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精明女配 第62章

作者:重熙 标签: 年代文 穿越重生

  她又问沈夏来:“对了夏来,听说百货大楼来了一批白球鞋,是上海货呢,你要不要去看看?”

  说完又补充一句:“还有丝袜呢。”

  这个丝袜并不是后来那种丝袜,而是一种化纤做的,摸上去像是丝绸般质地的袜子,相比于棉袜要更轻薄,但是没什么弹力,唯一优点就是透气一些。

  “我就不去了,这都快国庆节了,用不了多久就入冬了,丝袜白球鞋买了,穿不了几天。”

  “也是,不过咱们可以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看的毛线,正好闲的时候可以织毛衣。”

  这个沈夏来倒是有些心动,她的旧毛衣也确实磨损的厉害,也有些小了。

  沈夏来来的这一年,虽然生活的不算好,但是在吃上还是顿顿能吃饱。

  尤其之前她大部分时间在淑文姐家里,跟着淑文吃食堂,月娥婶子就在食堂上班,打饭时常能打到肉。后来假期里,陆江南在新房开小灶的时候也都喊沈夏来一起。

  现在沈夏来在学校食堂,更是不会委屈自己的肚子。

  这么一来,沈夏来自然长胖了一点,个子也高了一截。

  本来沈夏来的毛衣穿了两三年,去年穿已经很憋了,今年BBZL穿只会更小。

  沈夏来并不会织毛衣,不过她的舍友李丽孙静最近就在织毛衣,沈夏来瞧着感觉也不难。

  许培还给沈夏来建议:“你也可以给你对象织一件毛衣嘛。”

  沈夏来想了想陆江南家里寄来的大包小包各种衣服,再想想自己目前为零的织毛衣经验,说:“还是算了,我先给自己尝试织一件,陆江南的以后再说吧。”

  马上快国庆了,沈夏来学校要举行文艺汇演,沈夏来和班里几个同学,在练习诗朗诵。

  不过因为水平参差不齐,他们这个节目早早被淘汰了。

  于是沈夏来每天晚上,一边学习织毛衣,一边看舍友们在宿舍练习她们国庆要表演的节目。

  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朗诵,热热闹闹的。

  沈夏来的手套已经织了一小截,她刚开始学,织的不好,不够平整,先织一个小一些的手套练习练习。

  沈夏来看有的同学还能织出来各色的图案花纹,尤其是李丽新织的毛衣,衣领织出来像是有一圈儿花边儿,看的她羡慕的很。

  不过沈夏来也知道自己只是织毛衣的新手,能简单的把一件毛衣织出来,就很不错了。

  这么想着,沈夏来就发现自己手里织着的手套又不平整了。

  她举着手套的半成品问李丽:“李丽姐,我这是不是哪里织错了啊?”

  李丽探头一看:“夏来,你这织的太紧了,线都凑一块了,可不是皱皱巴巴的。”

  沈夏来发愁:“好吧,那我拆了这块再重新织一下。”

  李丽安慰她:“别愁,谁最开始学织毛衣的时候不是手忙脚乱的啊,熟能生巧,多练习就好了。”

  沈夏来也知道这个道理,但是还是羡慕李丽的手巧。

  李丽是宁安制衣厂的女工,裁缝手艺特别好,身上的衣服细看着都比别人的更好看。就连衣服上的补丁,打的都让人觉得图案别致,精巧。

  她织毛衣的手艺更是一绝,会很多样式。

  李丽又说:“夏来,你不是觉得我花边织的好看么,你先把大部分织出来,我帮你织花边。”

  沈夏来非常感激:“李丽姐,真是谢谢你了。”

  “这有什么好谢的,不是随手的事儿嘛。”

  沈夏来又小声问李丽:“李丽姐,我拜托你做的衣服做好了没有?”

  前两天沈夏来收到了家里的来信,说大哥已经进木材厂了,现在算学徒工。

  大哥的对象王小满家里希望两人早早把婚事定下来,以免发生什么变故。

  甚至主动说知道沈家最近为了给大哥沈福来弄到这个工作,借了不少钱。所以不要什么彩礼,只要小夫妻好好过日子就行。

  王小满父母的话说的极有诚意,沈福来王小满两人感情又一向很好,沈长柱王翠翠也不能真的什么都不出,就把人家闺女给娶回来。

  于是两人商议后,给沈夏来写信,让沈夏来帮忙在市里买一块好点的布,给王小满结婚时做衣服穿。

  另外结婚BBZL该有的,家里也都得准备起来。

  在沈长柱王翠翠看来,儿子工作的钱是工作的钱,娶媳妇的钱是娶媳妇的钱。给儿子娶媳妇,送女儿出嫁,这是他们当父母的责任,是得他们操持的。

  至于儿子工作借的钱,虽然是他们夫妻借的,但是还钱得是老大挣了钱自己还。毕竟他们不是只有老大一个儿子,后边还有四个念书的,费钱着呢。

  沈夏来也知道爹娘的想法,人家王小满家里什么要求都不提,那他们不能真的什么都不给。

  既然王小满不要彩礼,那别的地方就得多补偿补偿。

  大队里娶媳妇,一般会给媳妇扯布做身新衣服。信里虽然没细说,但看这匆忙的模样,就知道大哥这婚事怕是近在眼前了。

  这布买好了,还得手忙脚乱的做成衣服,时间上怕是有点紧了。

  恰好沈夏来听许培说李丽可以帮忙把布做成衣服,不过要收五毛钱,便把买好的布交给了李丽。

  衣服也不是李丽自己做,而是李丽的大嫂做。李丽大嫂也是市制衣厂的女工,她家里有缝纫机,本人又是做这个的,所以加工一件衣服也用不了几天。

  李丽也小声和沈夏来说:“夏来,你放心,在你这周末回家之前,衣服一定能做好。”

第61章

  沈夏来拿回来的衣服让王翠翠有些惊讶。

  “二妮,买布就成了,我和你大姐把衣服缝好就行,你怎么还买了成衣啊,这得多贵啊。”

  制衣厂女工做的衣服,确实和百货大楼里卖的成衣没有区别,成衣本就是制衣厂加工好然后摆上去的。

  沈夏来和王翠翠解释了一下:“娘,这衣服是我找人做的。”

  “找人做的?”王翠翠拿着衣服仔细看着:“这做的可真好。”

  “娘,这是制衣厂女工做的,能不好嘛。”

  王翠翠更吃惊了:“制衣厂女工做的?这得花不少钱吧?”

  “这是我舍友的大嫂做的,要的不多,五毛。”

  “这可比县里的裁缝铺子还便宜啊。”

  “私人的当然收费要低。”

  “这么一算,等于是买了百货大楼的成衣,还少花了钱,挺值的。”

  ”您觉得值就好,不过娘,这事儿您也别和太多人说,人家做这个就是赚个熟人的钱。如果知道的太多,万一有那起了坏心的……“

  “知道,娘知道,你放心。”

  沈夏来又问:“对了娘,大哥现在这算是订了婚了?”

  “订了,前两天两家在一起吃了顿饭,把这事儿彻底商议下来了。”

  “那具体的婚期呢?”

  “婚期定在十月二十七,小满她家里想在年前就结,最后选来选去,选了这个日子。”

  沈夏来她娘说的这个十月十七自然是农历的日子,换算成阳历,也就是十一月底。

  沈夏来有些感慨的说:“没想到大哥这么快就要结婚了,他没有不乐意吧?”

  “他能有什么不乐意,又是弄到了正式的工作,又是要娶老婆,你不知道他BBZL最近有多高兴。”

  沈夏来想想,大哥这可真是情场得意职场也得意。

  这时却见秋来冬来黑着一张脸进来,见沈夏来回来了,这才露出一点笑意来,两人一左一右坐沈夏来旁边:“二姐,你可算回来了。”

  沈夏来见她们这样,问:“这是谁欺负你们了?”

  沈秋来立刻说:“没有,就是上学上得有点儿累。”

  沈冬来也说:“是,没人欺负我们。”

  看见王翠翠手跟前的衣服,沈冬来有些好奇:“二姐,这是你新买的衣服呀?”

  说着拿起来看看:“二姐,这针脚可真齐整,是不是百货大楼卖的成衣?”

  “是,不过这不是我的衣服,是咱们未来大嫂的衣服。”

  沈冬来一听,脸又拉下去了,沈秋来也不高兴的撇撇嘴。

  沈夏来有些好笑:“怎么了这是?你们这是不喜欢未来大嫂啊?”

  王翠翠说:“她们就是胡闹,她们懂什么,有什么喜欢不喜欢的。”

  沈夏来却是觉得得问清楚,有什么误会就早早解开了,别到时候大哥结婚了,秋来冬来见了大嫂,还是摆脸子,让家里产生矛盾。

  而且等大哥正式接班了,大部分时间都会在单位,大嫂一个人在家,如果和小姑子相处不好,对她和大哥的夫妻感情也有影响。

  于是沈夏来问她们两个:“来,说说吧,大嫂哪里让你们不高兴了。”

  沈冬来也自知理亏,但还是嘀咕:“她家里人都找上门了,逼得大哥娶她。”

  沈夏来纠正她:“冬来,不是她逼着大哥娶她,而是她和大哥本来就在处对象。之前爹娘也说过,准备在明年正月给大哥娶媳妇,现在只不过是婚期提前了几个月。”

  “可是现在大哥是工人了。”

  “那又怎样呢,如果大哥和王小满因为感情不好,选择分开,这没什么好说的。但如果仅仅因为大哥是工人了,就和王小满分开,冬来,你觉得如果大哥真这么做,是对的吗?”

  沈夏来又说:“打个比方,如果当初上大学的不是我,而是陆江南,你们希望陆江南一成了大学生,立刻和我分手吗?”

  “可她家里也太急了,急匆匆的。”

  “如果我和陆江南已经走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这个时候陆江南要回城了,爹娘也会希望我们先把婚事办了,免得夜长梦多。”

  王翠翠也说:“就是,二妮说的对,小满家里人是着急了一些,但你大哥本来就准备和小满结婚的,早几个月也一样。”

  沈冬来不说话了,沈夏来叮嘱她:“沈冬来,不管你心里还有什么想法,为了大哥好,你对着大嫂,面子上你也得客客气气的,别故意找事。”

  说完,她又问沈秋来:“你呢,你也和冬来似的,觉得大哥不该娶王小满啊?”

  “我不是,我就是见不得她家里人。”

  沈夏来稀奇:“她家里人?和大哥过日子的是她又不是她家里人。而且,我看着王小BBZL满爹保金叔也不像是个糊涂的。至于王小满弟弟,那更是小孩子。”

  “二姐你不知道,我说的是王小满奶奶。我去姥爷家,结果听王小满奶奶说咱们家抠门,娶媳妇都舍不得花钱,一分钱都不出就想把她孙女给娶回来。”

  沈秋来气愤的很:“怎么就一分钱不出啊,是他们家说了,不要彩礼。但是爹娘也按着大队里寻常人家的规矩,拿了十块钱。而且家里也给大哥盖了房,做了新的家具,缝了新棉被,这还让二姐你从市里买回来新衣服,对了,还有新的暖壶,脸盆,这些不都买了么,这些不都得花钱么。”

  沈秋来噼里啪啦一阵说:“再说了,咱们家是出的彩礼不多,只有十块钱,可咱们家也不要王小满家里陪嫁啊。哪里像王小满奶奶说的,家里什么都不出就要娶媳妇。”

上一篇:醉欢眠

下一篇:七零之辣妈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