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配音演员穿到年代文 第135章

作者:大漠风铃 标签: 年代文 穿越重生

  正是因为去年她让话剧重获新生,让话剧深入民心,今年才使得打击逃港有了新方向。

  “李潇潇”这个名字几乎已经跟新话剧划上等号,百姓们即使还没看到新话剧是什么内容,单单是听到主演是她,也会产生一种凝聚力。

  郑国兴沉吟半晌,说:“让李潇潇同志先在光州本地演一场,把新剧的名头打响,文工团跟报社做好沟通,提前把消息放出去,借光州市文工团的剧院演。”

  光州市是粤省的省会,更是光州军区基地所在的城市,而新话剧的起源就是光州市文工团,这个文工团又是李潇潇的前单位,再加上李潇潇本人,一切的要素合起来,等这场演出被各大报社登上报纸之后,百姓们就会知悉光州军区打击逃港的决心,也会看到他们最喜爱的话剧演员李潇潇奋战在反逃港的一线上。

  重锋回答道:“是。”

  每个参会军官都拿到了重锋的报告复印件,谢明义拿着笔,在“文艺战士李潇潇捕获特务一名”这行字上划了道线。

  “去宝安县的这队文艺兵,得加强一训。”

  “重,特务人数比逃港人少得多,根本在于逃港人思想出了差错,往年我们只管抓,不管思想纠错,没逃港的当然就更不会管了,但这些人今年不逃,也有可能是明年逃。”

  “所以,我们这次新计划虽然也防也抓,但重点是放在了思想纠错上。也就是说,李潇潇同志现在是咱们的核心人物。”

  谢明义的笔在被划了线的字上敲了敲,继续说:“光州市本地的演出之后,特务背后的那些人就该有行动了,注意派人保护好李潇潇同志,后面追捕特务的行动,就不要让文艺兵参与了。”

  重锋皱了皱眉,说:“李潇潇同志的格斗素质虽然没达到侦察兵的程度,但也远超其他军种。我认为,适当的行动参与,有利于提升军人的应变能力。”

  谢明义笔尖一顿,说:“这是命令,重。集火之下不管是谁都扛不住,不要冒无谓的风险。抓特务是尖兵的任务,不是文艺兵的。文艺兵只需要负责传播思想,各司其职。”

  “文工团那边还在改剧本,叶老师说后天就能改好,会出两个版本,一个多角色版本,一个简单版,你们这次在栈江用的就是简版。”

  谢明义又补充说道:“现在离七月份出发还有不到三个星期,光州本地的演出、文艺兵的体能训练,这些都要在六月内完成,明天内做好计划提交给我。”

  虽然行动总负责人是重锋,但一个行动需要分工合作,光州本地的演出是文工团的事情,他一个陆军军官从来没管过文艺工作,当然还是要交回给文工团,让文工团那边先马上做出计划,再最后将结果告诉他,然后他再呈现到报告内。

  体能训练这个倒是简单。

  重锋应了下来:“好。”

  首长们又提示了一下一些注意事项,会议开了整整一天才结束。

  重锋从会议室出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将近七点了,第一件事就是先区文工团那边找叶君婷老师。

  之前栈江之行来得急促,剧本也是匆匆诞生,考虑到演员没多少时间排练,所以角色都尽量往少了写。

  比如逃港人形形色色,冯志东只是其中一类性格代表,为了让观众引起共鸣,应该再挑选几类典型的逃港人上台。

  趁着这一个星期,叶君婷极大地丰富了简版剧本,昨天李潇潇一回来,等她好好休息了一晚,叶君婷今天就马上叫了她过来,让她看看新版本《回家》。

  和重锋开会一样,李潇潇也在自己老师的办公室呆了一整天,甚至比重锋开会的时间更长,因为重锋来的时候,他看到这师生俩还在讨论。

  重锋在办公室门口敲了敲门:“叶老师。”

  叶君婷抬起头朝他说:“重团长,请进。”

  李潇潇正坐在叶君婷旁边,看到重锋进来了,唇角忍不住翘了起来,又抿了抿唇,努力地又把唇角压了下去,但眼里的高兴是无论如何都掩不住了。

  她站了起来,腰板笔直,朝重锋敬了个礼:“重团长晚上好!”

  重锋回了个礼:“李潇潇同志好。”

  军区里规定,每天下级指战员第一次看到上级时,都要行军礼,上级也要回礼。

  叶君婷问:“重团长刚开完会吧郑首长那边是有什么指示”

  重锋点点头,将会议中和文工团这边有关的事情,告诉了叶君婷。

  李潇潇在旁边自然也听到了,心里十分惊喜:要在光州市文工团演,那岂不是意味着,她能跟市文工团的朋友们重聚说不定还能回一趟家呢!

  重锋最晚明天下班前就要将报告提交上去,也就意味着叶老师这边要在他提交前半小时给到他准确的信息。

  军区文工团的表演对象一直都是军人,因为军区文工团之下,还有省、市、县等各级的文工团,它们都是为百姓表演的,军区文工团与其他文工团负责不同的观众。

  文艺兵也不是没有给百姓表演过,但那都是随军出行时迎合氛围而随机表演的,像现在这种正式表演,还是第一次。

  而且,这部话剧跟以往都不一样,角色出场带有“思想污点”,加上由军区文工团出品,光州是省会大城市,大城市的百姓想得也比乡村农民要多,所以这次前期宣传就显得非常重要。

  郑师长这次要求联系报社,除了要增强影响力之外,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当然就是要引导舆论,从亲情的角度切入,唤醒潜在逃港人的道德感,不要为了金钱抛弃家庭亲人,这也是配合了军区这边的行动了。

  怎么跟报社那边沟通,是最重要的问题,其他问题倒是不大,毕竟光州文工团肯定是会尽全力配合的,光州军区这边把宣传物料等东西都准备好,让人送去市文工团就好。

  叶老师想了想,说:“明天下午四点半前给你结果。”

  重锋点了点头:“好。”

  叶老师和重锋都是实干型作风,从来不会为了“看起来做了很多事”而折腾自己,把自己困在办公室。

  重锋看了一眼旁边正高高兴兴的少女,又朝叶老师问:“剧本还没定下来吗?”

  叶老师一乐,调侃说:“重团长,你这是来通知我干活,然后顺便朝我要人呢?”

  重锋神色自若:“连郑师长和谢副师长都放人了。”

  那倒是,整个行动要做总结,还要讨论新计划细节,花了一整天,现在连首长都放重团长下班了,她还留着小姑娘不许走,那真是太说不过去了。

  “早就讨论得差不多了……”叶老师忍不住笑了笑,“就是在说一些小事情,不着急的,潇潇也先回去吧,辛苦了。”

  李潇潇连忙说:“不辛苦不辛苦,跟着叶老师能学很多东西。”

  这可不是商业吹捧,李潇潇虽然有现代话剧知识和舞台经验,但对于这个时代的了解,大多是前世里听爷爷说的。

  老人家大多时候是挑好的说,关于那些受过的苦难,只大概说了一下,并没有说得十分仔细,所以关于这个时代的人物心理,她还要多花一点时间。

  而且叶老师的话剧水平并不比她爷爷差,能当上军区文工团的话剧老师,实力自然是不会差的。

  叶老师摸了摸李潇潇的头,心里既欣慰又高兴:“去吧,好好休息一下,不然等重团长的计划出来,你们又得参加额外的体训了,重团长的训练全国知名。”

  李潇潇知道重锋很厉害,但她还以为他只在呆过的军区出名,听到叶老师这么说,她当即一脸佩服又敬畏地看着重锋。

  重锋:“……”

  重锋解释说:“首长的要求是,去宝安县的文艺兵起码要有一定自保能力,潇潇是完全足够了的,不用额外加训,维持日常的就可以了。”

  叶老师放人了,军区饭堂开饭早,这会儿也没什么菜了,于是李潇潇跟着重锋回大院饭堂吃饭。

  职级高的军官都知道重锋跟李潇潇有婚约了,两个人都根正苗红,恪守规矩,看起来跟寻常故交差不多,所以也没人说什么。

  两人边走边说话,李潇潇问:“团长,出去的时候,我能回家吗?”

  “这次出去要跟话剧组其他演员一起,被看到不太好。”重锋想了想,说,“与其你回去,不如让你养父母到市文工团,文工团那边也会让他们进来的。”

  也是。李潇潇点了点头:“那我提前跟他们说一下,他们好请假。”

  果然如叶老师所说,隔天文工团这边定好演出计划之后,重锋将报告提交上去,当晚谢明义就批准了,第三天重锋就开始召集文艺兵加训。

  李潇潇能有不加训的资格,那都是前世十几年的咏春功底,加上这辈子进部队前长时间的特训打下的基础,还有重锋手把手教的格雷西柔术,前前后后花了很多时间。

  现在她的同学们要短时间提高体能,个个每天下训之后都鬼哭狼嚎,纷纷表示当初新兵连觉得苦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跟重团长一比,新兵连的教官简直就像老爷爷一样慈祥!

  “我现在简直想抱着新兵连的班长痛哭,我错了,我当时真的不该累哭的,新兵连能叫累吗?新兵连那是去享福的!”

  “我也错了,我曾经以为杨昊连长已经是峰顶了,没想到啊,我真是太没见识了,以后谁跟我说杨连长凶杨连长不近人情,我就跟谁急!”

  ……

  李潇潇经过其他宿舍时,听到了同学们纷纷对从前时光的怀念,以此来突出在重锋管理之下的艰苦日子。

  她咳了一声,朝其中一个宿舍说:“听说这次去宝安县不太安全,重团长这么严格,也是为了大家好。”

  大家又是一阵哀嚎,纷纷表示:道理她们都懂,但为什么重团长可以这么冷根本没有人能在他的目光注视下扛过十分钟!

  李潇潇在心里小声地说:有啊有啊,我啊。

  虽然重锋团长的训练很魔鬼,但成效显著,即将去宝安县出任务的文艺兵们脱胎换骨一样,对上普通战士,都能一个打俩了。

  在体训期间,文艺兵们也同时进行新版《回家》的排练。

  此外,舞设组、宣传组等也在不停歇地赶工,将赶制出来的道具、海报等东西,一并运送到光州市文工团。

  六月十五日一早,光州的市民们和平时一样,在街上行色匆匆赶着上班。

  忽然,有人在经过市文工团外面的宣传栏时,一抹独特的色彩跳入了她的余光中。

  她下意识地转过头,然后就看到了一张漂亮的海报,上面印着“回家”两个大字。

  然而,这都不是最抓人眼球的,最吸引行人目光的,是主演的信息,上面赫然写着“光州军区文工团李潇潇”!

  “天哪,是李潇潇!李潇潇同志回来演新剧了!”

  这话一出,就像是炎炎夏日中一股冰凉舒爽的风,将眼皮子都睁不开眼的路人们吹醒了。

  作者有话要说:没想到吧,主动的是团长【虽然是纸糊的。:目前国内最远的投掷记录是102米,合格线是30米。

第75章 老地方

  新话剧《回家》定在了六月二十五日上演,军区的话剧演员们会提前两天过去熟悉场地和排练,以及接受报社采访。

  海报等物料已经提前被送到光州市文工团,文工团团长肖星在十四日晚就让宣传组趁夜全部换上。

  因此,李潇潇回来市文工团演出的消息,隔天就传遍了光州市的大街小巷。

  宝安县对岸就是香岛,而光州市离宝安县一百多公里,是从北下南方的逃港人的必经之地。

  六月初湛江之行不过是小试牛刀,作为最终计划的试验,作出最合适的调整。

  现在逃港整治行动正式开始,光州市文工团上的第一场演出,将是这个行动的第一炮。

  除了重锋带领的宝安县小分队,其他一些军区五省内频出逃港人的县市,军区都派了人过去。

  这些外派任务的人员组合,统一是作战尖兵加文艺兵。作战尖兵需要与当地军警联手合作,而文艺兵则在表演的同时,做好将新话剧传授给当地文工团的工作。

  文工团话剧组精英尽出,以往李潇潇、江秀莲、程珍珍三人都是同台演出,这次三个各自带队,领着话剧组中其他成员前往目的地。

  宝安县作为逃港人出逃的最后一站,全国各地的逃港人将聚集在这里。宝安县的本地人也都是打鱼为生,家家户户的男人们经常岸上漂泊,到底是打鱼还是伺机而动,又或者是带外地人熟悉环境,谁也说不清楚,因此这也加大了管控难度。

  所以,宝安县成了打击行动的最后一个战场和防线,交给了实力最强的重锋和李潇潇。这一道关卡也是最凶险的,因此这一队的尖兵同时还要主要保护文艺兵的安全。

  从光州第一站开始,只要出了军区,重锋就已经在李潇潇身边寸步不离。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排练之后李潇潇负责的文艺兵小分队即将出发去光州市文工团,军区为战士们准备了车,大家都已经收拾好行李,准备上车了……

  李潇潇招呼着众人:“请大家带好行李和随身物品,上车系好安全带,我们要准备出发了!”

  他们这次在光州市准备演的是多角色的新版,一共十名演员,其中部分非主演演员需要演分饰多角,这样整个话剧组才能匀出多组演员,外派到不同的地方出任务……

  队员们见她像模像样,纷纷笑着说:“队长辛苦了!”

  李潇潇左看右看,少了一个人,问:“梁继东人呢?”