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女场长 第68章

作者:洛水伽楠 标签: 年代文 穿越重生

  于是,他亲自去杨家老宅通知杨家众人,晚饭后要开会。

  叶老太一听二儿子一家都要来吃饭,就肉疼地说道:“还来吃饭啊。”还一家子都来。

  杨富贵稍大方些,说道:“孩子愿意来,那是想跟咱们亲近,你赶紧去准备,多炒几个菜,别不舍得。”

  杜丽一咬牙一跺脚,说道:“妈,咱君君来吃饭,我不能不表示表示,我也出两道菜,一荤一素。”

  叶老太道:“你就准备两道菜,带一家子来吃?”

  杜丽只好说道:“主食我也出了。”

  王云一看大嫂都表态了,她可不能落后,就说道:“娘,我家出一盆酸菜炖粉条,里面还有几块肥肉。听说君君爱吃鸡蛋羹,我包了,给她蒸三个鸡蛋。”

  叶老太还算满意,又说道:“你多蒸些蛋羹,大宝二宝都爱吃。”

  王云装作没听见,大宝二宝也配吃鸡蛋羹。

  晚上六点开饭,杨君苏带着一家人准时到达。

  叶老太看着孙女身上那浓浓的领导范儿,心里憋得难受,想开口讽刺几句,到底没敢说出口。这是什么世道,老的要敬着小的?

  杨大宝看着也贼难受,谁能想到,以前他百般瞧不上的堂妹竟然当上了科长,而他,连个正式工作都没有。杨二宝也很不舒服。

  杨春和杨秋心情极好,他们的君苏姐当上科长了,同学们都羡慕他们,他们在学校里走路都更轻快了。

  他们可是杨科长的弟弟妹妹,一个爷爷的。

  杨富贵对杨君苏这个孙女很客气,特地让她坐在主桌,杨家的规矩是除了过年,一般全家聚会的场合,是男人一桌女人一桌。除了大宝二宝,女人和孩子是不让坐主桌的。

  杨富贵特许杨君苏坐主桌,杨君苏可不觉得有多荣幸,她一看人走歪了,就想把人扳正过来,便说道:“爷爷,咱们杨家可跟以前不一样了,咱们是革命干部家庭,思想要解放,觉悟要提高。像以前那种封建大家长作风要不得,听我的,以后男女不分桌,大家一起坐。三婶小春,你们都过来坐,别愣着了。”

  杨富贵:“……”

  叶老太撇着嘴,板着脸说道:“君苏,哪怕你当上了科长。在家里,你爷也是一家之主。”

  杨君苏道:“什么主不主的,革命化的家庭谁讲究这些?咱们家里每一个成员都是主人翁,不论辈份,没有尊卑,谁有理谁说了算。”

  杨富贵终于忍不住了:“那岂不是乱了套了?”

  杨君苏说:“你以为呢?现在反四旧,反的就是这些老棉花套子。立四新,立的就是我说的这些。爷爷,你虽然活得岁数大,经验多,可是你读的书少,见的世面少,马列主义你读过吗?领袖思想你全学了吗?你去县里开过会吗?”

  众人:“……”

  杨大宝忍无可忍:“君苏,我实在受不了你了,你当个科长在家里抖起威风了。咱爷毕竟是咱爷,你不能不敬老人。”

  杨君苏掉头就攻击杨大宝:“大宝,你跟我谈孝敬,就你也配?是谁让咱爷担心得夜不能寐?是谁二十好几没工作,只知道啃老?是你是你还是你;是谁给爷争面子,临老了风光一把,在场里人人夸?是我是我还是我。

  我这叫抖威风吗?我是不忍心放弃你们,要带着你们一起进步。

  俗话说得好,互相拆台,一起垮台;互相搭台,好戏连台。要想唱好戏,大家就得一起搭戏台。

  现在,我是主角,你们就给我搭戏台。不然,我唱着,你们看着,眼红着羡慕着,回头还歪嘴说坏话,说我不拉扯你们。你们扪心自问,这像话吗?”

  这一番话把众人说得哑口无言,深深地震撼。

  杨君苏发表完简单的讲话,摆摆手:“都别愣着了,赶紧开饭吧。”

  叶老太忍无可忍道:“君苏,照你这么说,以后咱们家就你当家做主了呗。”

  杨君苏:“奶,你这么说就见外了。什么主不主的,我说了,家里每个人都是主人翁,我这人很民主。奶奶,你以后也是干部家属了,要以身作则,不断进步。别的不说,你的心胸就得放宽些。我爷也是,老话说得好,

  心量狭小,长寿不了;心胸宽敞,智慧丰饶。”

  叶老太:“……”

  大家坐下来吃饭,叶香云三妯娌和杨春她们到底还是坐上了主桌。叶香云在婆家还是第一次如此被人重视,杨利民也差不多,两人都是心情复杂。

  杨君苏吃饭时十分和气,“三叔三婶,你们多吃点。谢谢你们送我的自行车票,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我以后上班再也不用借别人的自行车了。”

  杜丽轻咳一声,她可送了一件衬衫呢。

  杨君苏也没落下她:“大伯母,你送我的那件衣服我可太喜欢了,我一穿出去好多人都夸。”

  杜丽心里终于满意了一点。

  杨君苏夸完人就开始吃饭,吃得那叫一个香。

  吃完饭,她就开始召开家庭会议:“这马上就要麦收了,往年怎样我不管。但今年咱们家必须得拿出干部家属的态度来。大伯你好好上你的班就行,大伯母你要积极参加劳动,大宝,你是今年的重点观察对象,必须得比别人更积极。”

  杨大宝一听说参加麦收就罢了,还得积极,立即像踩着尾巴的猫似的,炸毛了。

  “你想累死热死我吧?”

  杨君苏淡声说:“就你热,别人不热?”

  杨大宝怒道:“我不管别人,反正我不去。”

  杨君苏:“你爱去不去,反正场里都在传你腰子有毛病,你这样下去,别说工作了,以后找对象都困难。人家姑娘图你啥?图你啥都不会,天天打瞌睡?就算有人想拿你当摆设,问题你摆着也碍眼呀。”

  杨大宝被当众辱骂,气得直挥拳头。

  杨君苏晃晃拳头:“我看你是皮痒了?信不信,我打断你的骨头还让你连着筋,让你尝尝什么叫亲不亲一家人。”

  杨为民黑着脸赶紧劝和,大伯母也劝,杨富贵让大宝坐下,叶老太心疼孙子,拉着他直叫屈:“你一个当妹妹的,咋能对你哥大呼小叫的?”

  杨君苏懒得理会奶奶,直接对杨富贵说:“爷爷,俗话说惯子如杀子,你看看,他们把他惯成什么样了?我先说好,他不改好,我是不可能帮他的。以后他出了事,我也不帮忙,你求我都不行。我不帮不是因为我心狠,是因为我忠于领袖忠于国法,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我只能选择忠,不能选择孝顺你老人家。而且我这么做,也是为了杨家所有人,我不能倒下,因为我背后空无一人,后面还有弟弟妹妹要靠着我。”

  众人:“……”

  杨君苏发表了一番演讲后,施施然离开了杨家老宅,至于他们如何闹翻天,反正不关她的事。

  回到家里,叶香云主动去烧了洗脚水,端过来给父女俩泡脚。

  杨君苏也累了,没给父母洗脑上课,事实胜于雄辩,就算她不说,他们也能感觉到巨大的变化。

  确实,不用她说,叶香云和杨利民自己在那儿讨论起家庭地位的上升变化。

  叶香云:“他爸,你爹娘对我从来没这么客气过。”

  杨利民:“多新鲜,他们对我也没这么好过呢。哎,亲儿子还比不上有本事的孙女。”

  叶香云:“我猜咱君君当上科长的事,她姥那边肯定也知道了,也不知道他们会怎么看我?”

  杨君苏泡完脚,不咸不淡地说了一句:“还能怎么看?自然是高看一眼。我先说好啊,疼我可以,送礼也收,就是千万别找我帮忙。我大公无私,关键时刻还会大义灭亲。”

  夫妻两人:“……”

  说完,杨君苏去睡觉。

  第二天上午,杨君苏陪着宋要武跟大家一起去总场开会。

  谢秘书悄悄过来通知杨君苏:“纪书记说你的发言最是鼓舞人心,今天你也要发言。”

  杨君苏爽快答应:“行,那我也简单说两句。”

  杨君苏今天的讲话确实比简短,毕竟发言的人太多了,不控制时间,会拖长开会时间,影响吃饭。

  论到杨君苏时,她简洁地说了几句,最后总结陈词,“听完前面各位领导和同志的讲话,我是入脑入心,感慨万端。千言万语化成几句革命打油诗:

  “挥镰干革命,红心连北京。

  头顶红太阳,胸荡五洲风。

  早来万倾麦,晚看颗粒净⑴。”

  作者有话说:

  ⑴引用七十年代诗歌集。

第三章 我才写了一半,中午更新。

第七十六章 麦收大会战

  杨君苏话音一落, 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纪书记大声叫好,谢秘书也在用力鼓掌,脸上的笑容无懈可击。

  他不由得庆幸自己幸亏当初自己替杨君苏说话, 让她当上四分场生产科的科长。否则, 以纪书记对她的欣赏程度, 很有可能把她调到总场党委办公室。而杨君苏口才好文笔好,这两方面都与他擅长的地方重合。现在,他在党委办公室当他的秘书, 杨君苏在四分场大放光彩,这样多好。

  纪书记笑着对宋要武说:“小宋啊, 我跟你借个人行不行?”

  宋要武猜测他要借的人是杨君苏, 便笑着回道:“纪书记,咱们场里的工人和干部都不归你调动?哪里还用借, 我们一切行动听从指挥。”

  总场其实还有一位罗场长, 但他前两年被人举报,隔离审查了一阵, 身体垮了, 一直在休养。再加上这个时期,不少单位都主动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党委书记的权力加强, 场长反而成了打辅助的了。现在胜利农场,其实是纪书记说了算。

  纪书记朗声笑道:“好, 那我就暂借小杨同志半个月。——小杨, 我给你加副担子, 你跟小刘搞好麦收期间的广播通讯工作, 给大家好好鼓鼓劲, 缺人缺物, 你们就去找小谢要。”

  杨君苏清声答道:“好的纪书记,我服从组织安排,保证完成任务。”

  开完会后,杨君苏开始制定工作计划。前世她长在城市,只在乡下亲戚家住过一阵,对麦收工作不甚了解。原身倒是割过麦子,但对于指挥麦收也没有经验。而且,麦收时间紧任务重,容不得半点马虎和耽搁。

  这是她当上科长参与的第一个重要任务。杨君苏思索再三,决定稳扎稳打,原则上是不出错,保证任务顺利完成。在此基础上,再把工作做得好些,亮眼一些,就够了。她的主场在后面。

  六月初,麦子成熟了。金灿灿的麦海无边无际,一直延伸到天边。风吹过来,发出刷刷的响声。

  整个胜利农场开始忙碌起来,从农场领导干部到科员和工作,每个人都是行色匆匆,走路速度飞快。

  这几天的会议特别多,总场先召开了全体动员大会,工会代表,妇女代表,中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广播站站长,机务队队长等等全部都到齐。接着又召集各分场场长和办公室主任开会,分场领导回去召开各科室科长科员会议。

  杨君苏第一次参加这类会议。大部分时间在倾听和学习,还默默揣摩别人的发言技巧。毕竟,时代不同,国企和私企不同,她需要学习的内容还有很多。

  同时,她还暗暗观察宋要武何书记游场长的工作流程,看他们如何鼓动大家,如何进行人力调度,机车调配,生活安排等等,有心得的赶紧记下来,不懂的就及时发问。

  宋要武对杨君苏的做法十分满意,何书记和游场长也注意到了这个年轻的科长,没有人不喜欢爱学习的年轻人,有时间,他们也乐于提点几句杨君苏,在某种程度上过得了为人师的满足感。指点完毕,他们暗暗感慨,这个小杨果然是个值得培养的好苗子。

  何书记还和颜悦色地问杨君苏适应得如何。杨君苏认真回答道:“在大家的帮助下,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老话说得好,人不会,世上学;刀不快,石上磨。我这把新刀,正好在麦收大会战时练练手,割几亩麦子,不够我再接着磨。”

  何书记听着杨君苏说话挺有意思,忍不住笑了起来。游场长也是面带微笑。

  分场开完会,宋要武开始布置麦收工作。杨君苏做为她的助手,忙得是脚不沾地。

  先是准备工具,机耕队的十几辆拖拉机,十几台收割机,要先检查维修保养,各种配件要提前准备好,班次人员安排好。做到人歇机器不歇,夜里还要开大灯工作。麦收可得抢时间。

  农场的机械化程度不高,大部分还要靠人工。每个工人两把镰刀,一块磨刀石,好方便随时磨镰刀。

  另外就是吃饭问题,为了赶时间,一般来说,食堂的工作员会把饭菜送到地头,大家吃完继续回去干活。

  他们四分场的食堂伙食不错,而且麦收期间,工人还是伙食补助,每人每天一两肉,油也比往常多发了几桶。

  杨君苏让食堂的工作人员尽量走心些,保证营养的同时还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