闲视之,其余人却还没有这份定力,基本上没一个来图书馆的人,都会被无色琉璃吸引住目光。

  “太女一直都很大方,谁叫她有钱呢。”郭凡一脸羡慕。

  受工艺限制,各个琉璃作坊产出的琉璃,都是蓝色、绿色,产量稀少,所以琉璃虽然是人工制造,但也被划分在了宝石的行列,姜王的剑柄上就镶嵌了一颗蓝色琉璃。

  蓝河县生产的无色琉璃不多,都是紧着图书馆先用的,连王宫和公主府都还没换上。

  因为图书馆内不能喧哗,赵青竹小声的问道:“不是说可以抄书吗?怎么不见领纸笔的地方。”

  纸的产量供应不上,哪怕赵青竹手里也没几张这样的稀罕货,来都来了,他肯定是想体验一下抄书的感觉的。

  郭凡的嘴角抽了抽,“抄书的人,都是犯了错被罚的。无缘无故的,没人会让你抄书。”

  “那这两排的人,怎么都在抄书?”

  “他们都犯错了。”郭凡回道。

  赵青竹瞄了郭凡一眼,呵呵一声,说道:“你应该懂我的意思吧。我想犯错了。”

  “明白了,我这就去给你领纸笔。”郭凡无奈。

第59章

  都跑了

  送竹纸, 是现在文人之间最流行的事,若是纸坊的产量跟得上,这群人就不单单是送纸了, 肯定会送自己的著作。

  纸坊的纸从来没有往外卖过, 流通在外面的都是姜蓁发下去办公用的竹纸。姜蓁这样做是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 不想批几十斤的奏折。

  有公事上的需求,那些官员再怎么省,一个月也省不出多少来,这就导致都邑的竹纸尤其的贵。

  赵青竹拿到一叠纸后, 表情就兴奋了起来, “果然只有在图书馆里才能拿到这么多纸。”

  只要能抄书就行, 赵青竹也不挑, 随便拿了一个关于律法的竹简就抄了起来。

  第一张纸是用来练手的, 写了几个字之后, 赵青竹就适应好了, 开始抄书。一边抄,他还一边和郭凡小声的分析着这些律法的优劣。

  “这些律法不全, 很零散。”赵青竹抄了几条, 就觉得有些奇怪。

  郭凡解释道:“图书馆里的这批竹简, 是公主府学堂内上课的课本。”

  赵青竹闻言, 脸上露出了迷之微笑,“上位者的很多想法,就是从这些细节里面透露出来的。夫为寄豭, 杀之无罪……不愧是女人。”

  丈夫若是像发情的公猪一样,去别人家里乱来, 杀了就没有罪过, 这条律法, 和其他律法比起来,不算特别重要,但姜蓁还是特意把它给拎了出来。

  赵青竹心里原本是觉得姜蓁小气的,过了两秒,又释然的喃喃道:“若是太女喜欢,在不影响大局的情况下,顺着点太女的心思又何妨呢?这天下原本就是他们的天下,我们不过是帮着治理罢了。”

  郭凡内心:谁敢不顺着姜蓁呀?没看跟她作对的人都没有好下场吗?

  两人谈话之间,又有人被护卫压着进来了。只看他们的装扮就知道,这是两个巫者。

  牧对图书管理员说道:“他们在论台上诅咒医者,若是不抄够十本书,下次就不许他们再进来了。”

  那两个巫者还有些不服,“不是不怕我们吗?不怕为何要惩罚我们。”

  牧冷着一张脸,“跟我争辩没有用,触犯了规矩,就是要受到惩罚。”

  没敢跟牧硬刚,两个巫者愤愤不平的领了笔墨,去挑医巫相关的书抄了起来。

  馆内的其他人,听到了两名巫者刚刚说的话,全都避之不及,让巫者身边形成了一片真空地带。

  连赵青竹和郭凡都离他们远了点。

  现在还不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时代,大部分人是真的相信世界上有鬼神。

  连赵青竹都向郭凡打听道:“巫医之争的事,闹得挺大的,听说最近论台都快被巫医霸占了,太女府中的伤者伤势到底如何?”

  “人真的没事,肚子上的伤口已经结痂,现在正在太女府上静养,这两日把线拆了,他们应该就会离开。”郭凡解释道

  瞧着赵青竹的神色还有些不信,郭凡说道:“我和王上亲自去看过那女子的腹部,伤口当真已经愈合,只有黑色的痂。”

  “难道太女书中所写的,全都是真的?空气中真的有不知名的细菌会感染伤口?”赵青竹忍不住怀疑了起来。

  被开腹手术的事勾起了心中的好奇,赵青竹很快就把那一筒竹简抄完,交了任务,就赶紧跑去论台围观去了。

  “这论台是仿照郑国建立的?”

  郭凡点头,“是我的建议。大家都习惯了这个模式,这样的话,大家适应得更快。”

  由于医家的一部分理论过于新奇,围观的人哪怕不懂,也听得津津有味,并且受益匪浅。

  “不止空气中有细菌,水中也有细小的虫子,在野外少喝生水,把水烧开再喝,可以避免感染恶疾……”

  诸位文士若是想周游列国,宿在野外是常有的事,闻言立马就把这话放在了心头,暗道以后要多喝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