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配音演员穿到年代文 第179章

作者:大漠风铃 标签: 年代文 穿越重生

  “潇潇可能不住大院了。”重锋说,“叶老师替苗秀心向京市那边打申请,让她随行去参会。以潇潇的性格,不会让苗秀心一个人住招待所的。”

  啊不是吧怎么突然变成这样方浩明觉得重锋有点惨。

  他挠了挠后脑,一脸怜悯地看着重锋:“那咋整,锋哥,我感觉那小苗同志不大待见你,你是不是得去赔个罪啥的,万一她朝潇潇说点啥,你这地位就堪忧了呀!”

  “不会。”重锋瞥了方浩明一眼,“苗秀心是不待见我,但也没你说的严重,你别在潇潇面前乱说话。”

  “嗨呀锋哥,这你就不懂了。”方浩明显然在冯露的闺蜜团上吃过大亏,一副过来人的痛心语气,“你得跟小苗同志打好关系,这样万一以后你和潇潇有个什么矛盾,小苗同志不至于劝她一脚踹了你。”

  重锋:“……”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我跟潇潇能有什么矛盾”重锋语气沉着,“我又不是你,你隔三岔五惹冯露生气,我跟潇潇又没吵过架。”

  方浩明撇撇嘴,没好气地说:“那不说远的,就说近的,你要是能过了小苗同志那关,起码你让潇潇住你家的时候,小苗同志不会拉着潇潇让她陪自己住招待所吧?”

  这话倒是有道理。但重锋知道,苗秀心也不在乎这些,她明说了,以后他要是再让潇潇陷入危险,她就帮潇潇的追求者送信。

  换个角度来说,就是他如果能做到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苗秀心不会帮其他男人追潇潇。

  与其做哪些花里胡哨的讨好,还不如好好护着潇潇,毕竟这个才是最实际的,也确实是他应该做的。

  “到时候看潇潇怎么决定。”重锋说,“也不急在这一两个月,以后机会多的是,她和苗秀心不常见面,住一起也应该的。”

  方浩明在为重锋操碎了心的时候,李潇潇正打算给家里打个电话。

  在去宝安县之前,李潇潇跟李卫国约定,每周至少要打一次电话报平安。

  跟军区里大多战友一样,她给家里打电话,也都是报喜不报忧,因此家里也还不知道,她曾经被肖恩拐去了香岛。

  随军出行期间,不像在军区里,不一定有条件打电话,李卫国自己也是从部队里出来的,当然知道这一点,加上李潇潇总有合理的解释,所以李卫国并没有怀疑。

  李卫国总是不放心她出行,因为她从新兵连毕业出来后,每次出去都不是单纯的演出,早就超过寻常文艺兵的强度,他担心她会受伤。

  这回虽然要去京市一个月,但只是开会,李潇潇觉得应该能稍微让李卫国安一下心。

  她赶在李卫国下班前打到他单位,那边的传达室一听是她,十分高兴,也很热情,很快就帮她喊来了李卫国。

  她将下个月的安排告诉了李卫国,李卫国得知李潇潇代表军区做文工报告,很是为她骄傲:“这样,潇潇,你看看你哪天有空,我和你妈妈过几天去军区看你,顺便给你带点东西。”

  文艺新兵第一年是没有假期的,但是亲属可以来探视一次。

  之前李潇潇一直抽不出时间,李卫国和陈红娟也就一直来不了。

  这会儿已经十月了,等李潇潇从京市回来就十二月底了,要是再不用这探视的机会,可就白白浪费了。

  “我都行,老师说了,我任务就是把报告改好,不用我出去了。”李潇潇连忙说,“我什么都不缺,你们不用带东西过来,那么远拿过来不方便。”

  “你这孩子……”李卫国哭笑不得地说,“今年还住重师长家对不潇潇啊,平时这么聪明的一个人,这会儿怎么没想到你总不能两手空空去重师长家,那可是重锋的亲爹。”

  这傻姑娘,之前跟他说喜欢重锋,将来要是她和重锋最后真走到一起了,那她也得喊一声重师长“爸”。

  李潇潇一下子就明白了,脸蛋马上红了个透。

  奇怪,明明这层关系一直都在,为什么让她养父说出来,就感觉哪里不一样了呢?

  然而,她很快又想到,真有那么一天,她要喊重师长一声“爸”,但她现在仍旧喊李卫国为“父亲”,对李卫国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在她的想法里,只有她前世的亲爹才能算是“爸爸”。尽管在她很小的时候,她爸爸就已经不在了,但这个称呼仍是独一无二,无人能代替的。

  喊李卫国为“父亲”,是出于对他的尊重,也是因为她始终没法将他和她爸爸划等号。

  可她现在来这里已经一年有多了,她从最开始的旁观者,到现在已经彻底融入这个世界,也早就将李卫国当成亲人。

  他确实把她当成亲生女儿对待,她既然不排斥喊重师长为“爸爸”,那为什么到了李卫国这里,她就如此苛刻呢?

  “嗯……”李潇潇轻声说,“那爸爸你看带点什么好,我到时候拿给重师长。”

  电话那边忽然没了声音,李卫国愣了愣,很快又接着说,语气有点激动:“好,好!你不用操心这些……”

  李潇潇有点心酸,但李卫国显然十分高兴,要不是要好好准备一下礼物,简直恨不得明天就去军区看女儿。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约好时间后,结束了通话。

  接下来几天,叶老师给李潇潇的报告提出了好些修改意见,李潇潇按着要求修改之后,军区派人将她和重锋的报告送去京市,递交到相关人员手中。

  因为之前叶老师说过,其他军区都是一次性通过,李潇潇第一次写,尽管老师也说了没问题,但她心里还是有点没底。

  没过几天,叶老师果然收到了京市的电话,当时李潇潇也正好被叶老师喊过去,刚好就遇着了这一幕。

  “您好,光州军区叶君婷。”叶老师拿起话筒,脸上飞快地闪过一丝惊讶,“朱老师,您好您好。”

  李潇潇的心一下子就被提了起来。

  朱老师,是朱新华吧那不是去年负责分会场的那位吗?这个时候打电话过来,是因为报告出了问题?

  “是,是,好,我明白……”

  叶老师还在通话,语气还算正常,李潇潇听不出对话内容,紧张地等着他们结束通话。

  好不容易等叶老师挂了电话,李潇潇忍不住问:“老师,是报告出了什么问题吗?”

  叶老师看出来了,这孩子是真的被这报告折腾怕了。

  她笑着说:“没问题,你的报告还被夸了,一次性通过。孙老师打电话过来,是提前给我透消息,今年给大领导们的表演,就定为咱们光州军区的《回家》。”

第113章 香饽饽

  在每年全国交流会末尾,文工组都会从参会单位中挑选演员,排练一个节目,为大领导们和参会者们表演,展示文工精英的风采。

  在过去九年中,前八年的这个节目都是样板戏里的京剧。

  去年因为新话剧的出现,在选节目上出现了松动,虽然最终还是落在了样板戏上,但剧种从京剧换成了芭蕾舞剧,也是一个突破传统的征兆。

  而今年,不管在过去里其他考虑因素有多重要,解决逃港乱象的成功,足以让新话剧以碾压式的势头站在了文化组组委面前,让委员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新话剧。

  一般情况下,节目的演员都是从各单位中择优挑选,但叶老师刚才接到朱新华的通知,这次表演直接采用广州军区部队文工团的演员。

  这意味着,广州军区文工团的话剧组,一下子多了十来个参会名额!

  按照原来的参会规则,为了节约成本,各文工团的每个剧组只能派一名代表,但每个人都想去学习交流,以此来提升自己。

  叶老师显然也十分高兴:“今年是咱们区参会人数最多的一年了。”

  不管从哪方面来说,今年广州军区在大会上都能独领风骚了。

  也正因为这样,他们更要精心准备,将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兄弟单位们看。

  根据话剧组每位演员的表现,叶老师公平地选取了十名组员。

  她在组内公布这个消息时,所有人都沸腾了,也为被选中的同学而感到高兴。

  大家心里都清楚,李潇潇的实力远超其他人,尽管职级还没被提上去,但她除了尽普通演员的职责之外,平时还给叶老师打下手,几乎等同于助教老师。

  有实力,付出多,如果参会名额只有一个,这个名额就只能属于李潇潇。

  其他人并不是妒忌她,相反,大家都很喜欢她,也明白正是因为她,话剧才得以受到重视,他们也因此有了更多的机会。

  然而,全国交流会是文工界的最高会议,大家心里都不可避免地想象过去参加,感受坐在会议席上的荣光。

  增加名额的结果皆大欢喜,入选的人都高兴地围着李潇潇,纷纷开玩笑说要请她吃饭。

  这样的安排史无前例,就连郑国兴也都非常关注,毕竟这场表演关系着军区的荣誉,她吩咐穆添志要持续跟进。

  于是,叶老师和李潇潇先是重新打磨了一遍剧本,虽然大致上没有变动,但道具、服装、台词等雕刻得更加精细,舞设组和道具组也根据她们的要求连日修改。

  没过几天,苗秀心的随行申请结果也下来了,毫无意外地被通过。

  李潇潇亲自为好友安排好一切,从与宝安县文工团沟通,到安排接送等等,事无巨细。

  十一月五日,苗秀心终于从宝安县出发,当天抵达广州军区部队文工团。

  李潇潇特意朝叶老师申请去接待苗秀心,苗秀心还没下车,就从车窗外远远看到她站在军区大门前。

  等车子驶近时,李潇潇已经迫不及待地跑过来,朝着里面的苗秀心高兴地挥着手:“苗大师你终于来啦!”

  苗秀心来之前原本还有些话想跟李潇潇说的,但一看到她这股高兴劲,显然是在这里等自己很久了,苗秀心又觉得那些话说不出口了,有点无奈地朝她笑了笑。

  “快下来快下来!”李潇潇趴在车窗外,又转过脸朝开车的战士说,“同志辛苦啦!”

  这是物资调度的军车,刚好是要从其他地方回军区,途中会经过宝安县,于是李潇潇跟负责调度的战友沟通过后,让苗秀心坐了个顺风车,这样就不用挤长途了。

  开车的小战士爽朗地摆摆手,笑着说:“一点儿都不辛苦,李潇潇同志你太客气了。”

  苗秀心提着行李下来,李潇潇挽着她的手,跟她肩并肩往里面走:“怎么样,累不我先带你去宿舍,把行李放一下。叶老师现在在开会,咱们晚点再去她那儿报到。”

  “不累……”苗秀心也笑了笑,“车很稳,我还在车上睡了一觉。”

  这会儿才下午四点多,大多人都在训练,路上并没有太多人,偶尔有一两名军兵脚步匆匆地走过。

  虽然李潇潇性格开朗,总是轻易就能跟人打成一片,但朋友间也有亲疏之分。

  像苗秀心、文海燕、陆一鸣三个人,是她在羊城剧社时就认识的朋友,几个人一起在市文工团度过了大半年的时间,共同经历了不少事情。

  对于李潇潇的大部分朋友来说,李潇潇一直都是光芒万丈的,只有他们三个,见过李潇潇最狼狈的时候,也在那个时候陪在她身边,所以她和他们感情最深。

  尤其是苗秀心,自己和她也算是一起出生入死过了。

  李潇潇笑嘻嘻地说:“在这里我就不太好叫你苗大师了,叫你“苗苗”好了。”

  在原著里,苗秀心最后在京剧上取得很大的成就,喊一声大师也不为过。

  不过,现在毕竟苗秀心还没熬出头,年纪也轻,李潇潇平时那样喊也只是朋友间的昵称,在军区这里要谨言慎行,喊大师就有点高调了。

  苗秀心并不是很在意这个,觉得李潇潇高兴就好,于是点点头:“都行。”

  身旁的少女情绪始终很高涨,高兴得让苗秀心都感觉有点不太寻常,心里压着的想法又重新翻腾起来。

  跟李潇潇去年来军区做交流时一样,苗秀心也被安排了单独一个宿舍,两人进去后开始整理床铺。

  苗秀心终于忍不住问:“潇潇,是你让叶老师给我推荐的吗?推荐我去京市参加学习交流会。”

  “我就提了一嘴……”李潇潇也猜到她会问,没打算隐瞒,一脸坦荡地说,“那你也确实是付出了很多,叶老师对你印象也很好,本来你就是有实力去,拿个随行名额也不过是一个申请的事情。”

  她这也不算走后门,要是苗大师没这个实力,就算她朝叶老师撒娇,叶老师再疼她,也不会批准的。

  这年代有些事情就是走推荐管用,尤其是文化和知识方面,像工农兵大学的入学名额,也不需要入学考试,靠的是推荐。

  “你下次不要这样了……”苗秀心叹了口气,一脸无奈,“我以后自己考进来也是一样的。现在多少人看着你,要是别人说点什么,那你怎么办呢?”

  这姑娘怎么还是这么傻乎乎的呢?

  也不知道留个心眼,当初在羊城剧社,把王美兰当成好姐妹,被王美兰当枪使,差点小命都没了,还不长点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