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 第166章

作者:将月去 标签: 甜文 穿越重生

  随礼肯定是要随的,但她和陆英住了半年,关系好,自己送的更能代表心意。

  她打算做一个蛋糕。

  姜棠去了莞城一个月,也没法给人做蛋糕了,许多人还不知她回来了。

  先给陆英做,然后再慢慢接蛋糕的生意。

  陆英成亲在三月二十二,她如今已经调去正院了,宴几堂新来了一个小丫鬟,名叫鹿鸣,是个很讨喜的丫鬟,嘴角挂着梨涡,笑起来很甜。

  虽然人俏皮点,但做事稳重,从前是正院的三等丫鬟。

  郑氏身边的人陆锦瑶没什么不放心的,只是有些舍不得陆英。

  几个丫鬟中,陆英性子最活泼。

  陆英出嫁,陆锦瑶准备了一份嫁妆,有五匹布,几样首饰,还有十两银子。

  单十两银子就差不多是两年的月钱,这份嫁妆足够一个陆英到夫家体体面面地过日子了。

  陆英去正院有些时日了,走得那日眼睛红肿,跟核桃似的,她给陆锦瑶行了一个大礼,以感谢她这几年的照顾。

  说来惭愧,陆英一直把顾见舟当主子,还是陆锦瑶有孕之后才把她当主子尊着敬着,若是早点明白这些道理就好了。

  陆锦瑶叮嘱了几句,最后道:“你从前是宴几堂的人,去正院是不错的前程,在夫人手下好好做事,别让人有宴几堂的丫鬟不过如此的错觉。还有,嫁了人之后,和以前不同了,我是为你高兴的,但要是受委屈了,我也能为你做主。”

  陆英鼻子酸极了,最后给陆锦瑶磕了三个头。

  她成亲不在永宁侯府,在外面的家里。

  只是,还是侯府的丫鬟,不能总这样进进出出,过阵子夫人估计会把她调到庄子做管事娘子。

  每个月也有月钱拿。

  陆英对此也算心满意足,只是偶尔会想起姜棠来,想姜棠没离开侯府的日子,她们在一块儿吃吃喝喝,多快活。

  现在姜棠不在,她也走了,只剩佩兰和静墨。

  陆英走那日佩兰眼睛哭得比她还肿,有不舍,也有别的东西。

  陆英不像以往那样大大咧咧的,性子多了几分沉静,她拍了拍佩兰的肩膀,“别哭了,以后还会回来看你们的。”

  佩兰一听,哭得更厉害了。

  静墨在心里叹了口气,轻声道:“等你成亲那日,我们没法子都请假出去的,到时只能让一人过去。”

  知道陆英要成亲,这月月假两人都没用呢。

  陆英笑着道:“我当然知道,那等以后再请你们吃喜酒,你们人虽过不来,喜糖还是有的。”

  几个丫鬟又是哭又是笑,仿佛还在昨天,但其实已经过去许久了。

  等陆英走后,鹿鸣搬进来,屋里的气氛和以往不同。姜棠离开后,四个人就磨合了好一阵,如今又要重新相处。

  等晚上夜深人静,别人都睡着的时候,佩兰才知道,除了舍不得陆英,她还哭了什么。

  害怕过这种一眼望到头的日子,怕极了。

  看陆英,就好像看以后的自己。

  所以陆英走后,佩兰做事格外认真,静墨欣慰之余又觉得有些酸楚,若非不得已,谁愿意做丫鬟呢。

  等到二十二这天,是个大晴天,姜棠一早就去给陆英添妆了。

  宅院在离侯府挺远的,不过很大,陆英坐在屋里,等着妆娘给她上妆。

  她穿了一身红,头上是金钗,人比以往还要漂亮。

  姜棠往妆匣里放了一对银镯子,由衷说了声恭喜,“今儿可真好看,都快认不出了。”

  陆英道:“是吗!嘿嘿,我也觉得我今天格外好看。”

  陆英对着镜子笑了笑,看姜棠还带了东西,“你人来了就好了,还拿这么多东西。”

  姜棠:“做的蛋糕,图个喜庆,可以喜宴上吃。”

  陆英这下笑得有些腼腆,“谢谢你。”

  若是以前,她一定先吃一口了。

  陆英还得梳妆,姜棠没在屋里待太长时间,出来和静墨一块儿坐着了。

  静墨来的,给随了礼,然后等着吃喜宴,她许久没见姜棠了,姜棠变了不少。

  不用问,一看就知道过的不错。

  静墨由衷为她感到开心,她道:“我们在宴几堂过的很好,如今长房那边和以前不一样了,有大娘子护着,我们这群丫鬟过的也不错。”

  姜棠:“那就好,我这儿也不用担心。”

  她每天都想着做生意,很少想以前的事,但在侯府时,陆英她们对她很好,虽然最开始有点误会。

  姜棠又道:“若是哪儿有用得到我的地方,千万别客气。”

  静墨点了点头。

  这边看完陆英拜堂成亲,又吃了席,姜棠才回家。

  这日子过的也快,过了三月,眼瞅桃花开了,等到杏榜那日,姜棠让刘大郎去各大客栈守着,看都有谁中举了。

  这可关乎她的生意。

第95章 独自生活的第三十三天

  3w营养液加更

  因为是放榜的日子, 今儿街上特别热闹。

  除了有官员在城门处张贴榜单,还有官差敲锣打鼓,去各家报喜讯。端看考生住在哪个客栈, 然后一边走一边喊,谁谁是会试的第几名。

  会试考中可是光宗耀祖的事, 哪怕考中童生,都恨不得摆上几桌流水席。

  这样弄的人人都知道, 也是为了增添喜意。

  报喜的官差会拿赏钱,考中的贡士最后还能给客栈长脸呢。

  喜事一桩,更有人去榜下捉婿, 一时之间可谓是热闹非凡。

  火锅店旁边就有两间客栈,不过客栈简陋, 里面住的多是家境普通的寒门子弟。离皇宫越近的客栈价钱也越贵,这世上到底还是普通人多。

  刘大郎这就去打听了,外头人挤人, 除了考生, 围着看热闹的不在少数。

  正是四月初,天已经彻底暖和了, 街上全是人。

  两边是做生意的商贩, 卖糖炒栗子的,卖包子和糖葫芦的,刘大郎还看见他娘了,大约是生意好,眼睛笑得都看不见了。

  他挤过去, 刚要开口, 刘大嫂就皱着眉问:“你这会儿在这儿干啥?”

  刘大郎道:“……姜姨让我打听打听都有谁考中了。”

  刘大嫂:“那还不快去, 可别耽误了正事儿。”

  刘大郎挠挠头, 他都多大了,这都赚钱了还得听他娘的,“娘,那我去了。”

  张贴杏榜的地方在城门处,那儿的人更多,刘大郎挤着人过去,可还没到城门,就看见报喜的官差往这边走。

  一边走一边喊,连着喊好几遍,“徐衍明会试第七十九名。”

  叫徐衍明的考生就在一旁客栈门口,周围围了不少人,纷纷道喜。

  客栈老板跟他站在一处,身边还有小厮,立刻给了赏钱。

  刘大郎赶紧把火锅店的单子拿出来,对照看有没有徐衍明这人,只是从头到尾找下去,都不见这名字。

  不仅徐衍明找了,连许衍明徐言明都找了,还是没有。

  来火锅店吃饭的考生都有记下名字,数千人考试,这些天来铺子吃饭的有一百多个,总不可能考中的都过来了。

  一路走来,刘大郎记着来铺子吃饭的有四人考中,分别是第十二名,第三十六名,第四十七名,九十六名。

  最高的是第十二名,这个成绩已然算不错的了。

  后面又有一些,因为只听官差报喜,不知名字,所以也不确定到底来没来过铺子吃饭。

  终于到了城门口,从人群外挤进去,刘大郎才看见榜首是谁。

  名叫沈羲和,不知道哪里人士,名字挂在最前面,似乎字都比别人的大,可真是天之骄子啊。

  人太多,刘大郎不方便把单子拿出来,问身边人,“这可是哪家的公子?”

  周围人摇着头道:“不,是个小村子出来的,不过这人可了不得,已是五元了。”

  就还差一个殿试,若是殿试第一名那可是六元及第。

  刘大郎倒吸一口凉气,又多看几遍把第二名第三名记下来,然后从人群挤出去,跑到少人的巷子里,对照着看。

  这沈羲和恰巧在铺子吃过饭,来过好几次。

  剩下的人刘大郎就不再看了,这人若是殿试拿个状元,铺子里的豆腐粉丝煲,还真能叫做状元煲了。

  刘大郎一边佩服这人学问好,连中五元,又敬佩姜棠,运道也好,谁能想到第一名真在火锅店吃过饭呢。

  刘大郎赶回去告诉姜棠这个喜讯,“姜姐姐,会试第一名在咱们铺子吃过饭!”

  姜棠惊道:“当真?”

  刘大郎道:“真的不能再真了,名叫沈羲和,字都一样,一共吃过四次。”

  这人长啥样刘大郎不记得了,因为每日来铺子吃饭的人不少。

  姜棠更不常过来,不过知道有这么个人就不错了。

  至于这人品行如何,会不会等殿试之后就翻脸不认人,姜棠也不在意,毕竟,在火锅店吃过饭是事实,总之她没撒谎就是了。

  殿试在四月中旬,还有几日。

  姜棠这下放了心,而火锅店也不再让考生在这儿白吃饭了。

  没考中的各自回家,考中的已然迈上了登天梯,就算殿试落榜,但考中贡士,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火锅店结了善缘,也有考生过来道谢,沈羲和也来了。

  沈羲和是一位很清俊的书生,说话彬彬有礼,谢过火锅店这几日的饭食。

  刘大郎客客气气地把人送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