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相国夫人 第55章

作者:红姜花 标签: 穿越重生

  我国地大物博,除却云南之外,四川也出产诸多菌类。赵维桢横看竖看,从一大箱子山菌中,依稀辨认出一两样在现代涮锅子吃过的种类,其他的就……

  菌子可不敢乱吃,看见小人也就罢了,把人吃没了都是分分钟的事情。

  “这些都是当地人会吃的么?”赵维桢谨慎发问。

  魏兴也不懂,他干脆拉来了商队中的当地人。

  后者操着一口蹩脚雅言对赵维桢解释,又帮赵维桢挑选了几种山菌,说是他们在家也会食用。

  这样就放心了!

  赵维桢心满意足地看向挑选出来的山菌。

  “把这些带去厨房。”她吩咐道:“洗干净切碎,丢进甑中炖煮即可。水开之后,可增添鸡肉、芋头,用少量食盐调味。”

  “就这样?”魏兴诧异问:“不用加酱油么,夫人?”

  “不用。”赵维桢信心十足。

  山菌炖鸡,加点盐就够鲜美了,加酱油调味反而会丧失菌子的特色。

  到底是南邻巴蜀,没想到来到秦国,能吃的东西更多了!

  赵维桢目送魏兴捧着山菌跑开,心中顿时拨开乌云见明日。

  没什么比美食更令人期待和快乐了,赵维桢彻底把之前吕不韦编排自己生的闷火抛在脑后。

  看在商队都是他送出去的人,这编排自己的罪过就免了。

  赵维桢又左看看、右看看,从一大堆山货中挑出来自己确认安全,也好制作的食材。

  “魏盛。”她吩咐道:“这些、这些,还有这些,你自己看看,咸阳宫、华阳宫,还有子楚公子那里各送几份,若是不会烹饪,就叫他们派遣下人过来问我或者魏兴。”

  魏盛偷偷瞥向吕不韦,见他没反应,连忙答应下来:“是,夫人。”

  至于吕不韦?

  吕不韦是谁?能有山菌炖鸡重要吗!

  赵维桢美滋滋地转身直奔厨房:天大地大,鸡可不能给她炖坏咯!

  这年头没有高压锅,甑乃陶瓷制作,也算是用砂锅缓慢炖煮了。待到了用晚饭的时间,赵维桢吩咐下人,分出大半锅的炖鸡送去父亲院子里,然后剩下的半锅装入食器,并着几个小菜,一同送到正屋内。

  房可以分开睡,吃饭倒是不至于分开吃。

  赵维桢在厨房指挥完,跟着回到正屋时,吕不韦早已等候多时。

  他还吩咐魏兴端来了一坛崭新的蒸酒。

  食器、酒器摆在长案上,吕不韦笑着看向蒸酒:“这酒用的也是蜀地水稻酿造而成,与邯郸的小麦酒味道不同。虽不如夫人的蒸酒香醇,但不韦觉得也是别有一番风味,特请夫人来品鉴品鉴。”

  赵维桢点头:“好。”

  吕不韦一抬手:“夫人请落座。”

  先秦时期施行分餐制,往往是一人一案,正襟危坐。

  但非正式场合,又是家中,便也没那么多规矩。

  魏兴打开酒坛,吕不韦亲自为赵维桢斟酒,然后客客气气举杯:“这杯我敬维桢,谢维桢留守邯郸。分别的四年,不韦没有一日不在思念维桢,今日终于得偿所愿,与维桢团聚。”

  赵维桢算是发现了,吕不韦为人,真是当之无愧的商人。

  不管旁人怎么甩脸色,怎么不待见他,他还是能把面子工作做的漂漂亮亮,挑不出任何毛病来。

  之前书信来往,他就写尽了好话,如今面对面交谈,场面话彩虹屁那叫一个不带打草稿的。

  这点赵维桢发自内心地佩服:反正她是做不到。

  俗话说得好,伸手不打笑脸人。

  吕不韦言谈、举止都很尊重赵维桢,赵维桢也没有不举杯的道理。

  她同样拿起酒器,浅尝一口。

  酒是好酒,这米酒酿造好之后,多少过滤了一下。和赵维桢在现代品尝过的自酿米酒味道大差不离:味道微苦,末了回甘,酒精浓度并不高,但绵软温顺,米香浓郁。

  但这样的水准,放在先秦,应该是价格高昂、能够进献进宫的好酒了。

  米酒入喉,赵维桢不急不缓放下酒器:“你今日是有什么话要说?”

  吕不韦的手一顿。

  就知道有话要说。

  赵维桢:“我回来好几日了,饭吃了好几顿,你都不曾敬酒过。今日敬酒,肯定是有重要的话要说。”

  “倒也没什么重要的话。”

  吕不韦莞尔:“只是不韦觉得,理应开坛好酒,祝夫人办学顺利。”

  赵维桢挑眉。

  所以想说的,就是白日见秦王的事情。

  二人饮过酒后,赵维桢把酒器放了下去。

  “你不介意么?”赵维桢问。

  “我该介意何事?”吕不韦反问。

  “换做其他男子。”赵维桢说:“自家婆娘胆大泼天,竟然想和自己同朝为官,怕是早就吓坏了。”

  吕不韦忍俊不禁。

  他生得好看,俊秀双眼随着笑意向下微弯,看上去相当温和无害。

  赵维桢穿越过来,还没见过活的儒生呢。但吕不韦这幅模样,倒是和后世想象中的先秦儒生大差不离。

  “不韦乃商人。”吕不韦开口,声线清朗、语气随意,好似赵维桢说的是什么玩笑话一般:“我知这天下往来熙熙攘攘,图的不过是两样物事:一曰名,二曰利。维桢有所图,不韦是不怕的,若是维桢无所图,那不韦……才是真的怕了呢。”

  说到最后,吕不韦还故意打了几个寒战。

  赵维桢跟着扬起嘴角。

  “所以今日在咸阳宫,维桢说出心中所想,不韦不仅不介意,反而是长舒口气,只是——”

  “只是?”

  “只是维桢胸中有沟壑,想得到却是不容易。”吕不韦说。

  这便是要和自己在餐桌上交流工作的意思。

  赵维桢也不介意:古往今来,多少事情是在餐桌上搞定的呢?

  她不急着回应,反而慢吞吞端起面前的食器,抿了一口山菌鸡汤。

  当下的家禽多为散养,没有后世养殖品种那般肥美,因而鸡汤中脂肪不多,一层油脂几不可见,反倒是增添肉香的同时,也保留了山菌的鲜美清冽。

  好喝!

  果然只加一点点盐就足够美味了!

  热腾腾的鸡汤入腹,大大满足了味蕾,也是让周身一暖。这样的美味,更是让赵维桢的心情好上几分。

  下次有机会,可以做些山菌炖鸡汤给小嬴政喝,又补又好喝,赵维桢真怕别的厨子做不好。

  为了这鸡汤,她也不着急结束饭局了。

  “你来讲讲,该怎么办?”她问。

  “四个字:徐徐图之。”

  吕不韦得到首肯后,才继续说了下去:“维桢想办学,是个好路子。一则是可养声望,二则是能够培养支持你的门生。你的学生,以及学生背后的家世,都与你有着天然的结盟,他们也更容易支持你。待到秦王稷之后,你寻个合适的时机,提及入朝为官,则要简单的多。”

  赵维桢轻轻“嗯”了一声。

  春秋战国时期流行“养士用士”。公室的国君“尊贤使能”,广招天下之士,把人才收罗到自己身边。再到后面,一些有资产、地位的贵族,也开始打开府邸大门,收罗门客。

  像孟尝君、平原君等贵族,因为门客众多,还有过不少诸如“鸡鸣狗盗”、“毛遂自荐”的典故。

  甚至是在历史上,吕不韦也是养了门客三千,著书立传,有了著名的《吕氏春秋》。

  国君、家主每每遇到什么问题,可以抛给门客,然后就到了这些平日吃穿用度、读书资源都靠贵族的门客回报的时候了。

  吕不韦说了这么多,意思与“养士”传统大差不离:今日她带的学生,明日就会是她的支持者。

  师生关系,亦是不亚于婚姻关系的联盟。

  但……

  明白归明白,但赵维桢觉得也不是这么容易的。

  特别是在秦国。

  “不会那么简单。”赵维桢直接指出:“秦王稷经受过宣太后干预朝政的时期,他敏感的很,否则,秦王大可以允许我直接在府中办学。”

  为什么秦王嬴稷要点出让太子在自己的华阳宫挪地方?

  他的意思很明白:这些人才是给后世秦国培养的。

  吕不韦又是笑了一声,他压低声音:“我在秦四年,太子安国君病重四回。”

  赵维桢:“……”

  她瞪向吕不韦,后者却仿佛玩笑般歪了歪头。

  “吕不韦。”赵维桢开口:“你好大的胆子。”

  他的言下之意即是:秦王稷百年之后、太子安国君百年之后,那这些人,还不是给赵维桢自己培养的?

  “没胆子,做不成买卖。”吕不韦笑道:“只是我这胆子,怕是还吓不到出言向秦王讨要官职的维桢吧?”

  赵维桢寸步不让:“我是惊讶。”

  吕不韦:“哦?”

  赵维桢:“惊讶于你会把这话直接告知于我。”

  他可是吕不韦!

  这家伙老是一副任你风吹雨打我自八风不动的模样,哪怕嘴上、信中好话说得再多,赵维桢也没当真。

  但是现在……

  吕不韦一番话,确实震了赵维桢一下。

  知道他今日敬酒,是为了和自己套近乎,但赵维桢没想到吕不韦如此有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