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 第167章

作者:将月去 标签: 甜文 穿越重生

  这下客人少了点,姜棠正好能请安阳郡主过来用饭。

  前阵子铺子客人多,安阳过来不太方便,今儿送张帖子,等明儿过来一块儿吃。

  安阳欣然应允,这回她没带丫鬟,就和安宁还有另外一个小娘子三个人一同过来的。

  过来之后,安阳看着铺子里热热闹闹的,忍不住说了句,“生意可真好。”

  姜棠道:“前阵子人才是多呢。”

  空的桌子不太多,有很浓的烟火气,但这味道并不觉得难闻。

  安阳年后就正月来了几次,后头天热了就没来过,她就算和姜棠关系好,也不会不管不顾日日过来照顾她的生意。

  毕竟王府的厨子手艺也好。

  但今日是新菜,就忍不住过来了。

  都是贵女,家里也都教过怎么做生意,只是她们做生意是闲暇之余做着玩玩,而姜棠这才是正八经做生意赚银子过日子的,看这么多客人,想必赚的也不少。

  姜棠带着人上楼,“今儿我请客,看看都要吃什么。”

  安宁和姜棠也熟了,倒也不客气,笑着问:“都什么好吃的呀。”

  姜棠:“要我推荐的话,鸡块煲是里面味道最普通的。你们三个可以一人点一个不一样的,味道不同,可以换着吃。”

  三人从善如流,把凤翅凤爪、排骨、猪脚煲连着都点了一份。

  姜棠自己则是要了份粉丝豆腐煲,等菜的时候又点了小酥肉红糖糍粑,凉菜先上来慢慢吃着。

  安阳说起春闱这事,“还没等殿试呢,就有人去找乘龙快婿了。不过,今年的会元早已成亲,让人捉了个空。”

  安阳父亲是安王,是当今皇上的亲弟弟,自然知道的多一点。

  明面上看是捉婿,实则拉拢未来的朝臣。

  那位捉空的人,似乎是秦王一脉。

  祭天一事在百姓心中已被淡忘,百姓听到的都变了八百个样了,再加上春种过后,这阵子天气也好,秦王就官复原职了,而燕王一直行事低调。

  安王府只奉先帝,前阵子,还有人登门求娶,也不知是哪位王爷的人。

  安阳今年十九岁,身子好的差不多了,安王妃正给她相看亲事。

  对嫁人这事,安阳并不反感,但安王府什么都不缺,又不需要用她的婚事维系什么关系,所以婚事得她点头才行。

  她的婚事事小,只是如此一来,朝中又要掀起一番风浪了。

  安阳对姜棠道:“来你铺子吃饭的朝中官员不少,你也得当心惹祸上身。”

  姜棠道:“下次再遇见眼熟的,就说楼上雅间没了。”

  在下面吃,说话也会顾及些。

  安阳笑道:“嗯,我也是这个意思。”

  姜棠想到了顾见山,他二月初回来的,匆匆回来又匆匆离开,如今已有两个月了。

  顾见山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安阳挑着朝中的事给姜棠提个醒,若是这小铺子没官员过来吃饭,根本不用多此一举,当初点出钱大人郑大人,后来过来吃的官员也多了,不知是福是祸。

  说着话,菜上来了,几人才不说了。

  这煲的酱料都是一样的,只看辣椒放的多少才分出微辣中辣和特辣。

  但不同的肉炖出来的,味道也有些许不同,像猪脚煲的汤汁会更粘稠,吃着更软更肉弹性,鸡爪吃着软烂入味,排骨应该是生着的时候最贵的,但也是最平平无奇的,不过,也比寻常做的好吃些。

  安阳三人还吃了姜棠的豆腐粉丝煲,豆腐外面酥软入味,里面又软又嫩,粉条炖的时间久,拌饭吃最香。

  几人在楼上吃的,吃完不觉得多热,倒是心里觉得意犹未尽,还想再吃一次。

  但吃饱了,想来也得等改日了。

  等几人走后,姜棠也便回去了,她想着等下次让安阳等人尝尝小吃。

  盖小吃街不是小事,也不是简简单单租个铺子就成的,怎么也得买下块空地,一点点地盖。

  而在盛京城买地,又不是几百两几千两就能解决的,姜棠再攒钱,也攒不了那么多。

  那最简单的法子就是让人投钱入股,只是做生意不讲情分,谁都是看着赚钱才投的,还是得慢慢想法子。

  至少她的小吃摊再多点,然后一条街才能开的下去。

  自从放榜过后,铺子里的人就少了许多,还有一场殿试,考生都闭门不出在屋里温书。

  相比于其他地方的考生,顾见轩的吃食住所要好的多,他自己住一个院子,院子里有一个厨娘负责他的饮食,除了吃食,还有点心汤水,根本不用分心管别的事。

  郑氏也来看过两次,顾见轩那会儿想问问自己的亲事,郑氏只让他用功读书,其他事不必管。

  也是怕有影响。

  寒门子弟条件不比天之骄子,侯府这边连放榜都是小厮去看的,回来告诉他考了第三十九名。

  若无意外,殿试也能顺利通过。

  顾见轩自认为比不上他四哥,所以要更用功,每日温书到很晚。

  郑氏看他辛苦,命厨娘好生照顾。

  顾见轩院子里的厨娘还是当初汝林来人时,顾见山看府上没有得用的,从外面请回来的。

  后来一个去了顾湘珺院子里,一个在顾见轩院子,只等他月中放假回来吃两顿饭的时候用得上。

  丫鬟不多,二十多岁的,样貌平平,也省着让他分心。

  郑氏让府上的人不许去打扰,也给汝林去了信,上面写了顾见轩会试的名次。

  而姜棠那边她早就解释了,其中缘由一笔带过,也省着给姜棠带来什么不好的影响。

  毕竟世人如此,会觉得这么好的亲事,这是什么人都不答应的。

  只是因为她事先探过顾见轩的口风,所以还是得说清楚。

  这会儿不是好时机,等殿试过后吧。

  四月中旬,在会试中取得名次的考生进金銮殿参加殿试,由皇帝一个一个考究他们的功课谈吐策论等,这殿试一连举办了数日。

  五日之后,殿试结束,今年的状元也出来了。正是那位沈羲和,今年十九,前途不可限量。

  历年的规矩,状元榜眼探花先进翰林院,做图书编修的事。

  安庆帝开春之后身体好了不少,殿试上更是龙颜大悦,直接点了秦王,让他去吏部负责后面事宜。

  吏部主管官员任命,这回朝廷注入不少新鲜血液,可有的忙了。

  为官者,上面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得反复琢磨。

  让秦王去吏部,难道真要把皇位传给秦王?而秦王也是不负众望,短短半个月,就把这事处理好,各位进士,该去各地下放的下放,该进翰林院的进了翰林院。

  朝中也有人递立太子的折子,请立秦王赵耀为太子。

  人不多,只有一两个,为的是试探安庆帝的口风。

  这些折子被安庆帝放在一旁,并未理会。

  四月底,安庆帝带皇子大臣春猎,他老当益壮,猎下了一头鹿。

  大臣夸赞的同时,安庆帝宣布一则喜讯,“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猎羚羊牦牛了,西北传来捷报,御朝大胜胡族,收复了一个城的土地,俘获六千俘虏,牛羊战马不记。”

  安庆帝拍了拍手,大笑道:“这多亏了我御朝的大好儿郎们。”

第96章 独自生活的第三十四天

  以前, 胡族犯御朝疆土,仗着有战马和地广人稀,像老鼠一样藏来藏去, 这困扰御朝数百年,如今可算被逮到老鼠尾巴了。

  这于社稷有功, 仗是将士们打的,可安庆帝在位期间, 有这等大事,史书上也能记上一笔。

  随行官员跪了一地,赵耀等人也跪下, 齐声道:“江山稳固,是百姓之福, 皇上父皇治国有方,乃社稷之福!”

  安庆帝大笑道:“这也是诸位爱卿的功劳。秦王燕王,你们两个带着兄弟们去狩猎吧, 让朕看看你们的骑射功夫有没有退步, 诸位爱卿,也一同去吧。”

  安庆帝回营帐了, 李德顺连忙跟上。

  皇帐四周有羽林军看护, 等人进去帘子落下,赵耀才低下头。

  难怪当初四哥冒那么大的风险也要去见顾见山,他还觉得赵构蠢,可若是他,也未见得能禁住诱惑。

  只是再用顾见山做诱饵, 就没人上当了。

  赵构的确蠢, 光想着顾见山, 却没想过永宁侯府, 永宁侯府除了顾见山,还有一个顾见舟,这家一门双星,一将星一文曲星,谁不想握在手里。

  只是顾见风无用,这块骨头实在难啃。

  赵耀面上重新挂上笑,对着赵禛道:“六弟七弟,我们兄弟几个比一比,看谁的骑射功夫更厉害。”

  赵禛深吸一口气,摆了摆手道:“说出来也不怕五哥笑话,我这一个冬天,都没怎么动过,开春之后也是,这下,只要别让几位弟弟比过,就不算丢脸了。”

  赵耀大笑,“马背上才能见真章,来吧!”

  几人去换了骑装,又配上剑,在侍卫的护卫下进了林子。

  安庆帝教养孩子教养的极好,各个文武双全。

  永宁侯也跟着同僚去骑马打猎了,这边吃不了的,还能带回去,去年安庆帝身体不好,没有秋猎,这回他想多打点猎物回去。

  他是靠武起家的,虽然年纪大了,但骑射功夫还在,没一会儿就射中了一只兔子。

  同僚夸赞道:“难怪顾将军如此神武,看来是得你的真传啊。”

  安庆帝虽然几句话宣布了西北的战果,但这样的功劳,不封侯加爵真说不过去,顾见山年纪轻轻,不可小觑。

  这一家子,当真令人羡慕。同僚本是好意,可永宁侯禁不住多想了。

  永宁侯谦虚了几句,心想,永宁侯府如今太过招眼了。

  幼子在西北,手握兵权,四子在工部,是朝廷的肱骨之臣。

  三子在京北军营,二子长子一个在户部一个在吏部,几个孩子都入朝为官,与其他世家相比,就显得异常显眼。

  像定北侯一家,世子纨绔,最后被废了。盛京多的是这样的人,朝中官员多如牛毛,有的是不干事的。

  其他世家的公子哥在朝中领个不大不小的官职,荒废度日。

  永宁侯盼着子孙长进,可不想当成各派争储的活靶子,他笑笑应和道:“他不过是小将,还是徐将军治军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